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鹿药抗真菌有效部位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伟
赵然然
+4 位作者
张梦莎
罗凯英
庞廷松
赵鹏帅
周翼鹏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64,共7页
旨在筛选鹿药抗真菌的有效部位,初步探讨鹿药抗真菌有效部位的作用机制.首先采用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与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相结合的方法对鹿药进行提取分离制备鹿药正丁醇萃取物、石油醚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水...
旨在筛选鹿药抗真菌的有效部位,初步探讨鹿药抗真菌有效部位的作用机制.首先采用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与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相结合的方法对鹿药进行提取分离制备鹿药正丁醇萃取物、石油醚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水萃取部位,通过微量液基稀释法、生长实验、时间-杀菌曲线实验、生物被膜实验、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等考察鹿药不同萃取部位的抗真菌和抗生物被膜活性,CCK8法考察鹿药部位的细胞毒性,并采用点板实验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初步研究鹿药部位对真菌细胞壁的作用.结果发现鹿药的正丁醇部位具有良好的抗真菌和抗生物被膜活性,MIC值范围为104~832 μg/mL,其抗真菌活性浓度低于细胞毒性浓度.此外,鹿药的正丁醇部位与两性霉素B或阿尼芬净联用具有协同抗真菌活性.初步机制研究显示鹿药正丁醇作用后的真菌对细胞壁抑制剂和两性霉素B敏感性增加,且会引起真菌几丁质含量增加.因此,鹿药的正丁醇部位可能是其抗真菌的有效部位,其抗真菌活性可能与影响细胞壁尤其是增加几丁质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药
抗真菌
抗生物被膜
有效部位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鹿药抗真菌有效部位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伟
赵然然
张梦莎
罗凯英
庞廷松
赵鹏帅
周翼鹏
机构
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药学系
空军军医大学药学院药化和药分教研室
出处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6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01981)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010708026)
陕西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6BJ-52)。
文摘
旨在筛选鹿药抗真菌的有效部位,初步探讨鹿药抗真菌有效部位的作用机制.首先采用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与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相结合的方法对鹿药进行提取分离制备鹿药正丁醇萃取物、石油醚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水萃取部位,通过微量液基稀释法、生长实验、时间-杀菌曲线实验、生物被膜实验、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等考察鹿药不同萃取部位的抗真菌和抗生物被膜活性,CCK8法考察鹿药部位的细胞毒性,并采用点板实验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初步研究鹿药部位对真菌细胞壁的作用.结果发现鹿药的正丁醇部位具有良好的抗真菌和抗生物被膜活性,MIC值范围为104~832 μg/mL,其抗真菌活性浓度低于细胞毒性浓度.此外,鹿药的正丁醇部位与两性霉素B或阿尼芬净联用具有协同抗真菌活性.初步机制研究显示鹿药正丁醇作用后的真菌对细胞壁抑制剂和两性霉素B敏感性增加,且会引起真菌几丁质含量增加.因此,鹿药的正丁醇部位可能是其抗真菌的有效部位,其抗真菌活性可能与影响细胞壁尤其是增加几丁质含量有关.
关键词
鹿药
抗真菌
抗生物被膜
有效部位
作用机制
Keywords
Smilacina japonica A.Gray
antifungal
anti-biofilm
active fraction
mechanism of action
分类号
R978.5 [医药卫生—药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鹿药抗真菌有效部位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刘伟
赵然然
张梦莎
罗凯英
庞廷松
赵鹏帅
周翼鹏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