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运六气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模型探析 被引量:5
1
作者 丁辉 康小宝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4-7,共4页
五运六气学说的应用规律是相对复杂的,因此临床应用并不广泛。本文在分析单个运气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基础上,重点深入分析整个运气结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构建数据模型,整理出三种预测算法。第一种算法是对人体脏腑强弱的预测;第二种... 五运六气学说的应用规律是相对复杂的,因此临床应用并不广泛。本文在分析单个运气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基础上,重点深入分析整个运气结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构建数据模型,整理出三种预测算法。第一种算法是对人体脏腑强弱的预测;第二种算法是根据出身时间对人体基本体质的定性分析预测;第三种算法是在结合体质和当前的运气因素的基础上,对当年人体健康状况的基本预测。这三种算法在辅助临床诊断、预防疾病方面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运六气 健康 模型
下载PDF
浅析“微时代”下形神合一和心主神明的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康小宝 焦振廉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0-12,共3页
移动网络媒体正在前所未有、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信息碎片化、随身化,交互快速化,竞争激烈化是这个改变的特点。这个改变普遍地影响着人们的心身疾患,并且直接催化了网络依赖病的蔓延,以及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病与治疗... 移动网络媒体正在前所未有、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信息碎片化、随身化,交互快速化,竞争激烈化是这个改变的特点。这个改变普遍地影响着人们的心身疾患,并且直接催化了网络依赖病的蔓延,以及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病与治疗的复杂化。形神合一、心主神明是中医心理学基本思想。本文重点分析在这个移动应用媒体异常发达的"微时代"下,这一基本思想对网瘾、慢性疾病等疾患在防治方面的意义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神合一 心主神明 “微时代” 网瘾
下载PDF
用标本中气理论浅析伤寒六经病证 被引量:3
3
作者 康小宝 丁辉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7-10,共4页
标本中气是《内经》运气七篇中重要理论之一,它揭示了六气与三阴三阳之间的基本关系。根据天人相应的整体思想,标本中气理论所蕴含的气化规律和人体脏腑经络自身的气化规律是一致的,因此它和伤寒论六经辨证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对伤寒论... 标本中气是《内经》运气七篇中重要理论之一,它揭示了六气与三阴三阳之间的基本关系。根据天人相应的整体思想,标本中气理论所蕴含的气化规律和人体脏腑经络自身的气化规律是一致的,因此它和伤寒论六经辨证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对伤寒论病例特点分析来看,标本中气理论和伤寒六经病证规律基本是符合的,可以看作是对六经辨证中的一般规律的归纳总结。这种归纳总结实质上揭示了人体脏腑经络气化的三个基本过程:风火相助、燥湿相济、水火互根。这对深入理解六经辨证,提高伤寒临床应用水平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中 气化 六气 三阴三阳
下载PDF
从虚劳的方证分析来思考综合辨证
4
作者 康小宝 丁辉 孙权科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1-24,共4页
首先,对虚劳的概念与范围做了简单的梳理回顾,重点分析了后世对《金匮要略》中虚劳方证的3点困惑,并认为需要重新认识虚劳的病机和辨证方法。其次,通过分析提出脏腑阴阳辨证的局限性与虚劳病机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是后世对虚劳方证分型... 首先,对虚劳的概念与范围做了简单的梳理回顾,重点分析了后世对《金匮要略》中虚劳方证的3点困惑,并认为需要重新认识虚劳的病机和辨证方法。其次,通过分析提出脏腑阴阳辨证的局限性与虚劳病机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是后世对虚劳方证分型不一致的重要原因,并着重引入一气周流和一元盈亏理论来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在这2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辨证的思路:即先通过一元盈亏理论判断元阳元阴偏颇盈亏的情况,再从一气周流角度判断人体气化的升降出入的障碍点,最后定位到某脏腑的阴阳偏盛。该综合辨证思路不仅可以用于虚劳病,而且可以在其他一般疾病上尝试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劳 一气周流 一元盈亏 综合辨证
原文传递
从“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辨析温病伏气病因说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颖 康小宝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8-40,共3页
伏寒化热历来是伏气温病的病因说明。文章对此提出了质疑,并重新分析了春温的基本病因病机,对"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内涵进行了发掘和阐述,认为"冬伤于寒"即伤于藏精,阴亏阳旺,内热蕴滞,遂成春温。在此基础上主张... 伏寒化热历来是伏气温病的病因说明。文章对此提出了质疑,并重新分析了春温的基本病因病机,对"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内涵进行了发掘和阐述,认为"冬伤于寒"即伤于藏精,阴亏阳旺,内热蕴滞,遂成春温。在此基础上主张不要一味从外感六淫角度去认识温病,要重视人体内部阴阳失衡的状况以及引起这些变化(如阴虚阳旺)的一切因素,如房劳、熬夜、烦劳等。这种主张不仅对研究温病治疗有利,而且对疾病预防、养生保健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伏寒 伤寒 藏精 病因病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