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多普勒原理的相干测风激光雷达及其外场应用
1
作者 顾桃峰 岳海燕 +6 位作者 王四化 伍光胜 冯厚文 唐梓恒 庄鹏 康宝荣 谢晨波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2-37,共16页
精确观测大气风场在气象、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干测风激光雷达能够实时有效地进行大气矢量风场探测。为此研制出一款基于多普勒原理的相干测风激光雷达,并进行外场观测验证了其性能。该系统可探测垂直上空45~30... 精确观测大气风场在气象、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干测风激光雷达能够实时有效地进行大气矢量风场探测。为此研制出一款基于多普勒原理的相干测风激光雷达,并进行外场观测验证了其性能。该系统可探测垂直上空45~3000m的水平风场以及垂直气流,最大可探测风速为60m/s。分析比对了该雷达于2021年10月16日08:00―20日00:00在广州市黄埔区气象局观测的数据与同时段同地点微波风廓线雷达的观测数据,结果表明二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重点分析了2021年10月18日10:00―20日00:00的典型观测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该相干测风激光雷达所测数据的准确性。该雷达在风场探测上的应用将为气象参数监测和预报精度的提高以及极端灾害性天气的预警提供实时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多普勒 相干测风 风场比对
下载PDF
全天时便携式户外型红外探测气溶胶激光雷达系统设计及应用
2
作者 庄鹏 谢晨波 +2 位作者 康宝荣 刘建明 夏小维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8,共11页
介绍了全天时便携式户外型红外探测气溶胶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系统设计与多种场景应用分析。红外探测气溶胶激光雷达具有大气穿透性强,受天空背景光影响小、对大粒子敏感等特点,在大气气溶胶污染时空分布特征获取、水平能见度监测和垂... 介绍了全天时便携式户外型红外探测气溶胶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系统设计与多种场景应用分析。红外探测气溶胶激光雷达具有大气穿透性强,受天空背景光影响小、对大粒子敏感等特点,在大气气溶胶污染时空分布特征获取、水平能见度监测和垂直边界层监测的应用上取得较好的效果。系统水平扫描可获取大区域颗粒物分布图,及时发现污染源并联合近地面风速风向、颗粒物和一氧化碳浓度等数据评估污染源影响程度,同时能够准确地反演水平能见度,与标准能见度仪比对相对误差均小于20%。激光雷达反演边界层高度采用消光系数梯度法,实验结果与探空气球反演绝对偏差为200 m,能够准确反演边界层高度。该系统能够实时精确地捕获大气气溶胶分布与传输情况,准确反演水平能见度、边界层高度等信息,在大气监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气溶胶激光雷达 颗粒物分布 能见度 边界层
下载PDF
关中地区秋冬季颗粒物二次有机碳的估算 被引量:6
3
作者 康宝荣 刘立忠 +3 位作者 刘焕武 李扬扬 艾双双 曹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663-3670,共8页
2017年9月4日~2018年1月19日期间分别在关中地区的5个主要城市西安(XA),渭南(WN),铜川(TCH),宝鸡(BJ),咸阳(XY)设置采样点进行PM2.5,PM10颗粒物手工采样观测,采用热光透射法(TOT)分析碳组分,最小值法估算二次有机碳(SOC)浓度,结果显示PM... 2017年9月4日~2018年1月19日期间分别在关中地区的5个主要城市西安(XA),渭南(WN),铜川(TCH),宝鸡(BJ),咸阳(XY)设置采样点进行PM2.5,PM10颗粒物手工采样观测,采用热光透射法(TOT)分析碳组分,最小值法估算二次有机碳(SOC)浓度,结果显示PM2.5与PM10中SOC平均浓度分别为(7.44±5.54),(9.62±7.49)μg/m^3,一次有机碳(POC)平均浓度分别为(7.04±2.59),(9.33±4.33)μg/m^3,不同粒径颗粒物中SOC各点位的浓度值分布表现基本相同为XY>XA>WN>BJ>TCH.PM2.5中SOC含量为8.76%,OC占比为48.03%,PM10含量为6.28%,OC占比为48.09%,季节分布均呈现为秋季低冬季高,关中地区SOC污染严重.后向轨迹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污染气团传输主要是关中地区局部污染和西北,东北方向传输,其中局部污染轨迹的数量占比较多,浓度较高.低空传输与近地面风向风速及污染物分布存在差异,结合关中地区盆地地形,静风频率高,边界层低等多种因素造成颗粒物中SOC浓度较高,其中BJ点位易受到东北气团的污染物传输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颗粒物 二次有机碳 污染传输
下载PDF
关于实施《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的建议
4
作者 康宝荣 梁玮 《陕西林业》 2008年第5期11-11,共1页
长期以来,我国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不能完全市场化,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林业建设工作。近几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等,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初步纳入了议事日程。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基金管理 林业建设 区划界定 补偿工作 市场化 公益林
下载PDF
关中地区细颗粒物碳组分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康宝荣 刘立忠 +4 位作者 刘焕武 李养养 艾双双 曹宁 雷颖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431-3437,共7页
为研究关中地区细颗粒物中碳组分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2017年9月4日至2018年1月19日在关中地区5个主要典型城市(西安、渭南、铜川、宝鸡和咸阳)设置采样点(XA、WN、TCH、BJ和XY)进行细颗粒物(PM2.5)的手工采样观测,碳组分环境样品采用... 为研究关中地区细颗粒物中碳组分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于2017年9月4日至2018年1月19日在关中地区5个主要典型城市(西安、渭南、铜川、宝鸡和咸阳)设置采样点(XA、WN、TCH、BJ和XY)进行细颗粒物(PM2.5)的手工采样观测,碳组分环境样品采用热光透射法(TOT)分析.结果表明,细颗粒物中OC和EC平均浓度分别为(14.48±7.86)μg·m^-3和(2.27±0.95)μg·m^-3,占比分别为18.04%和2.99%,与其他城市相比污染较为严重.碳组分占比的空间分布为XY> WN>XA>BJ>TCH,且季节差异明显,冬季占比高于秋季.OC与EC的相关性显著(R2=0.79),有着较为相同的污染来源.OC1在碳组分中比例最高为23.44%,碳组分的浓度顺序为OC1> EC2> EC3> OC4>EC1> OC2> OC3> EC4> EC6>EC5.正矩阵因子分解模型的源解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碳组分的4类主要贡献源为生物质燃烧与燃煤源、汽油车尾气、柴油车尾气和道路扬尘污染源,贡献率分别为48.63%、23.07%、18. 82%和9. 47%,各点位的污染贡献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细颗粒物 有机碳 元素碳 正矩阵因子分解(PMF)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