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细颗粒石英光释光测年中预热温度选取的简易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康树刚 卢演俦 +1 位作者 王旭龙 杜金花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4-550,共7页
等效剂量预热温度坪实验是光释光(OSL)测年中确定预热温度的常用手段,一般选择坪区温度作为OSL测年的预热温度。对于黄土细颗粒石英,无论采用单片再生法(SAR)还是简单多片再生法(SMAR),以10s为预热时间,其天然和再生剂量预热温度坪区间... 等效剂量预热温度坪实验是光释光(OSL)测年中确定预热温度的常用手段,一般选择坪区温度作为OSL测年的预热温度。对于黄土细颗粒石英,无论采用单片再生法(SAR)还是简单多片再生法(SMAR),以10s为预热时间,其天然和再生剂量预热温度坪区间均为250~280℃,试验剂量的预热温度分布较广,如180~260℃。常规等效剂量预热温度坪实验需要耗费较长的实验室时间。通过对SMAR法测试数据的再分析发现,天然与再生剂量OSL信号校正强度的比值(N/R)随预热温度的变化与常规等效剂量坪实验中等效剂量随预热温度的变化有着相似的趋势,这样,N/R预热温度坪就可作为黄土样品细颗粒石英等效剂量预热温度坪的替代,为实验室OSL测年确定预热温度提供一个简捷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石英 单片法 简单多片法 预热温度坪
下载PDF
黄土细颗粒混合矿物红外释光和红外后蓝光释光的环境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康树刚 卢演俦 王旭龙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7-91,共5页
本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黄土细颗粒混合矿物红外释光(IRSL)和红外后蓝光释光([post-IR]OSL)再生剂量信号强度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可能联系。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洛川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古土壤序列细颗粒混合矿物的再生剂量感量变化校正后红外... 本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黄土细颗粒混合矿物红外释光(IRSL)和红外后蓝光释光([post-IR]OSL)再生剂量信号强度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可能联系。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洛川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古土壤序列细颗粒混合矿物的再生剂量感量变化校正后红外释光(IRSL)和红外后蓝光释光([post-IR]OSL)信号强度随地层的变化及其与磁化率的良好对应关系,显示了这两种释光信号强度与环境变化的可能联系;另外,黄土高原自西北(NW)-东南(SE)方向四个剖面马兰黄土(L1)上部样品再生剂量IRSL和[post-IR]OSL信号强度趋于逐渐增强表明,两个释光信号强度随气候由冷干向暖湿过渡而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进一步证实了它们与环境变化之间的联系。IRSL信号强度的变化可能与混合矿物中长石种类或含量有关,而[post-IR]OSL强度变化可能受控于长石矿物对该信号的贡献量。两个信号可以间接反映环境变化的信息。实验结果同时也表明应当慎重使用细颗粒混合矿物[post-IR]OSL信号测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释光 红外后蓝光释光 黄土 古土壤 混合矿物 环境变化
下载PDF
中国黄土释光测年与应用:过去、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12
3
作者 康树刚 王旭龙 王松娜 《地球环境学报》 2016年第5期442-467,共26页
中国黄土释光测年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这对于推动释光测年技术的进步和黄土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的深入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中国黄土(以黄土高原为主),简要回顾了以多片法混合矿物热释光(TL)和红外释光(IRSL)测年技术为主的早期(20世纪70... 中国黄土释光测年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这对于推动释光测年技术的进步和黄土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的深入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中国黄土(以黄土高原为主),简要回顾了以多片法混合矿物热释光(TL)和红外释光(IRSL)测年技术为主的早期(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21世纪第一个十年初期)探索阶段的发展,重点阐述了以成熟的单片再生剂量(SAR)法石英光释光(OSL)技术和延长测年年限的多种方法并存为特征的目前(21世纪以来)研究进展。同时,系统论述了释光测年技术在晚更新世以来中国黄土古气候古环境研究中的意义,如在年代标尺建立、粉尘堆积速率变化重建、地层对比与划分、轨道和亚轨道尺度气候演变与气候事件揭示等方面的应用。另外,也对将来中国黄土释光测年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其在古气候古环境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简单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黄土 释光测年 晚更新世 石英OSL 年代标尺
下载PDF
晋豫间黄河峡谷黄土状沙丘的光释光年代学探讨 被引量:27
4
作者 杜金花 卢演俦 +1 位作者 王旭龙 康树刚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6-955,共10页
通过对风陵渡-三门峡晋豫间黄河峡谷的地貌考察和1:50000地形图(1970年)的分析,初步查明了黄河南岸黄土状沙丘的分布特征。选取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阌底约75m高的黄土状沙丘剖面进行了观测和取样。根据该剖面的粒度分布特点,选取中颗粒(4... 通过对风陵渡-三门峡晋豫间黄河峡谷的地貌考察和1:50000地形图(1970年)的分析,初步查明了黄河南岸黄土状沙丘的分布特征。选取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阌底约75m高的黄土状沙丘剖面进行了观测和取样。根据该剖面的粒度分布特点,选取中颗粒(40~90μm)石英进行了光释光(OSL)测年研究。采用简化SAR法测量样品的等效剂量(D_e),其中5个样品与SAR法测量的,D_e值对比,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对阌底剖面自上而下19个样品运用简化SAR法做了OSL年龄测定,其中8个还进行了4~11μm细颗粒石英简易多测片再生法(SMAR)OSL测年,两个粒级石英的OSL年龄测定值在测量误差范围内一致。初步结果表明,晋豫间黄河峡谷阌底黄土状沙丘发育不晚于距今约5.5万年前,并延续到全新世初期,风沙堆积速率在3.2万年前后曾出现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豫黄河峡谷 黄土状沙丘 光释光测年
下载PDF
大秦铁路2-14m框构桥顶进施工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康树刚 黄枝花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年第3期87-88,共2页
大秦线为重载铁路,行车速度快,列车编组长,运力特别紧张,同源高速公路设计以2-14m框构下穿大秦铁路正线,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安全优质完成框构顶进施工任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难题,本文采用3-5-3扣轨及纵抬横挑工字钢加固线路、列车限速4... 大秦线为重载铁路,行车速度快,列车编组长,运力特别紧张,同源高速公路设计以2-14m框构下穿大秦铁路正线,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安全优质完成框构顶进施工任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难题,本文采用3-5-3扣轨及纵抬横挑工字钢加固线路、列车限速45km/h,实现了快速安全顶进施工。本文从路基防护桩、后靠背、顶进设备、线路加固及拆除、框构挖土顶进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下穿大秦铁路顶进框构的施工技术,为今后类似框构顶进施工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框构 顶进 施工
下载PDF
京沪铁路1-9m框构桥顶进线路加固施工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康树刚 《价值工程》 2012年第13期81-82,共2页
京沪线为动车铁路,列车密度大,行车速度快,运力特别紧张。看丹路设计以1-9m框构下穿京沪铁路正线及保温段走行线、机车走行线、沪广联络线共五股铁路,并且在线路加固范围内有京沪下行SC330-12号AT右开道岔一组,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安全优... 京沪线为动车铁路,列车密度大,行车速度快,运力特别紧张。看丹路设计以1-9m框构下穿京沪铁路正线及保温段走行线、机车走行线、沪广联络线共五股铁路,并且在线路加固范围内有京沪下行SC330-12号AT右开道岔一组,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安全优质完成线路加固施工任务,确保框构顶进施工顺利进行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难题。本文在京沪上下行线采用I900大型工字钢纵梁,不设3-5-3扣轨的加固方法,在其他线上采用常规的3-5-3扣轨及纵抬横挑工字钢加固线路,列车限速45km/h,实现了快速安全顶进施工。本文主要介绍了京沪线线路加固施工技术,为今后类似框构顶进施工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沪铁路 框构 顶进 线路加固施工
下载PDF
河南三杨庄剖面光释光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铭 王松娜 +2 位作者 康树刚 刘海旺 王旭龙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8年第6期580-588,共9页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三杨庄遗址是由于黄河下游洪水快速掩埋而保存的汉代文化遗址,是研究黄河流域历史气候变化与古河道变迁的理想载体。近年来,石英的光释光(OSL)测年技术广泛应用于水成沉积物的定年。本文选取三杨庄文化遗址区的一个...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三杨庄遗址是由于黄河下游洪水快速掩埋而保存的汉代文化遗址,是研究黄河流域历史气候变化与古河道变迁的理想载体。近年来,石英的光释光(OSL)测年技术广泛应用于水成沉积物的定年。本文选取三杨庄文化遗址区的一个深度为10.40 m的剖面,使用细颗粒石英单片再生剂量(SAR)法OSL技术测量了该剖面的8个样品的年龄,建立了剖面年代标尺,并与前人测得的加速器质谱(AMS)^(14)C年龄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1)三杨庄剖面年龄分布在约12.43 — 1.21 ka,沉积于整个全新世时期,剖面沉积速率波动幅度较大,在约3.91 — 3.15 ka(深度9.60 — 5.00 m)沉积速率很快,而3.91 ka之前的早—中全新世时沉积速率较慢;(2)剖面深度8.60 — 5.00 m,^(14)C年代相对OSL年代出现严重高估,高估值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由约2 ka变化到约7 ka,推断三杨庄剖面^(14)C年代的高估可能是由于碳库效应的影响;(3)三杨庄剖面细颗粒石英OSL测年结果指示细颗粒石英在河流-洪积相沉积物测定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光释光测年 ^14C测年 碳库效应 三杨庄
下载PDF
中国东北末次冰期松原黄土的释光测年及其古气候意义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松娜 王旭龙 康树刚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7年第5期397-406,共10页
本文以中国东北松原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光释光测年建立其末次冰期年代标尺,并探讨磁化率和平均粒径这两个黄土研究中常用的气候替代性指标的可能指示意义。采用成熟的细颗粒石英单片再生(SAR)光释光(OSL)测年技术获得了松原剖面顶部5.... 本文以中国东北松原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光释光测年建立其末次冰期年代标尺,并探讨磁化率和平均粒径这两个黄土研究中常用的气候替代性指标的可能指示意义。采用成熟的细颗粒石英单片再生(SAR)光释光(OSL)测年技术获得了松原剖面顶部5.5 m年代6个,并获得了2 cm间距的低频磁化率和平均粒径这两个常规参数。石英OSL测年相关检验证实了该技术测量松原黄土的可靠性。测年结果表明,松原剖面顶部5.5 m主要沉积于末次冰期的中晚期,即约5.5—1.8 m((52.18±3.47)—(27.76±1.77)ka)主要堆积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3中晚期,而顶部1.8—0.4 m((27.76±1.77)—(20.61±1.31)ka)堆积于MIS2早期。磁化率自52.18±3.47 ka到27.76±1.77 ka经历了先小幅降低又小幅升高,波动幅度较小,而自27.76±1.77 ka以后,磁化率值呈整体下降并呈现大幅度摆动。平均粒径则自52.18±3.47 ka到46.80±3.13 ka呈明显变小趋势,自46.80±3.13 ka到约20 ka变化不大,自约20 ka以后,平均粒径由约40μm陡然增加至约140μm,并在之后稳定在这一水平。测试结果对比显示,磁化率和粒度的变化不具有明显的相位关系,且同黄土高原渭南剖面末次冰期磁化率和平均粒径的变化也表现出明显的不一致现象。因此,在对松原黄土剖面的研究中,将磁化率和平均粒径分别作为东亚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替代性指标使用时要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原黄土 末次冰期 石英光释光 磁化率 平均粒径 古气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