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亚热带喀斯特森林树木功能型的生态位特征
1
作者 胡刚 庞庆玲 +2 位作者 胡聪 徐超昊 张忠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目的】分析中亚热带喀斯特森林树木功能型的生态位特征,推断不同功能型树木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和种间竞争差异,为喀斯特地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中亚热带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在样地调查基础上根... 【目的】分析中亚热带喀斯特森林树木功能型的生态位特征,推断不同功能型树木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和种间竞争差异,为喀斯特地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中亚热带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在样地调查基础上根据冠层高度、种群大小、耐荫性和种子传播方式将被选的40种树木划分为不同功能型,通过计测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不同功能型树木的生态位特征。【结果】喀斯特森林树木的生态位宽度普遍较低,表现为常见种>偶见种>稀有种,且三者的生态位宽度间差异显著;重力传播种的生态位宽度显著低于动物和风力传播种,不同耐荫性和冠层高度功能型间的生态位宽度无显著差异;40种树木种对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同样较低,常见种的生态位重叠指数显著高于偶见种和稀有种,上层种显著高于下层种,喜光种显著高于耐荫种,而重力传播种则显著低于动物和风力传播种;常见种与偶见种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显著高于常见种与稀有种以及偶见种与稀有种间,动物与风力传播种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显著高于动物与重力种间以及风力与重力种间,而中生与耐荫种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则显著低于喜光与中生种以及喜光与耐荫种间。【结论】中亚热带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多数树种占据较小的生态位空间并可能存在较低的种间竞争作用,不同树木功能型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的差异可能与生境异质性和物种性状差异等存在密切联系。在进行退化生境植被重建时,可根据不同功能型树木的生态位特征合理构建群落的组成与结构,促进森林植被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森林 树木功能型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物种共存
下载PDF
南亚热带喀斯特区原生林和次生林凋落物与土壤水文效应
2
作者 庞庆玲 韦慧丝 +3 位作者 黄侩侩 张贝 何业涌 胡刚 《地理科学研究》 2023年第1期52-60,共9页
本文以广西三十六弄-陇均省级自然保护区原生林和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浸泡,探讨原生林和次生林凋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结果表明1) 凋落物厚度和蓄积量均呈原生林 > 次生林,原生林凋落物厚度和蓄积量分别为22.65... 本文以广西三十六弄-陇均省级自然保护区原生林和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浸泡,探讨原生林和次生林凋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结果表明1) 凋落物厚度和蓄积量均呈原生林 > 次生林,原生林凋落物厚度和蓄积量分别为22.65 mm和7.35 t∙hm−2,次生林分别为19.51 mm和6.45 t∙hm−2。2) 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均表现为原生林 > 次生林。3) 凋落物吸水速率和浸水时间的关系均符合幂函数关系(R&#178;> 0.958, P 0.913, P 次生林。5) 原生林林地有效持水量为119.61 t∙hm−2,大于次生林105.01 t∙hm−2,原生林持水性能较好。综上,石灰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具有较强的水源涵养能力,且原生林优于次生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凋落物层 土壤层 水源涵养
下载PDF
异地就医报销程序及其缺陷 被引量:1
3
作者 庞庆玲 《人力资源管理》 2014年第1期178-179,共2页
本文重点论述了异地就医报销程序及异地就医看病难、报销周期长、参保个人负担过重等问题,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实行全国医疗保险统筹,建立异地就医结算制度。
关键词 社会保险 异地就医 直接结算
下载PDF
广西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的物种和谱系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4
作者 彭杏冰 胡刚 +5 位作者 任世奇 胡聪 徐超昊 黄侩侩 庞庆玲 张忠华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1-781,共11页
本研究对广西桂林、南宁和北海的桉树(Eucalyptus)人工林开展样地调查和环境因子测定,对3个地区桉树人工林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的物种和谱系多样性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桂林、南宁到北海,桉树人工林灌木层和草本层... 本研究对广西桂林、南宁和北海的桉树(Eucalyptus)人工林开展样地调查和环境因子测定,对3个地区桉树人工林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的物种和谱系多样性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桂林、南宁到北海,桉树人工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α多样指数多呈增加趋势。其中灌木层的物种α多样性表现为桂林显著小于北海;草本层的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为桂林显著小于北海;南宁的草本层Patrick指数显著小于北海和桂林;南宁和北海间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均最为相似,而桂林与北海间草本层物种组成的差异最大;3个地区的灌木层谱系α多样性无显著变化,而南宁草本层的谱系α多样性显著低于桂林。除了北海灌木层的平均谱系距离(MPD)与桂林和南宁存在显著差异外,3地间灌木层最近种间平均谱系距离(MNTD)以及草本层的MPD和MNTD均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说明广西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的物种和谱系多样性主要受坡度、土壤总磷、海拔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林下植物 物种多样性 谱系多样性 广西
下载PDF
机关事业效能建设的实践经验讨论
5
作者 庞庆玲 《改革与开放》 2014年第8期93-94,共2页
开展效能建设是实现"新疆效率"、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新疆草原总站以"团结、高效、务实、创新"为主题,以"履行职能、服务发展、改善民生、树立形象"为目的,勤政建设和廉政建设与讲... 开展效能建设是实现"新疆效率"、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新疆草原总站以"团结、高效、务实、创新"为主题,以"履行职能、服务发展、改善民生、树立形象"为目的,勤政建设和廉政建设与讲效率提高能力结合起来,强化岗位职能,岗位效能与服务工作的落实,做到形式轰轰烈烈,内容实实在在,行动扎扎实实。为新疆草原保护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以效能建设为契机推动工作上台阶取得新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能建设 服务 效率
下载PDF
姥姥的炕席
6
作者 庞庆玲 《老人世界》 2023年第4期29-30,共2页
望着手机屏幕上的炕席图片,眼前便浮现出上世纪70年代初姥姥编炕席的场景。姥姥家一贫如洗,作为家里顶梁柱的姥爷又早早过世。当时母亲出嫁,大舅当兵,二舅、老舅、老姨正在读书。姥姥咬着牙,支撑着这个家。尽管姥姥每天都在生产队里干活... 望着手机屏幕上的炕席图片,眼前便浮现出上世纪70年代初姥姥编炕席的场景。姥姥家一贫如洗,作为家里顶梁柱的姥爷又早早过世。当时母亲出嫁,大舅当兵,二舅、老舅、老姨正在读书。姥姥咬着牙,支撑着这个家。尽管姥姥每天都在生产队里干活儿,家里还是入不数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屏幕 读书 生产队
原文传递
广西桉树人工林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纬度格局 被引量:11
7
作者 彭杏冰 胡刚 +4 位作者 胡聪 陆绍暖 黄侩侩 庞庆玲 张忠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94-1202,共9页
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比是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的重要特征,是当前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依据广西的纬度变化,在桂林(24°15′-26°23′N)、南宁(22°12′-23°32′N)和北海(20°26′-21°55′N)... 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比是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的重要特征,是当前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依据广西的纬度变化,在桂林(24°15′-26°23′N)、南宁(22°12′-23°32′N)和北海(20°26′-21°55′N)的桉树人工林建立24块固定样地,分析桉树叶片、地被物凋落叶及土壤的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纬度变化格局.结果表明:(1)3个地区C、N平均含量均表现为叶片>凋落叶>土壤,P平均含量则表现为叶片>土壤>凋落叶.凋落叶P平均含量呈现出随纬度上升显著增加的趋势(P<0.05),而土壤和叶片养分含量与纬度间均不显著.(2)3个地区的C:N、C:P、N:P均表现为凋落叶>叶片>土壤.凋落叶C:P、N:P以及土壤C:N、C:P、N:P呈现出随纬度的上升均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3)叶片与土壤C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而叶片N、P含量分别与土壤N、P含量无显著相关性,表明土壤N、P对叶片N、P含量的影响不大.凋落叶C:P与土壤C:P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凋落叶与土壤C、P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研究揭示了广西桉树人工林中叶片、凋落叶和土壤间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随纬度变化的趋势,推断广西桉树人工林凋落叶的分解主要受P限制,同时P元素可能是限制北海桉树生长的限制因子;研究成果可为桉树人工林的经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度格局 桉树人工林 土壤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学
原文传递
放牧对中国亚热带喀斯特山地灌草丛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黄侩侩 胡刚 +5 位作者 庞庆玲 张贝 何业涌 胡聪 徐超昊 张忠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50-1363,共14页
中国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易因干扰而退化,然而处于植被恢复早期的喀斯特灌草丛对放牧干扰的响应过程及其机制仍知之甚少。该研究以广西马山县的亚热带喀斯特山地灌草丛为对象,选取重牧、中牧、轻牧和无牧4个放牧强度的群落设置... 中国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易因干扰而退化,然而处于植被恢复早期的喀斯特灌草丛对放牧干扰的响应过程及其机制仍知之甚少。该研究以广西马山县的亚热带喀斯特山地灌草丛为对象,选取重牧、中牧、轻牧和无牧4个放牧强度的群落设置样方并进行调查,从而分析喀斯特山地灌草丛的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对放牧强度的响应。主要结果:(1)样地中有维管植物272种,隶属77科200属,禾本科、菊科、豆科和马鞭草科是优势类群。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灌木层的科、属、种数量单调递减,草本层物种数单峰变化,峰值出现于轻牧区;(2)放牧强度增加并未使优势种发生明显更迭,但重要值会发生变化,如灌木黄荆(Vitex negundo)以及草本入侵种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鬼针草(Bidens pilosa)的重要值会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增加;(3)非度量多维尺度排序(NMDS)分析表明,放牧致使灌木层物种趋于同质化,多数样方间的物种组成趋于相似,但同一放牧强度中的物种组成也存在较大差异;灌木层物种受放牧强度和岩石裸露率的影响最为明显,而草本层植物除受放牧强度影响外,还受海拔、土壤有机质含量、pH等因子影响;(4)群落高度、灌木层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现明显降低趋势,且灌木层在群落结构方面的响应较草本层明显,这可能与山羊喜食灌木有关。总的来看,放牧强度的增加会驱使灌草丛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简单化、稀疏化和矮小化,从而显著降低地上生物量并增加喀斯特山地植被退化的潜在风险,阻碍喀斯特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喀斯特山地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地上生物量 植被退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