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统计学原理针灸治疗产后抑郁症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1
作者 康幸子 顾传深 吴椋冰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1期22-29,共8页
目的:对针灸治疗产后抑郁症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临床治疗该病证的辨证模式及配穴规律,为后续科研和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6年1月-2021年12月中国知网数据库中针灸治疗产后抑郁症的文献。利用Cite Space、IBM SPSS Statis... 目的:对针灸治疗产后抑郁症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临床治疗该病证的辨证模式及配穴规律,为后续科研和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6年1月-2021年12月中国知网数据库中针灸治疗产后抑郁症的文献。利用Cite Space、IBM SPSS Statistics 23、IBM SPSS Modeler 18.0,导入文献数据;进行文献、穴位关键词聚类、时区分析;研究其规律并建立知识结构。结果:纳入针灸治疗产后抑郁症关键词研究文献118篇,复筛后纳入穴位配伍规律研究文献59篇。“数据挖掘”“取穴规律”为高频关键词;相关文献关键词自2006年出现,由2007年起数量逐渐增多,反映此研究领域呈上升趋势发展。取穴时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为太冲穴;所选经络频次最高的为足太阳膀胱经;关联性最强的穴位组合为太冲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和太冲穴→四神聪穴和足三里穴→血海穴。对频次≥5的24个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分为3类。第一类为百会穴、中脘穴、印堂穴;第二类为心俞穴、肝俞穴、脾俞穴、肾俞穴、太溪穴、气海穴、关元穴、血海穴、膻中穴、行间穴、期门穴;第三类为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内关穴、太冲穴、合谷穴、四神聪穴、神门穴。结论:针灸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辨证以神志不宁、肝郁气滞、气血两虚为主。临床治疗主要根据醒神启闭针刺法、解郁调神针刺法的思路,联合特定穴配伍取穴。受限于样本容量质量,上述结论仍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产后抑郁症 配穴规律 辨证模式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