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类细胞培养历史、应用及培养条件研究概述 被引量:4
1
作者 毛美琴 蓝桢宇 +4 位作者 李进 郭锡燚 黄凤萍 廖元龙 蔡小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3期124-134,共11页
细胞培养指的是经过酶、机械或化学的方法将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模拟动物体内环境进行培养并促进其生长发育的方法。基于鱼类模型的潜在应用,开发了包括体外细胞培养在内的多种技术。20世纪生物技术兴起,体外细胞培养逐渐渗透至各学科应... 细胞培养指的是经过酶、机械或化学的方法将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模拟动物体内环境进行培养并促进其生长发育的方法。基于鱼类模型的潜在应用,开发了包括体外细胞培养在内的多种技术。20世纪生物技术兴起,体外细胞培养逐渐渗透至各学科应用,如免疫学、药理学、毒理学、遗传及组织再生和移植等。体外培养细胞具有模仿宿主细胞遗传同质性的优点,实验过程中可一定程度上减少体内的反应变异性,且成本低、重复性好、道德约束小。鱼类细胞培养技术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应用于病毒分离,细胞可从不同器官组织中获得。虽然鱼类细胞培养技术研究晚于哺乳动物,但从长远来看对于鱼类细胞的深入研究对于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具有深远意义和广阔开发前景。简要讨论了鱼类细胞培养的历史进程、应用现状以及细胞培养技术,为未来鱼类细胞培养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技术 鱼类细胞 应用现状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关于李之龙的几个史实考辨
2
作者 雷锦章 廖元龙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105-106,共2页
《武汉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五期《湖北党史人物简介》(之五)专栏内发表了燕鸣同志的《李之龙》一文,比较集中地介绍了他的情况,提出了一些新材料,对于研究大革命这一时期的历史和研究李之龙这个历史人物都是有意义的.但是,该文... 《武汉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五期《湖北党史人物简介》(之五)专栏内发表了燕鸣同志的《李之龙》一文,比较集中地介绍了他的情况,提出了一些新材料,对于研究大革命这一时期的历史和研究李之龙这个历史人物都是有意义的.但是,该文的某些史实,我们认为值得商榷.兹就我们所了解的情况,谈几点粗浅意见.第一,关于李之龙何时考入烟台海军军官学校的问题.燕文说:“一九一五年秋李之龙考入烟台海军军官学校.”这里的“一九一五年秋”,我们认为应是“一九一四年秋”.据我们了解,当年北洋军阀政府开办的烟台海军军官学校,是模仿英国海军的,学制是八年.1919年8月10日李之龙从烟台海军军官学校写回的家书中说到:“……今年二十有三,二十六岁毕业,……”据此推算应是1922年毕业,再倒推八年,则可以断定李之龙应是“一九一四年秋”考入烟台海军军官学校的.这与李之龙的亲属所提供的,李之龙曾于1914年考入武昌高等商业专门学校而未就读,即进入烟台海军军官学校的情节是吻合的.第二,关于李之龙在“二七”大罢工后是否被反动政府通缉的问题.一九二三年春爆发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时,李之龙积极参加了罢工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实考 台海 军官学校 罢工 汉口 遗书 广州 党史人物 苏联顾问 北洋军阀政府
下载PDF
山窝里的“冒富”叔
3
作者 廖元龙 姜文祥 《今日浙江》 1996年第10期24-25,共2页
衢南山乡,穷土僻壤,资源缺乏,难以致富。为探求富村富民之路,有一名党员从养牛起步,成为山村群众奔小康的领头人;有一位老支书带领群众苦干实干,迅速使光秃山变成花果山,承包地变为投标地,低洼田变为高效田,受到群众的爱戴。这哩讲述的... 衢南山乡,穷土僻壤,资源缺乏,难以致富。为探求富村富民之路,有一名党员从养牛起步,成为山村群众奔小康的领头人;有一位老支书带领群众苦干实干,迅速使光秃山变成花果山,承包地变为投标地,低洼田变为高效田,受到群众的爱戴。这哩讲述的就是发生在衢县农村的两个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奔小康 群众 共同富裕 村民 党员干部 承包 养牛 养殖业 缺乏 发展思路
原文传递
危难之处显身手——衢县云溪乡梅坞村党支部书记胡亦良治穷事迹传真
4
作者 廖元龙 《今日浙江》 1996年第6期25-25,共1页
村贫民穷,组织涣散,谁人领头?一个扛过枪的"大兵"危难之处显身手,带领群众奔小康。——题记地处衢北黄土丘陵之中的云溪乡梅坞村,是个只有122户、469人的小村。前些年,由于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干部没人想当,村级... 村贫民穷,组织涣散,谁人领头?一个扛过枪的"大兵"危难之处显身手,带领群众奔小康。——题记地处衢北黄土丘陵之中的云溪乡梅坞村,是个只有122户、469人的小村。前些年,由于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干部没人想当,村级组织建设陷入了瘫痪状态;因缺乏水源,全村328亩水田均靠提水灌溉,至1993年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支部书记 奔小康 村级组织建设 黄土丘陵 村级集体经济 云溪 人均纯收入 提水灌溉 村干部 党员干部
原文传递
昔日农家女 今朝公关姐
5
作者 廖元龙 《新农村》 1995年第4期5-5,共1页
1995年新年来临之际,由衢县妇联“求知培训中心”公关文秘班培训后输送出县门的300余名服务小姐向“娘家”报喜,1994年,她们外出服务净收入超过百万元。在拥有52万人口的衢县,农村妇女人口有25万,如何引导农村妇女进市场奔小康是妇女工... 1995年新年来临之际,由衢县妇联“求知培训中心”公关文秘班培训后输送出县门的300余名服务小姐向“娘家”报喜,1994年,她们外出服务净收入超过百万元。在拥有52万人口的衢县,农村妇女人口有25万,如何引导农村妇女进市场奔小康是妇女工作的一件大事。衢县妇联针对农村妇女文化不高、见识少、胆子小以及“想致富没门路”的实际,于1992年8月创办了“求知培训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妇女 公关文秘 培训中心 服务小姐 奔小康 文化素质 农村女青年 妇女工作 衢县 求知
原文传递
《“黑脸”独白》好
6
作者 廖元龙 《党建》 2000年第5期46-,共1页
关键词 文章
原文传递
黄土地上的“金种子”——记高级农艺师马华升
7
作者 郑连光 廖元龙 《今日浙江》 1999年第12期29-29,共1页
浙西衢县,土黄如金。在这个年栽水稻50万亩的农业大县里,金色的稻种被50万农民视为掌上明珠,翻身致富种。回首当年,衢县农民因为没有优质高产稻种,受尽了低产低效低收入之苦。看如今,全县早稻单产达400公斤,晚稻单产达440公斤。望着金... 浙西衢县,土黄如金。在这个年栽水稻50万亩的农业大县里,金色的稻种被50万农民视为掌上明珠,翻身致富种。回首当年,衢县农民因为没有优质高产稻种,受尽了低产低效低收入之苦。看如今,全县早稻单产达400公斤,晚稻单产达440公斤。望着金灿灿的稻谷,农民笑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师 优质高产 增效剂 农民 种子公司 研制成功 杂交水稻栽培 农业大县 杂交稻制种 黑粉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