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污泥反应器流态研究中示踪剂的选择 被引量:1
1
作者 庞纪元 吴俊奇 +3 位作者 宋永会 向连城 刘佳 王思宇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61-167,共7页
针对活性污泥反应器中的流态研究需要,通过备选示踪剂氯化锂、亚甲蓝和氯化钠的污泥吸附试验以及曝气静沉试验,研究了活性污泥对这3种示踪剂的吸附作用,以及示踪剂浓度对污泥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甲蓝易被污泥吸附,对试验数据干... 针对活性污泥反应器中的流态研究需要,通过备选示踪剂氯化锂、亚甲蓝和氯化钠的污泥吸附试验以及曝气静沉试验,研究了活性污泥对这3种示踪剂的吸附作用,以及示踪剂浓度对污泥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甲蓝易被污泥吸附,对试验数据干扰较大,且吸附亚甲蓝后,水样中污泥对CODCr的处理效率降幅达50%以上;氯化锂和氯化钠是离子型示踪剂,本身不易被吸附,投加后的活性污泥对CODCr的处理效率基本不变,保持在70%以上。从示踪剂投加量以及出水水质控制方面考虑,确定氯化锂为3种示踪剂中的最佳示踪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剂 流态 亚甲蓝 氯化锂 氯化钠 活性污泥反应器
下载PDF
整流罩和排水立管长度对雨水斗排水性能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李庚 吴俊奇 +1 位作者 付龙 庞纪元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1-145,共5页
选取市场上某品牌虹吸式雨水斗(无集水斗),通过改变整流罩的有无及排水立管长度(3m、1.5m)来组成4种工况条件,分别进行流量与斗前水深试验。对无整流罩试验水面起伏不定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通过对比整流罩的有无所对应的流量与斗前... 选取市场上某品牌虹吸式雨水斗(无集水斗),通过改变整流罩的有无及排水立管长度(3m、1.5m)来组成4种工况条件,分别进行流量与斗前水深试验。对无整流罩试验水面起伏不定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通过对比整流罩的有无所对应的流量与斗前水深关系曲线,总结出适当降低整流罩高度,扩大整流罩罩径,可尽早实现整流罩的隔气作用,减小斗前水深,提高雨水斗的排水性能。通过对比3m和1.5m排水立管时的流量与斗前水深关系曲线和进一步的理论计算,总结出当管内最大负压控制在-1atm(-101.325kPa)以内时,排水立管越长,雨水斗的泄流量就越大,管内最大负压也就越大。同时推算出固定长度排水立管内,距离雨水斗出水口越远,压强越大,管道初始端负压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斗 整流罩 排水立管长度 流量 斗前水深
下载PDF
同步进出水SBR设备最佳进水方式流态模拟
3
作者 庞纪元 吴俊奇 +4 位作者 宋永会 向连城 李剑屏 刘佳 王思宇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650-3658,共9页
借助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对某同步进出水SBR设备4种不同进水位置以及3种进水孔排布分别进行流态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得到最佳的进水方式;同时在该进水方式下对进水流量为0.5、0.7、1.0、1.3和1.5 m3/h时反应器内的流态分布情况进行了数值模... 借助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对某同步进出水SBR设备4种不同进水位置以及3种进水孔排布分别进行流态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得到最佳的进水方式;同时在该进水方式下对进水流量为0.5、0.7、1.0、1.3和1.5 m3/h时反应器内的流态分布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最后通过示踪剂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验证。对于实验用SBR(长×宽×高为2 m×2 m×1.2m),进水流量1.0 m3/h是最佳进水流量,此时反应器内流态稳定,进水区域主要分布于反应器中下部以及远离堰口的池壁附近,死水区面积较小,冲击负荷适中,进水对出水水质影响较小;当进水流量小于1.0 m3/h时,进水主要分布于反应器池底,对角线方向以及远离进水端池壁附近3个区域且彼此相对独立,池内死水区面积较大;当进水流量大于1.0 m3/h时,进水冲击负荷过大,迅速形成短流,影响出水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进出水SBR 流态 数值模拟 k-ε模型 示踪实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