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冰雪吓不倒新闻人——《黔东南日报》抗冰救灾和灾后重建报道纪实
1
作者 何生华 廖奇勋 《中国地市报人》 2008年第5期32-34,共3页
五十年不遇的一场雨雪冰冻灾害从1月13日起肆虐黔东南州3.3万平方公里土地,使这个本就贫穷的自治州,蒙受了更大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冰灾造成的损失高达52亿多元。州委、州政府的号令就像给全州各级党员干部上紧了发条,纷纷投身... 五十年不遇的一场雨雪冰冻灾害从1月13日起肆虐黔东南州3.3万平方公里土地,使这个本就贫穷的自治州,蒙受了更大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冰灾造成的损失高达52亿多元。州委、州政府的号令就像给全州各级党员干部上紧了发条,纷纷投身到抗冰救灾第一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州 灾后重建 救灾 新闻人 日报 冰雪 党员干部 自治州
下载PDF
唤醒青山的经济合作社——湖北景阳乡创新体制为农民开启致富之门
2
作者 张承进 廖奇勋 《农产品加工》 2012年第3期54-55,共2页
"不错,有沿海干部的气度和风范,是唤醒景阳农民、唤醒景阳青山的一大创新,搞好了,将成为落实‘三助三好’的又一成功范例。但必须严格运作,管理者要以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来体现价值。只要确保农民有利、政府无损、承办干部和入社人员承... "不错,有沿海干部的气度和风范,是唤醒景阳农民、唤醒景阳青山的一大创新,搞好了,将成为落实‘三助三好’的又一成功范例。但必须严格运作,管理者要以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来体现价值。只要确保农民有利、政府无损、承办干部和入社人员承担一切经济责任,政府应予支持。"这是贵州省麻江县委书记龙世勇考察景阳乡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体制 经济责任 农民 青山 合作社 致富 湖北 管理者
下载PDF
沉到底能出佳作
3
作者 廖奇勋 《新闻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24,共4页
去年我采写的《来自贫困山区的报道》(共18篇),获得第10届"贵州新闻奖"二等奖。这是对我所费心血和汗水的补偿;而最使我感到欣慰的是,这组报道发出后,在干部群众中引起的热烈反响。去年7月,我随黔东南州委常委。
关键词 贫困山区 群众生活 采访 调查组 少数民族 报道 采写 黔东南州 思考 贵州
原文传递
多思深采出精品——采写《十五个侗家小伙娶回西双版纳傣家姑娘》有感
4
作者 廖奇勋 《新闻窗》 2002年第3期20-20,共1页
《十五个侗家小伙娶回西双版纳傣家姑娘》一文,是一篇有很强民族味和乡土味的消息报道,它在2001年度贵州新奖中获得二等奖,这是我预料中的事。当然,这并非是自我吹嘘,而是在评奖前就已有几分成竹在胸。这十多年来,作为地州级报纸记者,... 《十五个侗家小伙娶回西双版纳傣家姑娘》一文,是一篇有很强民族味和乡土味的消息报道,它在2001年度贵州新奖中获得二等奖,这是我预料中的事。当然,这并非是自我吹嘘,而是在评奖前就已有几分成竹在胸。这十多年来,作为地州级报纸记者,我所采写的新闻报道,几乎年年都有获奖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采写 民族地区 思想观念 新闻报道 获奖作品 消息报道 乡土味 新闻事实 采访
原文传递
精心策划出精品
5
作者 廖奇勋 《新闻窗》 1999年第4期21-22,共2页
我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在冬季顶风冒雨行程3000多公里,采写的34篇《三省周边观春潮》系列报道。在《黔东南日报》刊出后,引起较强烈的反响,后在1998年度"贵州新闻奖"评选中,获一等奖。在满足于自己的劳动价值得到社会认同的欣... 我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在冬季顶风冒雨行程3000多公里,采写的34篇《三省周边观春潮》系列报道。在《黔东南日报》刊出后,引起较强烈的反响,后在1998年度"贵州新闻奖"评选中,获一等奖。在满足于自己的劳动价值得到社会认同的欣慰之余,我深刻体会到精心策划是出精品的重要途径。这组报道之所以能获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心策划 系列报道 东南日报 三省 采访 劳动价值 精品 社会认同 贵州 采写
原文传递
黔东南日报——冰雪严寒写春秋
6
作者 廖奇勋 《新闻窗》 2008年第2期23-23,共1页
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雪凝灾害发生后,黔东南日报立即召开了全社职工大会,要求编辑记者严阵以待。社党委书记、社长张睿要求社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对待雪凝天气,出好抗灾中的每一张报纸。
关键词 黔东南日报 政治责任感 冰雪灾害 职工大会 编辑记者 党委书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