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MW低温堆余热排出系统安全分析程序研制 被引量:3
1
作者 廖义香 秋穗正 +2 位作者 张维忠 郭玉君 贾斗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8-330,共3页
建立了 2 0 0MW低温供热堆余热排出系统的热工水力数学模型 ,该模型采用了一维均相模型 ,并做了漂移修正 .研制了适用于该系统的稳态及瞬态热工水力特性分析程序 ,利用该程序对该系统投入运行后的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 ,分析时热源的模拟... 建立了 2 0 0MW低温供热堆余热排出系统的热工水力数学模型 ,该模型采用了一维均相模型 ,并做了漂移修正 .研制了适用于该系统的稳态及瞬态热工水力特性分析程序 ,利用该程序对该系统投入运行后的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 ,分析时热源的模拟采用了温度边界 .计算结果表明 ,2 0 0MW低温供热堆余热排出系统能够满足停堆后堆芯余热安全排出的要求 ,从投入到稳定运行的过渡过程中 ,系统中各参数的变化趋势与理论分析相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MW低温供热堆 余热排出系统 热工水力模型 冷却系统 安全分析程序 换热功率
下载PDF
MCNP程序在ADS屏蔽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廖义香 张文星 龚学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26-529,共4页
利用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MCNP程序计算了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DS)中质子束管内的中子注量率分布以及通过质子束管顶端面和其它外表面逸出的中子注量率,得出了一些对ADS设计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MCNP程序 次临界系统 中子注量率 ADS 屏蔽计算 加速器 蒙特卡罗方法 端面 驱动 质子
下载PDF
蒙特卡罗方法在ADS屏蔽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廖义香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6-108,132,共4页
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了新一代核能系统加速器驱动系统(ADS)中质子束管内的中子归一化注量率分布以及通过质子束管入口和其它外表面逸出的归一化中子注量率,得出了一些对ADS系统的设计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蒙特卡罗方法 加速器驱动系统(ADS) 屏蔽计算
下载PDF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安全分析程序SAC-PREARS的功能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廖义香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90,共5页
SAC PREARS是一个用于分析非能动RHRS稳态和瞬态安全特性的专用程序。通过实验验证的用于AC 60 0非能动RHRS安全分析的MISAP程序 ,对SAC PREARS程序进行了稳态计算验证。并应用SAC PREARS程序对 2 0 0MW核供热堆非能动RHRS稳态和瞬态热... SAC PREARS是一个用于分析非能动RHRS稳态和瞬态安全特性的专用程序。通过实验验证的用于AC 60 0非能动RHRS安全分析的MISAP程序 ,对SAC PREARS程序进行了稳态计算验证。并应用SAC PREARS程序对 2 0 0MW核供热堆非能动RHRS稳态和瞬态热工水力特性进行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安全分析程序 SAC-PREARS 功能 应用 核共热堆 自然循环
下载PDF
200MW核供热堆余热排出系统排热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廖义香 秋穗正 +1 位作者 郭玉君 贾斗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36-440,共5页
运用一维流体动力学模型对 2 0 0MW核供热堆余热排出系统的余热排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并对该系统的排热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 :余热排出系统的空冷器面积和空冷塔高度是影响余热排出能力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核供热堆 余热排出系统 自然循环 排热能力 数值计算
下载PDF
安全分析程序SAC-PREARS的开发
6
作者 廖义香 张文星 +1 位作者 贾斗南 于涛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4-386,共3页
介绍了SAC-PREARS程序的基本数学模型。利用MISAP程序和通用程序TRAC-PF1对SAC-PREARS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SAC-PREARS程序能够有效地计算和分析核供热堆PRHRS的稳态和瞬态热工水力特性。
关键词 核供热堆 自然循环 余热排除系统 安全分析
下载PDF
微机型安全分析程序SAC-PREARS简介
7
作者 廖义香 于涛 《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2年第4期39-42,共4页
SAC -PREARS是一个用于分析非能动余热系统 (PRHRS)的稳态和瞬态安全特性的专用程序 .应用SAC -PREARS程序对 2 0 0mW核供热堆PRHRS的稳态和瞬态热工水力特性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核供热堆 自然循环 PRHRS 安全分析
下载PDF
高通量工程试验堆堆芯流量分配计算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维忠 秋穗正 +5 位作者 曾科 廖义香 贾斗南 邱立清 彭凤 林正兴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7-100,112,共5页
建立了合理的高通量工程试验堆 (HFETR)堆芯流量分配计算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应用此程序可以精确计算和分析 HFETR堆芯流量分配和温场。经过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提供的实验数据的验证计算表明,本程序计算结果与相应的实验... 建立了合理的高通量工程试验堆 (HFETR)堆芯流量分配计算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应用此程序可以精确计算和分析 HFETR堆芯流量分配和温场。经过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提供的实验数据的验证计算表明,本程序计算结果与相应的实验数据符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工程试验堆 堆芯 流量分配 计算程序 稳态分析
下载PDF
ADS次临界实验装置设计方案验证 被引量:5
9
作者 于涛 史永谦 +1 位作者 夏普 廖义香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7-339,共3页
根据设计要求,使用MCNP/4C程序计算了多种次临界反应堆均匀化堆芯布置方案的临界问题,确保Keff在0.92~1.00之间.为加速器驱动的洁净核能系统(ADS:Accelerator Driven System)的次临界实验装置设计提供了初步数据.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的洁净核能系统 次临界装置 快热耦合
下载PDF
ADS"启明星"次临界实验平台物理方案初步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涛 史永谦 +1 位作者 夏普 廖义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30-532,共3页
使用MCNP程序对几种堆芯均匀化布置进行了临界计算,keff在0.92-1.00之间。计算结果为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DS)的次临界实验平台物理方案设计提供了初步设计方案。
关键词 堆芯 MCNP程序 次临界系统 ADS 临界计算 加速器 初步设计 物理 实验平台 均匀化
下载PDF
液钠沸腾两相流流型与临界热流密度(CHF)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秋穗正 张维忠 +1 位作者 廖义香 贾斗南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2-237,共6页
通过大量的液态金属钠临界热流密度 (CHF)的实验研究 ,结合液钠两相传热流动特性及液钠的物性特点 ,分析了起始沸腾流型 ,泡状流 ,块状流 ,环状流和双向环状流的热工水力特性 ;并从实验结果出发 。
关键词 快中子增殖堆 沸腾 流型 临界热流密度 两相流 传热 传热恶化机理 液态金属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ADS原理验证装置燃料布置方案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涛 史永谦 +3 位作者 夏普 廖义香 鲜文平 杜海东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共3页
“启明星”的次临界驱动堆是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Accelerator Driven System,ADS)的原理验证装置.采用快-热耦合的堆芯组成方式,由天然金属铀组成快中子能谱区,低浓铀元件组成热中子能谱区。使用MCNP程序的U卡和Fill卡对次临界实... “启明星”的次临界驱动堆是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Accelerator Driven System,ADS)的原理验证装置.采用快-热耦合的堆芯组成方式,由天然金属铀组成快中子能谱区,低浓铀元件组成热中子能谱区。使用MCNP程序的U卡和Fill卡对次临界实验装置进行设计计算,根据k_(eff)在0.90~1.00之间的设计要求,确定了热区的燃料栅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 原理验证装置 次临界驱动堆 快-热耦合
下载PDF
ADS原理验证装置快热耦合次临界堆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涛 史永谦 +3 位作者 夏普 廖义香 鲜文平 胡彩荣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3-66,56,共5页
作为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ADS)原理验证装置“启明星”一号的次临界驱动堆,堆芯采用快- 热耦合方式组成,由天然金属铀组成快中子能谱区能有效地嬗变锕系元素(MA),低浓铀元件组成热中子能谱区能有效地嬗变裂变产物(FP)。使用MCNP程序... 作为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ADS)原理验证装置“启明星”一号的次临界驱动堆,堆芯采用快- 热耦合方式组成,由天然金属铀组成快中子能谱区能有效地嬗变锕系元素(MA),低浓铀元件组成热中子能谱区能有效地嬗变裂变产物(FP)。使用MCNP程序对次临界实验装置进行设计计算,确保keff在 0.90-1.0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的洁净核能系统 原理验证装置 次临界驱动堆 快热耦合
下载PDF
MCNP程序计算中国人特性头模BNCT剂量分布
14
作者 于涛 凌球 +2 位作者 廖义香 付宏忠 胡东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6-218,共3页
对国际上普遍采用的Synder人体头部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有中国人解剖模型特征的几何模型和用于BNCT的人体头部MCNP计算模型,建立了一套用于BNCT治疗计划的软件。在软件模型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不同能量的中子进行治疗时的肿瘤及正常组织... 对国际上普遍采用的Synder人体头部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有中国人解剖模型特征的几何模型和用于BNCT的人体头部MCNP计算模型,建立了一套用于BNCT治疗计划的软件。在软件模型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不同能量的中子进行治疗时的肿瘤及正常组织剂量分布,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特征 BNCT 建模 剂量分布
下载PDF
液态钠临界热流密度实验研究
15
作者 秋穗正 张维忠 +1 位作者 廖义香 贾斗南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90-93,共4页
在液钠沸腾试验回路上研究了入口过冷度、质量流量、系统压力和液钠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对液态钠临界热流密度 (CHF)的影响机理 ,并获得了液钠沸腾CHF的预测公式。
关键词 快中子增殖堆 液钠 两相流 临界热流密度
下载PDF
MCNP程序计算中国人特性头模BNCT剂量分布
16
作者 于涛 凌球 +2 位作者 廖义香 付宏忠 胡东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39-1241,共3页
本文对国际上普遍采用的Synder人体头部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有中国人解剖模型特征的几何模型和用于BNCT的人体头部mcnp计算模型,建立了一套用于BNCT治疗计划的软件。在软件模型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不同能量的中子进行治疗时的肿瘤及正常... 本文对国际上普遍采用的Synder人体头部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有中国人解剖模型特征的几何模型和用于BNCT的人体头部mcnp计算模型,建立了一套用于BNCT治疗计划的软件。在软件模型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不同能量的中子进行治疗时的肿瘤及正常组织剂量分布,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特征 BNCT建模 剂量分布
下载PDF
利用小波多分辨分析寻求汽液两相均匀流模型的近似解
17
作者 张文星 廖义香 何灿阳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1期96-99,共4页
利用小波的多分辨分析特性来寻求微分方程的近似解,同时把这种方法应用到汽液两相均匀流模型的求解中,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求解变系数的耦合微分方程组.
关键词 多分辨分析 近似解 小波分析 汽液两相均匀流模型 耦合微分方程组
下载PDF
基于VOF方法的可调参数对气泡聚并过程计算精度与成本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萍 蒋怡 +1 位作者 廖义香 李家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67-2877,共11页
气泡聚并通过改变气液两相间界面面积,影响相间的传热和传质,而聚并时间和液膜厚度是描述2个气泡聚并过程的重要物理参数。采用流体体积(VOF)方法对气泡聚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时,合理设置计算流程中可调参数(例如网格尺寸、最大库朗数以... 气泡聚并通过改变气液两相间界面面积,影响相间的传热和传质,而聚并时间和液膜厚度是描述2个气泡聚并过程的重要物理参数。采用流体体积(VOF)方法对气泡聚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时,合理设置计算流程中可调参数(例如网格尺寸、最大库朗数以及方程循环次数等),有助于提高求解过程的收敛性、节省计算时间。因此,本文基于OpenFOAM开源软件,采用VOF方法与自适应网格相结合的方法,以同轴两气泡聚并过程为例,探究最大库朗数Co_(max)、相方程循环次数nα和控制方程循环次数n_(pimple)这3个参数对气泡聚并过程数值模拟的计算量与计算精度的影响,同时,得到气泡间液膜厚度在可调参数不同取值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气泡间液膜的变薄速度与最大库朗数Co_(max)成反比,与相方程循环次数nα和控制方程循环次数n_(pimple)成正比,这主要是由于减小最大库朗数Co_(max)以及增大相方程循环次数nα和控制方程循环次数n_(pimple)提高了计算精度,改善了流体在网格单元上移动滞后的现象,加快了两气泡聚并以及液膜减薄过程;综合考虑计算精度与计算成本,得到了基于VOF方法的气泡聚并数值模拟较优的可调参数组合,即(Co_(max),nα,n_(pimple))=(0.0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FOAM 气泡聚并 流体体积方法 自适应网格 可调参数 计算精度 计算成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