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贮藏温度对南美白对虾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钰 庞文媛 +3 位作者 周三女 马腾飞 吴先辉 庞杰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89,共5页
以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冷藏(4℃)、微冻(-2℃)和冻藏(-18℃)条件下,虾肉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南美白对虾的保水性、蛋白质含量、肌原纤维蛋白活性、脂肪含量均不断降低,ATP关联化合物(... 以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冷藏(4℃)、微冻(-2℃)和冻藏(-18℃)条件下,虾肉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南美白对虾的保水性、蛋白质含量、肌原纤维蛋白活性、脂肪含量均不断降低,ATP关联化合物(K值)、硫代巴比妥酸(TBA)值均呈上升趋势。南美白对虾在4、-2、-18℃条件下贮藏的货架期分别为6、20、5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贮藏温度 货架期
下载PDF
基于GC-IMS技术分析不同方法陈酿桑葚白兰地的风味特征
2
作者 王润铃 庞文媛 +1 位作者 郭德军 黄晨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9-255,共7页
该研究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对陈酿过程中添加香荚兰与不同含量橡木片的桑葚白兰地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并结合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PCA)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比较不同方法陈酿的桑葚白兰地挥发性成分... 该研究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对陈酿过程中添加香荚兰与不同含量橡木片的桑葚白兰地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并结合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PCA)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比较不同方法陈酿的桑葚白兰地挥发性成分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3种桑葚白兰地中共检测并定性出61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酯类物质27种、醛类10种、酮类7种、醇类13种(不包括乙醇)、酸类1种及其他类3种。指纹图谱与PCA结果表明,添加了香荚兰与橡木片的2种酒样在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上更接近,并基于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值,通过PLS-DA模型筛选出24种关键差异挥发性化合物(VIP值>1)。综合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在陈酿过程中,适当添加香荚兰和重度烘烤的橡木,有利于将一级桑葚白兰地的品质提升至特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风味成分 桑葚白兰地 陈酿方法 风味特征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花果茶生产加工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庞文媛 孙意岚 +4 位作者 王芹 陈杰博 沈朝增 周一鸣 庞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1-189,共9页
花果茶因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成为备受欢迎的新型饮品。然而,在花果茶生产加工过程中,仍存在原料溯源和品质控制方面的不足、质量安全控制标准化水平较低及加工工艺智能化不足等问题。传统分析手段对于花果茶有关数据的非线性... 花果茶因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成为备受欢迎的新型饮品。然而,在花果茶生产加工过程中,仍存在原料溯源和品质控制方面的不足、质量安全控制标准化水平较低及加工工艺智能化不足等问题。传统分析手段对于花果茶有关数据的非线性信息挖掘和原料、成品传统分级方法的效率也较低。目前,我国的花果茶产业正处于由传统加工向智能化转型的重要阶段,机器学习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机器学习算法因其自主进行特征学习、强大的非线性拟合能力、端到端建模以及快速的特点,成为花果茶加工中研究应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机器学习算法在花果茶原料验收、原料加工、质量分级等方面的应用,总结了机器学习算法在花果茶生产加工不同环节中的侧重点、优缺点和未来发展方向,为花果茶加工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果茶 智能化 机器学习 花果茶加工
下载PDF
同质、学习和创造:日本企业文化 被引量:1
4
作者 赫修贵 付成文 庞文媛 《行政论坛》 2001年第2期64-64,F003,共2页
战后,日本迅速走向繁荣并超过英、法、德等西方发达国家,成为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超级经济大国,究其原因有三:第一,集体本位主义是日本民族精神的核心,其根源在于日本民族文化及心理上的同质性;第二,日本素来善于吸收外国文化,中华... 战后,日本迅速走向繁荣并超过英、法、德等西方发达国家,成为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超级经济大国,究其原因有三:第一,集体本位主义是日本民族精神的核心,其根源在于日本民族文化及心理上的同质性;第二,日本素来善于吸收外国文化,中华民族勤劳的美德和西方国家的管理理论、原则和方法,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极大;第三,通过模仿学习后走向创造是日本崛起的秘密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企业文化 集体本位主义 企业集团主义 创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