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网络文学:在大众文化中“狂欢”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廖健春
-
机构
桂林工学院社科部
-
出处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年第6期142-144,共3页
-
文摘
世纪之交 ,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时尚的传播和流行 ,促使文化市场、文化消费和新的市民价值观形成 ,网络文学应运而生。它是新颖而时髦的文学样式 ,由年轻的网络写手创作 ,赢得众多年轻网迷的青睐。它在大众文化中“狂欢” ,显示出勃勃生机 ;它前途无量。
-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大众文化
市民价值观
文化消费
时尚
狂欢
-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大学校园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传承、差异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廖健春
-
机构
桂林工学院社会科学部
-
出处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年第10期138-141,157,共5页
-
文摘
在社会转型以及宽松、活跃的文化环境背景下 ,大学校园文化与大众文化应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闪光的人文精神 ;而两者又存在着高雅与低俗的情趣、积极与消极的人生态度、高尚与卑微的价值观念。
-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校园文化
高等院校
人才培养
传统文化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大学生网迷的心理症候透析及对策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廖健春
-
机构
桂林工学院
-
出处
《高教论坛》
2005年第3期128-130,共3页
-
文摘
本文从当今许多大学生迷恋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络恋爱的视角,深刻分析他们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及产生的严重后果,并探究相应的对策.
-
关键词
大学生
网迷
心理问题
对策
-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web fan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solutions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和谐社会语境中建立大学生教育新理念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廖健春
-
机构
桂林工学院
-
出处
《高教论坛》
2006年第3期48-50,共3页
-
文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和政治理想,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广的核心价值观。在和谐社会语境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科学创新教育须要赋予和谐的理念,并使三者融会贯通。
-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大学生
教育新理念
-
Keywords
harmonious society
university students
new educational idea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网络文学的大众文化特征及价值取向
被引量:4
- 5
-
-
作者
廖健春
-
机构
桂林工学院社科部
-
出处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94-96,共3页
-
文摘
网络文学是一种结合了网络科学技术、大众文化、个人先锋行为的新的正在演变中的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它在网络上写作和传播,具有大众文化诸多特征。网络文学需要健康发展,则应具备人文价值、审美价值。
-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大众文化
人文价值
审美价值
-
分类号
I04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网络语言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廖健春
-
机构
桂林工学院
-
出处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27-128,F003,共3页
-
文摘
网络语言现象是网络产生、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网络与语言结合的产物。网络语言有着自身独特的审美特征 ,它蕴涵着丰厚的网络文化底蕴 ,体现着特定语境中话语的自由性 。
-
关键词
网络语言
网络文化
自由
多采
-
分类号
G250.72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论
- 7
-
-
作者
廖健春
-
机构
桂林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
出处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1-74,共4页
-
文摘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孜孜所求,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想,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谐社会要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社会各要素、关系相互融洽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质上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广的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反映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族文化精神的价值体系,它包括政治价值、道德价值、人文价值、民主法制价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是保障社会各种利益均衡的基本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政治价值
道德价值
人文价值
民主法制价值
-
Keywords
harmonious society
political value
moral value
humanistic value
democratic legal system value
-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
-
题名张爱玲《传奇》中女性意识的张扬与幻灭
- 8
-
-
作者
廖健春
-
机构
桂林工学院社科部
-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2004年第7期105-106,共2页
-
文摘
张爱玲在《传奇》中塑造了众多各具个性、命运悲凉的女性形象 ,挖掘出她们蕴藏的觉醒、抗争意识 ,揭示了她们女性意识幻灭的缘由 ,即“洋场社会”的浸渍、“夫权体制”的淫威、金钱“枷锁”
-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觉醒
抗争
幻灭
-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萧萧》中的弗洛伊德主义因素
- 9
-
-
作者
廖健春
-
机构
桂林工学院社会科学部
-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2004年第12期133-134,共2页
-
文摘
20世纪 2 0年代初 ,弗洛伊德主义开始传入我国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不少中国现代作家 ,沈从文便是其中之一。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来探讨沈从文的短篇小说《萧萧》 ,可见小说受弗洛伊德主义影响的痕迹 ,同时在其小说中也蕴涵着浓厚的乡土民情的自然、真诚、善良与美好。
-
关键词
《萧萧》
弗洛伊德主义因素
民族精神
-
分类号
I24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网络传播与男大学生
- 10
-
-
作者
廖健春
-
机构
桂林工学院社科部
-
出处
《高教论坛》
2007年第5期21-22,共2页
-
文摘
新成为第四大媒体的网络,其传播理念、传播方式、传播实践等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它建构在一个虚拟世界里,融合了半导体技术、电子技术、视频技术、通信技术等多种高科新技术,同时还兼融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符号。网络传播带给男大学生巨大的感受力、强劲的冲击力,致使他们在获知新颖广泛知识、释放各种压力、宣泄郁闷情绪的同时,又促使他们中的不少人迷惑了心志,丧失了斗志,忘却了目标。
-
关键词
网络传播
男大学生
接受特点
接受心理
利与弊
-
Keywords
network communication
male college students
acceptance features
acceptance psychology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大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 11
-
-
作者
廖健春
-
机构
桂林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
出处
《高教论坛》
2008年第5期127-129,共3页
-
文摘
随着中国社会重视母语教育的程度逐步提升,大学语文课程在全国各个高等院校开设势在必行,提高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刻不容缓。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必须区别于中小学的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更需要侧重于注重加强任课教师的素质、注重开掘作品的人文价值、注重领悟经典作品的意蕴、注重彰显作品的美感、注重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巧妙融合五个方面,就能够有效地、高质量地完成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
-
关键词
大学语文
高校
教学
实践
-
Keywords
College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practice.
-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李商隐《锦瑟》的张力艺术魅力
- 12
-
-
作者
廖健春
-
机构
桂林工学院
-
出处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28-128,F0003,共2页
-
文摘
“张力”是英美新诗批评所主张和实践的文学批评术语,意为在整体诗歌的有机体中却包含着共存的互相矛盾、背向而驰的辨证关系。晚唐杰出的悲情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优秀诗篇《锦瑟》具有强大的张力艺术魅力,显示出诗意的多向度性与多层面性、诗人情感的浓烈而不平衡性,诗歌语言的蕴藉性和思辨性、诗歌意境的虚实相生性等张力特征。
-
关键词
《锦瑟》
李商隐
张力
魅力
-
Keywords
"Silk plucked instrument"
Li Shangyin
tension contradictory
charm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应用写作教学法探胜
- 13
-
-
作者
廖健春
-
机构
桂林工学院
-
出处
《高教论坛》
1994年第4期38-39,共2页
-
文摘
应用写作教学法探胜廖健春桂林工学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应用文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高等学校开设了《应用写作》课程。这课程本身具有看似简单而教学不易,运用更难的特点,如何教好这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呢?笔者总结10年的教学经验,分三方面谈谈自己的体...
-
关键词
应用写作教学
《应用写作》
桂林工学院
应用文教学
理论基础知识
对比法
文学作品
理论与实践
应用文体
公文写作
-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初中生:警惕网络无益牵引
- 14
-
-
作者
廖健春
-
机构
桂林工学院
-
出处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5年第7期28-28,共1页
-
-
关键词
初中生
网络
牵引
社会现实
有效对策
双刃剑
-
分类号
G6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网络小说对传统文学诗意的传承与消解
被引量:3
- 15
-
-
作者
廖健春
-
机构
桂林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
出处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61-163,共3页
-
文摘
网络小说是一种结合了网络科学技术、融入了大众文化、体现了个人先锋行为的新的正在演变中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属于电子文本,它在网络上写作和传播。它的存在,既侍承了某些个传统文学的诗意特性,又不可避免的消解了传统文学诗意中的语言优美性、主题鲜明性及人物形象典型性等审美经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学的人文价值。
-
关键词
网络小说
文学诗意
接受美学
解构主义
-
分类号
I25
[文学—中国文学]
I2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浅析《边城》女主人公翠翠的悲剧命运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廖健春
-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2-23,共2页
-
文摘
翠翠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代表作《边城》中的女主人公。在小说中,作者不但将她置于田园牧歌式的悲剧的典型环境里,并凸现了她因为性格中的怯懦、温和与柔顺,而不得不品尝的命运苦果。
-
关键词
翠翠
悲剧命运
成因
美感
《边城》
沈从文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解读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廖健春
-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
-
出处
《芒种(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29,共2页
-
文摘
他走了,带着对生命的珍惜、带着对灾难的无奈、带着对死亡的泰然,悄无声息地走了:他终究还是走了,带着坚韧的意志、带着不屈的精神,带着不尽的肉体痛苦,无怨无悔地走了。他最终消融在天地间,永恒于日月里。
-
关键词
《我与地坛》
史铁生
散文
解读
-
分类号
G633.30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理工科院校文学教育的美学意义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廖健春
-
机构
广西桂林工学院
-
出处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5年第S5期58-59,共2页
-
-
关键词
理工科院校
优秀文学作品
文学教育
美学意义
理工科大学生
语言
艺术美
孟子
名词
大学语文
-
分类号
H19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网络小说——大众文化的奇葩
- 19
-
-
作者
廖健春
-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
-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7-138,共2页
-
文摘
世纪之交,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时尚的传播和流行,促使文化市场、文化消费和新的市民价值观形成,网络小说应运而生。它是新颖、独特而时尚的文学样式,多由年轻业余的网络写手创作,赢得众多年轻网迷和读者的青睐。它是大众文化的"奇葩",虽不成熟但显示出勃勃生机。
-
关键词
网络小说
大众文化
市民价值观
文化消费
时尚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断魂枪》人物形象的心理症候透析
- 20
-
-
作者
廖健春
-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
-
出处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年第7期202-203,共2页
-
文摘
《断魂枪》是老舍所创作的短篇小说中的佳作。作者以对中国社会、民族命运的关注的视角,将小说里的三个人物置于风云变幻的时代氛围中,从侧面凸显时代变动的投影,揭示不同的人物形象面临社会急剧变革时的不同的心理症候特征,反映中国社会仍有不少人民依旧落后于社会的各种心态,从而呼唤中国人民迅速觉醒。
-
关键词
《断魂枪》
人物形象
心理症候
短篇小说
老舍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