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脑卒中病人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及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金涛 廖喜琳 +1 位作者 吴嘉慧 李雨航 《全科护理》 2024年第2期246-251,共6页
阐述营养对老年脑卒中病人的重要性,对老年脑卒中病人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筛查与评估、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解决老年脑卒中营养不良的问题提供依据。
关键词 脑卒中 营养不良 危险因素 干预 综述
下载PDF
中药冷刺激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痰热腑实型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廖喜琳 蔡超群 +2 位作者 刘海兰 吴云虎 王庆武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581-1582,共2页
目的应用中医中药与冷刺激诱发吞咽反射,观察脑卒中吞咽障碍痰热腑实型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痰热腑实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中药冰块刺激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结... 目的应用中医中药与冷刺激诱发吞咽反射,观察脑卒中吞咽障碍痰热腑实型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痰热腑实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中药冰块刺激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冰块刺激法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痰热腑实型患者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冷刺激 吞咽障碍 脑卒中 康复训练
下载PDF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及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70
3
作者 廖喜琳 钟美容 蔡超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36-2038,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在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初步筛查及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老年脑卒中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入院2 h内仅做常规的入院护理评估、采用神经内科常规... 目的探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在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初步筛查及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老年脑卒中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入院2 h内仅做常规的入院护理评估、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护理及单纯康复训练。选择9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干预组,干预组患者入院2 h内进行入院护理评估并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进行初步筛查,针对不同程度吞咽障碍患者给予预见性饮食指导、早期功能康复训练,采用中药咽部冷刺激触发吞咽反射进行吞咽训练。结果干预组经过标准的吞咽功能评估(SSA)后能有效地降低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P<0.01);采用康复训练加中药与冷刺激相结合的方案治疗吞咽障碍,其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P<0.01)。结论干预组通过SSA可较为准确判断患者吞咽障碍的程度,针对不同程度吞咽障碍给予预见性饮食指导及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并用中药咽部冷刺激触发吞咽反射进行吞咽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康复效果和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 吞咽障碍 中药 冷刺激 预见性护理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早期康复的循证护理 被引量:12
4
作者 廖喜琳 包艳 刘海兰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9年第8期2111-2113,共3页
关键词 脑卒中吞咽障碍 循证护理 急性期 早期康复 护理专业技能 临床经验 人的价值 护理措施
下载PDF
脑卒中后呼吸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气道管理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雨航 吴嘉慧 +5 位作者 王金涛 唐春妮 吕开月 付晶晶 路漪凡 廖喜琳 《内科》 2024年第2期184-188,共5页
脑卒中是我国首要的致残、致死的疾病,而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系统感染,后者在加重患者病情的同时也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家庭负担。本文对脑卒中后呼吸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气道管理进行综述,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旨在... 脑卒中是我国首要的致残、致死的疾病,而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系统感染,后者在加重患者病情的同时也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家庭负担。本文对脑卒中后呼吸系统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气道管理进行综述,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旨在为临床工作人员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呼吸系统感染 气道管理 综述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肠内营养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6
作者 王金涛 廖喜琳 +1 位作者 吴嘉慧 李雨航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应用CiteSpace文献分析软件,对近10年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肠内营养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讨其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为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肠内营养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文献来源,检索2013—202... 目的:应用CiteSpace文献分析软件,对近10年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肠内营养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讨其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为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肠内营养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文献来源,检索2013—2023年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肠内营养研究的相关文献,应用软件对纳入文献从发文量情况、国家/地区、机构、作者、关键词、共被引文献几个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465篇文献,年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美国发文量(88篇)在此领域最活跃,发文量占首位的机构是来自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作者合作网络分布松散(密度0.0077),作者间跨地区、跨机构的交流合作较少,作者发文量少。高频关键词有肠内营养、吞咽障碍、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等。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肠内营养领域研究是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人数众多,但高产系列研究者较少,且领域内作者之间的合作偏低,需要研究者今后在此领域的研究中要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为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肠内营养研究的进一步探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肠内营养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中药冰棒咽部冷刺激辅助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 被引量:11
7
作者 廖喜琳 蔡超群 +2 位作者 刘海兰 吴云虎 王庆武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9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冰棒咽部冷刺激诱发吞咽反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行中药冰棒咽部冷刺激诱发吞咽反射。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冰棒咽部冷刺激诱发吞咽反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行中药冰棒咽部冷刺激诱发吞咽反射。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冰棒咽部冷刺激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有良好的康复效果,可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中药 冰棒 冷刺激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廖喜琳 钟美容 包艳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12期3145-3146,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及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系统康复治疗,心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两组病人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及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系统康复治疗,心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分别进行SDS评分和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的SDS评分及吞咽功能评定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心理护理组病人的心理状况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吞咽障碍功能恢复快(P<0.01)。[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的抑郁症状,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心理护理 康复
下载PDF
运动再学习及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廖喜琳 蔡超群 刘海兰 《全科护理》 2009年第28期2550-2552,共3页
[目的]观察运动再学习及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病人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神经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运动再学习训练方法。... [目的]观察运动再学习及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病人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神经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运动再学习训练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为71.8%;观察组病人吞咽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运动再学习训练方法及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功能恢复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运动再学习 康复
下载PDF
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
10
作者 路漪凡 廖喜琳 《科学咨询》 2024年第12期9-12,共4页
目的调查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的需求情况,并对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便利调查问卷法,选取2022年3—6月广西某三甲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共182例,对偏瘫患者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和老年脑卒中偏瘫患... 目的调查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的需求情况,并对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便利调查问卷法,选取2022年3—6月广西某三甲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共182例,对偏瘫患者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和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因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较高,总分为(100.29±8.79)分,维度得分最高的为康复指导需求(23.10±6.78)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发病次数、合并慢性病情况是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的需求较大,临床医疗人员需要加强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服务,促进老年脑卒中病患的身心机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脑卒中 偏瘫患者 延续性护理 护理服务需求
下载PDF
循证护理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廖喜琳 钟美容 李妍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循证护理教学法对本科实习护生进行神经内科护理临床带教的教学效果。[方法]将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90名护理本科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名,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对... [目的]探讨采用循证护理教学法对本科实习护生进行神经内科护理临床带教的教学效果。[方法]将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90名护理本科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名,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法。实习结束,分别对两组护理实习生的教学满意度、护理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实习护生对护理带教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循证护理教学法进行带教,有助于实习护生护理技能的提高,受到学生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护理 循证护理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下载PDF
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训练 被引量:19
12
作者 廖喜琳 《全科护理》 2009年第9期834-835,共2页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
下载PDF
预防性护理促进卒中后同向偏盲患者康复 被引量:2
13
作者 廖喜琳 黄小洁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3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措施对卒中后同向偏盲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116例卒中后同向偏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具体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和视觉刺激康...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措施对卒中后同向偏盲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116例卒中后同向偏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具体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和视觉刺激康复治疗等。结果两组患者偏盲功能康复效果及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卒中后偏盲的康复效果,并降低卒中同向偏盲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同向偏盲 预防性护理
下载PDF
体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廖喜琳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1971-1972,共2页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对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进行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3种体位护理,每一种体位持续10 m in,每一种体位测3次,取平均值。结果健侧卧位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其他体位(P<0.05...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对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进行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3种体位护理,每一种体位持续10 m in,每一种体位测3次,取平均值。结果健侧卧位的血氧饱和度高于其他体位(P<0.05)。结论健侧卧位可改变肺通气,增加血氧饱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血氧饱和度 体位护理
下载PDF
生活模拟体验训练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廖喜琳 马秋平 +1 位作者 阳绿清 梁凯讴 《广西教育》 2018年第10期38-39,共2页
本文对生活模拟体验训练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提出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增加老年人生活模拟体验训练课程,通过转换角色来增加中职护理学生对老年人身体变化的同感和理解,端正护生的学习态度、服务意识及职业素养,为优质... 本文对生活模拟体验训练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提出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增加老年人生活模拟体验训练课程,通过转换角色来增加中职护理学生对老年人身体变化的同感和理解,端正护生的学习态度、服务意识及职业素养,为优质护理服务奠定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模拟体验训练 老年护理学 应用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留置多种管道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喜琳 《医学文选》 2000年第4期615-616,共2页
关键词 脑出血 留置管道 护理
下载PDF
精细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廖喜琳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22期52-53,共2页
精细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是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体现了管理过程中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的理念,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贯彻... 精细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是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体现了管理过程中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的理念,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贯彻到所有管理环节。它强调将管理工作做细、做精,以全面提高管理水平[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管理 优质护理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对中风后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廖喜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7年第12期94-95,共2页
目的人性化护理对中风后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8例中风后球麻痹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内科基础治疗及一般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内科基础治疗及一般内科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在2组患... 目的人性化护理对中风后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8例中风后球麻痹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内科基础治疗及一般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内科基础治疗及一般内科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在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SDS评分和治疗后2组吞咽障碍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SDS标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治疗后2组患者的SDS标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吞咽障碍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中风后球麻痹患者的抑郁症状,明显改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球麻痹 吞咽功能 人性化护理
下载PDF
清热通脉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云虎 任丁 +2 位作者 王银山 廖喜琳 蒋圆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83-1685,共3页
目的与方法:选用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均连续服药2周为1个疗程。并于用药前时及用药后4周时测定患者血中IL-1β、ICAM-1的含量以及神经功能的评定,来评价清热通脉胶囊的临床疗效。结果:清热通脉胶囊能显著... 目的与方法:选用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均连续服药2周为1个疗程。并于用药前时及用药后4周时测定患者血中IL-1β、ICAM-1的含量以及神经功能的评定,来评价清热通脉胶囊的临床疗效。结果:清热通脉胶囊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中IL-1β及ICAM-1的水平,其作用优于益脑复健胶囊;清热通脉胶囊能显著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其作用优于益脑复健胶囊。结论:清热通脉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在于通过降低局部脑组织中的IL-1β、ICAM-1的表达水平,从而减轻缺血性炎症反应,起到对缺血脑组织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清热通脉胶囊 IL-1Β ICAM-1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对血管支架成型术后再狭窄预防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任丁 吴云虎 +4 位作者 黄建民 王凯华 廖喜琳 金婕 韩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3期361-362,共2页
目的评价脑心通胶囊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效果。方法以48例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服用脑心通胶囊;对照组25例应用噻氯匹定(抵克力得)治疗。术后6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计算机定量测定血管病变... 目的评价脑心通胶囊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效果。方法以48例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服用脑心通胶囊;对照组25例应用噻氯匹定(抵克力得)治疗。术后6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计算机定量测定血管病变的直径狭窄程度(QCA)。结果治疗组参照血管直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支架段血管直径差异不明显(2.22mm±0.21mm与2.18mm±0.25mm,P>0.05)。血管直径减少指数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0.50mm±0.16mm、0.51mm±0.11mm(P>0.05)。治疗组再狭窄率(17.4%)及再介入率(13.1%)与对照组(20%、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脑心通胶囊干预可降低血管内支架成型治疗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且有较少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支架成形术 再狭窄 脑心通胶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