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胃吡喹酮在中华草龟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晓雨 庞溦 +1 位作者 潘连德 鲍晓颖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95,共7页
为探索吡喹酮(Praziquantel)对龟鳖临床驱虫的安全及有效使用,试验设4组,采用胃插管方式给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s(雌、雄龟体质量平均为0.745、0.361 kg)灌胃吡喹酮驱虫药,在给药前后设定10个采血时间点(0~96 h),于背颈静脉窦连续... 为探索吡喹酮(Praziquantel)对龟鳖临床驱虫的安全及有效使用,试验设4组,采用胃插管方式给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s(雌、雄龟体质量平均为0.745、0.361 kg)灌胃吡喹酮驱虫药,在给药前后设定10个采血时间点(0~96 h),于背颈静脉窦连续采血,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测定中华草龟血浆内的吡喹酮药物浓度,用Kinetic 4.4药代分析软件进行模型分析和参数计算,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次数对吡喹酮在中华草龟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与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灌胃吡喹酮在中华草龟体内的药时数据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并出现了双峰效应,首峰位于0.5 h(试验Ⅰ、Ⅱ、Ⅳ组)或3 h(试验Ⅲ组),第二峰位于12 h(试验Ⅰ组和Ⅳ组)和72 h(试验Ⅱ组和Ⅲ组);获得4个试验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试验Ⅰ组[剂量30 mg/kg(体质量),单次,雌性]的T max=15.949 h、C max=0.615μg/mL、AUC=26.664μg/(mL·h),试验Ⅱ组(剂量30 mg/kg,单次,雄性)的T max=74.857 h、C max=0.592μg/mL、AUC=123.427μg/(mL·h),试验Ⅲ组(剂量15 mg/kg,单次,雄性)的T max=75.523 h、C max=0.234μg/mL、AUC=48.760μg/(mL·h),试验Ⅳ组(剂量10 mg/kg,3次,雌性)的T max=14.161 h、C max=0.303μg/mL、AUC=15.726μg/(mL·h);经灌胃给药,中华草龟对吡喹酮的吸收慢且少,但分布相对较广,雄性中华草龟的吸收速率、消除速率均小于雌性,雌、雄龟的吸收代谢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单次给药组(剂量15、30 mg/kg)的试验龟均出现了强烈的不良反应,剖检发现,肝脏、肾脏、肌肉等组织器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或坏死;多次给药组(剂量10 mg/kg,3次)仅有一只(A4,192 h)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研究表明,龟鳖临床上使用吡喹酮驱虫,推荐单次灌胃剂量为10 mg/kg(体质量)以下,如需要提高剂量可多次给药,给药次数控制在3次以内,给药间隔时间为3 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草龟 吡喹酮 驱虫药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不良反应 双峰效应
下载PDF
3种宠物龟“灰白甲”病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鲍晓颖 庞溦 +1 位作者 潘连德 张晓雨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5-212,共8页
为研究宠物龟“灰白甲”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对巴西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中华草龟Mauremys reevesii和黄头侧颈龟Podocnemis cayennensis 3种水生宠物龟的6个病例,进行了肉眼观察及暗室伍德灯下观察等临床诊断,制作石蜡... 为研究宠物龟“灰白甲”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对巴西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中华草龟Mauremys reevesii和黄头侧颈龟Podocnemis cayennensis 3种水生宠物龟的6个病例,进行了肉眼观察及暗室伍德灯下观察等临床诊断,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及Perls blue染色等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患“灰白甲”病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在干露状态下肉眼观察到龟的背甲或腹甲有灰白色斑块,严重病龟整个龟甲呈灰白色等,用伍德灯照射有荧光现象;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背甲病变处出现角蛋白纤维的坏死和碎裂,骨髓腔和脾组织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各组织大量黑色素沉积等。研究表明,对宠物龟龟甲人工打孔创伤,建立牙科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密封修复,结合肌肉注射庆大霉素等抗生素的方法,可治疗甲壳疾病及其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龟 中华草龟 黄头侧颈龟 “灰白甲”病 病理学诊断
下载PDF
绿海龟背甲坏死病病原真菌的鉴定及其药敏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庞溦 张晓雨 +3 位作者 潘连德 刘辰宇 刘秀 窦赟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2-791,共10页
人工饲养的绿海龟(Chelonia mydas)患背甲坏死病的背甲整体呈现“灰白甲”症状,用伍德灯检查有荧光现象,即疑似真菌感染;从绿海龟背甲边缘病变坏死处分离纯化得到1株优势真菌,编号为SDABAI,通过形态学观察、分生孢子形态并结合ITS 18S r... 人工饲养的绿海龟(Chelonia mydas)患背甲坏死病的背甲整体呈现“灰白甲”症状,用伍德灯检查有荧光现象,即疑似真菌感染;从绿海龟背甲边缘病变坏死处分离纯化得到1株优势真菌,编号为SDABAI,通过形态学观察、分生孢子形态并结合ITS 18S rDNA序列分析对疑似致病菌株进行鉴定,进而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DABAI菌株(登录号为:MK583351)与Fusarium solani(登录号为:KU377470.1)基因相似性达99%,判定SDABAI菌株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真菌菌丝形态、分生孢子产生和形态也符合该菌。将患病绿海龟背甲病灶处分离得到的SDABAI菌株,接种到4 mL离心管中,斜面培养生长4~5 d长出白色絮状菌苔后,用光固化型树脂封闭在2只健康绿海龟(A1、A2)的背甲上各2只带菌离心管(A1-1;A1-2;A2-1;A2-2)内,攻毒感染第24天,A1出现被感染症状,有荧光现象,产生了和自然发病一样的症状,并于背甲边缘生长纹处分离到了和SDABAI菌株一样的腐皮镰刀菌。A2较A1症状较弱。根据绿海龟背甲整体呈现“灰白甲”症状和腐皮镰刀菌病原,定名为绿海龟背甲坏死病。选用大蒜油、艾叶油和茶树油进行腐皮镰刀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三者均可起到一定抑制该菌生长的效果,还可以抑制次生菌生长,大蒜油的抑菌效果最佳。特比萘芬、克霉唑、咪康唑、制霉菌素、两性霉素5种药对腐皮镰刀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咪康唑和制霉菌素的抑菌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海龟 背甲坏死病 腐皮镰刀菌 药敏特性
原文传递
花鲈TYR基因表达和功能分析
4
作者 庞溦 赵紫维 +2 位作者 申亚伟 李军 陈晓武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441-4448,共8页
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是中国重要的海水鱼,它可以在河口或淡水中生长。体色是鱼类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与鱼或鱼肉的外观有密切关系,影响其市场价值。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是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克隆了花鲈TYR基因,其包... 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是中国重要的海水鱼,它可以在河口或淡水中生长。体色是鱼类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与鱼或鱼肉的外观有密切关系,影响其市场价值。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是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克隆了花鲈TYR基因,其包括完整开放阅读框1620 bp,编码53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1.1 kD,理论等电点为6.04。花鲈TYR有19个氨基酸编码的信号肽,一个跨膜结构域。花鲈TYR基因还含有2个保守的结构域:EGF-like结构域和铜离子结合区域,还有6个保守的组氨酸位点。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花鲈TYR与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有着较高的同源性,物种间亲缘关系与其传统分类地位一致。蛋白质结构预测也表明花鲈TYR的三维结构具有典型的酪氨酸酶特征,包括酪氨酸结构域和铜离子结合的氨基酸位点。PCR结果显示花鲈TYR主要在鳃、脾、皮肤、胃盲囊、中肾、头肾和伪鳃中表达。在胚胎期发育中,TYR从原肠期开始表达。本研究结果说明花鲈TYR不仅和黑色素的合成有关,也可能参与其它生理活动以及花鲈早期胚胎发育,为进一步研究鱼类TYR的功能和进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TYR 基因 序列分析 蛋白质结构
原文传递
脑类器官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庞溦 刘彦彤 向阳飞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1-174,共14页
脑类器官是指体外培养的,具备与大脑相似的细胞类型、一定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对应生物学功能的三维神经组织.脑类器官可为研究人类大脑发育与功能、疾病发生、药物发现等提供新的研究模型.区域特异性脑类器官的构建,推动了脑类器官技术... 脑类器官是指体外培养的,具备与大脑相似的细胞类型、一定的空间组织结构以及对应生物学功能的三维神经组织.脑类器官可为研究人类大脑发育与功能、疾病发生、药物发现等提供新的研究模型.区域特异性脑类器官的构建,推动了脑类器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脑类器官技术,包括区域特异性脑类器官的发展进程.重点综述了脑类器官模型用于探究大脑发育机制的技术及应用.此外,本文也讨论了多种关键技术,包括脑类器官血管化、基因编辑、单细胞测序以及其他工程性技术在脑类器官研究中的应用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类器官 迁移模型 共培养 血管化 基因编辑 单细胞RNA测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