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淹水条件与植被类型对洱海湖滨带微生物群落特征及脱氮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
1
作者
廖万雪
田泽斌
+3 位作者
侯泽英
祝枫
储昭升
袁静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4-1373,共10页
为探究淹水条件与植被类型对湖滨带微生物群落结构、脱氮功能基因的影响,以洱海湖滨带3种淹水条件(不淹水、间歇淹水、持续淹水)和6种植被类型(草地、林地、林草地、挺水、沉水、无植被)土壤/底泥中的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RNA基...
为探究淹水条件与植被类型对湖滨带微生物群落结构、脱氮功能基因的影响,以洱海湖滨带3种淹水条件(不淹水、间歇淹水、持续淹水)和6种植被类型(草地、林地、林草地、挺水、沉水、无植被)土壤/底泥中的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淹水条件和植被类型对洱海湖滨带土壤和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微生物脱氮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交界区作为湖滨带物质交换与能量流动最频繁的区域,受水位波动影响环境条件复杂,其土壤/底泥中氮循环的重要微生物类群(如绿弯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等)的相对丰度及α多样性均高于陆向区和水向区;而植被类型主要影响水向区底泥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α多样性。微生物脱氮功能基因丰度的差异进一步说明湖滨带脱氮微生物的空间分布特点,陆向区和交界区更高的功能基因丰度说明微生物脱氮活动更强烈。含水率、碳氮比、有机碳和亚硝氮是洱海湖滨带土壤/底泥脱氮过程功能基因丰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其浓度变化是淹水条件和植被类型影响脱氮功能基因丰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滨带
淹水条件
植被类型
微生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下秸秆覆盖种植大球盖菇对苦驴河源头坡地清水产流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方梦萦
李玉成
+3 位作者
张学胜
白云
邓威
廖万雪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53,共7页
[目的]探索秸秆覆盖种植大球盖菇模式对经济林(尤其是刚刚荒改坡的经济林)清水产流和改土控草的影响,为坡地水源涵养、生态保育、控草保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派河上游苦驴河的源头,选取2组不同种类的坡地经济林,利用秸秆覆盖种植大...
[目的]探索秸秆覆盖种植大球盖菇模式对经济林(尤其是刚刚荒改坡的经济林)清水产流和改土控草的影响,为坡地水源涵养、生态保育、控草保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派河上游苦驴河的源头,选取2组不同种类的坡地经济林,利用秸秆覆盖种植大球盖菇技术,在大球盖菇生长的不同时期对该区域坡地水质、土壤有机质和杂草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采用秸秆覆盖种植大球盖菇的技术,平均能有效降低该地区水中总氮42.68%~50.47%,总磷45.72%~46.74%和悬浮物(SS)33.41%~36.58%的含量,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平均增长了10.17%~16.42%,减少该区域杂草多样性和种类,有效降低了该地水肥流失,可在较短时间内无害且快速地增加该区域清水产流能力。[结论]采用秸秆覆盖种植大球盖菇的技术,能有效降低坡地径流水中总氮、总磷和SS的含量,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减少该区域杂草多样性和种类,起到控制水肥和水土流失作用,在当年荒改坡的坡地上,该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大球盖菇
苦驴河源头
坡地
清水产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淹水条件与植被类型对洱海湖滨带微生物群落特征及脱氮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
1
作者
廖万雪
田泽斌
侯泽英
祝枫
储昭升
袁静
机构
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出处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4-1373,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1YFC3201003)。
文摘
为探究淹水条件与植被类型对湖滨带微生物群落结构、脱氮功能基因的影响,以洱海湖滨带3种淹水条件(不淹水、间歇淹水、持续淹水)和6种植被类型(草地、林地、林草地、挺水、沉水、无植被)土壤/底泥中的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淹水条件和植被类型对洱海湖滨带土壤和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微生物脱氮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交界区作为湖滨带物质交换与能量流动最频繁的区域,受水位波动影响环境条件复杂,其土壤/底泥中氮循环的重要微生物类群(如绿弯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等)的相对丰度及α多样性均高于陆向区和水向区;而植被类型主要影响水向区底泥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α多样性。微生物脱氮功能基因丰度的差异进一步说明湖滨带脱氮微生物的空间分布特点,陆向区和交界区更高的功能基因丰度说明微生物脱氮活动更强烈。含水率、碳氮比、有机碳和亚硝氮是洱海湖滨带土壤/底泥脱氮过程功能基因丰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其浓度变化是淹水条件和植被类型影响脱氮功能基因丰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湖滨带
淹水条件
植被类型
微生物
群落结构
Keywords
ecotone zone
flooding condition
vegetation type
microorganism
community structure
分类号
X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下秸秆覆盖种植大球盖菇对苦驴河源头坡地清水产流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方梦萦
李玉成
张学胜
白云
邓威
廖万雪
机构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53,共7页
基金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水源涵养和生态保育清洁小流域技术综合集成应用推广”(2017ZX07603-002)。
文摘
[目的]探索秸秆覆盖种植大球盖菇模式对经济林(尤其是刚刚荒改坡的经济林)清水产流和改土控草的影响,为坡地水源涵养、生态保育、控草保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派河上游苦驴河的源头,选取2组不同种类的坡地经济林,利用秸秆覆盖种植大球盖菇技术,在大球盖菇生长的不同时期对该区域坡地水质、土壤有机质和杂草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采用秸秆覆盖种植大球盖菇的技术,平均能有效降低该地区水中总氮42.68%~50.47%,总磷45.72%~46.74%和悬浮物(SS)33.41%~36.58%的含量,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平均增长了10.17%~16.42%,减少该区域杂草多样性和种类,有效降低了该地水肥流失,可在较短时间内无害且快速地增加该区域清水产流能力。[结论]采用秸秆覆盖种植大球盖菇的技术,能有效降低坡地径流水中总氮、总磷和SS的含量,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减少该区域杂草多样性和种类,起到控制水肥和水土流失作用,在当年荒改坡的坡地上,该作用更加明显。
关键词
秸秆覆盖
大球盖菇
苦驴河源头
坡地
清水产流
Keywords
mulch with straw
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the source area of Kulu River
slope land
clean water runoff generation
分类号
S19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淹水条件与植被类型对洱海湖滨带微生物群落特征及脱氮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
廖万雪
田泽斌
侯泽英
祝枫
储昭升
袁静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林下秸秆覆盖种植大球盖菇对苦驴河源头坡地清水产流的影响
方梦萦
李玉成
张学胜
白云
邓威
廖万雪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