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南洞地下河系统的水文地质特征 被引量:11
1
作者 康彦仁 梁彬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8-30,共3页
本文介绍了云南南洞地下河系统的水文地质特征,并对岩溶地下水的形成和地下河系统的构成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地下洞 岩溶 水文地质
下载PDF
云南蒙自五里冲水库岩溶及其工程处理 被引量:11
2
作者 康彦仁 张邦仞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0-130,共11页
五里冲水库个旧组 (Tc2 g)灰岩 ,岩溶极其发育 ,其中尤以洼地深、峰丛高、溶洞多又大 ,地下河管道单一较长、岩溶总体发育历史悠久为特点 ,以更新世以来岩溶最为发育 ,现今地下河管道主要形成于晚更新世至今。因区域地壳持续抬升 ,岩溶... 五里冲水库个旧组 (Tc2 g)灰岩 ,岩溶极其发育 ,其中尤以洼地深、峰丛高、溶洞多又大 ,地下河管道单一较长、岩溶总体发育历史悠久为特点 ,以更新世以来岩溶最为发育 ,现今地下河管道主要形成于晚更新世至今。因区域地壳持续抬升 ,岩溶没有成层发育的规律 ,但自上向下递减现象明显。工程上五里冲水库是以帷幕高压灌浆技术为主辅以其它多种方法处理溶洞及封堵地下河 ,利用天然盲谷成库的一座无大坝中型水库。帷幕高压灌浆技术先进、便捷、可靠。水库蓄水已达设计水位 ,发挥了效益。一年可向蒙自县供水 816 1万m3 ,可增加灌溉面积 10万亩 ,改善灌溉 2 .3万亩 ,向城市及工业供水 12 10万m3 ,使蒙自水利化程度由37%提高到 7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里冲水库 岩溶 高压灌浆 工程处理 地下河 水利化 云南
下载PDF
高压灌浆技术在云南五里冲水库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邦仞 康彦仁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12-220,共9页
五里冲水库库区地质结构复杂 ,岩溶极其发育 ,不仅断裂多 ,溶塌体规模大 ,而且五里冲地下河还从北至南贯穿整个库区 ,成为水库的主要渗漏介质 .因此 ,防渗帷幕的浇筑及其防渗性能的好坏 ,将是决定水库成败的关键。在学习了我国乌江渡电... 五里冲水库库区地质结构复杂 ,岩溶极其发育 ,不仅断裂多 ,溶塌体规模大 ,而且五里冲地下河还从北至南贯穿整个库区 ,成为水库的主要渗漏介质 .因此 ,防渗帷幕的浇筑及其防渗性能的好坏 ,将是决定水库成败的关键。在学习了我国乌江渡电站成功的使用高压灌浆技术基础上 ,用 4~ 6 MPa压力的高压灌浆技术 ,建造了高 2 6 0 m,长 1333m,面积达 2 6 .2万 m2 ,钻孔总深 2 1万 m多的防渗帷幕 ,并处理好了帷幕线上宽 31~ 4 7m,高 90 m,面积 32 0 0 m2 散体结构的溶塌堆积体 ,从而保证了水库顺利建成 ,并发挥了显著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灌浆技术 云南 帷幕 岩溶 水库 渗漏 防渗帷幕
下载PDF
论岩溶塌陷形成的致塌模式 被引量:52
4
作者 康彦仁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2-34,46,共4页
岩溶塌陷是塌陷体受到的致塌力超过抗塌力而产生的,各种致塌力可以形成多种力学效应,构成不同的致塌模式。因此,塌陷的形成应该是多机制的。据对全国800多个塌陷点的研究,有重力致塌式、潜蚀致塌式、冲爆致塌式、真空吸蚀致塌式、振动... 岩溶塌陷是塌陷体受到的致塌力超过抗塌力而产生的,各种致塌力可以形成多种力学效应,构成不同的致塌模式。因此,塌陷的形成应该是多机制的。据对全国800多个塌陷点的研究,有重力致塌式、潜蚀致塌式、冲爆致塌式、真空吸蚀致塌式、振动致塌式、荷载致塌式、溶蚀致塌式、根蚀致塌式等八种基本的致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塌陷 形成 致塌模式
下载PDF
云南南洞地下河系统及水资源开发利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康彦仁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07-318,共12页
南洞地下河系统,流域面积986km^2。年迳流总量2.988亿m^3,是南盘江支流——芦江河的重要补给水源,流域由岩溶高原、断陷盆地,盆间丘陵几部分组成。中三叠统个旧组(T_2g)灰岩是主要含水层位。地下河系统由多条地下河组成,是早期南洞地下... 南洞地下河系统,流域面积986km^2。年迳流总量2.988亿m^3,是南盘江支流——芦江河的重要补给水源,流域由岩溶高原、断陷盆地,盆间丘陵几部分组成。中三叠统个旧组(T_2g)灰岩是主要含水层位。地下河系统由多条地下河组成,是早期南洞地下河与大黑水洞地下河经后期发展、演化、归并袭夺而形成。虽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但资源丰富,开采潜力巨大,磨石沟地下筑坝,是最优的开发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地下河 水资源 开发利用
下载PDF
岩溶塌陷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36
6
作者 康彦仁 《南方国土资源》 1989年第2期83-90,共8页
岩溶塌陷是塌陷体受到的致塌力超过抗塌力而产生的,各种致塌力可以形成多种力学效应,因而构成了不同的致塌模式。除特殊情况可由一种致塌力产生单一的致塌效应形成塌陷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多种力综合影响或迭加作用,出现两种以上致... 岩溶塌陷是塌陷体受到的致塌力超过抗塌力而产生的,各种致塌力可以形成多种力学效应,因而构成了不同的致塌模式。除特殊情况可由一种致塌力产生单一的致塌效应形成塌陷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多种力综合影响或迭加作用,出现两种以上致塌效应导致塌陷的形成。塌陷的形成应该是多机制的。据对全国800多个塌陷点研究,有重力致塌式,潜蚀致塌式、冲爆致塌式、真空吸蚀致塌式,振动致塌式、荷载致塌式、溶蚀致塌式、根蚀致塌式等八种基本的致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致塌模式 力学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