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稻瘟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潘汝谦 康必鉴 +1 位作者 黄建民 徐起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18,共4页
用全国统一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生鉴定出的猪瘟病菌生理小种中,典型的籼型优势小种,如:ZA13、ZB13、ZC13和ZC15,同一小种不同菌株的致病力不同,当加入辅助品种参测,均可再划分为不同的致病类型(亚小种)这一结果表明:传统的... 用全国统一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生鉴定出的猪瘟病菌生理小种中,典型的籼型优势小种,如:ZA13、ZB13、ZC13和ZC15,同一小种不同菌株的致病力不同,当加入辅助品种参测,均可再划分为不同的致病类型(亚小种)这一结果表明:传统的选用优势小种的代表性菌株来进行水稻品种抗瘟性鉴定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生理小种 致病力分化 水稻
下载PDF
杂交稻对稻瘟病和稻白叶枯病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7
2
作者 潘汝谦 徐大高 +2 位作者 纪春艳 何汉生 康必鉴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29,共3页
对广东省将推广的54份杂交稻组合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病性进行了鉴定。对稻瘟病的抗病性鉴定表明:抗病组合共49个,占90.7%;其中,高抗(抗性比≥91%)组合30个,占55.6%。对稻白叶枯病的抗病性鉴定表明:没有高抗(HR)和抗(R)的组合,仅有... 对广东省将推广的54份杂交稻组合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病性进行了鉴定。对稻瘟病的抗病性鉴定表明:抗病组合共49个,占90.7%;其中,高抗(抗性比≥91%)组合30个,占55.6%。对稻白叶枯病的抗病性鉴定表明:没有高抗(HR)和抗(R)的组合,仅有一个杂交稻组合(西胜2175)表现为中抗(mR),仅占1.9%,其余53个组合都表现感病,占98.1%。进一步分析表明:对稻瘟病表现高抗的30个杂交稻组合都不抗白叶枯病,而中抗白叶枯病的杂交稻组合西胜2175对稻瘟病表现为中抗,抗性比为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抗病性 稻瘟病 稻白叶枯病
下载PDF
广东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消长动态 被引量:12
3
作者 潘汝谦 康必鉴 +1 位作者 黄建民 徐起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7,共3页
1990~1997年,用中国稻瘟病菌鉴别寄主鉴定了广东省稻瘟病菌单孢菌株1574份,共鉴定出8群43个生理小种。其中ZC群一直是广东省的优势种群,其出现频率平均为502%;ZC13一直是优势小种,其出现频率平均为2... 1990~1997年,用中国稻瘟病菌鉴别寄主鉴定了广东省稻瘟病菌单孢菌株1574份,共鉴定出8群43个生理小种。其中ZC群一直是广东省的优势种群,其出现频率平均为502%;ZC13一直是优势小种,其出现频率平均为274%,其次是ZG1(188%)、ZC15(145%)和ZB13(91%)小种。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优势小种的类型及其组成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生理小种 消长动态 广东
下载PDF
水稻对稻瘟病菌群体的抗病性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潘汝谦 康必鉴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0-33,共4页
用生物间遗传学关于毒力频率和联合致病性分析的方法,结合传统的鉴别寄主方法对广东省部分参加区试杂交稻组合的抗瘟性进行鉴定和评价.用于抗性鉴定的稻瘟病菌群体是1998年采集于广东省各地稻瘟病区的田间菌株,共100株.根据菌株在全国... 用生物间遗传学关于毒力频率和联合致病性分析的方法,结合传统的鉴别寄主方法对广东省部分参加区试杂交稻组合的抗瘟性进行鉴定和评价.用于抗性鉴定的稻瘟病菌群体是1998年采集于广东省各地稻瘟病区的田间菌株,共100株.根据菌株在全国统一的鉴别寄主上的反应,探明该群体的致病性结构包括4群10个中国生理小种,其中ZG1是最优势小种,频率为31%,ZC13和ZC15次之,频率分别为28%和21%.将这一群体的菌株分别接种到参加区试的14个杂交稻组合上,毒力频率较低的有优优8821、培杂桂99、今优71、优优122、粤优8号、青优303、湛8S 303、培杂67、优优303和优澄2号共10个,是高抗的杂交稻组合.对这些高抗组合的联合致病性分析表明,只有34对搭配的联合抗病性系数大于0 80、联合毒性系数等于0,被评价为高抗稻瘟病的搭配,可以在生产推广中搭配使用.依据湛8S 303和优澄2号等同时具有较高的联合抗病性系数和联合毒性系数,可推测它们具有较为相似的抗感病性遗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菌 群体 抗病性 鉴定 评价 毒力频率 联合致病性分析 稻瘟病
下载PDF
毒力频率和联合致病性在水稻抗瘟性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潘汝谦 康必鉴 +2 位作者 黄建民 徐起峰 陈喜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14,共5页
用生物间遗传学的毒力频率测定和联合致病性分析的方法,对广东省部分将推广杂交稻组合的抗瘟性进行了鉴定.21个待测杂交稻组合用100个田间菌株进行接种,其中14个组合的毒力频率小于对20%,表现出较好的抗性;联合致病性系数(PAC)... 用生物间遗传学的毒力频率测定和联合致病性分析的方法,对广东省部分将推广杂交稻组合的抗瘟性进行了鉴定.21个待测杂交稻组合用100个田间菌株进行接种,其中14个组合的毒力频率小于对20%,表现出较好的抗性;联合致病性系数(PAC)、联合抗病性系数(RAC)和联合毒性系数(VAC)分析杂交稻组合与稻瘟病菌群体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50个杂交稻组合间的两两搭配的联合抗病性系数较高(≥0.80)、联合强毒性系数较低(≤0.02),均具有较好的抗性.并对杂交稻组合的抗性遗传背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抗病性 毒力频率 联合致病性
下载PDF
广东稻曲病的研究稻曲菌生理特性及厚垣孢子微观特征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宝棣 黎毓干 康必鉴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5-39,共5页
广东稻曲菌厚垣孢子常温下存活期为5.5~6个月。温湿度对孢子存活期有明显影响,在4~6℃低温干燥条件下,存活期延至8个月以上;而在28℃以上高温高湿条件下,大为缩短,两个月内丧失发芽力。2%葡萄糖、蔗糖或麦芽糖对孢子... 广东稻曲菌厚垣孢子常温下存活期为5.5~6个月。温湿度对孢子存活期有明显影响,在4~6℃低温干燥条件下,存活期延至8个月以上;而在28℃以上高温高湿条件下,大为缩短,两个月内丧失发芽力。2%葡萄糖、蔗糖或麦芽糖对孢子萌发有利。病菌在pH3.5一8.5均可生长,以pH6.5~7.5较好。在PDA,YPPD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而在Ca,Mg,K,Na蔗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极差。扫描电镜下,厚垣孢子呈菊花状,纹饰呈楔状突起,酷似菊花花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曲病 稻曲菌 生理特性 厚垣孢子 微观特征
全文增补中
广东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类型和分布 被引量:5
7
作者 潘汝谦 康必鉴 +1 位作者 黄建民 徐起峰 《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8年第2期3-5,共3页
1995~1997年,从广东省各市、县田间采集并经单孢分离获得的584份水稻稻瘟病菌菌株,用全国鉴别品种鉴定出8群33个生理小种。3a来,ZC群一直是优势小种群,总的出现频率是45.3%,ZC13一直是最优势小种,总... 1995~1997年,从广东省各市、县田间采集并经单孢分离获得的584份水稻稻瘟病菌菌株,用全国鉴别品种鉴定出8群33个生理小种。3a来,ZC群一直是优势小种群,总的出现频率是45.3%,ZC13一直是最优势小种,总的出现频率是27.3%。优势小种的组成随年份而变化:1995年,优势小种是ZC13、ZG1、ZC15和ZA45,频率分别为23.7%、21.9%、15.6%和11.5%;1996年,优势小种是ZG1、ZC13和ZC15,频率分别是22.9%、20.3%和19.6%;1997年,优势小种是ZC13、ZB13、ZC15和ZG1,频率分别是39.8%、18.6%、10.6%和10.6%。生理小种的生态分布特点是:ZC13在平原与沿海地区出现的频率较高;而ZB13则正相反,在山区市、县出现的频率较高,特别是1997年,ZB13在山区出现的频率为24.7%,而在平原与沿海地区出现的频率是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生理小种 类型 分布 广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