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磨盘山遗址新石器时代人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周亚威 赵东月 +1 位作者 王艳杰 康利宏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6-226,共11页
磨盘山遗址是分布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盆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聚落。本文通过对遗址出土的6例新石器时代人骨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磨盘山组颅骨的形态特征可以概括为中颅型与正颅型相结合,阔额型、阔上面型、阔鼻型、中... 磨盘山遗址是分布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盆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聚落。本文通过对遗址出土的6例新石器时代人骨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磨盘山组颅骨的形态特征可以概括为中颅型与正颅型相结合,阔额型、阔上面型、阔鼻型、中眶型并伴有颇大的面部扁平度;磨盘山组应属于亚洲蒙古人种范畴,在次级分类比较中与南亚类型在鼻眶形态和上面部形态上表现出更多的相似性;在与亚洲蒙古人种各近代组的比较中,磨盘山组与广西壮族组关系最为密切,与蒙古组关系最为疏远;在与其他新石器对比组的比较中,磨盘山组与代表"古华南类型"的甑皮岩组、鲤鱼墩组和昙石山组表现出更多的一致性,与"古中原类型"和"古华北类型"关系疏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 磨盘山 人种 病理
下载PDF
云南省曲靖市平坡墓地出土铜器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晓岑 赵凤杰 +1 位作者 刘成威 康利宏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29-34,共6页
文章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相结合的方法,对曲靖市潇湘乡平坡墓地出土的16件青铜时代铜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平坡铜器材质,以锡青铜为主,并有铅锡青铜和红铜,主要采用铸造工艺制成。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平坡冶铸业已发展... 文章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相结合的方法,对曲靖市潇湘乡平坡墓地出土的16件青铜时代铜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平坡铜器材质,以锡青铜为主,并有铅锡青铜和红铜,主要采用铸造工艺制成。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平坡冶铸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通过合金的比较和分析,潇湘平坡与滇池区域和贵州赫章可乐青铜文化之间存在着技术上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 平坡 青铜 五铢钱 科学分析
下载PDF
曲靖横大路墓地出土铜器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晓岑 赵凤杰 +1 位作者 刘成武 康利宏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17-20,共4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相结合的方法,对曲靖横大路墓地出土的部分铜器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横大路铜兵器的材质以锡青铜为主,加工方法以冷加工和热冷加工为主,铜锡配比和加工方法具有地方传承性,与曲靖潇湘平坡兵器的...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相结合的方法,对曲靖横大路墓地出土的部分铜器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横大路铜兵器的材质以锡青铜为主,加工方法以冷加工和热冷加工为主,铜锡配比和加工方法具有地方传承性,与曲靖潇湘平坡兵器的技术特征相比,呈现出同中有异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史 滇东 滇文化 夜郎文化 横大路
下载PDF
云南古代镍白铜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康利宏 《四川文物》 2006年第5期72-76,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镍白铜的性质及用途,指出了镍白铜是由云南滇东北一带最早创造和发明的,回顾了181、9世纪“云白铜”西传的历史。
关键词 云南 古代 镍白铜
下载PDF
怒江之畔的青铜文明 云南泸水石岭岗遗址发掘
5
作者 康利宏 《大众考古》 2015年第8期28-34,共7页
怒江发源于西藏唐古拉山之南麓,由西藏折入云南,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再南入缅甸,称为萨尔温江,最后流入印度洋。怒江何以名怒?《读史方舆纪要》言:"怒江,以波涛汹涌而名也。"每到洪水季节,江水确有... 怒江发源于西藏唐古拉山之南麓,由西藏折入云南,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再南入缅甸,称为萨尔温江,最后流入印度洋。怒江何以名怒?《读史方舆纪要》言:"怒江,以波涛汹涌而名也。"每到洪水季节,江水确有咆哮怒吼之势。然而此说并不符合历史事实。正确的解释应该为:怒江是因该江流域有怒族居住而得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州 遗址发掘 青铜文明 泸水 萨尔温江 洪水季节 而名 青铜时代 波涛汹涌 文物管理所
下载PDF
云南泸水石岭岗遗址
6
作者 康利宏 《大众考古》 2015年第6期12-13,共2页
石岭岗遗址位于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上江乡七棵树村二组西面。遗址所在为一独立的山体,位于怒江西岸,呈南北走向,南高北低。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属云南边境地区为数不多的堆积状况较好的史前遗址。2013年11月~2014年1月,由云... 石岭岗遗址位于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上江乡七棵树村二组西面。遗址所在为一独立的山体,位于怒江西岸,呈南北走向,南高北低。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属云南边境地区为数不多的堆积状况较好的史前遗址。2013年11月~2014年1月,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对该遗址进行了主动性发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 发掘暴露的遗迹以墓葬为主,共清理墓葬42座、灰坑4个、活动面2个、房址2个,文化层堆积最厚处140厘米,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边境地区 遗址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文物考古研究所 文化层堆积 泸水县 发掘 主动性
下载PDF
关爱老年人的药品创新包装设计
7
作者 李宇晴 孙彬青 +3 位作者 赵士博 俞文婷 康利宏 李庆芝 《上海包装》 2019年第4期28-29,共2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越来越成为社会一重要群体,然而我国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各项体系还不够完善,老年人药品的误用以及使用不规范已经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本文首先通过市场调研,分析老年人对药品包装的需求;进而设计了两款方...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越来越成为社会一重要群体,然而我国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各项体系还不够完善,老年人药品的误用以及使用不规范已经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本文首先通过市场调研,分析老年人对药品包装的需求;进而设计了两款方便老人使用的药品创新包装设计——拉压式取药三联药瓶和定量旋转式药瓶,以帮助老年人定量、安全服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包装 包装设计 老年人 创新 人口老龄化 身体健康 市场调研 旋转式
下载PDF
产品包装在线评价的开发与研究
8
作者 白静怡 孙彬青 +4 位作者 康利宏 孙玉玺 刘丽 张丽雅 李庆芝 《上海包装》 2019年第4期38-40,共3页
目的包装设计对产品销售影响较大,但目前包装设计评价方法耗时长,成本高,准确度较低,本项目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包装设计评价方法改进。方法对包装企业和实体超市进行调研,了解目前包装设计测评方法的不足,建立虚拟超市调查平台软件,应用... 目的包装设计对产品销售影响较大,但目前包装设计评价方法耗时长,成本高,准确度较低,本项目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包装设计评价方法改进。方法对包装企业和实体超市进行调研,了解目前包装设计测评方法的不足,建立虚拟超市调查平台软件,应用程序进行消费者调查,根据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用SQL数据库进行数据记录,并上传到云进行存储,和现有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统计大数据后生成包装评价算法。结论研究开发的虚拟超市是衡量超市环境中食品购买行为的有效工具,通过应用虚拟超市做出大数据分析和现有研究提取包装设计的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用性。使用SQL数据库进行数据记录,得出评价包装设计的算法,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设计 云设计 虚拟场景 数据分析 包装评价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三种单元构型的感知结构功能特性研究
9
作者 康利宏 朱睿 +2 位作者 吴国良 陈道明 张婕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8-519,共12页
通过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的3D打印技术,制备了晶格结构,在其结构元素表面粘附复合导电材料后,制备了具有感知功能的3D晶格结构(lattice structure sensor,LSS).基于3种单元构型,对不同晶格结构LSS的力学性能与... 通过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的3D打印技术,制备了晶格结构,在其结构元素表面粘附复合导电材料后,制备了具有感知功能的3D晶格结构(lattice structure sensor,LSS).基于3种单元构型,对不同晶格结构LSS的力学性能与压阻特性展开研究,根据导电复合材料中的导电渗流现象,探究在小范围应变与大变形应变的情况下,不同结构、不同复合材料的LSS压阻特性的规律.结合实验的压缩应力平台数据,找到最适合的晶格结构与LSS复合材料质量分数值,为实现感知结构的变形监测功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采用先生成3D结构再复合导电复合材料的方法形成功能3D结构,具有结构可控且机械性能良好的优势.其感知结构可用于物体压缩应力的检测,同时也可作为优质缓冲或阻尼材料,有效的吸收振动和能量,因此该研究成果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格结构 3D打印 多孔结构 应力平台 感知结构 压阻传感
原文传递
植物大化石和微体化石分析揭示的云贵高原新石器-青铜时代农业发展历程 被引量:9
10
作者 黎海明 左昕昕 +7 位作者 康利宏 任乐乐 刘峰文 刘鸿高 张乃梦 闵锐 刘旭 董广辉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26-938,共13页
东亚地区农业起源和史前时代农业发展与传播的过程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20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云贵高原是连接东南亚的关键地区,但其史前农业发展历程尚不清晰.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泸水县石岭岗遗址植物大化石和植硅体研究,分... 东亚地区农业起源和史前时代农业发展与传播的过程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20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云贵高原是连接东南亚的关键地区,但其史前农业发展历程尚不清晰.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泸水县石岭岗遗址植物大化石和植硅体研究,分析了其青铜时代先民的植物资源利用策略.结合云贵高原已发表的植物考古研究进展,探讨了云贵高原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农业发展历史.结果显示,距今2500年前石岭岗先民主要种植水稻和粟.云贵高原新石器-青铜时代的农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稻作农业发展阶段(距今约4800~3900年),稻、粟混作农业发展阶段(距今约3900~3400年)和稻、粟、麦类混作农业发展阶段(距今约3400~2300年).史前时代欧亚大陆的农业传播推动了云贵高原新石器.青铜时代的农业发展,而云贵高原大河纵横的地貌特征可能导致该地区史前农业生产呈现较大的空间差异,尤其在青铜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流域 云贵高原 新石器 青铜时代 植物大化石鉴定 植硅体分析 14C测年
原文传递
云南曲靖八塔台墓地铜器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凤杰 李晓岑 +1 位作者 刘成武 康利宏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4,共6页
为研究滇东地区青铜时代金属技术,本文采用金相观察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方法对云南省曲靖市八塔台墓地出土的24件铜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秋早期至西汉后期,铜器材质一直以锡青铜为主,合金配比技术渐趋成熟;西汉后期,该地能够制造铅锡... 为研究滇东地区青铜时代金属技术,本文采用金相观察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方法对云南省曲靖市八塔台墓地出土的24件铜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秋早期至西汉后期,铜器材质一直以锡青铜为主,合金配比技术渐趋成熟;西汉后期,该地能够制造铅锡青铜器,用镀锡和鎏金装饰铜器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史 滇东 滇文化 夜郎文化 八塔台
原文传递
云南省水富县小河崖墓发掘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康利宏 刘成武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32,共10页
云南水富发现一处崖墓群,考古人员共发掘清理了四座崖墓,出土的随葬器物有陶器、青铜器、铁器和琉璃器四类。陶器主要有用活用具、房屋模型、陶俑。铜器有铜饰件、铺首、五铢钱等。崖墓群的年代,当为东汉中期。其中有的崖墓在唐代中晚... 云南水富发现一处崖墓群,考古人员共发掘清理了四座崖墓,出土的随葬器物有陶器、青铜器、铁器和琉璃器四类。陶器主要有用活用具、房屋模型、陶俑。铜器有铜饰件、铺首、五铢钱等。崖墓群的年代,当为东汉中期。其中有的崖墓在唐代中晚期曾被后人二次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水富 水汪崖墓 陶俑 琉璃器
原文传递
云南怒江石岭岗遗址人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东月 朱泓 +1 位作者 康利宏 李志丹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本文对云南怒江石岭岗遗址出土的人骨标本进行了初步的人口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颅骨进行了观察与测量,显示其具备亚洲蒙古人种的特征。男性颅骨标本表现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和南亚类型比较接近,与古代九站... 本文对云南怒江石岭岗遗址出土的人骨标本进行了初步的人口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颅骨进行了观察与测量,显示其具备亚洲蒙古人种的特征。男性颅骨标本表现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和南亚类型比较接近,与古代九站组和西村周组最为接近,一类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北亚类型有最多的相似性,与古代朝阳组距离相对较近。最后对肢骨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并推算了石岭岗遗址古代居民的平均身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流域 石岭岗遗址 青铜时代 体质特征
原文传递
云南晋宁石寨山第五次抢救性清理发掘简报 被引量:25
14
作者 蒋志龙 康利宏 程明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7,1+97-99+1-2,共20页
云南晋宁石寨山墓群自1955年~1960年曾进行过4次发掘。1996年5月,云南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又对石寨山墓均进行了第5次发掘,共清理墓葬36座。M71为此次发掘的一座大型墓葬,葬具有棺有椁,随葬品共224件(组),以青铜器为主,另有铁器、铜铁... 云南晋宁石寨山墓群自1955年~1960年曾进行过4次发掘。1996年5月,云南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又对石寨山墓均进行了第5次发掘,共清理墓葬36座。M71为此次发掘的一座大型墓葬,葬具有棺有椁,随葬品共224件(组),以青铜器为主,另有铁器、铜铁合制器、金器、玉器、玛瑙器、陶器、石器及漆木器,依用途可分为生产工具、兵器、生活用具、礼器、装饰品、马饰等,其中叠鼓形铜贮贝器和筒形铜贮贝器造型极具特色。此批墓葬年代分属战国中期以前和西汉中期偏晚。本期同时刊发蒋志龙有关石寨山文化的研究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寨山 墓葬 随葬品 生产工具 云南省 晋宁县 抢救 发掘 西汉中期 螺旋纹
原文传递
云南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第二次发掘 被引量:27
15
作者 张新宁 杨杰 +15 位作者 马勇昌 王桂蓉 伏汝祥 康利宏 杨帆 李洪海 徐文德 戴宗品 刘学义 王涵 覃生 杨忠德 张聪 莫建云 陈玲 汪惠坤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5-40,共16页
In 1991, the Yunn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 institutions, carried out the secondary excavation in the Jiangchuan Lijiashan cemetery. The 60 excavated tombs a... In 1991, the Yunn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 institutions, carried out the secondary excavation in the Jiangchuan Lijiashan cemetery. The 60 excavated tombs are all earth-pit graves without clear data on coffins and fall into three types: large-, medium- and small-sized. Among the grave goods are bronzes, irons, gold- and silver-wares, jade, agate and other precious stone artifacts, bamboo articles and wooden objects. The bronzes and irons include mainly implements of production and weapons, and also instruments of funeral ritual. According to the stratigraphical evidence of the cemetery and changes in the combination of funeral objects, the tomb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hases. The first phase contains 28 mediun and small-sized tombs with irons as the main grave goods and without bronze-and-iron compound objects, and goes back to the mid Western Han period, prior to Wudi's reign. The second phase is represented by Tombs M47 and MS1, both furnished with a second-tier platform and containing a two-person joint burial. The large-sized tomb yielded bronze weapons, hoes, spades, and a tomb-figurine of a male holding an umbrella. The medium and small tombs are furnished chiefly with bronzes, and also a few bronze-and-iron compound articles. They date from the mid and late Western Han period. The third phase is represented by Tomb M82 and features the increase of bronze-and-silver ware. The large-sized tomb contains less bronze-ware; in the medium and small graves, bronze-and-iron ware, irons, horse trappings and lacquer-ware occur commonly. They can be assigned to the time from the late Western Han to the early Eastern Han period. The fourth phase comprises only three tombs, M49 and other two. Their funeral objects feature the sharp discrease of Dian-style articles and the emergence of Han-style objects,such as fu cauldrons, zeng steamers and incense burners. They go back to the earlier Eastern Han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 古墓群 云南
原文传递
云南大理市凤仪镇大丰乐墓地的发掘 被引量:2
16
作者 闵锐 刘旭 +8 位作者 段进明 康利宏 王涵 杨帆 杨长城 杨益清 黎瑞才 王桂荣 何东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41-54,共14页
The Yunn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and the Dali Municipal Museum carried out two seasons of excavation in the Dafengle cemetery at Fengyi Town, Dali City. They excavated 966 tombs of cr... The Yunn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and the Dali Municipal Museum carried out two seasons of excavation in the Dafengle cemetery at Fengyi Town, Dali City. They excavated 966 tombs of cremation and 21 burials in the ground. The former are round or oval,while the latter are rectangular earth shafts. The coffins are largely pottery, porcelain and bronze jars,and pottery vats and basins occur in very a few cases with the former used as double-vat coffins and the latter as coffin covers. Most of the funeral objects are pottery, and porcelain, irons and bronzes were also yielded. The tombs fall into three phases. The first phase embraces exclusively tombs of cremation and is represented by jars of Type A, with the remains of the dead buried in single-jar coffins and accompanied by rare grave goods. They go back to the time from the late Tang to the Early Northern Song period. The second phase comprises also tombs of cremation, and features the increase of coffin types and the emergence of double-jar coffins. They are dated to the time from the final stage of the Northern Song through the Yuan Dynasty. The third phase contain tombs of cremation, and burials in the ground occur at the middle stage. The former feature variety in coffin, the popularity of double-jar coffins and the appearance of burials in three or four combined jars. They can be assigned to the final stage of the Ming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大理市 凤仪镇 大丰乐墓地 葬具 火葬墓 火葬罐 双罐套葬 地层堆积 墓葬结构
原文传递
云南晋宁石寨山墓葬群第五次发掘记
17
作者 蒋志龙 康利宏 《文物天地》 1998年第1期5-9,共9页
1996年4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我刚从广西百色水利枢纽工程云南(富宁)淹没区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归来上班的第一天,所里负责业务的副所长王大道同志跑到博物馆五楼办公室找我,言及晋宁石寨山近年来多次被盗,最盛时甚至有几百人上山盗... 1996年4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我刚从广西百色水利枢纽工程云南(富宁)淹没区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归来上班的第一天,所里负责业务的副所长王大道同志跑到博物馆五楼办公室找我,言及晋宁石寨山近年来多次被盗,最盛时甚至有几百人上山盗挖哄抢文物,县里已多次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省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已决定对石寨山进行一次勘探清理,以摸清石寨山墓地是否还有墓葬;如果有,其分布规律如何?为下一步石寨山古墓地的保护提供决策依据。原来拟派往石寨山古墓地工作的领队因事不能前去,所里其它同事均在外地或另有任务,希望我能去主持这个工作。我不顾旅途的疲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寨山 墓葬群 云南晋宁 考古调查 淹没区 分布规律 决策依据 贮贝器 随葬器物 探方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