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气道和燃烧室形状对火花点火发动机燃烧过程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瑞林 刘巽俊 +3 位作者 关立哲 康展权 吴荣山 马枫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43-349,共7页
本文针对CA6102发动机燃烧慢、循环变动率偏大等问题,对进气道和燃烧室进行了改进。研究了不同进气道和燃烧室结构(六种匹配方案)对燃烧过程和性能的影响。发现涡流比和性能之间无单调的相关关系,与燃烧期之间存在二次抛物线... 本文针对CA6102发动机燃烧慢、循环变动率偏大等问题,对进气道和燃烧室进行了改进。研究了不同进气道和燃烧室结构(六种匹配方案)对燃烧过程和性能的影响。发现涡流比和性能之间无单调的相关关系,与燃烧期之间存在二次抛物线型的逆变相关关系;CA6102发动机合适的涡流比在0.9左右;燃烧室设计因素中火花塞的位置对燃烧过程和性能影响最大,火花塞靠近中心布置方案同原机相比,最低燃油消耗率降低了4.1%,最大扭矩提高了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花点火 发动机 进气道 燃烧室
下载PDF
车用汽油机实现快速燃烧的途径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瑞林 刘仪 +3 位作者 刘巽俊 康展权 吴荣山 马枫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7-22,共6页
从紊流卷入燃烧理论出发,提出了提高质量燃烧速率的设计方法,并介绍了几种实现快速燃烧的发动机燃烧室,为车用汽油机实现快速燃烧提供设计依据。
关键词 燃烧过程 汽油机 汽车
下载PDF
切向进气道进气门出口流场对产生缸内涡流的影响
3
作者 刘瑞林 刘巽俊 +3 位作者 肖福明 康展权 吴荣山 马枫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3-89,共7页
本文根据在稳流气道试验台上用热线风速仪测得的点燃式发动机常用进气道(直气道和斜气道)进气门出口断面三维速度,计算了每个速度分量产生的缸内角动量及进气过程结束时的缸内涡流比成份、大小及其时间历程,提出了一种根据进气门出... 本文根据在稳流气道试验台上用热线风速仪测得的点燃式发动机常用进气道(直气道和斜气道)进气门出口断面三维速度,计算了每个速度分量产生的缸内角动量及进气过程结束时的缸内涡流比成份、大小及其时间历程,提出了一种根据进气门出口流场分析进气道性能的微观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向进气道 涡流比 发动机
下载PDF
发动机进气门出口稳态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刘瑞林 刘巽俊 +4 位作者 尹程秋 康展权 王一光 吴荣山 马枫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8-90,共3页
在稳流气道试验台上,用热片风速仪或涡矩仪只能测量进气道产生的总体涡流,不能提供涡流的详细结构信息.试验中已发现压缩上止点时的涡流结构含有进气门关闭时涡流的某些特征,与进气门出口的速度分布密切相关.目前发动机缸内流动的多维... 在稳流气道试验台上,用热片风速仪或涡矩仪只能测量进气道产生的总体涡流,不能提供涡流的详细结构信息.试验中已发现压缩上止点时的涡流结构含有进气门关闭时涡流的某些特征,与进气门出口的速度分布密切相关.目前发动机缸内流动的多维模拟计算大多缺乏进气过程中详细、精确的边界条件,为了使缸内流动计算获得满意结果,本文在气道试验台上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CA1102发动机进气门出口速度和紊流强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气门出口 稳态流动
下载PDF
切向气道进气门出口稳态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5
作者 刘瑞林 刘仪 +4 位作者 刘巽俊 康展权 吴荣山 王一光 马枫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2-29,共8页
在稳流气道试验台上,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切向气道进气门出口速度和紊流强度分布。发现气门升程和气门周围燃烧室结构对速度和紊流强度分布影响较大;速度、紊流强度不仅沿气门头周围变化,而且还沿气门轴线方向变化。
关键词 热线风速仪 测定 柴油机 进气系统
下载PDF
提高燃烧速率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刘瑞林 刘巽俊 +3 位作者 康展权 吴荣山 王光一 马枫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18-21,共4页
针对快燃发动机逐渐增多的这种趋势,论述了提高燃烧速率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为点燃式发动机燃烧室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理论根据。
关键词 汽车工程 发动机 燃烧速率 燃烧室设计 排放性能
下载PDF
汽车转向系减振器减摆效果仿真计算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望予 吕振华 +3 位作者 姜红军 顺正仁 周长海 康展权 《吉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22-30,共9页
采用仿真计算方法,对汽车转向系液压阻尼减振器消减一种国产微型汽车独立悬架转向轮摆振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该车转向系的五自由度集总参数摆振分析模型,并确定了模型的各种参数;应用数值方法求解系统摆振运动微分方程组,进行了多... 采用仿真计算方法,对汽车转向系液压阻尼减振器消减一种国产微型汽车独立悬架转向轮摆振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该车转向系的五自由度集总参数摆振分析模型,并确定了模型的各种参数;应用数值方法求解系统摆振运动微分方程组,进行了多种情况的摆振仿真计算分析,得出了关于采用阻尼减振器控制转向轮摆振的几点重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减振器 仿真 转向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