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型非洲猪瘟病毒多重数字PCR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李松达 蒋亚君 +5 位作者 庞忠宝 黄颖 翟文竹 朱鸿飞 赵晓民 贾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9,共8页
为建立一种鉴别诊断野生株和基因缺失株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的方法,针对ASFV的B646L、EP402R、DP96R基因保守序列设计3套引物和探针,优化三重荧光定量PCR体系作为基础建立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 为建立一种鉴别诊断野生株和基因缺失株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的方法,针对ASFV的B646L、EP402R、DP96R基因保守序列设计3套引物和探针,优化三重荧光定量PCR体系作为基础建立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 PCR)检测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及重复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对PRRSV、PEDV、PRV、VSV、PCV、RNase-free水、重组质粒标准品进行特异性检测,特异性良好;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变异系数均小于2%;对3种重组质粒的最低检测下限均为102 copies/μL。参照上述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优化后的条件,进行多重dd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并且对该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ddPCR检测方法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特异性及重复性良好;最低检测下限B646L为11.6 copies/μL、EP402R为13.3 copies/μL、DP96R为16.9 copies/μL;ddPCR的检测灵敏度比荧光定量PCR有优势。使用建立的多重ddPCR方法对14份P3实验室中的样品进行实验室样品检测,样品检测符合率达到100%。成功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用于鉴别野毒株感染与疫苗株的荧光定量PCR和微滴式ddPCR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多重荧光定量PCR 微滴式数字PCR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MGF360-14L靶向MAVS抑制Ⅰ型干扰素的产生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洋 崔帅 +10 位作者 鑫婷 王西西 于海男 陈世钰 蒋亚君 高新桃 庞忠宝 姜一曈 郭晓宇 贾红 朱鸿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272-3278,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多基因家族成员MGF360-14L对Ⅰ型干扰素(IFN)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双荧光素酶试验检测MGF360-14L对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诱导的干扰素β(IFN-β)启动子活性... 本研究旨在探究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多基因家族成员MGF360-14L对Ⅰ型干扰素(IFN)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双荧光素酶试验检测MGF360-14L对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诱导的干扰素β(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免疫共沉淀和激光共聚焦检测MGF360-14L与MAVS的互作关系,及Western blot分析MGF360-14L对MAVS和TRIM21诱导的TBK1和IRF3磷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ASFV非结构蛋白MGF360-14L抑制MAVS诱导的IFN-β启动子活性。MGF360-14L能够与MAVS互作,并且对MAVS和TRIM21诱导的TBK1和IRF3磷酸化具有抑制作用。此外,当过表达MGF360-14L时,MGF360-14L蛋白与TRIM21竞争结合MAVS,抑制TRIM21对MAVS的泛素化作用,从而降低IFN-β的水平。综上所述,MGF360-14L可能通过竞争性结合MAVS,抑制TRIM21对MAVS的泛素化,从而下调Ⅰ型IFN的产生。研究结果为探究ASFV的免疫逃逸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Ⅰ型干扰素 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 泛素化 免疫逃逸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VHH抗体的文库构建、表达及其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倩倩 王召阳 +4 位作者 袁维峰 姜一曈 庞忠宝 朱鸿飞 贾红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1期19-31,共13页
为构建特异性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的纳米抗体库,并获得特异性抗CPV的重链单域抗体(Single variable domain on a heavy chain antibodies,VHH抗体),以分离鉴定的一株CPV-2c毒株(TS02株)作为免疫原免疫羊驼,四免后采集外周... 为构建特异性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的纳米抗体库,并获得特异性抗CPV的重链单域抗体(Single variable domain on a heavy chain antibodies,VHH抗体),以分离鉴定的一株CPV-2c毒株(TS02株)作为免疫原免疫羊驼,四免后采集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利用巢式PCR扩增VHH序列,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成功构建了纳米抗体的CPV免疫文库,进一步通过ELISA特异性筛选具有高亲和力的抗CPV纳米抗体序列。将筛选出的抗体序列插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pcDNA3.1-VHH重组质粒,采用PEI转染高密度的HEK293F悬浮细胞,瞬时表达、纯化VHH,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四次免疫后羊驼血清效价高达1∶25000,达到了建库要求,构建的纳米抗体的CPV免疫文库,库容达2×10^(6)CFU/mL,文库多样性良好。通过特异性筛选获得了4株具有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的抗CPV纳米抗体序列,采用HEK293F细胞瞬时表达并纯化获得4个重组VHH,分别是CPV-VHH-H1、CPV-VHH-D4、CPV-VHH-F5和CPV-VHH-E3。ELISA和IFA试验结果表明,表达出的4株重组纳米抗体均能够特异性结合CPV。本研究成功构建了CPV特异性纳米抗体文库,并筛选出4株特异性结合CPV的VHH抗体,为VHH抗体在犬细小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VHH抗体 噬菌体文库 真核表达
下载PDF
次氯酸对宠物常见病毒杀灭效果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唐海丽 贾红 庞忠宝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CAS 2023年第6期6-12,共7页
探讨了次氯酸消毒液对宠物(犬、猫)常见病毒的杀灭效果。方法:参考2021年最新版《消毒技术规范》,对次氯酸消毒剂灭活犬猫常见病毒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次氯酸消毒剂常温作用5 min可使得犬瘟热病毒(CDV-11)、猫杯状病毒BJ-102株、猫瘟病... 探讨了次氯酸消毒液对宠物(犬、猫)常见病毒的杀灭效果。方法:参考2021年最新版《消毒技术规范》,对次氯酸消毒剂灭活犬猫常见病毒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次氯酸消毒剂常温作用5 min可使得犬瘟热病毒(CDV-11)、猫杯状病毒BJ-102株、猫瘟病毒BJ-08株在细胞上完全失去感染性,作用15 min使得犬细小病毒BJ-81株在细胞上完全失去感染性。1∶2和1∶5稀释的次氯酸消毒剂常温作用30 min可使犬瘟热病毒(CDV-11)、犬细小病毒BJ-81株、猫杯状病毒BJ-102株、猫瘟病毒BJ-08株失去感染性,1∶10稀释的次氯酸水溶液常温作用30 min可使犬瘟热病毒(CDV-11)、猫杯状病毒BJ-102株失去感染性,不能完全杀死犬细小病毒BJ-81株、猫瘟病毒BJ-08株,但可使其感染性大大降低。研究结果表明,次氯酸消毒剂对犬瘟热病毒、猫杯状病毒等犬猫常见病毒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可用于犬猫圈舍及生活环境等的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 宠物 犬瘟热病毒 犬细小病毒 猫杯状病毒 猫瘟病毒
下载PDF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和鉴定非洲猪瘟病毒E120R蛋白的互作宿主蛋白
5
作者 崔帅 王洋 +8 位作者 郭晓宇 陈世钰 蒋亚君 庞忠宝 黄建新 孟凡峰 姜一曈 朱鸿飞 贾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139-4149,共11页
【目的】探讨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衣壳蛋白E120R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确定与E120R蛋白互作的宿主蛋白。【方法】将ASFV分离株CADC_HN09株E 120 R基因合成并克隆于pGBKT7表达载体,获得pGBKT7-E120R诱饵质粒,同... 【目的】探讨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衣壳蛋白E120R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确定与E120R蛋白互作的宿主蛋白。【方法】将ASFV分离株CADC_HN09株E 120 R基因合成并克隆于pGBKT7表达载体,获得pGBKT7-E120R诱饵质粒,同时构建E 120 R基因截短表达质粒pGBKT7-E120R-1(1-61位氨基酸)和pGBKT7-E120R-2(62-122位氨基酸)。经毒性和自激活性检测后,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对骨髓巨噬细胞(BMDMs)cDNA均一化酵母文库进行初步筛选,以获得与ASFV E120R蛋白互作的蛋白。通过NCBI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并经免疫共沉淀试验验证,确定互作的宿主蛋白。筛选的宿主蛋白经webgenstal在线分析网站初步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确定所筛选的宿主蛋白参与的生物过程与信号通路。【结果】诱饵质粒pGBKT7-E120R-2无毒性和自激活性,可用于文库筛选。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从BMDMs cDNA均一化酵母文库中初步筛选到46个阳性克隆并进行回转验证,经NCBI数据库序列比对分析共获得29个宿主蛋白。免疫共沉淀试验结果显示,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2(PCBP2)和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均与E120R蛋白存在互作。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所筛选的宿主蛋白可参与代谢过程、生物调节、应激反应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这些宿主蛋白可参与抗原呈递、铁死亡和坏死性凋亡等多条信号通路。【结论】ASFV E120R蛋白可与宿主免疫应答、细胞死亡等信号通路相关的多种宿主蛋白互作,为进一步研究ASFV E120R蛋白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ASFV) 酵母双杂交 E120R蛋白 互作蛋白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K205R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小鼠免疫效力评价
6
作者 何宇恒 刘雪婷 +6 位作者 庞忠宝 翟文竹 黄颖 蒋思文 吉日木图 贾红 李焕荣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8,共7页
为了研制安全有效的非洲猪瘟(ASF)疫苗,本研究根据非洲猪瘟病毒(ASFV) Georgia 2007/1株基因组序列合成ASFV K205R基因,通过同源重组技术构建重组腺病毒Ad5-ASFV-K205R,使用Western blot检测K205R非结构蛋白的表达情况,PCR检测其遗传稳... 为了研制安全有效的非洲猪瘟(ASF)疫苗,本研究根据非洲猪瘟病毒(ASFV) Georgia 2007/1株基因组序列合成ASFV K205R基因,通过同源重组技术构建重组腺病毒Ad5-ASFV-K205R,使用Western blot检测K205R非结构蛋白的表达情况,PCR检测其遗传稳定性,腺病毒滴度检测试剂盒测定其滴度。使用重组腺病毒免疫BALB/c小鼠,通过ELISA测定血清K205R特异性抗体,采用多因子检测试剂盒测定血清中IFN-γ和IL-4细胞因子含量,采用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显示,成功包装出重组腺病毒Ad5-ASFV-K205R,能够正确表达K205R融合蛋白;接种293T细胞并连续传代20代,均可稳定遗传,病毒滴度可达9.5×1010PFU/mL;ELISA结果显示,小鼠一免后7~21 d可检测到K205R特异性抗体,并在二免后14 d内产生更高的抗体水平;K205R蛋白能显著刺激免疫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FN-γ和IL-4,同时也能显著刺激脾脏淋巴细胞增殖(P<0.05)。结果表明,Ad5-ASFV-K205R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能诱导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具有很好的应用潜能,为进一步研发ASF疫苗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K205R 重组腺病毒 免疫效力
下载PDF
袋状包埋术与锚定术治疗犬第三眼睑腺脱出的疗效比较
7
作者 黄建新 庞忠宝 +3 位作者 汪登如 黎远亮 郑小波 胥辉豪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51,共6页
为了对比2种包埋术治疗犬第三眼睑腺脱出的疗效,本试验将6只试验犬平均分为2个组,Ⅰ组用袋状包埋术、Ⅱ组用锚定技术进行治疗,评估术前以及术后0、1、4、7 d和14 d犬结膜充血、精神、食欲、眼表感染、荧光素钠染色评分情况,并检测眼内... 为了对比2种包埋术治疗犬第三眼睑腺脱出的疗效,本试验将6只试验犬平均分为2个组,Ⅰ组用袋状包埋术、Ⅱ组用锚定技术进行治疗,评估术前以及术后0、1、4、7 d和14 d犬结膜充血、精神、食欲、眼表感染、荧光素钠染色评分情况,并检测眼内压、泪液值、C反应蛋白(CRP)值和白细胞数。结果显示,2个组术后试验犬结膜充血、食欲、荧光素钠染色、眼内压、泪液值差异不显著(P>0.05);2个组试验犬在术后0d皆出现术眼敏感,Ⅰ组、Ⅱ组分别在术后1 d、14 d恢复正常,差异显著(P<0.05);2个组试验犬术后炎性分泌物均先增加后减少,Ⅰ组术后7 d无分泌物,Ⅱ组术后14 d仍有分泌物,差异显著(P<0.05);术后0、1 d和4 d时,Ⅱ组CRP值和白细胞数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结果表明,袋状包埋术治疗犬第三眼睑腺脱出比锚定术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眼睑腺脱出 袋状包埋术 锚定术
下载PDF
CpG和ICTYOLANE^(TM)31佐剂对ASFV-CD2v蛋白免疫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庞忠宝 黄颖 +4 位作者 冯春燕 翟文竹 吉日木图 朱鸿飞 贾红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18-2424,共7页
探讨CpG寡聚脱氧核苷酸(CpG oligodeoxynucleotides,CpG ODN)和ICTYOLANE^(TM)31微乳佐剂对重组表达的ASFV-CD2v蛋白在小鼠体内免疫效果的影响。以杆状病毒表达的CD2v蛋白为抗原,分别配伍CpG寡脱氧核苷酸(CpG oligonucleotide,CPG ODN)... 探讨CpG寡聚脱氧核苷酸(CpG oligodeoxynucleotides,CpG ODN)和ICTYOLANE^(TM)31微乳佐剂对重组表达的ASFV-CD2v蛋白在小鼠体内免疫效果的影响。以杆状病毒表达的CD2v蛋白为抗原,分别配伍CpG寡脱氧核苷酸(CpG oligonucleotide,CPG ODN)和ICTYOLANE^(TM)31微乳佐剂,皮下免疫BALB/c小鼠。首次免疫后14 d进行二免,采集首免后0、14 d以及二免后7、14及28 d血清,通过间接ELISA检测血清中CD2v抗体水平;采集二免后35 d小鼠分离脾脏淋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IFN-γ水平。结果显示,间接ELISA结果显示在二免后7 d可检测到较高水平的CD2v抗体,ICTYOLANE^(TM)31佐剂和CPG ODN佐剂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蛋白组。T细胞亚群分析结果显示,在二免后35 d,CpG ODN佐剂组的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最高,达到81.34%,ICTYOLANE^(TM)31佐剂组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最低,仅为11.37%。ICTYOLANE^(TM)31佐剂组CD4^(+)/CD8^(+)比值最高,ICTYOLANE^(TM)31佐剂组CD4^(+)T细胞IFN-γ分泌水平最高,可达9.07%,但CpG ODN佐剂组、ICTYOLANE^(TM)31佐剂组及蛋白组间差异不显著。推断,小鼠在第二次免疫后7 d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体,CpG ODN、ICTYOLANE^(TM)31佐剂对ASFV-CD2v蛋白均可增强免疫小鼠产生CD2v抗体的水平,其中CpG ODN佐剂作用更强。ICTYOLANE^(TM)31佐剂及CpG ODN佐剂可以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其中ICTYOLANE^(TM)31佐剂作用更强。该研究为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相关佐剂的筛选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佐剂 非洲猪瘟 CD2v 免疫抗体 IFN-Γ ICTYOLANETM3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