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系统治疗对不可切肝细胞癌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李文利 杜阳峰 +9 位作者 袁国盛 臧梦雅 朱培琳 李榕 陈泳如 苏开妍 李祺 胡晓云 庞桦进 陈锦章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135-1141,共7页
目的:探索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为基础的不同方案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uHC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TACE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 目的:探索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为基础的不同方案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uHC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TACE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基于TACE治疗的555例uHCC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TACE组(n=317)、TACE+TKIs组(n=66)、TACE+ICIs组(n=33)、TACE+TKIs+ICIs组(n=139)。在亚组分析中,根据不同的联合时间将TACE+TKIs+ICIs组分为“TACE前”和“TACE后”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OS的预后因素。结果:TACE+TKIs+ICIs组获得最长的OS(21.9个月,95%CI:17.2~26.6,P=0.030)和PFS(8.3个月,95%CI:7.3~9.3,P=0.004)。在亚组分析中,“TACE后”组比“TACE前”组获得更长的OS(26.8个月vs.19.2个月,P=0.011)。TACE组、TACE+TKIs组、TACE+ICIs组、TACE+TKIs+ICIs组的ORR分别为32.8%、41.1%、42.4%、52.5%(P=0.001),DCR分别为59.6%、71.2%、69.7%、82.7%(P<0.001)。不良反应事件与既往研究相似。Cox回归分析提示肿瘤数量、肝外转移及治疗方案是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TKIs或ICIs可以提高TACE治疗uHCC患者的OS和PFS,TKIs+ICIs联合TACE生存获益更佳。首次TACE术后3个月内联合“TKIs+ICIs”治疗方案的总生存期获益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总生存期 无进展生存期
下载PDF
Amplatzer血管塞联合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TEVAR联合颈动脉烟囱支架治疗术后高流量Ia型内漏 被引量:5
2
作者 庞桦进 陈勇 +2 位作者 何晓峰 王江云 曾庆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96-1499,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Amplatzer血管塞联合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对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的Ia型内漏栓塞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采用Amplatzer血管塞联合Interlock对5例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出现的Ia型内漏进行栓塞治疗。观察手术的成功... 目的探讨使用Amplatzer血管塞联合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对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的Ia型内漏栓塞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采用Amplatzer血管塞联合Interlock对5例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出现的Ia型内漏进行栓塞治疗。观察手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并通过CT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平均每个病人使用的Amplatzer血管塞和Interlocks的数量分别为3.4和2.6个。5例患者均栓塞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及住院死亡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3.8个月(3~24个月)。随访期间,Ia型内漏均完全栓塞。结论 Amplatzer血管塞联合Interlock栓塞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Ia型内漏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漏 B型主动脉夹层 栓塞 Amplatzer血管塞 腔内修复术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影响及拉米夫定对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庞桦进 李彦豪 +2 位作者 顾小媛 杨旸 何晓峰 《西部医学》 2012年第9期1728-1729,1732,共3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乙肝病毒再激活患者的影响及拉米夫定对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6例行TACE术治疗的HBV相关肝癌病人按有无服用拉米夫定分为TACE治疗组33例(单纯组)和拉米夫定联合TACE治疗组33例(联合组)。...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乙肝病毒再激活患者的影响及拉米夫定对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6例行TACE术治疗的HBV相关肝癌病人按有无服用拉米夫定分为TACE治疗组33例(单纯组)和拉米夫定联合TACE治疗组33例(联合组)。对这些患者栓塞术前、术后的乙肝病毒定量进行分析,并观察拉米夫定对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作用。结果单纯TACE组中,乙肝病毒再激活率为36.4%,联合组中,HBV再激活率为15.2%。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会导致HBV的再激活,出现肝炎活动。拉米夫定可预防TACE后的HBV再激活。HBeAg(+)可作为提示HBV再激活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拉米夫定 栓塞 再激活
下载PDF
血液病患儿透视导引锁骨下静脉置管方法学研究
4
作者 庞桦进 陈勇 +2 位作者 何晓峰 李彦豪 叶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5-698,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透视导引锁骨下静脉置管术(SVC)提高置管成功率,更好地确定导管头端位置,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方法对183例1~16岁明确诊断为血液病患儿行透视下SVC术。观察置管成功率、穿刺针数、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和手术相关并发症... 目的探讨通过透视导引锁骨下静脉置管术(SVC)提高置管成功率,更好地确定导管头端位置,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方法对183例1~16岁明确诊断为血液病患儿行透视下SVC术。观察置管成功率、穿刺针数、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和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83例患儿透视下SVC术均成功(100%)。穿刺<3针成功151例(82.5%),4~6针成功25例,7~10针成功7例,全部导管头端均成功置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手术时间5~25 min,平均(10.38±4.04)min。透视时间16~607 s,平均(65.46±55.86)s。术中穿刺动脉2次(2例)。平均随访35 d,发生导管相关感染2例,未发生局部穿刺点血肿、血气胸、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血液病患儿透视导引SVC术置管成功率高,穿刺针数较少,导管头端置放位满意率高,手术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透视导引 血液病 锁骨下静脉置管术 血管穿刺
下载PDF
关于介入放射学定义的全球声明
5
作者 庞桦进 李彦豪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1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放射疗法 放射医学 成像 辐射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预防性经肝动脉介入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化疗灌注术比较 被引量:79
6
作者 冯超 赵剑波 +6 位作者 陈勇 何晓峰 曾庆乐 梅雀林 王江云 庞桦进 李彦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79-68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预防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或化疗灌注术(TAI)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行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并在术后1-3个月行预防性介入治疗的79例患者,研究终点为2013年6月。病例分为T...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预防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或化疗灌注术(TAI)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行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并在术后1-3个月行预防性介入治疗的79例患者,研究终点为2013年6月。病例分为TACE(n=41)和TAI(n=38)2组。2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术前肿瘤直径及AF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介入术中将导管超选进入肝固有动脉,造影证实无新生肿瘤血管和肿瘤病灶后经导管注入药物,TACE组采用碘油化疗药物乳剂,TAI 组则采用单纯化疗药物灌注。采用卡方检验比较2组的1年复发率, Kaplan-Meier 估计法比较无瘤生存期,t检验比较平均住院日差别。结果79例患者中共有11例患者确认为切除术后复发,总体1年复发率为13.9%,其中TACE组1年复发率为12.2%(5/41),TAI组为15.8%(6/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645)。 TACE组平均无瘤生存期为(21.6±1.5)个月,TAI组为(17.4±3.0)个月,TACE组明显优于TAI组(P =0.038)。 TACE组平均住院日为(6.3±1.8)d,TAI组为(5.9±2.1)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2)。结论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预防性TACE或TAI的1年复发率无差别,但采用TACE可望提高患者术后的无瘤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癌切除术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动脉化疗灌注术
下载PDF
试验性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黄振 何晓峰 +2 位作者 庞桦进 李彦豪 杨然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试验性栓塞治疗动脉造影阴性的胃或十二指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25例经内镜治疗失败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规接受腹部血管造影。对动脉造影阳性的75例患者(阳性组)行出血动脉栓塞。对动脉造影阴性的50例患者(阴性组),根据其... 目的观察试验性栓塞治疗动脉造影阴性的胃或十二指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25例经内镜治疗失败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规接受腹部血管造影。对动脉造影阳性的75例患者(阳性组)行出血动脉栓塞。对动脉造影阴性的50例患者(阴性组),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内镜检查结果,行相应动脉试验性栓塞。栓塞剂均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及弹簧圈。结果栓塞技术成功率均为100%。阳性组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有效率为61.70%(29/47),阴性组为55.88%(19/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7,P=0.599)。对胃出血患者行胃左动脉栓塞,有效率在阳性组为64.29%(18/28),阴性组为31.25%(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4,P=0.035)。未见胃肠道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动脉造影阴性的十二指肠动脉出血患者行试验性栓塞治疗可控制部分出血;而对胃出血行试验性栓塞治疗的临床有效率尚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造影术 出血 上胃肠道 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椎间盘退变的形态学分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旸 何晓峰 +4 位作者 李彦豪 冯建宇 庞桦进 王江云 刘庆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7-900,共4页
目的探讨退变椎间盘分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意义。方法收集正常与退变椎间盘组织,并根据病理改变把退变椎间盘组织分为Ⅳ级,采用HE染色,Western bloting和RT-PCR方法分析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Westernbloting和RT... 目的探讨退变椎间盘分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意义。方法收集正常与退变椎间盘组织,并根据病理改变把退变椎间盘组织分为Ⅳ级,采用HE染色,Western bloting和RT-PCR方法分析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Westernbloting和RT-PCR均显示:在正常组织中TGF-β1有表达;在病变组织中并随病理分型增加TGF-β1随之增加,退变与正常组比较以及IV型与I型比较具有及显著差异(P<0.01)。结论 TGF-β1是引起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原因,并且与病理的形态学分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形态学分型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退行性变椎间盘组织中TGF-β1和Bax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旸 何晓峰 +3 位作者 李彦豪 冯建宇 庞桦进 刘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9-402,共4页
目的探讨退行性变椎间盘组织中TGF-β1和Bax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正常与退变椎间盘组织,并根据病理改变将退变椎间盘组织分成4级,采用HE、免疫组化、TUNEL染色和RT-PCR法进行研究。结果免疫组化和RT-PCR均显示在正常组织中有TGF-β... 目的探讨退行性变椎间盘组织中TGF-β1和Bax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正常与退变椎间盘组织,并根据病理改变将退变椎间盘组织分成4级,采用HE、免疫组化、TUNEL染色和RT-PCR法进行研究。结果免疫组化和RT-PCR均显示在正常组织中有TGF-β1表达,Bax只有微量表达;在病变组织中随病理分级加大TGF-β1随之增加,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Bax也逐步增加,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Bax表达升高与凋亡指数(AI)呈正相关性。结论退变椎间盘的病理分级与TGF-β1的表达增高相关,由此调控了Bax的表达,导致了细胞凋亡,促进了椎间盘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退变 凋亡 发病机制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PVA微粒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并肝动-静脉分流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秋松 梅雀林 +3 位作者 何晓峰 曾庆乐 庞桦进 肖利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目的评价索拉非尼联合PVA化疗栓塞(PVA-TACE)治疗肝癌合并肝动-静脉分流(HAVS)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110例肝癌合并HAVS患者,采用索拉非尼+PVA-TACE治疗(治疗组)17例,PVA-TACE治疗(对照组)93例。依据HAVS的分流速度,采用不... 目的评价索拉非尼联合PVA化疗栓塞(PVA-TACE)治疗肝癌合并肝动-静脉分流(HAVS)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110例肝癌合并HAVS患者,采用索拉非尼+PVA-TACE治疗(治疗组)17例,PVA-TACE治疗(对照组)93例。依据HAVS的分流速度,采用不同大小的PVA化疗栓塞分流道。随访并分析生存期、并发症等。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计生存率,预后因素采用Cox模型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12.8个月和7.7个月,两组有统计学意义(χ^2=3.907,P=0.048)。两组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8.8%、45.5%,66.7%、23.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索拉非尼(HR=0.351,P=0.007)及多次栓塞(HR=0.498,P=0.018)为独立保护因素,术前AFP≥400 ng/ml(HR=1.984,P=0.018)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索拉非尼联合PVA-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并HAVS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纯PVA-TACE;术前AFP低表达及多次栓塞治疗患者的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化疗栓塞 治疗性 肝细胞 肝动-脉静脉分流 疗效 预后分析
下载PDF
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合并肝动-静脉分流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秋松 梅雀林 +6 位作者 李彦豪 何晓峰 陈勇 曾庆乐 赵剑波 王江云 庞桦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56-1061,共6页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PVA)联合碘油化疗药乳剂(或化疗药物)在肝癌合并肝动-静脉分流栓塞治疗的生存预后因素。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6月,97例肝癌并肝动-静脉分流的患者(慢速型分流21例,中速型分流40例,快速型分流36例),分别应用PVA-300、...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PVA)联合碘油化疗药乳剂(或化疗药物)在肝癌合并肝动-静脉分流栓塞治疗的生存预后因素。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6月,97例肝癌并肝动-静脉分流的患者(慢速型分流21例,中速型分流40例,快速型分流36例),分别应用PVA-300、PVA-500及PVA-700行末梢性化疗栓塞,其中慢、中速型加用碘油化疗乳剂栓塞,快速型仅加用化疗药物。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97例肝癌合并肝动-静脉分流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81 d,6、12、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7%、37.2%、14.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AFP≥400 ng/ml(HR=3.763,P=0.002)、门静脉癌栓形成(HR=2.669,P=0.021)及疾病进展(HR=2.55,P=0.039)为独立危险因素;而栓塞次数≥3次(HR=0.216,P=0.001)、分流完全及次全栓塞(HR=0.22,P=0.030)及采用综合治疗(HR=0.181,P<0.001)为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PVA联合碘油化疗药乳剂(或化疗药物)末梢性化疗栓塞肝癌合并肝动-静脉分流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栓塞次数较多、分流完全、次全栓塞以及采用综合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而术前AFP高水平、门静脉癌栓形成及疾病进展为患者预后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化疗栓塞 治疗性 肝细胞 肝动静脉分流 预后因素分析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后早期肝性脑病列线图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应龙 庞桦进 何晓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63-968,共6页
目的构建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后早期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的预测模型列线图并进行验证,以期为患者个体化风险预测与临床获益评估提供量化工具。方法收集南... 目的构建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后早期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的预测模型列线图并进行验证,以期为患者个体化风险预测与临床获益评估提供量化工具。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6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SPSS软件随机抽取70%病例纳入训练集构建临床预测模型(clinical prediction models,CPMs),剩余30%病例纳入验证集验证CPMs。通过Logsi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图,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Calibration plot、决策曲线分析法,对CPMs的区分度、校准度、临床实用性进行全面的临床效能评估与验证。结果(1)年龄(OR=1.975)、肝功能Child-Pugh分级(OR=1.110)是TIPS术后早期H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浆纤维蛋白原(OR=-1.724)是保护因素;(2)训练集:区分度:AUC=0.805;校准度:χ~2=5.98,P=0.817。验证集:区分度:AUC=0.817;校准度:χ~2=5.20,P=0.877,临床效能评估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结论基于年龄、Child-Pugh分级、纤维蛋白原构建的列线图,可视化及可操作性较强,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稳定性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量化风险和获益评估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 肝性脑病 列线图 验证
下载PDF
ExoSeal^(TM)血管封堵器在逆行经股动脉介入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欢 李新玲 +4 位作者 肖利军 曾庆乐 庞桦进 李彦豪 何晓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7-550,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封堵器ExoSeal^(TM)在逆行经股动脉介入诊疗中对穿刺点快速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4例逆行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患者临床资料。诊疗术中分别采用ExoSeal^(TM)封堵器(n=52)和人工压迫... 目的探讨血管封堵器ExoSeal^(TM)在逆行经股动脉介入诊疗中对穿刺点快速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4例逆行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患者临床资料。诊疗术中分别采用ExoSeal^(TM)封堵器(n=52)和人工压迫(n=72)方法对股动脉穿刺点止血。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即刻止血时间、徒手压迫时间、制动时间、压迫过程出血量及操作后相关并发症。结果ExoSeal^(TM)封堵组技术成功率为98.1%(51/52)。ExoSeal^(TM)封堵组、人工压迫组即刻止血时间分别为(0.28±0.08)min、(5.83±1.46)min,徒手压迫时间分别为(2.65±0.57)min、(7.70±1.88)min,制动时间分别为(2.72±0.43)h、(6.15±0.69)h,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ExoSeal^(TM)封堵组发生皮下血肿1例,人工压迫组出现皮下血肿3例,假性动脉瘤1例,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2%(1/52)、5.56%(4/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压迫组压迫过程出血量为(1.11±0.86)ml,明显低于ExoSeal^(TM)封堵组(7.83±2.08)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逆行经股动脉介入术中采用Exo Seal TM封堵器对股动脉穿刺点止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 血管封堵器 ExoSeal^TM封堵器 绷带加压
下载PDF
介入下置管引流联合臭氧治疗腹部手术后肠外瘘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振 何晓峰 +2 位作者 李彦豪 庞桦进 王江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69-1572,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下置管引流联合臭氧治疗腹部手术后肠外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腹部手术后肠外瘘患者分成2组:A组35例,行常规外科治疗;B组35例,予介入下置管引流+臭氧治疗。比较两组有效率、住院时间、费用及并发症等。随访观察治疗前... 目的:探讨介入下置管引流联合臭氧治疗腹部手术后肠外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腹部手术后肠外瘘患者分成2组:A组35例,行常规外科治疗;B组35例,予介入下置管引流+臭氧治疗。比较两组有效率、住院时间、费用及并发症等。随访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d、1周、2周和1个月感染评分变化。结果:A组痊愈30例(85.7%),B组28例(80.0%),两者差异无显著性。B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均明显低于A组。A组切口并发症4例,腹腔出血2例,重症肺炎及感染性休克各1例;B组2例患者出现腹部绞痛,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感染评分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A组治疗前后平均降低19.9,B组为23.5,表明B组抗感染效果优于A组。结论:介入下置管引流联合臭氧治疗腹部手术后肠外瘘安全有效,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费用,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瘘 介入治疗 感染 臭氧
下载PDF
使用Viatorr支架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附3例报告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剑波 叶鹏 +3 位作者 曾庆乐 庞桦进 何晓峰 陈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4-296,共3页
报告使用Viatorr支架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3例,并结合文献讨论该支架的特点,置入过程的操作要点。3例患者均为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术前3例患者门静脉... 报告使用Viatorr支架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3例,并结合文献讨论该支架的特点,置入过程的操作要点。3例患者均为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术前3例患者门静脉压力分别为30.1、32.4、42.6 mm Hg,术后门静脉压力分别下降至21.3、17.7、26.5 mm Hg。随访期间均无肝性脑病发生,彩超检查显示支架内血流通畅。使用Viatorr支架可以成功完成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atorr支架 肝硬化 门腔静脉分流术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德雄 庞桦进 李冲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7期117-118,12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采用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的价值。方法 3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用TIPS治疗(治疗组),21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分析手术治疗疗效,随访TIPS组患者出院后的手术并...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采用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的价值。方法 3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用TIPS治疗(治疗组),21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分析手术治疗疗效,随访TIPS组患者出院后的手术并发症出现情况,并随访所有患者的存活时间及死亡原因。结果 32例患者手术成功,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13.1±1.3)mmHg,术后2周复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明显缓解,术后TBIL、ALT测定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hild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TIPS组出现肝性脑病6例,支架梗阻4例,患者存活时间为(5.1±1.1)个月,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22例(68.8%),上消化道出血4例(12.5%),其他原因6例(18.8%);对照组患者存活时间为(1.1±0.6)个月,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12例(57.1%)、上消化道出血7例(33.3%),其他原因2例(9.5%)。结论 TIPS手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门静脉高压症 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术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青少年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庆 何晓峰 +2 位作者 王江云 庞桦进 杨旸 《西部医学》 2011年第12期2396-2398,共3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对15例青少年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对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栓塞。结果 CT、MRI表现为鼻咽部的软组织肿块影,大部分边界清楚,密度或信号均匀,显... 目的探讨青少年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对15例青少年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对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栓塞。结果 CT、MRI表现为鼻咽部的软组织肿块影,大部分边界清楚,密度或信号均匀,显著强化。部分可发现异常供血动脉;血管造影表现为鼻咽部的异常血管团,经异常供血动脉采用明胶海绵栓塞后止血效果肯定,术后血管瘤体积明显缩小,术中出血少。结论 CT、MRI有助于肿瘤诊断及定位;术前栓塞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的全切率和安全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纤维血管瘤 影像 诊断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胃十二指肠动脉变异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艳 陆德宾 +1 位作者 刘仕群 庞桦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6-116,共1页
胃十二指肠动脉作为胰头上部滋养动脉[1~4],其变异率约为3.43%[5]。作者在胰岛素瘤定位检查选择性动脉内钙离子刺激肝静脉采血术中意外发现1例胃十二指肠动脉经过幽门后方发出分支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在胰头部与肠系膜上动脉发出的分支胰... 胃十二指肠动脉作为胰头上部滋养动脉[1~4],其变异率约为3.43%[5]。作者在胰岛素瘤定位检查选择性动脉内钙离子刺激肝静脉采血术中意外发现1例胃十二指肠动脉经过幽门后方发出分支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在胰头部与肠系膜上动脉发出的分支胰十二指肠下动脉交通,变异后部分血流到达胰颈部,同时滋养胰头部和部分胰颈部。现报道如下:患者,男,27岁,因'反复心悸,出汗,饥饿感'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动脉 胰十二指肠 肠系膜上动脉 胰腺颈部 胰岛素瘤
下载PDF
血管腔内裸支架成形术治疗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19
作者 刘欢 曾庆乐 +7 位作者 李新玲 肖利军 郝珂楠 庞桦进 赵剑波 陈勇 李彦豪 何晓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4-138,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裸支架成形术治疗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DSM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A及DSA确诊的15例SIDSM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Yun分型将SIDSMA分为4型。所有患者均接受SMA腔内裸支架成形术,术后予抗凝治...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裸支架成形术治疗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DSM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A及DSA确诊的15例SIDSM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Yun分型将SIDSMA分为4型。所有患者均接受SMA腔内裸支架成形术,术后予抗凝治疗2天及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术后1、6、12个月及以后每年1次进行临床症状及CTA随访。结果15例患者中Ⅰ型1例,Ⅱa型11例,Ⅱb型3例。技术成功率100%,共植入裸支架22枚,其中行单个裸支架植入8例,双层裸支架重叠植入7例。随访时间5~51个月,平均(30.0±14.5)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症状复发及与支架植入相关并发症;CTA提示SMA支架通畅,夹层重塑。1例患者于术后7个月死于急性心脏疾病。结论血管腔内裸支架成形术治疗SIDSM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动脉 动脉瘤 夹层 支架 血管成形术 疗效
下载PDF
聚乙烯醇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细胞癌合并动-门静脉分流的临床疗效与生存预后分析
20
作者 肖利军 曾庆乐 +4 位作者 庞桦进 刘秋松 刘欢 李新玲 何晓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29-333,共5页
目的评价聚乙烯醇(PVA)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合并动-门静脉分流(A-PVS)的临床疗效及生存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HCC合并A-PVS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58例,门静脉主干癌栓)与B组(91例,门静脉分支癌栓)。依据分流速度,采用... 目的评价聚乙烯醇(PVA)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合并动-门静脉分流(A-PVS)的临床疗效及生存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HCC合并A-PVS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58例,门静脉主干癌栓)与B组(91例,门静脉分支癌栓)。依据分流速度,采用不同规格PVA化疗栓塞。随访并分析生存期、术后并发症等。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计算并比较累积生存率,生存预后因素采用Cox模型分析。结果 149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OS)为10.5个月,6、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76.80%、41.00%。A组与B组中位OS分别为8.3个月和12.4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P=0.01)。A组和B组6、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71.70%、25.30%和78.80%、52.30%。术后急性肝衰竭2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多因素分析显示,门静脉主干癌栓形成(HR=1.77,P=0.01)、Child-Pugh B级(HR=1.96,P=0.003)及肿瘤负荷≥50%(HR=3.22,P<0.001)为独立危险因素,而奥沙利铂总量>100mg(HR=0.42,P<0.001)为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PVA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癌合并A-PVS安全、有效。奥沙利铂较大总量(>100mg)的患者预后较好,而门静脉主干癌栓形成、Child-Pugh B级及肿瘤负荷≥50%的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动-门静脉分流 疗效 预后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