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性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
作者 廖乾邑 朱明 +3 位作者 冯西宁 魏玉君 张春晓 宁海峰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0-92,共3页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两性高分子絮凝剂研究进展;结合作者的研究,提出了无毒或低毒,易于生物降解,无二次污染,原材料广泛,易于合成加工的絮凝剂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加强两性高分子的结构与应用性能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 水处理 两性高分子絮凝剂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环境空气背景值中PM_(2.5)和PM_(10)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廖乾邑 张巍 +2 位作者 陈建文 曹攀 范文武 《四川环境》 2013年第2期16-19,共4页
四川省大气背景站颗粒物PM2.5和PM10实时监测结果表明,两个点位的PM2.5浓度占PM10浓度分别为80.15%、68.9%,两个点位的PM2.5浓度和PM10浓度均呈显著线性关系,点位1:y=0.8634x-0.2212,R2=0.9823;点位2:y=0.7352x-0.2142,R2=0.7767。
关键词 大气背景 PM2 5 PM10 粒径 显著线性关系
下载PDF
浅谈空气自动监测数据质量现状与处理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廖乾邑 陈建文 +1 位作者 李亮 赵昂 《四川环境》 2011年第2期30-32,共3页
本文阐述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异常数据出现的形式,对数据质量现状进行统计,分析了异常监测数据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判断及处理方法,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
关键词 空气自动连续监测 数据质量 原因分析 数据处理
下载PDF
环保聚氨酯泡沫塑料发泡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4
作者 胡文峰 朱明 +2 位作者 朱永飞 魏玉君 廖乾邑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75-378,共4页
从环保的角度介绍了水、液态CO2、戊烷系列和HFC系列聚氨酯泡沫塑料发泡剂,综述了它们各自的性能和优缺点,以及改进缺陷的可能性和方法,并结合以往的研究和实验着重指出HFC-245 fa和HFC-365m fc是两种很有前途的替代发泡剂,预测了聚氨... 从环保的角度介绍了水、液态CO2、戊烷系列和HFC系列聚氨酯泡沫塑料发泡剂,综述了它们各自的性能和优缺点,以及改进缺陷的可能性和方法,并结合以往的研究和实验着重指出HFC-245 fa和HFC-365m fc是两种很有前途的替代发泡剂,预测了聚氨酯泡沫塑料发泡剂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泡沫塑料 发泡剂 环保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金属Ca催化合成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明 张新申 +1 位作者 廖乾邑 李树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52-255,共4页
用金属钙Ca作催化剂,N,N-二甲氨基乙醇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吩噻嗪为阻聚剂,以酯交换方法合成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气相色谱、质谱、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等对... 用金属钙Ca作催化剂,N,N-二甲氨基乙醇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吩噻嗪为阻聚剂,以酯交换方法合成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气相色谱、质谱、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产物含量达98.6%,反应收率达到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钙Ca 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 N N-二甲氨基乙醇 甲基丙烯酸甲酯 酯交换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合成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明 廖乾邑 魏玉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6-128,共3页
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DMAEM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油田钻井的功能单体。采用金属钙(Ca)为催化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二甲氨基乙醇(DMAE)为原料,吩噻嗪为阻聚剂,用酯交换方法合成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通过FT-IR、1HNMR、MS、元... 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DMAEM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油田钻井的功能单体。采用金属钙(Ca)为催化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二甲氨基乙醇(DMAE)为原料,吩噻嗪为阻聚剂,用酯交换方法合成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通过FT-IR、1HNMR、MS、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钙是合成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高活性和适用性的催化剂;在优化条件下,产物含量达到98.6%,反应产率为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钙 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 油田化学剂 酯交换
下载PDF
四川省农村环境空气污染源分布及其对自动监测点位设置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焦宝玉 陈建文 +2 位作者 廖乾邑 曹攀 但德忠 《四川环境》 2011年第6期57-62,共6页
将四川省农村地区分成平原和浅丘区、小起伏山地和高丘区、高山峡谷区三种类型区域。利用GIS软件,将四川省划分网格,分别统计每个网格中的工业废气污染点源数量和主要交通线路长度,得出四川省工业废气污染点源密度分级图和四川省主要公... 将四川省农村地区分成平原和浅丘区、小起伏山地和高丘区、高山峡谷区三种类型区域。利用GIS软件,将四川省划分网格,分别统计每个网格中的工业废气污染点源数量和主要交通线路长度,得出四川省工业废气污染点源密度分级图和四川省主要公路密度分布图,以及结合农村污染面源的情况分析,总结出农村区域的主要污染密度分布类型。结果表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农村平原和浅丘区的工业源、交通源、农村面源分布均匀;高丘区、小起伏山区、高山峡谷区的污染源分布均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性,山间平地和山谷台地的污染源分布密度高;根据四川省污染源分布规律给农村空气自动监测布点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环境空气 工业污染点源 交通线路 农村面源 密度分布 布点原则
下载PDF
成都地区特定灰霾天气过程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巍 陈建文 +2 位作者 范文武 廖乾邑 曹攀 《四川环境》 2013年第2期27-32,30-32,共6页
针对2012年8月26~30日成都地区出现的灰霾天气,对当时的气象条件和污染物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灰霾天气是由两次小的污染过程组合而成的,一次是26日、27日因气象原因和常规的内源性污染造成的,另一次是28~30日因中元... 针对2012年8月26~30日成都地区出现的灰霾天气,对当时的气象条件和污染物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灰霾天气是由两次小的污染过程组合而成的,一次是26日、27日因气象原因和常规的内源性污染造成的,另一次是28~30日因中元节祭祖烧纸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霾 污染物 烧纸
下载PDF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系统运行管理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16
9
作者 焦宝玉 陈建文 +1 位作者 廖乾邑 但德忠 《环境研究与监测》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结合四川省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行,总结出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系统运行管理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方法,以确保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监测数据完整性、客观性、准确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关键词 空气质量自动监测 运行管理 日常维护 质量控制 质量保证
下载PDF
高分子絮凝剂的热力学研究现状及发展
10
作者 宁海峰 朱明 +3 位作者 何文香 张春晓 廖乾邑 杨禄川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729-730,743,共3页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絮凝热力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结合作者的研究进展讨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与染料结合的作用机理,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高分子絮凝剂 平衡渗析 絮凝热力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水性醇酸树脂的改性与市场前景 被引量:5
11
作者 袁晓光 朱明 +4 位作者 张新申 胡文峰 廖乾邑 魏玉君 冯西宁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4-17,21,共5页
简述了醇酸树脂的发展历史,针对国内外水性醇酸树脂的改性现状,对水性醇酸树脂的发展前景及国内外市场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水性醇酸树脂 改性 市场
下载PDF
高分子絮凝剂形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春晓 朱明 +2 位作者 宁海峰 廖乾邑 杨禄川 《环境科技》 2009年第A02期84-85,共2页
综述了絮凝形态学的研究内容及进展,并着重介绍了分形理论的概念、理论以及絮凝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絮凝剂 形态学 分形
下载PDF
青藏高原典型高寒森林地带CH_(4)浓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廖乾邑 陈建文 杜丽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8-75,共8页
基于波长扫描光腔衰荡光谱线监测系统在海螺沟国家大气背景站(以下简称海螺沟站)开展甲烷(CH_(4))连续自动监测,通过局部近似回归法进行背景值筛分分析。结果表明:2016、2017年海螺沟站CH_(4)年均体积分数和筛分的背景体积分数接近,两... 基于波长扫描光腔衰荡光谱线监测系统在海螺沟国家大气背景站(以下简称海螺沟站)开展甲烷(CH_(4))连续自动监测,通过局部近似回归法进行背景值筛分分析。结果表明:2016、2017年海螺沟站CH_(4)年均体积分数和筛分的背景体积分数接近,两者浓度水平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全球本底站CH_(4)浓度水平相当;海螺沟站CH_(4)能够代表背景区域浓度水平。海螺沟站CH_(4)体积分数呈春、夏季低,秋、冬季高特征,季节变化主要受到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大气环流占主导影响。夏季CH_(4)体积分数最低但日振幅最大,与高原高海拔背景下森林地带的辐射对流引起局地扩散作用有关。采用逐步逼近回归筛分CH_(4)监测数据,海螺沟站CH_(4)背景季浓度变化和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其他背景站大气CH_(4)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CH_(4)季体积分数振幅基本一致。背景站四季的CH_(4)载荷贡献在16个风向分布结果表明,在春、夏季存在西风带下南亚方向污染物气团的远距离输送;青藏高原东部近地面在冬季处于反气旋冷高压控制下,而SSW方向风向能够短暂打破这种稳定的气象条件,污染物得到迅速扩散,SSW为负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森林 甲烷 背景浓度 地面风
下载PDF
南亚次大陆对中国大气传输影响及海螺沟背景站监测的指示效应 被引量:2
14
作者 廖乾邑 张巍 +3 位作者 范文武 刘培川 曹攀 杜丽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46,共6页
海螺沟背景站地处人烟稀少、远离工业带区域,颗粒物浓度水平与美国背景区域相当,通常情况下各项污染物浓度呈周期性缓慢变化,但通过实时自动监测发现,也有部分时段出现污染物浓度急剧升高的现象,对这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2015年共有43 d... 海螺沟背景站地处人烟稀少、远离工业带区域,颗粒物浓度水平与美国背景区域相当,通常情况下各项污染物浓度呈周期性缓慢变化,但通过实时自动监测发现,也有部分时段出现污染物浓度急剧升高的现象,对这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2015年共有43 d因远距离传输导致背景站浓度急剧升高现象,其间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为19.4μg/m^3,比其年均质量浓度(8.3μg/m^3)高1倍多。通过对2015年背景站监测数据与年气象分析资料的联合分析,结合HSPLIT 4.8轨迹模式对污染物来源进行溯源,在海螺沟国家大气背景区域的200、3 700 m 2个高度都存在南亚次大陆向中国境内输送的气流路径。后向轨迹200 m高度聚类分析结果:海螺沟背景站PM_(2.5)监测值超"正常"浓度范围时段有84%的大气污染气团主要来自南亚次大陆方向,同时,常规6项其他监测项目的浓度水平也存在协同上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次大陆 中国 传输影响 海螺沟背景站 指示效应
下载PDF
北方沙尘对四川盆地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和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廖乾邑 罗彬 +4 位作者 杜云松 刘培川 张巍 曹攀 饶芝菡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55,共5页
利用沙尘天气资料和颗粒物浓度、激光雷达监测数据以及后向轨迹,分析浮尘天气的气象特征及传输路径,构建了浮尘天气对四川盆地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量化指标,并利用该量化指标分析了浮尘天气对四川盆地各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得出201... 利用沙尘天气资料和颗粒物浓度、激光雷达监测数据以及后向轨迹,分析浮尘天气的气象特征及传输路径,构建了浮尘天气对四川盆地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量化指标,并利用该量化指标分析了浮尘天气对四川盆地各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得出2013—2015年浮尘对四川盆地PM_(10)年均质量浓度的贡献,2013—2015年约为4.82、1.00、0.56μg/m^3;浮尘对PM_(10)年均质量浓度的贡献川西区域最大,川东北区域次之,川中区域最小,其贡献量分别为3.5、2.2、1.4μg/m^3。同时还进一步分析浮尘对区域PM_(10)影响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浮尘 PM10 贡献
下载PDF
浮尘天气过程对四川省空气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廖乾邑 曹攀 +1 位作者 蒋燕 李波兰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11期182-184,共3页
利用沙尘天气年鉴资料和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分析沙尘天气的气象特征及传输路径和空气质量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四川浮尘天气污染主要受来自西北方向新疆、甘肃冷空气沙尘天气影响,浮尘导致四川盆地PM10颗粒物浓度大幅增加,尤其对川东... 利用沙尘天气年鉴资料和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分析沙尘天气的气象特征及传输路径和空气质量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四川浮尘天气污染主要受来自西北方向新疆、甘肃冷空气沙尘天气影响,浮尘导致四川盆地PM10颗粒物浓度大幅增加,尤其对川东北和川南地区贡献较大。沙尘天气必然伴随北方气流动力,会导致其他气态污染物浓度有所降低。浮尘进入盆地路径一种是以经陇南入川为主,浮尘输送由北到南,经广元、绵阳、德阳、成都、乐山、雅安向南输送;另外一种经陇南、汉中以覆盖式由南向北影响城市,同时对川东北巴中、达州、南充、遂宁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尘 过程 空气质量 影响
下载PDF
海螺沟大气背景站CO_(2)浓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廖乾邑 陈建文 +1 位作者 李翔 王洪波 《四川环境》 2021年第5期66-71,共6页
温室效应引发的气候变暖一直是国际上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波长扫描光腔衰荡光谱法的大气CO_(2)在线监测系统,在国家海螺沟大气背景站对典型温室气体CO_(2)进行了连续监测。利用局部近似回归法进行背景值筛分分析。结果表明:2016、2017... 温室效应引发的气候变暖一直是国际上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波长扫描光腔衰荡光谱法的大气CO_(2)在线监测系统,在国家海螺沟大气背景站对典型温室气体CO_(2)进行了连续监测。利用局部近似回归法进行背景值筛分分析。结果表明:2016、2017年海螺沟站CO_(2)年均浓度与筛分背景浓度接近,浓度水平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全球本底站水平相当;海螺沟背景站CO_(2)能够代表背景区域浓度水平。CO_(2)日浓度振幅及月均浓度均呈季节性变化,夏秋季日振幅较大但浓度水平最低,日振幅和季节变化特征主要受大气环流、气团输送、高原太阳辐射产生抬升热泵效应、植被光合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作为基础研究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减缓全球变暖和减少极端气候事件提供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海螺沟 CO_(2) 背景浓度 地面风
下载PDF
颗粒物源解析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
18
作者 廖乾邑 陈建文 +3 位作者 罗彬 杜云松 刘培川 张巍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年第11期136-136,共1页
本文简要介绍目前3大主要颗粒物源解析方法—源清单法、扩散模型法和受体模型法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特征;总结了主要源解析方法在方法及应用上的优势和局限,提出了颗粒物源解析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源解析 现状
下载PDF
成都市城区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贺光艳 罗彬 +3 位作者 陈建文 张巍 廖乾邑 刘培川 《四川环境》 2014年第1期67-70,共4页
利用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分析了2013年春节期间成都市城区的SO2、NO2、CO、O3、PM10及PM2.5的浓度值,发现烟花爆竹的燃放对SO2、NO2、PM10及PM2.5的浓度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春节 烟花爆竹
下载PDF
基于WRF模式的成都地区边界层污染气象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培川 罗彬 +2 位作者 张巍 廖乾邑 曹攀 《四川环境》 2018年第3期48-55,共8页
根据2013年成都地区的空气质量资料,对该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行简要分析;并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基于WRF模式对成都地区污染天气和清洁天气背景下的边界层气象特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成都地区冬季空气质量最差,春季和秋季次之,夏季... 根据2013年成都地区的空气质量资料,对该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行简要分析;并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基于WRF模式对成都地区污染天气和清洁天气背景下的边界层气象特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成都地区冬季空气质量最差,春季和秋季次之,夏季最好。(2)WRF模式的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一致。(3)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成都地区均以偏北风为主,夏季风速明显大于冬季;随高度的增加,冬季风速逐渐增大,气流运动非常弱,夏季风速先增大后减小,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4)无论冬季还是夏季,西北部地面气温低,东南部地面气温高,且在成都市区附近均有一个高值中心,夏季气温高于冬季。(5)从边界层高度来看,西部明显低于东部,冬季和夏季在成都市区附近有一个高值中心,夏季显著高于冬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地区 边界层 污染气象 WRF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