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52钢在H2S/CO2饱和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康永印 袁曦 +1 位作者 黄金营 郭兴蓬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0,共4页
通过动电位扫描、交流阻抗、失重法等试验方法和SEM、EDS、XRD等表面分析技术对APIX52钢在35℃的H2S/CO2饱和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APIX52钢以H2S腐蚀为主,随着时间的延长,X52钢的腐蚀速率逐渐减... 通过动电位扫描、交流阻抗、失重法等试验方法和SEM、EDS、XRD等表面分析技术对APIX52钢在35℃的H2S/CO2饱和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APIX52钢以H2S腐蚀为主,随着时间的延长,X52钢的腐蚀速率逐渐减小,最后趋于一稳定值;腐蚀产物膜为双层结构,膜外层较为致密,富含元素Fe和S,膜内层比较疏松,富含元素Fe和O。这种双层结构与腐蚀产物膜的离子选择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I X52钢 H2S/CO2 腐蚀行为 腐蚀产物膜 离子选择性
下载PDF
络合还原法制备碳载钯纳米粒子及其电催化甲酸氧化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卫 康永印 +3 位作者 杜翀 邹志青 张校刚 杨辉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2-386,共5页
应用柠檬酸钠络合还原法制备了粒径小、分布均匀的碳载Pd纳米粒子(Pd/C).由于柠檬酸钠的络合作用,有效地降低了Pd粒子在形成过程中的团聚.经过简单的热处理调控Pd粒子大小,发现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Pd粒子直径由初始的2.7 nm增大到5.8 n... 应用柠檬酸钠络合还原法制备了粒径小、分布均匀的碳载Pd纳米粒子(Pd/C).由于柠檬酸钠的络合作用,有效地降低了Pd粒子在形成过程中的团聚.经过简单的热处理调控Pd粒子大小,发现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Pd粒子直径由初始的2.7 nm增大到5.8 nm左右.电化学测试表明Pd/C的Pd粒子尺寸越小,电催化甲酸氧化的质量比活性越高,但如当Pd粒径较大,则催化剂呈现出更高的面积比活性.Pd粒径为3.6 nm的催化剂,其电催化甲酸氧化的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催化剂 柠檬酸钠 络合还原 甲酸氧化 尺寸效应
下载PDF
DFAFC膜电极组件阳极催化层结构的设计
3
作者 康永印 任明军 +1 位作者 邹志青 杨辉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4-187,共4页
设计了混合单催化层[m(PtRu)∶m(Pd)=1∶1]、双催化层[m(PtRu)∶m(Pd)=1∶1]和三层催化层[m(PtRu)∶m(Pd)∶m(PtRu)=1∶2∶1]等阳极催化层结构的膜电极组件(MEA),催化剂总载量均为8 mg/cm2。混合单催化层和三层催化层可提高直接甲酸燃... 设计了混合单催化层[m(PtRu)∶m(Pd)=1∶1]、双催化层[m(PtRu)∶m(Pd)=1∶1]和三层催化层[m(PtRu)∶m(Pd)∶m(PtRu)=1∶2∶1]等阳极催化层结构的膜电极组件(MEA),催化剂总载量均为8 mg/cm2。混合单催化层和三层催化层可提高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的稳定性和燃料利用率。以2 mol/L甲醇+10 mol/L甲酸为燃料,三层催化层MEA的峰值功率密度从以10 mol/L甲酸为燃料的36.6 mW/cm2提高到43.1 mW/cm2,放电电压从0.44 V提高到0.45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 性能 阳极催化层 膜电极组件(MEA)
下载PDF
应用于液晶显示背光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研究进展
4
作者 余世荣 康永印 +1 位作者 王海琳 朱伟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1-303,共13页
胶体量子点由于具有宽吸收、窄发射、可溶液加工等优异光学特性,可以赋能液晶显示技术实现高色域的画质效果而获得越来越多的产业应用,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产品为量子点光转换膜。典型的量子点光转换膜为上下阻隔膜加中间量子点树脂的三... 胶体量子点由于具有宽吸收、窄发射、可溶液加工等优异光学特性,可以赋能液晶显示技术实现高色域的画质效果而获得越来越多的产业应用,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产品为量子点光转换膜。典型的量子点光转换膜为上下阻隔膜加中间量子点树脂的三明治结构:上下阻隔膜起到隔绝水、氧,实现保护量子点中间层的作用;量子点树脂层为实现量子点光转换效果的重要载体,一般包含红色和绿色量子点材料,在背光蓝色LED的激发下发射红光和绿光,并与透过的蓝光一起实现R/G/B的三基色白光,可以实现100%NTSC以上色域覆盖。量子点光转换膜从最开始昂贵的高阻隔(10^(-3)~10^(-4)g·m^(-2)·day^(-1))方案逐渐发展为高性价比的较低阻隔(10^(-1)g·m^(-2)·day^(-1))技术方案,进而使产品应用得到普及。其产品形态也从最开始的大尺寸电视产品1397~2159 mm(55~85 in),逐步渗透到显示器、笔记本、车载、平板、VR以及可穿戴等中小尺寸显示产品等。因其能够大幅提高产品的色彩显现力和产品附加值,从而获得品牌客户和消费者越来越多的认可。本文从量子点光转换膜的结构、功能着手,综述了量子点光转换膜的技术发展过程、最新的研究进展、标准研制情况以及市场发展趋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光转换 阻隔膜 光谱优化 高色域 标准化 可靠性
下载PDF
光致发光胶体量子点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康永印 宋志成 +2 位作者 乔培胜 杜向鹏 赵飞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7-475,共9页
胶体量子点材料由于具有激发光谱宽、半峰宽窄、颜色可调和可溶液加工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经过30多年的发展,量子点材料已实现了"绿色合成路线"和核壳结构设计的优化,部分量子点已可以做到工业化产品生产供应,并已开发出商... 胶体量子点材料由于具有激发光谱宽、半峰宽窄、颜色可调和可溶液加工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经过30多年的发展,量子点材料已实现了"绿色合成路线"和核壳结构设计的优化,部分量子点已可以做到工业化产品生产供应,并已开发出商业化应用的光致发光器件,该系列器件相继应用于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照明和显示领域。尤其是光致发光量子点器件在显示领域的商业应用,其将色域典型值从传统的72%提高到100%以上,显示色彩更加丰富多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产业界厂商参与到量子点应用的阵营中。本文介绍了胶体量子点发光的基本原理、量子点制备及结构设计发展历程、量子点光致发光器件在LED照明和显示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量子点 绿色合成 核壳结构 光致发光器件 量子点管 量子点膜 量子点彩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