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时机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急诊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黑丽莎 宋婉宁 +1 位作者 康业恒 苏宏玉 《临床医学》 2023年第12期17-20,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时机行微创穿刺引流术(MPST)治疗急诊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两组均... 目的 比较不同时机行微创穿刺引流术(MPST)治疗急诊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两组均行微创穿刺引流术,对照组发病至手术时间>12 h,研究组发病至手术时间≤12 h。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炎性因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优良率(80.00%,36/45)高于对照组(53.33%,2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0,P=0.007<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Hcy、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CH患者于发病后12 h内行微创穿刺引流术,相较于>12 h手术,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疗效提高,并调节Hcy、NSE及BDN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引流术 治疗时机 脑出血 神经功能 同型半胱氨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