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研究述评 被引量:29
1
作者 康成文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39,共8页
RCA指数自被提出至今,由表示单一的显示性出口比较优势的指数衍变为包括显示性比较劣势(RCDA)指数在内的综合性的显示性贸易综合比较优势(RTA)指数,为提高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综合客观性和精确度以及测量贸易双方的贸易互补性(TC)提供... RCA指数自被提出至今,由表示单一的显示性出口比较优势的指数衍变为包括显示性比较劣势(RCDA)指数在内的综合性的显示性贸易综合比较优势(RTA)指数,为提高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综合客观性和精确度以及测量贸易双方的贸易互补性(TC)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不断地完善RCA指数有利于更明确的认识和把握某国或某产业的比较优势及其演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互补性 研究述评
下载PDF
朝鲜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康成文 卢贵子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26-32,共7页
朝鲜的对外贸易在经历了W型曲线的发展过程后,近几年来呈扩大发展之势。但是由于受经济政策决策机制尚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政治经济体制及其政策导向、产业结构及生产力发展水平、贸易法制不完善和贸易体制僵化、外资政策与国际政治关系... 朝鲜的对外贸易在经历了W型曲线的发展过程后,近几年来呈扩大发展之势。但是由于受经济政策决策机制尚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政治经济体制及其政策导向、产业结构及生产力发展水平、贸易法制不完善和贸易体制僵化、外资政策与国际政治关系不协调等影响因素的制约,朝鲜对外贸易的发展严重受阻,对外贸易结构呈"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即以"以资源换产品"的特征。朝鲜应积极调整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提高基于科技发展的生产力水平、发展可持续性对外贸易,方能走向"强盛大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结构 影响因素 强盛大国
下载PDF
美欧日制裁下俄罗斯对外贸易的变化及中俄贸易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康成文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36,共9页
一、引言:乌克兰危机乌克兰是具有多维地缘政治环境的国家,是欧盟(EU)与独联体(CIS),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俄罗斯、美国、欧盟等国家都想利用乌克兰多维的地缘政治和多重的民族特点拉拢其加入自己的阵营。俄罗斯和乌... 一、引言:乌克兰危机乌克兰是具有多维地缘政治环境的国家,是欧盟(EU)与独联体(CIS),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俄罗斯、美国、欧盟等国家都想利用乌克兰多维的地缘政治和多重的民族特点拉拢其加入自己的阵营。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双边关系在历史上密不可分。在经济方面,俄罗斯是乌克兰的能源供应国和商品销售市场,俄罗斯通过乌克兰境内的输送管线将能源输往欧洲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贸易 地缘政治环境 独联体国家 能源供应 石油制品 商品销售 联系国 出口产品 运输设备 进出口量
下载PDF
基于REP指数的黑龙江省对外对俄经贸战略优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康成文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9-115,共7页
在分析黑龙江省对外对俄贸易的发展及现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相对出口绩效(REP)指数、显示性比较劣势(RCDA)指数、净出口绩效指数(MI),对黑龙江省对外对俄贸易进行测算和比较,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优化黑龙江省对外对俄贸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REP 黑龙江 对外贸易 对俄贸易 贸易战略
下载PDF
工业化的社会能力——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新框架 被引量:2
5
作者 康成文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31,共13页
发展经济学诞生至今,经历了以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古典政治经济学为主流的发展阶段。日本发展经济学家提出的工业化的社会能力论将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融为一体,阐释了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政府的能力、企业的... 发展经济学诞生至今,经历了以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古典政治经济学为主流的发展阶段。日本发展经济学家提出的工业化的社会能力论将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融为一体,阐释了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政府的能力、企业的能力、职场的能力"三位一体"的重要性,强调工业化及其过程是国民意愿的集中表现、工业化的成败取决于国民的素质及其提升能力,从而突出了"工业化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思想,为发展经济学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以及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问题提供了较全面的理论依据、研究视角和方法,对我国研究和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 社会能力 发展经济学 日本 经济发展
下载PDF
中日贸易潜力及其走势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康成文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83-91,共9页
分析和掌握中日贸易的发展潜力及其走势,对于改善和推动中日两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运用贸易数据和指数测算相结合的方法,对中日贸易的现状和贸易商品结构、RTA指数、TCI指数、贸易和投资结合度指数进行测算... 分析和掌握中日贸易的发展潜力及其走势,对于改善和推动中日两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运用贸易数据和指数测算相结合的方法,对中日贸易的现状和贸易商品结构、RTA指数、TCI指数、贸易和投资结合度指数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中日贸易商品结构具有高度的相同性,产业内贸易比重较高,两国之间的贸易潜力巨大,贸易走势趋于上升扩大。加强中日经贸关系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两国的比较优势和经贸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贸易 潜力 比较优势
下载PDF
双倍增目标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康成文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3-18,共16页
我国目前正处于上中等收入阶段收入水平偏低的阶段,随着"双倍增目标"的实施,我国的收入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从而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实现"双倍增目标"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紧密相关,&qu... 我国目前正处于上中等收入阶段收入水平偏低的阶段,随着"双倍增目标"的实施,我国的收入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从而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实现"双倍增目标"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紧密相关,"双倍增目标"是可能诱发"中等收入陷阱"的前提条件,又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两者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实现路径或跨越条件。深入理解和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全面协调推进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双倍增目标"为龙头的"四个全面",从而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倍增目标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中等收入陷阱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行政现代化
下载PDF
钓鱼岛争端对中日两国经济关系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康成文 《日本研究》 2014年第2期1-5,共5页
中日两国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其政治、经贸关系的良性发展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和繁荣。本文在回顾和厘清中日关系和贸易的演进及现状的基础上,从双边货物贸易、FDI及其企业经营业绩、双边旅游服务贸易等三个方面实证... 中日两国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其政治、经贸关系的良性发展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和繁荣。本文在回顾和厘清中日关系和贸易的演进及现状的基础上,从双边货物贸易、FDI及其企业经营业绩、双边旅游服务贸易等三个方面实证分析了钓鱼岛争端对中日两国经济的影响。分析表明,钓鱼岛争端对中日两国经济有负面影响,改善中日关系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两国的比较优势和经贸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岛争端 中日关系 中日贸易 服务贸易
下载PDF
中俄贸易市场及其潜力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康成文 《北方经贸》 2016年第10期1-5,共5页
中俄贸易在双边关系日趋完善的大好形势下进入了稳步扩大发展时期。文章在分析中俄双边贸易的发展及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显示性贸易综合比较优势(RTA)指数、贸易互补性(TC)指数、经常市场份额模型(CMS)等指标和模型,对中俄贸易测算分析,... 中俄贸易在双边关系日趋完善的大好形势下进入了稳步扩大发展时期。文章在分析中俄双边贸易的发展及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显示性贸易综合比较优势(RTA)指数、贸易互补性(TC)指数、经常市场份额模型(CMS)等指标和模型,对中俄贸易测算分析,结果表明,中俄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俄间贸易互补性极强,主要表现为产业间优势互补,中俄贸易市场及其发展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RTA产业间贸易 TC经常市场份额模型 贸易市场
下载PDF
基于RTA指数的东北老工业区对外贸易优化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康成文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85-91,共7页
东北老工业区的对外贸易具有出口竞争力偏低、利用外资效应低、地缘贸易优势强、贸易潜力大、贸易结构不合理等特点。在分析东北老工业区对外贸易发展及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显示性贸易综合比较优势(RTA)指数对东北老工业区以及长三角地区... 东北老工业区的对外贸易具有出口竞争力偏低、利用外资效应低、地缘贸易优势强、贸易潜力大、贸易结构不合理等特点。在分析东北老工业区对外贸易发展及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显示性贸易综合比较优势(RTA)指数对东北老工业区以及长三角地区和广东省的对外贸易进行测算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优化东北老工业区对外贸易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A 东北老工业区 对外贸易 优化对策
下载PDF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贸易发展现状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康成文 苟嘉欣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3年第8期41-43,共3页
“双碳”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产销量连续数年位居全球第一,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市场份额、产业链完整程度和自主品牌数量等方面竞争优势明显,但是,... “双碳”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产销量连续数年位居全球第一,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市场份额、产业链完整程度和自主品牌数量等方面竞争优势明显,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然存在着核心技术不强、国际市场局势不稳定以及汽车售后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需要政府和企业合力协作,提升企业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拓展新的国际市场,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产业现状 出口现状
下载PDF
中日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及其意义的差异分析
12
作者 康成文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77-84,共8页
中日两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两国计划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提出背景、经济基础及结构、形式、内容及措施、行政现代化程度、计划的现实意义等方面。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为日本跨入先进国家行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日两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两国计划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提出背景、经济基础及结构、形式、内容及措施、行政现代化程度、计划的现实意义等方面。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为日本跨入先进国家行列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同时也带来了公害等重大的负面效应;中国的双倍增计划是实现包容性增长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前提和重要途径,在实施该计划的整个过程中,应避免发生或极大地避免像日本在实施计划过程中所发生的那样的负面效应。因此,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对中国实施双倍增计划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双倍增计划 中等收入陷阱 行政现代化 包容性增长
下载PDF
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浅析
13
作者 康成文 《对外经贸》 2013年第3期55-56,88,共3页
在韩国的海外直接投资中,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获得了相对平稳快速的增长,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经历了1995—1996年和2006—2008年两个高峰期。韩国的对中直接投资具有起步晚,规模小,增长快,范围广,市场渗透力强等特点。
关键词 韩国 中国 外商直接投资 海外直接投资
下载PDF
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14
作者 马慧莲 康成文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0-71,共12页
随着信息技术与全球价值链的深度融合,数字贸易已成为全球市场竞争中的重点领域,而在数字贸易的国际竞争中,我国数字贸易正处于发展初期,仍落后于世界领先国家。因此,探索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提升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 随着信息技术与全球价值链的深度融合,数字贸易已成为全球市场竞争中的重点领域,而在数字贸易的国际竞争中,我国数字贸易正处于发展初期,仍落后于世界领先国家。因此,探索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提升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就变得尤为重要。在描述性分析我国数字贸易发展以及运用熵权法测度和评价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基于2008—2020年10个国家可数字化交付的数字服务贸易额等有关统计数据,运用逐步回归法实证检验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首先,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处于微弱优势地位,国际市场占有率并不高,但国际市场份额增速位居世界前列,潜力巨大。其次,科技投入水平、第二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百分比、数字贸易开放度和政府的政策引导是提升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影响力最为显著的是科技投入水平,数字贸易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产物,数字技术创新已成为数字贸易的核心驱动力;第二产业的发展成为影响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数字贸易是信息通信技术发挥重要作用的贸易形式,而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成工业互联网,并广泛延伸到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鉴于此,我国应加大数字技术研发投入,注重数字技术人才培育;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数字贸易产业发展;提升数字贸易开放度,扩大对外数字贸易规模;加强和完善顶层战略设计,促进数字贸易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国际竞争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数字经贸、市场需求与产业融合
15
作者 康成文 赵风静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67-171,共5页
本文基于2013-202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多维度,探讨数字经贸和市场需求对产业融合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贸对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效应,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 本文基于2013-202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多维度,探讨数字经贸和市场需求对产业融合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贸对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效应,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数字经贸对产业融合的作用更为突出,在西部地区不明显;在数字经济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市场需求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数字经贸和市场需求对产业融合存在门槛效应,数字经贸和市场需求水平越高,越有助于推进产业融合;数字经贸对产业融合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贸 产业融合 市场需求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数字贸易赋能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
16
作者 康成文 赵风静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2-81,共10页
利用2013—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数字贸易赋能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贸易对服务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通过稳健性检验;数字贸易能够通过拉动消费需求和人力资本结构升级促进服务业结构升级... 利用2013—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数字贸易赋能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贸易对服务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通过稳健性检验;数字贸易能够通过拉动消费需求和人力资本结构升级促进服务业结构升级,且影响机制受金融发展的调节;在城镇化水平较低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数字贸易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赋能效果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服务业结构升级 消费需求 人力资本
下载PDF
哈尔滨新区构建数字自贸区的必要性及路径研究
17
作者 马慧莲 康成文 朱丽娜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24年第3期17-23,共7页
在数字经济与贸易主导新全球化背景下,数字自贸区建设已成为自贸区未来发展方向。哈尔滨新区作为中蒙俄交接地区的国家级新区中心,打造数字自贸区既能促进本地区数字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又能助力完成自身提档升级,同时也能为国家数字经贸... 在数字经济与贸易主导新全球化背景下,数字自贸区建设已成为自贸区未来发展方向。哈尔滨新区作为中蒙俄交接地区的国家级新区中心,打造数字自贸区既能促进本地区数字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又能助力完成自身提档升级,同时也能为国家数字经贸战略提供有益经验。研究在梳理和分析哈尔滨新区发展现状及优劣势的基础上,结合经贸数字化所带来的机遇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数字自贸区的必要性,并结合哈尔滨新区实际探讨了构建数字自贸区的有效路径及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新区 数字贸易示范区 数字强贸 数字自贸区
下载PDF
中国对澳直接投资趋势、动因及展望 被引量:4
18
作者 康学真 康成文 《对外经贸实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7-80,共4页
澳大利亚是中国重要的对外投资对象国。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以及中澳自贸协定(ChAFTA)生效等一系列利好背景下,中澳双边贸易将持续稳定发展、中国对澳直接投资将进一步深化。研究表明,中澳两国在产业经济与自然资源... 澳大利亚是中国重要的对外投资对象国。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以及中澳自贸协定(ChAFTA)生效等一系列利好背景下,中澳双边贸易将持续稳定发展、中国对澳直接投资将进一步深化。研究表明,中澳两国在产业经济与自然资源方面具有较大的互补性,同时中国对澳直接投资又具有金属矿与能源产业占主导、投资区域及产业分布不均衡、投资产业与主体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等特征。随着ChAFTA的进一步实施,澳洲将进一步放宽对中国直接投资企业的投资门槛、并拓宽投资领域,因此,中国对澳直接投资的投资潜力巨大,前景依然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澳 直接投资 发展趋势 动因 展望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庄惠娴 康成文 《商业经济》 2023年第10期25-27,共3页
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字经济的出现将会为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的发展创造新的可能。通过分析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和结构,发现我国服务贸易具有规模大、增长速度较快,但出口... 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字经济的出现将会为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的发展创造新的可能。通过分析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和结构,发现我国服务贸易具有规模大、增长速度较快,但出口结构不合理,数字经济能够提高服务贸易效率和竞争力,帮助传统和新兴行业转型升级,降低贸易壁垒等特点。因此,我国需要通过注重中高端服务贸易,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服务贸易数字化发展、重视人才培养措施,以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服务贸易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康学真 康成文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49-152,共4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失衡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中国的国际收支从1982-1993年相对平稳;从1994-2011年,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的严重失衡现象;从2012年至今,国际收支逐步走出"...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失衡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中国的国际收支从1982-1993年相对平稳;从1994-2011年,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的严重失衡现象;从2012年至今,国际收支逐步走出"双顺差"局面。文章指出长期的国际收支失衡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贸易摩擦、人民币贬值压力、资本外逃等不良影响。中国政府在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加强对外经贸合作的同时,应加强贸易监督,加大遏制资本外逃的力度,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经济、金融体制,方能促进国际收支趋于平衡,保证中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国际收支 经常账户 金融资本账户 双顺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