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患者的结肠运输时间和直肠感觉排空功能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罗映 王守军 +5 位作者 黄泗霖 邓超 张萍 祝常金 张玲莉 廖嘉川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18期2431-2432,2443,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帕金森病患者结肠运输时间、直肠感觉及模拟排便功能,探讨帕金森病患者便秘产生原因。方法:通过对2010年1月-2015年3月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8例帕金森病患者服用不透X线标记物追踪法测定结肠运输时间,气囊法测定直肠感觉... 目的:通过研究帕金森病患者结肠运输时间、直肠感觉及模拟排便功能,探讨帕金森病患者便秘产生原因。方法:通过对2010年1月-2015年3月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8例帕金森病患者服用不透X线标记物追踪法测定结肠运输时间,气囊法测定直肠感觉,模拟排便测定直肠排空功能。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随机抽取同年龄段无便秘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结果:帕金森病患者结肠运输时间延长比例较对照组高(46/68VS 2/50)(P<0.05)。帕金森病患者直肠初始感觉容积为(39.71±8.92)ml高于对照组的(28.80±4.22)ml(P<0.05),帕金森病患者初始便意感觉容积为(83.09±8.97)ml高于对照组的(70.00±5.20)ml(P<0.05)。帕金森病患者直肠排空率为(48.01±18.81)%低于对照组的(83.88±12.70)%(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存在结肠运输功能下降、直肠感觉异常及直肠排空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便秘 结肠运输时间 直肠感觉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许伍环 唐协林 +3 位作者 刘胜华 张萍 廖嘉川 羊飞龙 《江苏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单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单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腘静脉和股静脉血流速度、D-二聚体水平、血小板计数以及凝血综合指数(CI)变化。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和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神经肌肉电刺激前相比,两组神经肌肉电刺激时腘静脉、股静脉血流速度均增加(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时相比,观察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第7天时D-二聚体水平和血小板计数增加(P<0.05),而对照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第3、7天时CI、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计数均增加(P<0.05);观察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第3、7天时CI、D-二聚体水平和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比较,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能有效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低分子肝素 高血压性脑出血 偏瘫 静脉血栓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抽吸取栓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廖嘉川 吴波 《华西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921-925,共5页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已经成为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除支架取栓外,抽吸取栓的应用也越发普遍。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的物理原理不同,通过再灌注导管与血栓接触,再利用抽吸产生的负压来捕获血栓,从而实现脑血管的再通...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已经成为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除支架取栓外,抽吸取栓的应用也越发普遍。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的物理原理不同,通过再灌注导管与血栓接触,再利用抽吸产生的负压来捕获血栓,从而实现脑血管的再通。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抽吸取栓的应用。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相比优劣如何,如何合理地运用抽吸技术,是介入医师关注的热点问题。该文综述了抽吸取栓的技术应用以及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介入治疗 抽吸取栓
原文传递
综合性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脑血管病伴发抑郁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廖嘉川 黄泗霖 +1 位作者 范进 许伍环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8年第1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脑血管病伴发抑郁患者的情绪、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病伴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接受脑血管疾病...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脑血管病伴发抑郁患者的情绪、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病伴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接受脑血管疾病的基础治疗(包括改善微循环、对症治疗及护理等),并予以口服舍曲林进行抗抑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实施综合性心理干预进行治疗。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RDS)的分值变化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并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以及随访一年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A、SDS、SAS和MARDS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MMSE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后,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更低(P<0.05);经随访的一年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抗抑郁药物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心理干预可以有利于改善脑血管病伴发抑郁患者的情绪,同时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心理干预 脑血管病 抑郁 生活质量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