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猪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6
1
作者 庞旋飞 练斯南 +2 位作者 李中圣 万曾培 白挨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6-205,共10页
为了解广东省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野毒株的基因变异及遗传演化的情况,本试验对广东佛山疑似暴发伪狂犬病的猪场采集的病料(脑、肺脏、扁桃体、肝脏、脾脏)进行了PCR鉴定,初步鉴定为PRV毒株后,将阳性病料接种非洲绿... 为了解广东省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野毒株的基因变异及遗传演化的情况,本试验对广东佛山疑似暴发伪狂犬病的猪场采集的病料(脑、肺脏、扁桃体、肝脏、脾脏)进行了PCR鉴定,初步鉴定为PRV毒株后,将阳性病料接种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进行毒株传代培养,对分离毒株进行PCR检测及小鼠感染试验,证实该病毒为PRV,并命名为PRV FS-2015株;并对该毒株进行细胞病变观察、病毒TCID50测定、毒株gC和TK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RV FS-2015株TCID50为10-7.5/0.1mL。PRV FS-2015株的gC和TK基因序列与国内外PRV参考毒株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发现,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8%~100.0%和99.4%~100.0%,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3%~100.0%和98.7%~100.0%。遗传进化分析表明,PRV FS-2015株与国内近几年分离的PRV变异株GY、ZJ01、HB1201、HN1201、JS2012、BJ/YT和BP属于同一分支,同源性较高,亲缘关系更近;但与PRV经典株Kaplan、Becker、NIA3、Kolchis、Bartha、Yangsan、Min-A、SS和SL株的同源性较低,基因变异较大,表明PRV FS-2015毒株属于近几年流行的变异株。本研究结果可为广东省伪狂犬病的防控工作和疫苗株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分离鉴定 序列分析 GC基因 TK基因 遗传变异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FS-2015株gE和gB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庞旋飞 练斯南 +4 位作者 伍建敏 万曾培 王征帆 李中圣 白挨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524-3534,共11页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 pesudorabies virus,PRV)gB和gE基因变异及遗传演化情况,本研究针对PRV FS-2015野毒株,应用"蚀斑法"对组织病料中病毒进行三轮纯化,应用全长扩增引物对FS-2015株gB和gE基因进行全基因扩增,并对...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 pesudorabies virus,PRV)gB和gE基因变异及遗传演化情况,本研究针对PRV FS-2015野毒株,应用"蚀斑法"对组织病料中病毒进行三轮纯化,应用全长扩增引物对FS-2015株gB和gE基因进行全基因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RV FS-2015株的gB、gE基因与国内外PRV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7.0%~100.0%和97.5%~99.7%,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4%~100.0%和95.3%~99.7%。氨基酸变异位点分析表明,FS-2015株的gB和gE基因均有位点突变和缺失。遗传进化分析表明,FS-2015株与国内近几年分离的PRV变异株GY、ZJ01、HB1201、HN1201、JS2012、BJ-YT和BP属于同一分支,同源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近;与PRV经典株Kaplan、Becker、NIA3、Kolchis、Bartha和Yangsan株属于不同分支,同源性较低,亲缘关系较远。从PRV FS-2015毒株与国内外经典毒株和当前国内流行的变异毒株的分析结果可知,PRV FS-2015毒株发生了一定的变异,属于当前国内流行变异毒株。本研究结果为广东省伪狂犬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伪狂犬病的防控和疫苗株挑选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PRV) FS-2015株 GB基因 GE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CpG ODN纳米佐剂的免疫效应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征帆 万曾培 +6 位作者 高小鹏 应碧云 向蕊 李祎云 庞旋飞 李中圣 白挨泉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3期10-13,18,共5页
CpG ODN是人工合成的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刺激的DNA序列,模拟细菌DNA在体内的应答过程,诱发细胞和体液免疫。CpG ODN作为新型免疫增强剂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并在免疫学、药物学和药效学等领域备受关注。然而CpG ODN并不... CpG ODN是人工合成的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刺激的DNA序列,模拟细菌DNA在体内的应答过程,诱发细胞和体液免疫。CpG ODN作为新型免疫增强剂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并在免疫学、药物学和药效学等领域备受关注。然而CpG ODN并不稳定且易被核酸酶酶解,其自身带负电荷,不易结合到细胞表面。因此,CpG ODN如何高效传递并能有效摄取成了新的挑战。纳米传递系统的研究使CpG ODN单独或协同疫苗免疫取得显著疗效,为改善CpG ODN在疫苗研究中的应用拓宽了思路。从CpG ODN纳米佐剂的作用机制、免疫活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后续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 ODN 纳米佐剂 作用机制 免疫活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巴戟天多糖对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征帆 吉庆栋 +4 位作者 万曾培 张建州 庞旋飞 封海波 白挨泉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125,共4页
为了研究巴戟天多糖对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试验将50只(4~7周龄)昆明小白鼠(体重18~22 g)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Naive)组、多糖(MOPS)组、疫苗(FMDV)组、疫苗+多糖(FMDV+MOPS)组、疫苗+铝佐剂(FMDV+alum)组,每组10只,Naive组小... 为了研究巴戟天多糖对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试验将50只(4~7周龄)昆明小白鼠(体重18~22 g)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Naive)组、多糖(MOPS)组、疫苗(FMDV)组、疫苗+多糖(FMDV+MOPS)组、疫苗+铝佐剂(FMDV+alum)组,每组10只,Naive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200μL,MOPS组小鼠注射巴戟天多糖溶液(2.5μg/μL)200μL,FMDV组小鼠注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200μL,(FMDV+MOPS)组小鼠注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200μL与巴戟天多糖200μL,(FMDV+alum)组小鼠注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200μL与铝佐剂(1μg/μL)200μL,14 d之后进行二免。二免后第14天对小鼠进行眼眶采血,分离血清;无菌取脾脏,进行脾单细胞体外培养,收集上清液;采用小鼠间接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G和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的含量。结果表明:与Naive组比,(FMDV+MOPS)组的IgG、IFN-γ和IL-4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FMDV+alum)组的IgG、IFN-γ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IL-4含量显著升高(P<0.05);FMDV组的IgG、IFN-γ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IL-4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MOPS组的IgG、IFN-γ及IL-4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MOPS作为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可明显提高小鼠特异性抗体IgG和细胞因子IFN-γ、IL-4的含量,增强对小鼠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巴戟天多糖 口蹄疫疫苗 IGG IFN-Γ IL-4
原文传递
PRV变异株gB和gC基因分子特征及抗原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万曾培 王征帆 +4 位作者 庞旋飞 王凤求 王贵平 李中圣 白挨泉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54-1460,共7页
对3株(GD1406、FS2015、FJFZ株)变异伪狂犬病病毒(PRV)的gB和gC全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微量交叉中和试验分析抗原差异性。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3株PRV变异株之间gB、gC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7%~100.0%... 对3株(GD1406、FS2015、FJFZ株)变异伪狂犬病病毒(PRV)的gB和gC全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微量交叉中和试验分析抗原差异性。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3株PRV变异株之间gB、gC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7%~100.0%和99.6%~100.0%,100.0%和99.0%~100.0%;gB和gC基因系统进化树遗传进化分析显示:系统进化树分为2大支,其中一个大支为国内经典毒株群、2011年后分离的变异毒株群2个小分支所占据的中国毒株群;另一个大支为欧洲分离株和美洲分离株组成的欧美毒株群。微量交叉中和试验结果显示,PRV-Bartha K61高免血清中和PRV-GD1406和PRV-Bartha K61的效价分别为22和53,PRV-GD1406高免血清中和PRV-GD1406和PRV-Bartha K61的效价分别为37和44;PRV-GD1406毒株异源血清中和效价/同源血清中和效价约为0.83,PRV-Bartha K61毒株异源血清中和效价/同源血清中和效价约为0.59;2个毒株(PRV-GD1406、PRV-Bartha K61)间交叉反应程度相关系数R=0.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GB基因 GC基因 血清交叉中和试验 抗原差异性
原文传递
1株变异伪狂犬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gE和TK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万曾培 庞旋飞 +4 位作者 王征帆 伍建敏 李中圣 王贵平 白挨泉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5-701,共7页
为了探索伪狂犬病病毒(PRV)流行株的基因变异及遗传演变规律,本试验对福建福州疑似发生猪伪狂犬病的猪场病料,首先选用PCR技术、小鼠接种试验、细胞接种试验及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等方法分离鉴定病原,再对病原进行毒价测定、TK和gE基因克... 为了探索伪狂犬病病毒(PRV)流行株的基因变异及遗传演变规律,本试验对福建福州疑似发生猪伪狂犬病的猪场病料,首先选用PCR技术、小鼠接种试验、细胞接种试验及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等方法分离鉴定病原,再对病原进行毒价测定、TK和gE基因克隆及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病原为PRV野毒,命名为PRV-FJFZ株;PRV-FJFZ株TCID50为10-7.2/0.1 mL,LD50为10-3.56/0.1 mL,对比分析PRV-FJFZ与国外PRV参考毒株的TK和gE基因序列同源性发现,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5%~100.0%和99.8%~99.9%。TK和gE基因遗传进化树表明,PRV-FJFZ株与当前国内流行的变异PRV毒株在同一分支上,PRV-FJFZ株与国外PRV参考毒株在不同的分支上。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PRV的防控净化工作和疫苗株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分离鉴定 序列分析 GE基因 TK基因 遗传变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