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氟烷或丙泊酚在颅脑术中的应用及术后转归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樊勇 廖兴志 +2 位作者 刘宇芳 陆海波 肖骥峰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692-697,共6页
目的:探究七氟烷或丙泊酚在颅脑术中的应用,分析颅脑术后患者转归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行颅脑手术的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七氟烷组、丙泊酚组,每组72例。七氟烷组接受七氟烷吸入麻醉,... 目的:探究七氟烷或丙泊酚在颅脑术中的应用,分析颅脑术后患者转归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于我院行颅脑手术的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七氟烷组、丙泊酚组,每组72例。七氟烷组接受七氟烷吸入麻醉,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RE)Ⅱ评分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差异。根据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转归不良组(GCS≤11分,21例)、转归良好组(GCS>11分,123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转归的因素。结果:七氟烷组、丙泊酚组患者术前、术后1d CRP、IL-6、NSE水平及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丙泊酚组术前、术后3d APACHEⅡ、GCS评分及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转归良好组相比,转归不良组年龄更高,手术时间更长,入院GCS评分更低,入院瞳孔散大、低血压、合并消化道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占比更多(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入院GCS评分是颅脑手术患者术后转归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与丙泊酚相比,七氟烷在颅脑术中实施维持麻醉对患者术后转归不良无明显影响,年龄、手术时间、入院GCS评分是颅脑手术患者术后转归不良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丙泊酚 颅脑术 转归 麻醉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小儿围手术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廖兴志 吴文华 周脉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588-1590,共3页
盐酸右美托咪定(dexmendetomidine hydrochloride,DEX)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的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与α2、α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的比例为1600:1),它能作用于脑和脊髓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神经元放电,产生镇静、镇痛... 盐酸右美托咪定(dexmendetomidine hydrochloride,DEX)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的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与α2、α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的比例为1600:1),它能作用于脑和脊髓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神经元放电,产生镇静、镇痛、抗焦虑、器官保护等作用。DEX在很多方面所产生的镇静效果是独特的,并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同时,DEX没有成瘾性,对呼吸系统抑制也非常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麻醉 围术期 儿童 综述文献
下载PDF
野战医疗队与旅团救护所融合式卫勤保障 被引量:10
3
作者 廖兴志 叶光明 +2 位作者 胡孝刚 张焱 姥义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6年第7期640-642,共3页
根据某中心医院野战医疗队与旅救护所融合参加实兵对抗演练的实践情况,总结概括充分准备、快速融合、科学组训、加强沟通以及严守底线等主要做法,认为只有将人员素质培养、战救自救训练、军事科目学习等能力建设作为野战医疗队建设的重... 根据某中心医院野战医疗队与旅救护所融合参加实兵对抗演练的实践情况,总结概括充分准备、快速融合、科学组训、加强沟通以及严守底线等主要做法,认为只有将人员素质培养、战救自救训练、军事科目学习等能力建设作为野战医疗队建设的重点,才能稳步提升卫勤保障能力,确保完成各项救援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勤保障 演习 野战医疗队 旅救护所
下载PDF
依达拉奉通过降低脊神经结扎大鼠背根神经节和脊髓pJNK抑制痛敏 被引量:1
4
作者 廖兴志 李杰 +2 位作者 毛燕飞 杨小宁 熊源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98-902,共5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脊神经结扎(SNL)大鼠痛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SNL模型组和依达拉奉(Eda)组,观察脊神经结扎大鼠术前及术后7d机械痛反应阈值(PWMT)的变化;在术后相应时间点取各组大鼠手术...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脊神经结扎(SNL)大鼠痛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SNL模型组和依达拉奉(Eda)组,观察脊神经结扎大鼠术前及术后7d机械痛反应阈值(PWMT)的变化;在术后相应时间点取各组大鼠手术侧L5和L4及对侧L5背根神经节(DRG)和脊髓,观察pJNK在DRG和脊髓中的表达分布及依达拉奉对pJNK表达的影响。结果:依达拉奉可以减轻脊神经结扎引起的痛敏现象;SNL组术后24h手术侧L5DRG中pJNK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增加,术后3d免疫双荧光显示脊髓中pJNK在星型胶质细胞中存在高表达现象;依达拉奉可以降低相应时间点DRG和脊髓中pJNK表达的含量。结论:依达拉奉能抑制脊神经结扎引起的痛敏现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脊髓和DRG中pJNK的含量而产生镇痛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自由基清除剂 脊神经结扎 神经痛 pJNK
下载PDF
神经性疼痛机制在慢性胰腺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廖兴志 熊源长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3229-3232,共4页
腹痛是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因此缓解腹痛在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文献表明慢性胰腺炎疼痛有类似神经性疼痛的地方.本文从慢性胰腺炎的腹痛特点、外周敏化、中枢敏化以及脑电图改变等方面阐述了神经性... 腹痛是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因此缓解腹痛在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文献表明慢性胰腺炎疼痛有类似神经性疼痛的地方.本文从慢性胰腺炎的腹痛特点、外周敏化、中枢敏化以及脑电图改变等方面阐述了神经性疼痛机制在慢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以便于提高我们对慢性胰腺炎的疼痛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胰腺炎 疼痛 机制
下载PDF
0.75%罗哌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中老年患者阑尾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廖兴志 吴文华 +2 位作者 刘宇芳 华君 周脉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26-428,共3页
目的:探讨0.75%罗哌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中老年患者阑尾切除术中的安全剂量。方法:将120例行阑尾切除术的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4组(n=30),蛛网膜下腔(L2-3)分别给予0.75%布比卡因注射液2.0ml(A组)及不同容量的0.75%罗哌卡因注射液,包... 目的:探讨0.75%罗哌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中老年患者阑尾切除术中的安全剂量。方法:将120例行阑尾切除术的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4组(n=30),蛛网膜下腔(L2-3)分别给予0.75%布比卡因注射液2.0ml(A组)及不同容量的0.75%罗哌卡因注射液,包括2.0ml(B组),2.5ml(C组)和3.0ml(D组)。观察注药后30min内各组患者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及麻醉满意度。结果:各组患者的痛觉消失平面(最高阻滞平面中位数)分别为T5、T9、T7、T6,下肢运动阻滞率(BromageⅢ级阻滞)分别是100%,83%,97%和100%;各组患者麻醉后血压心率均逐渐下降,其中A组血压降幅较明显(P<0.01)。另外,B组、C组、D组各时点相比较未见明显差异;麻醉后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其余三组(P<0.05);A组、C组、D组麻醉满意度均在90%以上。结论:0.7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中老年患者阑尾切除术中可以使用到2.5~3.0ml,较0.75%布比卡因2ml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安全,且病人舒适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切除术 麻醉 脊椎 麻醉 硬膜外 老年人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在胰腺炎中的作用
7
作者 廖兴志 许华 熊源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30-833,共4页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是一个非选择性的阳离子通道,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能被多种途径激活。近来研究表明胰腺初级感觉神经元中TRPV1受体的活化可促进胰腺炎症。此外,阻滞瞬时受体电位(TRP)通道能显著改善胰腺炎模型的疼痛反应。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胰腺炎 疼痛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与咪唑安定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围术期炎症反应及颅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25
8
作者 焦薇 周脉涛 +3 位作者 吴文华 蔡桑 林杰 廖兴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咪唑安定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围术期的疗效比较。方法将90例重型颅脑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咪唑安定组、右美托咪定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在手术开始前30 min以0.8μg/kg微泵10 min静脉注射,后持续静脉泵注0.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咪唑安定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围术期的疗效比较。方法将90例重型颅脑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咪唑安定组、右美托咪定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在手术开始前30 min以0.8μg/kg微泵10 min静脉注射,后持续静脉泵注0.2μg/(kg·h)维持至术毕24 h。咪唑安定组在麻醉诱导时静注咪唑安定0.1 mg/kg,患者回ICU后持续泵注30μg/(kg·h)至术毕24 h。对照组按照右美托咪定的泵注方法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3组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毕、术后24 h和术后48 h(T1~T4)抽血测定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记录患者术后6、12、24、36和48 h的Riker镇静躁动评分,以及各时点相应的ICP数值。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术毕、术后24 h和术后48 h的TNF-α和IL-6水平较对照组和咪唑安定组明显降低(P〈0.05);而相同时点的IL-10水平则高于对照组和咪唑安定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和咪唑安定组术后24 h内的镇静躁动评分以及颅内压控制水平均好于对照组(P〈0.01),但术后6 h及术后24 h咪唑安定组的镇静深度要高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结论相对咪唑安定而言,右美托咪定不影响术后对患者意识水平的判断,有助于减轻重型颅脑伤患者围手术期的炎症反应,降低患者颅内压水平,具有一定脑保护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咪唑安定 颅脑外伤 炎症反应 颅内压
下载PDF
舒血宁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毛燕飞 孙璐璐 +1 位作者 廖兴志 邓小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脓毒症损害的大鼠心肌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与舒血宁注射液组(SXN组),CLP组与SXN组采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术制造脓毒症模型。SXN组于盲肠结扎穿孔术前1h...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脓毒症损害的大鼠心肌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与舒血宁注射液组(SXN组),CLP组与SXN组采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术制造脓毒症模型。SXN组于盲肠结扎穿孔术前1h经腹腔注射0.3ml/kg舒血宁注射液,Sham组和CLP组于相同时间点给予0.3ml/kg生理盐水。术后6h时经腹主动脉取血行肌钙蛋白T(Tn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检测;取部分心肌匀浆,制成10%心肌组织悬液,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部分心肌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结果与CLP组比较,舒血宁可显著降低CLP后血浆TnT、TNF-α与IL-1β水平以及心肌组织MDA含量,并使心肌SOD活性增强(P<0.05或0.01);组织学观察可见舒血宁可明显改善脓毒症组大鼠心肌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结论舒血宁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对心肌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对炎性介质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 脓毒症 盲肠结扎穿孔术 心肌损伤
下载PDF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焦薇 胡世俊 廖兴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00-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护理。方法:选取94例老年AHF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31例,采用常规高流量面罩吸氧及雾化吸入;Ⅱ组31例,给以无创正压通气+常规雾化吸入;Ⅲ组32例,...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护理。方法:选取94例老年AHF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31例,采用常规高流量面罩吸氧及雾化吸入;Ⅱ组31例,给以无创正压通气+常规雾化吸入;Ⅲ组32例,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正压通气,3组同时都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3组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pH指标及呼吸频率(RR);心功能指标:心率(HR)、肺动脉楔压(PCWP)及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心房脑钠离肽(BNP)的变化情况。结果:(1)Ⅰ、Ⅱ、Ⅲ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SaO2、PO2、PCO2明显升高,RR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4h,Ⅲ组SaO2、PO2明显高于Ⅰ、Ⅱ组,RR明显高于Ⅰ、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Ⅰ、Ⅱ、Ⅲ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HR、PCWP、BNP治疗后明显降低,SV、EF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3d,Ⅲ组HR、PCWP、BNP明显低于Ⅰ、Ⅱ组,SV、EF明显高于Ⅰ、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AHF临床效果良好,能够迅速纠正组织缺氧,改善心功能指标,降低心脏负荷,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驱动 雾化吸入 无创机械通气 老年 急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在食管癌开胸围术期的镇痛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国威 张明强 +3 位作者 廖兴志 岳生 杨建军 周脉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4期3631-3633,共3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在食管癌手术的镇痛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5例食管癌患者分为3组(每组15例)。Ⅰ组:舒芬太尼0.5mg/kg麻醉诱导,术中效应室靶控浓度0.2-0.4ng/mL;Ⅱ组:瑞芬太尼1.5μg/kg诱导,靶控浓度2-5ng/mL...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在食管癌手术的镇痛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5例食管癌患者分为3组(每组15例)。Ⅰ组:舒芬太尼0.5mg/kg麻醉诱导,术中效应室靶控浓度0.2-0.4ng/mL;Ⅱ组:瑞芬太尼1.5μg/kg诱导,靶控浓度2-5ng/mL;Ⅲ组:舒芬太尼0.2μg/kg联合瑞芬太尼0.8μg/kg诱导,靶控浓度舒芬太尼0.2-0.3ng/mL、瑞芬太尼1-3ng/mL。于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1min(T3)、5min(T4)、分离食管后1min(T5)、5min(T6),拔管后1min(T7)、5min(T8),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值;于T1、T4、T6、T8、术后8h(T9)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儿茶酚胺及皮质醇浓度;记录术后拔管时间及30min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需要镇痛治疗患者例数。结果与T1相比,3组患者SBP、DBP、HR T2时明显下降(P〈0.05),T3、T5、T7时明显升高(P〈0.05),其中Ⅱ组上升幅度较Ⅰ、Ⅲ组高(P〈0.05);Ⅱ组患者血浆去甲肾肾腺素浓度在T4、T6、T8时上升幅度明显较Ⅰ、Ⅲ组高(P〈0.05)。与Ⅰ组相比,Ⅱ、Ⅲ组拔管时间较短(P〈0.05)。Ⅱ组VAS评分及需要镇痛治疗的患者例数与Ⅰ、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用于食管癌开胸围术期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应激反应,缩短拔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食管癌手术 镇痛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舒血宁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毛燕飞 孙璐璐 +1 位作者 廖兴志 邓小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4-586,共3页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导致的肝脏损害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IR组)与舒血宁注射液组(SXN组),观察舒血宁治疗对IIR大鼠术后6h肝组织...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导致的肝脏损害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IR组)与舒血宁注射液组(SXN组),观察舒血宁治疗对IIR大鼠术后6h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以及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舒血宁治疗组可降低肠缺血再灌注大鼠术后肝组织中MDA、TNF-α和IL-1β的含量,提高SOD抗氧化活性。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可部分纠正肠缺血再灌注肝脏的脂质过氧化损害,减少再灌注后大鼠肝脏的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舒血宁 肝损伤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脑保护作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宇芳 华君 廖兴志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500-507,共8页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脑保护作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来我院行脑动脉瘤夹闭手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不同麻醉诱导方法划分为观察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55...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脑保护作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来我院行脑动脉瘤夹闭手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不同麻醉诱导方法划分为观察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55例)和对照组(常规芬太尼麻醉,50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1h(T1)、术毕(T2)、术后6h(T3)、术后12h(T4)5个时间点脑氧代谢情况和炎症因子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情况和认知情况。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麻醉诱导法方法、时间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CERO_(2)、CjvO_(2)、Da-jvO_(2)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O_(2)、CjvO_(2)、Da-jvO_(2)会随着时点趋势而显著变化,CERO_(2),CjvO_(2)整体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ERO_(2)从时点T1开始逐渐下降,Da-jvO_(2)主要表现下降的趋势,从时点T0逐渐下降。麻醉诱导法方法、时间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S100β、NSE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100β、NSE均随时间变化而不断上升,且观察组上去的趋势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时间对IL-6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变化略有升高;麻醉诱导法方法、时间与麻醉诱导方法的交互作用对IL-6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于定向力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呼吸恢复时间两组无差异(P>0.05)。麻醉诱导法方法、时间对MMSE、OAAS评分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和时间二者的交互作用对MMSE评分的影响不大(P>0.05),对OAAS评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MMSE、OAAS评分均呈现上升趋势,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脑保护显著,会增加炎症反应,但是苏醒时效、意识和认知功能恢复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动脉瘤夹闭术 脑保护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羟考酮无背景剂量术后镇痛在腹腔镜胃肠癌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文华 刘婷 +4 位作者 虞大为 汤燕彬 廖兴志 司波 刘清仁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1期0314-0314,共1页
目的:比较在腹腔镜胃肠癌手术中羟考酮术后不同镇痛方案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行腹腔镜胃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ASA 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羟考酮持续背景剂量组(C组)和羟考酮无背景剂量组(T组)。两组镇痛泵配置均为100... 目的:比较在腹腔镜胃肠癌手术中羟考酮术后不同镇痛方案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行腹腔镜胃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ASA 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羟考酮持续背景剂量组(C组)和羟考酮无背景剂量组(T组)。两组镇痛泵配置均为100 ml生理盐水中含羟考酮50 mg和阿扎司琼20 mg,C组背景剂量2 ml/h,患者自控镇痛剂量0.5 ml,锁定时间5 min;T组无背景剂量,患者自控镇痛剂量4 ml,锁定时间5 min。采用VAS评分评估两组术后3、6、12、24和48 h疼痛程度,记录术后48 h镇痛药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各时点静息及咳嗽VAS评分两组无差异,T组48 h镇痛药总用量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胃肠癌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羟考酮可以起到很好的镇痛效果,实施无背景剂量,在保证镇痛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羟考酮剂量,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镇痛 病人控制 胃肠癌手术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
15
作者 黄章翔 廖兴志 麻伟青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303-305,共3页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非典型肺炎
下载PDF
设备诊断技术在高压水泵大修理中的应用
16
作者 廖兴志 《有色设备》 1991年第5期72-83,共12页
运用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对六台高压水泵进行大修,针对性强,节省维修费用与时间,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高压水泵 设备诊断技术 齿轮副 设备状态监测 大修理 小齿轮 电机转子 减速箱 频率成分 速度传感器
下载PDF
不同气道管理方式下静脉全身麻醉对输尿管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贾暄东 廖兴志 +1 位作者 周脉涛 刘婷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7期913-915,918,共4页
目的分析面罩复合鼻咽通气道与喉罩通气模式下实施静脉全身麻醉对输尿管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到该院进行输尿管结石治疗的患者160例,均行静脉全身麻醉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采用随机、双盲法将... 目的分析面罩复合鼻咽通气道与喉罩通气模式下实施静脉全身麻醉对输尿管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到该院进行输尿管结石治疗的患者160例,均行静脉全身麻醉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面罩复合鼻咽通气道组(S1组)和喉罩组(S2组),每组80例。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手术时间、术后康复时间、不良反应率、结石清除率、治疗优良率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置入喉罩或者鼻咽通气道(面罩)时刻(T1)的MAP、HR均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时刻(T0)和拔出时刻(T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刻Sp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S1组T1时刻MAP较S2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Sp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不良反应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康复时间、结石清除率以及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喉罩相比,面罩复合鼻咽通气道静脉全身麻醉应用于输尿管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能明显减少术后黏膜损伤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且通气效果明显,实施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 钬激光 输尿管结石 喉面罩 气道管理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其血清神经因子水平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施冬冬 廖兴志 +3 位作者 陈湉 乔燕 肖骥峰 刘宇芳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044-1048,共5页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其血清神经因子水平变化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诊治的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均9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单一瑞芬太尼药物治... 目的:探究艾司氯胺酮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其血清神经因子水平变化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诊治的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均9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单一瑞芬太尼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艾司氯胺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不同时点疼痛评分、躁动评分、认知功能(MoCA量表)、血清神经相关细胞因子(BDNF、NGF)及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变化情况。结果:给药12h、24h后,两组疼痛评分、躁动评分均较给药前降低,且给药12h、24h后研究组更低。给药后两组MoCA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给药后两组BDNF、NGF均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给药后两组hs-CRP、TNF-α、IL-6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艾司氯胺酮能够有效降低疼痛和躁动评分,提高认知功能,同时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的生成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创伤性 艾司氯胺酮 瑞芬太尼 认知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婷 廖兴志 +4 位作者 刘宇芳 胡锐 周洹竹 李佳英 周脉涛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737-741,共5页
目的评估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艾司氯胺酮组(n=30)、对照组(n=30)。艾司氯胺酮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0.15 mg/kg艾司氯胺酮并泵注(5μg&... 目的评估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艾司氯胺酮组(n=30)、对照组(n=30)。艾司氯胺酮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0.15 mg/kg艾司氯胺酮并泵注(5μg·kg^(-1)·min^(-1))至术毕前15 min,对照组按同样方法输注等量生理盐水。评估2组患者术后苏醒期呛咳发生率和严重程度、Ricker镇静-躁动评分(SAS)和躁动发生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补救镇痛发生率等苏醒质量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艾司氯胺酮组的呛咳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降低(P<0.05),SAS评分、VAS评分和补救镇痛率降低(P<0.05),2组躁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拔管期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P<0.05),2组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持续使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可降低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苏醒期呛咳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减轻术后疼痛,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垂体瘤切除术 苏醒质量
下载PDF
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国威 周脉涛 廖兴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6例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2组,每组93例。A组给予丙泊酚辅助静脉全身麻醉,B组给予咪达唑仑辅助静脉全身麻醉。观察2组患者围术期变量、Ramsay镇静评分情...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6例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2组,每组93例。A组给予丙泊酚辅助静脉全身麻醉,B组给予咪达唑仑辅助静脉全身麻醉。观察2组患者围术期变量、Ramsay镇静评分情况及内脏牵拉反应情况。结果 A组患者0、Ⅰ和Ⅱ级比率均明显低于B组,而Ⅲ、Ⅳ级比率明显高于B组;A组患者内脏牵拉反应0级比率明显高于B组,而Ⅰ、Ⅱ级比率明显低于B组;A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恶心呕吐例数均明显短/少于B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腹部手术中,丙泊酚较咪达唑仑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咪达唑仑 腹部手术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