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信受治疗瘿病经验 被引量:6
1
作者 康煜冬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82-583,共2页
我院外科吴信受教授在4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对中医药内外合治瘿病(甲状腺疾病的总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关键词 吴信受 瘿病 中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甲状腺疾病
下载PDF
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60例 被引量:8
2
作者 康煜冬 吕培文 《北京中医药》 2010年第5期371-372,共2页
目的观察房芝萱先生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经验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急性期及5例慢性期患者,根据其湿热凝滞、脉络不通与气虚血瘀、脉络凝结的不同辨证,而分别使用房先生急慢性期经验方加减治疗。结果痊愈45例,好转14例,无效1例。结论... 目的观察房芝萱先生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经验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急性期及5例慢性期患者,根据其湿热凝滞、脉络不通与气虚血瘀、脉络凝结的不同辨证,而分别使用房先生急慢性期经验方加减治疗。结果痊愈45例,好转14例,无效1例。结论使用房先生经验方治疗本病临床疗效良好,可作为治疗本病的较好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 血栓性浅静脉炎
下载PDF
愈疮散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临床及实验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康煜冬 张金茹 吕培文 《北京中医》 2000年第2期31-32,共2页
愈疮散是以黄连、麝香、珍珠粉、血竭、白芨等中药制成的外用散剂。具有清热解毒 ,化腐结痂生肌作用 ,主要用于下肢慢性溃疡的治疗。治愈率为 5 0 % ,总有效率为 93 .3 %。与对照组相比P <0 .0 5 ,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愈疮散 下肢慢性溃疡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活血透热汤加减治疗臀痈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康煜冬 《湖北中医杂志》 2013年第8期33-34,共2页
臀痈在临床是常见病,急性期常由湿热火毒内生,或注射时感染毒邪及局部疮疖发展而来;慢性期多由湿痰凝结,或注射药液吸收不良及急性期迁延而致。其慢性期治疗较为棘手,临床常见医者认为痈多为火毒,热毒所致,故慢性期也大量使用清... 臀痈在临床是常见病,急性期常由湿热火毒内生,或注射时感染毒邪及局部疮疖发展而来;慢性期多由湿痰凝结,或注射药液吸收不良及急性期迁延而致。其慢性期治疗较为棘手,临床常见医者认为痈多为火毒,热毒所致,故慢性期也大量使用清热解毒药物,致使毒邪深陷,气血凝滞,缠绵难愈。笔者认为其慢性期属半阴半阳证,自拟活血透热汤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痈 半阴半阳证 中医药疗法 活血透热汤
下载PDF
颈部血管瘤继发血栓治疗1例
5
作者 康煜冬 吕培文 《北京中医药》 2012年第4期295-295,共1页
患者,女,67岁,因左颈部肿物7年,突发肿大疼痛3个月,于2011年7月9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外科门诊就诊。主诉:7年前左颈部无明显诱因生长一肿物,柔软,约3×3cm,略高出皮面,无明显不适,未就诊、未治疗。3个月前... 患者,女,67岁,因左颈部肿物7年,突发肿大疼痛3个月,于2011年7月9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外科门诊就诊。主诉:7年前左颈部无明显诱因生长一肿物,柔软,约3×3cm,略高出皮面,无明显不适,未就诊、未治疗。3个月前,由于生气,左颈部肿物迅速长大,且伴剧烈疼痛,于外院就诊,彩超检查:左颈部皮下软组织内混合回声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血管瘤 血栓 验案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坏死性筋膜炎8例
6
作者 康煜冬 吕培文 《北京中医》 2001年第3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坏死中筋膜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内治法 外治法
下载PDF
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广宇 王雨 +5 位作者 朱艳萍 康煜冬 王伏声 丁毅 董雨 徐旭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1期7678-7683,共6页
背景:目前,国内外研究多采用酶消化法结合免疫磁珠法分离微血管内皮细胞,然而步骤过于繁琐且对细胞损伤较大。因而,如何简化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培养,同时又能获得到高纯度的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成为研究热点。目的:探索一种简... 背景:目前,国内外研究多采用酶消化法结合免疫磁珠法分离微血管内皮细胞,然而步骤过于繁琐且对细胞损伤较大。因而,如何简化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培养,同时又能获得到高纯度的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成为研究热点。目的:探索一种简便高效的来源于糖尿病患者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并进行鉴定。方法:利用临床上糖尿病伴足部慢性创面截肢后,肢体近心端皮肤和局部创面周围皮肤真皮浅层组织。经剪碎后采用贴壁法和短时少量应用胰酶法得到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传代时利用胰酶消化法和反复贴壁法对细胞进行纯化。结果与结论:1实验成功获取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的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在培养24 h后基本完全贴壁,第10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12至13天细胞浓度达80%,传代细胞较原代细胞生长活跃,培养5-7 d可长满培养瓶底,呈"铺路石样"排布;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培养的细胞中FⅧ因子与CD31相关抗原呈阳性,细胞阳性率达100%;3MTT法测得培养第2、4、5代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曲线呈倒"S"形。4结果证实,应用贴壁法,并在培养过程中少量短时应用胰酶法,可获得大量高纯度的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内皮细胞 血管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血管内皮细胞 微血管 人皮肤真皮浅层 原代培养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细胞鉴定 FⅧ因子相关抗原 CD31 MTT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朱红膏纱条外敷联合西医治疗阴虚湿热型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吴珣 丁毅 +3 位作者 康煜冬 王伏声 王雨 董雨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在西医基础上朱红膏纱条外敷治疗阴虚湿热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血流变学、血流量及炎症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阴虚湿热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 目的探讨在西医基础上朱红膏纱条外敷治疗阴虚湿热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血流变学、血流量及炎症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阴虚湿热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西医治疗基础上外用朱红膏治疗。评估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踝肱指数(ABI)、症状体征积分、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治疗前后腘动脉、股动脉和足背动脉血流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07%(51/56),高于对照组82.14%(4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BI为(0.92±0.18),高于对照组治疗后(0.81±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为(5.17±0.63)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6.29±0.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Fib和Hs-CRP分别为(4.32±0.44)Pa·s、(9.76±1.09)Pa·s、(3.42±0.58)g/L和(7.38±0.76)mg/L,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4.85±0.43)Pa·s、(11.28±1.05)Pa·s、(4.10±0.62)和g/L(9.32±0.8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腘动脉、股动脉和足背动脉血流量分别为(113.53±10.26)ml/min、(448.24±32.36)ml/min和(30.38±3.63)ml/min,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02.42±9.84)ml/min、(430.61±31.28)ml/min和(26.08±4.17)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朱红膏纱条外敷结合西医治疗阴虚湿热型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血流变学、血流速度及炎症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脱疽 糖尿病足 阴虚湿热 朱红膏 疮面
下载PDF
回阳生肌膏对慢性皮肤溃疡形态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广宇 王伏声 +5 位作者 丁毅 康煜冬 李勇 王雨 董雨 徐旭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2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回阳生肌膏治疗慢性皮肤溃疡腐肉、肉芽、脓液及组织HE染色形态变化规律。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40例局部辨证为寒湿凝滞证慢性疮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回阳生肌膏纱条,对... 目的:探讨回阳生肌膏治疗慢性皮肤溃疡腐肉、肉芽、脓液及组织HE染色形态变化规律。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40例局部辨证为寒湿凝滞证慢性疮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回阳生肌膏纱条,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疮面形态评分和治疗前后皮下组织HE染色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的评分治疗前为(29.1±5.7)分,治疗组为(28.4±6.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为(25.7±5.4)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为(22.9±6.8)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组织HE染色观察,治疗前炎症细胞较多,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较少且形态瘦小,分布散乱,胶原纤维淡染,治疗后炎症细胞减少,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数量多形态饱满,分布规律,胶原纤维深染,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更好的愈合趋势。结论回阳生肌膏主要功效“温阳益气”,使慢性皮肤溃疡疮面由“阴”转“阳”,由“静”转“动”,从而加速疮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阳生肌膏 形态 慢性皮肤溃疡
下载PDF
回阳生肌散对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31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广宇 董建勋 +4 位作者 徐旭英 李勇 丁毅 康煜冬 董雨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2045-2048,共4页
目的:中医外治药物回阳生肌散对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伴酮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临床上分泌物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的慢性难愈性属阴证疮面31例。入选标准:疮面色晦褐污秽,疮形平塌,无新生肉芽;疮周皮色淡黯,遇凉有酸痛、抽痛... 目的:中医外治药物回阳生肌散对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伴酮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临床上分泌物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的慢性难愈性属阴证疮面31例。入选标准:疮面色晦褐污秽,疮形平塌,无新生肉芽;疮周皮色淡黯,遇凉有酸痛、抽痛,分泌物清稀,或如粉浆,或干涸。应用回阳生肌散或膏剂、纱条治疗,疮面分泌物增加稠厚或有肉芽组织生长或10~15天时再次行分泌物培养。结果:治疗后分泌物培养为杆菌的有9例,其中仍为铜绿假单胞菌1例,大肠埃希氏菌(2)、肺炎克雷伯菌(2)、阴沟肠杆菌(2)、奇异变形杆菌(1)、鲍曼不动杆菌(1);球菌的有1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2)、表皮葡萄球菌(3)、屎肠球菌(2)、鹑鸡肠球菌(1),无细菌生长4例。治疗前抗菌素敏感率平均为52.82%,治疗后杆菌为50.23%,球菌为54.87%,与治疗前比较P=0.32。结论:回阳生肌散不仅可以杀菌、抑菌,对病原菌抗药性影响较小或无影响,而且能促进疮面失活组织去除、肉芽增生、细胞激活,体现了中医药整体、辨证论治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阳生肌膏 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 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
下载PDF
糖尿病足2号方对气虚血瘀型脱疽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珣 丁毅 +3 位作者 康煜冬 王伏声 王雨 董雨 《中医药信息》 2017年第5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2号方对气虚血瘀型脱疽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9例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血塞通与糖尿病足2号方,两组均治...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2号方对气虚血瘀型脱疽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9例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血塞通与糖尿病足2号方,两组均治疗30天,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踝肱比值和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BI和VEGF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临床有效率100.00%,对照组有效率90.9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与糖尿病足2号方联用可降低ASO患者ABI比值,下调VEGF水平,改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疽 气虚血瘀 血管内皮细胞 糖尿病足2号方
下载PDF
活血回阳祛腐法治疗糖尿病足伴慢性骨髓炎93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广宇 徐旭英 +5 位作者 王伏声 丁毅 康煜冬 李勇 王雨 董雨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活血、回阳、祛腐外治生肌三法对糖尿病足伴慢性骨髓炎的治疗优势。方法:局部辨证,应用活血、回阳、祛腐外治生肌三法代表药物紫色疽疮膏、朱红膏、回阳生肌膏,短期(2-3周)抗菌素,有限手术,共治疗糖尿病足伴慢性骨髓... 目的:探讨活血、回阳、祛腐外治生肌三法对糖尿病足伴慢性骨髓炎的治疗优势。方法:局部辨证,应用活血、回阳、祛腐外治生肌三法代表药物紫色疽疮膏、朱红膏、回阳生肌膏,短期(2-3周)抗菌素,有限手术,共治疗糖尿病足伴慢性骨髓炎93例。结果:仅局部应用中药29.00%(27/93),有限手术61.29%(57/93),膝上截肢6.45%(6/93),死亡3.22%(3/93),初次治疗后疮面愈合77.40%(72/93);全身应用抗菌素61.29%(57/93),未应用抗菌素38.7%(36/93),常见抗菌素敏感性较高的是亚胺培南(78.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0.6%)、莫西沙星(64.2%)、氨曲南(60.2%)、利奈唑脘(59.1%)、左旋氧氟沙星(56.7%)等。结论:局部辨证外用中药,配合有限手术,短期内应用抗菌素,可以作为糖尿病伴慢性骨髓炎有效的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药治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糖尿病足 生肌三法
下载PDF
散刺法联合朱红膏纱条换药治疗臁疮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3
作者 马树梅 康煜冬 《河北中医》 2017年第2期284-286,共3页
目的观察散刺法联合朱红膏纱条换药治疗臁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臁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予散刺法联合朱红膏纱条换药治疗,对照组34例予单纯朱红膏纱条换药。2组均治疗8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疮面面积、疮周颜色改善情... 目的观察散刺法联合朱红膏纱条换药治疗臁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臁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予散刺法联合朱红膏纱条换药治疗,对照组34例予单纯朱红膏纱条换药。2组均治疗8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疮面面积、疮周颜色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疮周颜色改善率分别为91.43%、71.43%,对照组分别为73.53%、35.2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疮面面积均较本组治疗前缩小,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刺法联合朱红膏纱条换药治疗臁疮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臁疮 针刺疗法 膏剂 外治法
下载PDF
Seminar教学法提高中医外科学教学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珣 康煜冬 《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0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中医外科学的教学效果,以提高中医外科学教学质量,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要。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专业2个班的学生,2013级同学为实验组,应用课堂理论教学及Seminar教学见习,共42人;2012...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中医外科学的教学效果,以提高中医外科学教学质量,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要。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专业2个班的学生,2013级同学为实验组,应用课堂理论教学及Seminar教学见习,共42人;2012级同学为对照组,应用课堂理论教学及传统教学见习,共40人。结果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与传统教学相比较,Seminar教学法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创新意识,促进师生互动,加深中医外科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Seminar教学法在中医外科教学中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使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更有效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NAR教学法 中医外科学 教学质量
下载PDF
中药珠香散治疗慢性难愈合性下肢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丽彩 康煜冬 +2 位作者 李萍 盛巡 徐宝婴 《医学研究通讯》 2000年第12期41-42,共2页
慢性难愈合性下肢溃疡是临床常见病,易反复发作,经久难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局部或全身抗菌药物,而抗菌药对细胞的增殖、分化有抑制作用,延缓伤口愈合。中药治疗本病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化腐生肌、活血生肌等不同... 慢性难愈合性下肢溃疡是临床常见病,易反复发作,经久难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局部或全身抗菌药物,而抗菌药对细胞的增殖、分化有抑制作用,延缓伤口愈合。中药治疗本病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化腐生肌、活血生肌等不同途径促进溃疡愈合。中药珠香散是我院多年临床实践的总结,对慢性难愈合性下肢溃疡有显著疗效,现归纳总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溃疡 慢性 珠香散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药内外合治结节性甲状腺肿50例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康煜冬 吴信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4年第3期262-262,共1页
关键词 中药 内外合治 结节性甲状腺肿
下载PDF
辨证循经注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联合中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董建勋 冯凯 +6 位作者 王伏声 丁毅 牛晓暐 徐旭英 康煜冬 李勇 吴珣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辨证循经注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BM—MNC)对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42例严重下肢缺血患者。术前1周应用益气活血通脉中药,1周后抽取骨髓液,依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单个核细胞;... 目的观察辨证循经注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BM—MNC)对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42例严重下肢缺血患者。术前1周应用益气活血通脉中药,1周后抽取骨髓液,依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单个核细胞;采用辨证循经的方法注射缺血肢体。术后在益气活血通脉方基础上,连服4—6周具有温阳、温经、通络作用的中药。观察手术前后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光电容积描记(photoplethysmography,PPG)、经皮氧分压(TcPO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痛感、冷感、创面生长愈合等情况,进而综合评价其疗效。结果注射1—2周后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静息痛、冷感改善较明显;2周后下肢膝关节下10cm处有不同程度的TcPO2升高和TcPCO2降低;4周后ABI有增加趋势;PPG波形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跛行距离延长;疮面愈合周期缩短。结论辨证循经注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联合中药对改善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具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 循经注射 骨髓单个核细胞 下肢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