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视网膜色素变性眼肌深层巩膜移植术患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蔡浩然
杨春华
庞秀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色素变性(RP)患者的P-VEP特征及对RP患者眼肌深层巩膜移植术进行治疗前、后P-VEP变化加以比较,为跟踪疗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MVT-3型多功能和多导程视觉电生理仪,分别测定棋盘格翻转刺激全视野、中央6°视野,以...
目的探讨视网膜色素变性(RP)患者的P-VEP特征及对RP患者眼肌深层巩膜移植术进行治疗前、后P-VEP变化加以比较,为跟踪疗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MVT-3型多功能和多导程视觉电生理仪,分别测定棋盘格翻转刺激全视野、中央6°视野,以及遮盖中央、刺激6°以外周边视野时的P-VEP。结果在202例RP患者中有110例(54.5%),用上述3种刺激方式均记录不到P-VEP。全视野刺激能诱发P100波的为92例(45.5%),刺激中央视野可记录到P-VEP的为83例(41.1%),而刺激周边视野能记录到P-VEP的仅为48例(23.8%)。全视野刺激记录到的P100波平均振幅,RP组明显低于正常组的相应值,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用上述3种刺激方式从RP患者记录到的P100波峰潜伏期,与正常组的相应值相比,都明显延长,且都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施行了眼肌深层巩膜移植术的RP患者中,有42例在术后3~22(平均10.9)月,来院进行了P-VEP复查,手术前刺激中央视野能记录到P-VEP的为20例(47.6%),术后复查时已增加到26例(61.9%)(配对χ2检验,χ2=4.17,P<0.05)。不仅人数增加,而且振幅也明显增大。结论眼肌深层巩膜移植术使患者视力有明显好转,P-VEP也有明显改善。因此P-VEP可以作为对RP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的客观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眼肌
巩膜移植术
图形视觉
电位
RP
治疗
手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手术治疗45名(英文)
被引量:
7
2
作者
蔡浩然
杨春华
+2 位作者
庞秀洁
王优
冯志贵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评估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对45名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90眼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和术后分别对这些患者进行了视锐度、自动视野计和三种视觉电生理指标(F-ERG、EOG和P-VEP)的检测。结果:术后3~22月,患者的视锐度得到了...
目的:评估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对45名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90眼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和术后分别对这些患者进行了视锐度、自动视野计和三种视觉电生理指标(F-ERG、EOG和P-VEP)的检测。结果:术后3~22月,患者的视锐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视野显著扩大,视野缺损减低。术前在90眼中有73眼(81.1%)的暗视F-ERG为熄灭型,在术后3~22月期间进行复查时,有些曾消失的F-ERG波复现,暗视F-ERG为熄灭型的眼下降至66(73.3%)只(P <0.05, t检验),一些原来残存的F-ERG波的波幅增加,峰潜伏期也缩短。EOG曲线变得更为弯曲,某些EOG的参数(如Arden比和G比值)也明显的增加(P <0.05, t检验)。用棋盘格翻转刺激中央6о视野时能够记录到P-VEP的患者数目,在45例中由术前的22例在术后增加到31例。这45例的残存P100波的平均振幅由术前的1.007μV增加到术后的2.236μV,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5, t检验)。结论:手术治疗RP是有效和安全的,并能改善患者的视觉和阻止RP病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手术治疗
视觉电生理
眼科
视野测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缝线法与皮肤眼轮匝肌部分切除对于治疗儿童下睑倒睫的疗效比较
3
作者
庞秀洁
于刚
张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40-42,共3页
对缝线法、皮肤眼轮匝肌部分切除术两种手术方案治疗儿童下睑倒睫的效果进行比较,从两种手术方案中寻找治疗儿童下睑倒睫的有效手术方案。方法 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名下睑倒睫患儿的资料,根...
对缝线法、皮肤眼轮匝肌部分切除术两种手术方案治疗儿童下睑倒睫的效果进行比较,从两种手术方案中寻找治疗儿童下睑倒睫的有效手术方案。方法 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名下睑倒睫患儿的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60名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个组。对照组(30例)行缝线法,观察组(30例)采用皮肤眼轮匝肌部分切除术。对两组进行跟踪复查,评估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下睑倒睫属于儿科常见眼病,该病会影响患儿的生活,并对患儿视力造成不利影响。对下睑倒睫患儿采用皮肤眼轮匝肌部分切除方案,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线法
皮肤眼轮匝肌部分切除
儿童下睑倒睫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视网膜色素变性眼肌深层巩膜移植术患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蔡浩然
杨春华
庞秀洁
机构
中国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
中国北京京民医院眼科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5-37,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视网膜色素变性(RP)患者的P-VEP特征及对RP患者眼肌深层巩膜移植术进行治疗前、后P-VEP变化加以比较,为跟踪疗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MVT-3型多功能和多导程视觉电生理仪,分别测定棋盘格翻转刺激全视野、中央6°视野,以及遮盖中央、刺激6°以外周边视野时的P-VEP。结果在202例RP患者中有110例(54.5%),用上述3种刺激方式均记录不到P-VEP。全视野刺激能诱发P100波的为92例(45.5%),刺激中央视野可记录到P-VEP的为83例(41.1%),而刺激周边视野能记录到P-VEP的仅为48例(23.8%)。全视野刺激记录到的P100波平均振幅,RP组明显低于正常组的相应值,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用上述3种刺激方式从RP患者记录到的P100波峰潜伏期,与正常组的相应值相比,都明显延长,且都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施行了眼肌深层巩膜移植术的RP患者中,有42例在术后3~22(平均10.9)月,来院进行了P-VEP复查,手术前刺激中央视野能记录到P-VEP的为20例(47.6%),术后复查时已增加到26例(61.9%)(配对χ2检验,χ2=4.17,P<0.05)。不仅人数增加,而且振幅也明显增大。结论眼肌深层巩膜移植术使患者视力有明显好转,P-VEP也有明显改善。因此P-VEP可以作为对RP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的客观指标之一。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眼肌
巩膜移植术
图形视觉
电位
RP
治疗
手术
Keywords
retinitis pigmentosa
P-VEP
surgical therapy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手术治疗45名(英文)
被引量:
7
2
作者
蔡浩然
杨春华
庞秀洁
王优
冯志贵
机构
中国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
中国北京京民医院眼科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39-44,共6页
文摘
目的:评估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对45名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90眼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和术后分别对这些患者进行了视锐度、自动视野计和三种视觉电生理指标(F-ERG、EOG和P-VEP)的检测。结果:术后3~22月,患者的视锐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视野显著扩大,视野缺损减低。术前在90眼中有73眼(81.1%)的暗视F-ERG为熄灭型,在术后3~22月期间进行复查时,有些曾消失的F-ERG波复现,暗视F-ERG为熄灭型的眼下降至66(73.3%)只(P <0.05, t检验),一些原来残存的F-ERG波的波幅增加,峰潜伏期也缩短。EOG曲线变得更为弯曲,某些EOG的参数(如Arden比和G比值)也明显的增加(P <0.05, t检验)。用棋盘格翻转刺激中央6о视野时能够记录到P-VEP的患者数目,在45例中由术前的22例在术后增加到31例。这45例的残存P100波的平均振幅由术前的1.007μV增加到术后的2.236μV,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5, t检验)。结论:手术治疗RP是有效和安全的,并能改善患者的视觉和阻止RP病程的发展。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手术治疗
视觉电生理
眼科
视野测量
Keywords
RP (retinitis pigmentosa)
surgical therapy
perimetry
electrophysiological measures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缝线法与皮肤眼轮匝肌部分切除对于治疗儿童下睑倒睫的疗效比较
3
作者
庞秀洁
于刚
张丰
机构
北京美和眼科诊所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40-42,共3页
文摘
对缝线法、皮肤眼轮匝肌部分切除术两种手术方案治疗儿童下睑倒睫的效果进行比较,从两种手术方案中寻找治疗儿童下睑倒睫的有效手术方案。方法 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名下睑倒睫患儿的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60名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个组。对照组(30例)行缝线法,观察组(30例)采用皮肤眼轮匝肌部分切除术。对两组进行跟踪复查,评估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下睑倒睫属于儿科常见眼病,该病会影响患儿的生活,并对患儿视力造成不利影响。对下睑倒睫患儿采用皮肤眼轮匝肌部分切除方案,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缝线法
皮肤眼轮匝肌部分切除
儿童下睑倒睫
临床疗效
分类号
R4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视网膜色素变性眼肌深层巩膜移植术患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分析
蔡浩然
杨春华
庞秀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手术治疗45名(英文)
蔡浩然
杨春华
庞秀洁
王优
冯志贵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缝线法与皮肤眼轮匝肌部分切除对于治疗儿童下睑倒睫的疗效比较
庞秀洁
于刚
张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