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探索
1
作者 廖小玉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2期097-100,共4页
本文旨在探索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概述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定义、特点与实施原则,分析角色互动法、合作互动策略、竞争互动策略以及其他互动式教学方法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优化小学语文课堂中互动式教学... 本文旨在探索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概述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定义、特点与实施原则,分析角色互动法、合作互动策略、竞争互动策略以及其他互动式教学方法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优化小学语文课堂中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建议。研究认为,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以及优化课堂设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是提升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效果的关键。实践效果表明,互动式教学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互动式教学方法 角色互动 合作互动
下载PDF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期南方林区农户林业收入结构分析--基于福建省500个固定观察户6年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梅英 刘伟平 +1 位作者 廖小玉 洪燕真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8-206,共9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高农户的收入。本文基于福建省500个林区固定观察农户林改基年、2009—2013年的实地调查资料,探讨我国南方林区农户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期,他们的林业收入结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集体林权制度改...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高农户的收入。本文基于福建省500个林区固定观察农户林改基年、2009—2013年的实地调查资料,探讨我国南方林区农户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期,他们的林业收入结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期,南方林区农户的林业收入总体上显著增加。但对于林业收入的具体组成部分,则影响作用不同。其中用材林收入、竹林收入、经济林收入、林下经济收入和林业转移性收入受到林改的显著影响,林改后期农户这些收入明显增加;而涉林打工收入、涉林财产性收入并没有变化。同时发现,对于同一结构的收入,农户的收入差距程度普遍较大;林改促进的林地细碎化可能抑制规模化经营,影响林地产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户林业收入 收入结构 南方林区
下载PDF
农户安全茶叶生产行为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梅英 廖小玉 崔丁溅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22-27,共6页
将农户茶叶生产行为分成普通茶叶生产行为和安全茶叶生产行为,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茶农个体特征指标、家庭特征因素、认知水平、政府规制因素、参加产业链情况等因素对茶农安全茶叶生产行为的影响,提出扶持茶叶产业链运... 将农户茶叶生产行为分成普通茶叶生产行为和安全茶叶生产行为,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茶农个体特征指标、家庭特征因素、认知水平、政府规制因素、参加产业链情况等因素对茶农安全茶叶生产行为的影响,提出扶持茶叶产业链运转、建立健全检测机制、推入市场准入制度等对策,以规范农户安全茶叶生产行为,保障茶叶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农户 安全茶叶 生产行为 产业链
下载PDF
麻风无痛性神经炎——附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子山 许敏鸿 +1 位作者 廖小玉 郭振东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2-14,共3页
对91例麻风现症及监测期患者在一年中定期检查,发现无痛性神经炎4例,占4.4%。作者对这4例的临床特点、病程和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监测期 皮质激素治疗 神经粗大 多菌型 畸残 肌力减弱 临床分析 骨间肌 指掌侧 尺神经
下载PDF
CO_2激光联合干扰素局部注射和外用治疗尖锐湿疣4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廖小玉 李国周 伍建华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50-151,共2页
目的观察CO2激光联合干扰素局部注射和外用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用重组人干扰素γ在疣体基底部局部注射后,用CO2激光术去除疣体,术后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涂患处;对照组44例单用CO... 目的观察CO2激光联合干扰素局部注射和外用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用重组人干扰素γ在疣体基底部局部注射后,用CO2激光术去除疣体,术后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涂患处;对照组44例单用CO2激光治疗。两组均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愈率为81.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8%(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1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2%(P<0.05)。结论CO2激光联合应用两种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疗效高,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CO2激光 干扰素
下载PDF
广东省东莞市1996年~2000年性病流行态势 被引量:1
6
作者 廖小玉 郭振东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2年第2期156-156,共1页
为全面了解东莞地区性病的发病和流行情况,我们对1996年1月~2000年12月东莞市性病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关键词 性病 流行态势 流行情况分析 发病 东莞地区 东莞市 广东省
下载PDF
广东省东莞市1996-2005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廖小玉 李常兴 叶衍宁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6年第3期253-254,共2页
目的:分析东莞市1996-2005年性病的流行情况,评价10年来该市的性病防治效果,为开展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东莞市10年来性病报表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东莞市性病的发病率由1998年开始逐年上升。病种构成以淋病、尖... 目的:分析东莞市1996-2005年性病的流行情况,评价10年来该市的性病防治效果,为开展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东莞市10年来性病报表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东莞市性病的发病率由1998年开始逐年上升。病种构成以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NGU)为主;性病在人群中分布以20-29岁性活跃人群居多;文化程度以中学为主;男性发病数高于女性。结论:NGU的增长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应加强对20-29岁性活跃人群和中学以下文化程度人群的安全性教育,才能更有效地控制性病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病 流行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一家三人同患梅毒
8
作者 廖小玉 郭振东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1997年第S1期110-111,共2页
一家三人同患梅毒较罕见,现报告如下。 例1,冯某,男,29岁,已婚,有不洁性史。患者于一年前,在冠状沟发生一个硬结溃疡,在当地治疗后(药物不明),溃疡愈合,本年前发现双手掌暗红斑,不痛痒。今年4月14日就诊,检查两手掌有10多个散在性红斑。
关键词 同患 早期梅毒 红斑 二期梅毒 溃疡愈合 冠状沟 阿奇霉素 足底 长效西林 斑疹
下载PDF
单剂量阿奇霉素治疗尿道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9
作者 韩春雷 伍明伦 +4 位作者 黄炳窝 廖小玉 伍建华 袁日光 胡春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阿奇霉素 泌尿道感染 衣原体感染 支原体感染
下载PDF
外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常兴 韩春雷 +2 位作者 吴昌辉 伍键华 廖小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22-823,共2页
目的观察外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80例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ALA-PDT试验组和CO_2激光对照组,1周1次,疗程最多3周。末次治疗后第1周进行疗效评价,第4,8和12周观察复... 目的观察外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80例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ALA-PDT试验组和CO_2激光对照组,1周1次,疗程最多3周。末次治疗后第1周进行疗效评价,第4,8和12周观察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在末次治疗后1周,试验组和对照组疣体清除率均为100%。试验组治疗后复发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40.0%)(P<0.01)。两组均未发生系统不良反应。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为10.0%,主要为轻微糜烂;对照组为50.0%,主要为溃疡、疼痛和瘢痕。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用ALA-PDT疗法治疗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尿道口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CO2激光
下载PDF
80例慢性荨麻疹变应原皮试与脱敏治疗的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伍建华 韩春雷 +2 位作者 伍明伦 廖小玉 唐燕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59-360,共2页
关键词 荨麻疹 变应原 皮试 脱敏疗法
下载PDF
东莞市1986~2001年梅毒发病的监测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红 廖小玉 +5 位作者 伍建华 韩春雷 刁仕华 骆远福 王康生 叶笑好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87-289,共3页
关键词 东莞市 梅毒 发病 监测 流行病学 流动人口
下载PDF
阳朔县农机中心服务“三农”促春耕
13
作者 廖小玉 何海碧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22年第3期52-52,共1页
为推进春耕备耕工作有力、有序、高效开展,桂林市阳朔县早谋划、早发动、早安排,抢抓农时,安排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了解农业生产情况,推广农业科技,指导农户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打好今年农业生产“第一仗”,确保夏粮丰收及“菜篮子... 为推进春耕备耕工作有力、有序、高效开展,桂林市阳朔县早谋划、早发动、早安排,抢抓农时,安排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了解农业生产情况,推广农业科技,指导农户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打好今年农业生产“第一仗”,确保夏粮丰收及“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一、物资备足稳生产保农时备春耕,农资供应是关键。阳朔县把春耕备耕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目前,全县储备化肥0.52万t、农药91 t、农膜36.6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情况 阳朔县 技术人员 全年农业生产 三农 农机中心 春耕生产 农时
下载PDF
麻风病人的社会经济康复——一种可行的模式
14
作者 郭振东 廖小玉 +1 位作者 赵子山 张锡宝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36-237,共2页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麻风很容易致残,病人一直未被人们理解,以致治愈了也难以回归社会,甚至有的还不被家庭接受,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东莞市原是麻风高发区,累计登记病人3990名,为安置治愈者,在政府的关心下,于1965年...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麻风很容易致残,病人一直未被人们理解,以致治愈了也难以回归社会,甚至有的还不被家庭接受,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东莞市原是麻风高发区,累计登记病人3990名,为安置治愈者,在政府的关心下,于1965年建立了金菊福利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 麻风病人 康复 麻风治愈者 福利院 东莞市 回归社会 高发区 社区 家庭
下载PDF
早期梅毒257例治疗状况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红 刁仕华 +3 位作者 伍建华 廖小玉 骆远福 黄炳窝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7-268,共2页
目的 观察早期梅毒的治疗结果。方法 对患者进行国际统一标准治疗。结果 治疗后 2年内血清反应转阴者占 68.0 9% ,未转阴者占 1.95 % ,失访者占 2 9.96%。结论 ①早期梅毒正规治疗大部分可以治愈 ;②治疗后 2年血清反应未转阴者应... 目的 观察早期梅毒的治疗结果。方法 对患者进行国际统一标准治疗。结果 治疗后 2年内血清反应转阴者占 68.0 9% ,未转阴者占 1.95 % ,失访者占 2 9.96%。结论 ①早期梅毒正规治疗大部分可以治愈 ;②治疗后 2年血清反应未转阴者应行脑脊液检测 ,以排除神经梅毒 ;③未彻底治愈的失访者将可能为梅毒持续播散的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梅毒 治疗 脑脊液检测 血清反应滴度 性病
下载PDF
东莞市1988~2002年新发现麻风病例分析
16
作者 廖小玉 陈秀琼 李国周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5年第3期255-256,共2页
目的:在麻风病低流行状态下,分析新发现麻风病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订麻风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东莞市1988~2002年新发现麻风病人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结果:东莞市1988~2002年共新发现麻风病89例,随... 目的:在麻风病低流行状态下,分析新发现麻风病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订麻风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东莞市1988~2002年新发现麻风病人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结果:东莞市1988~2002年共新发现麻风病89例,随着阶段发现率明显下降,MB型比及≥60岁的病人比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早期发现率(病期<2年)为84.27%,2级残疾率为12.36%,男:女为1.62:1.结论:东莞市新发现麻风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符合低流行状态.仍须加强麻风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加强基层防治网络的作用,才更有利于麻风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病 新发现 分析
下载PDF
泼尼松治疗麻风无痛性神经炎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跃华 廖小玉 钟定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4-235,共2页
目的 : 评价不同剂量泼尼松治疗麻风无痛性神经炎的效果。方法 :  84例共 10 2条神经分两组进行治疗。标准剂量组用泼尼松 4 0mg d ,1个月后渐减量 ,疗程 6个月 ;强化剂量组 6 0mg d,15天后渐减量 ,疗程 3个月。结果 : 标准剂量组的... 目的 : 评价不同剂量泼尼松治疗麻风无痛性神经炎的效果。方法 :  84例共 10 2条神经分两组进行治疗。标准剂量组用泼尼松 4 0mg d ,1个月后渐减量 ,疗程 6个月 ;强化剂量组 6 0mg d,15天后渐减量 ,疗程 3个月。结果 : 标准剂量组的有效率为 6 1.6 % ,强化剂量组为 5 9.4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两组对不同部位神经炎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 标准剂量泼尼松治疗麻风无痛性神经炎是有效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泼尼松 麻风 无痛性神经炎 糖皮质激素 临床资料
下载PDF
麻风无痛性神经炎的早期发现及治疗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子山 廖小玉 +5 位作者 许敏鸿 郭振东 钟定锋 蔡树辉 庄岳 钟军 《中国麻风杂志》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8,共3页
对200例麻风现症和监测期病人进行3至30个月的系统观察,发现无痛性神经炎12例(6.0%),涉及14条神经,其中尺神经2条,腓总神经2条,面神经2条,胫神经8条。对所有病例用强的松标准方案治疗6个月,疗效按神经计为优7条(50%),良2条(14.3%),尚... 对200例麻风现症和监测期病人进行3至30个月的系统观察,发现无痛性神经炎12例(6.0%),涉及14条神经,其中尺神经2条,腓总神经2条,面神经2条,胫神经8条。对所有病例用强的松标准方案治疗6个月,疗效按神经计为优7条(50%),良2条(14.3%),尚可4条(28.6%),无效1条(7.1%)。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恢复率分别为60%(6/10)和66.7%(4/6)(P>0.05)。本组所有接受强的松治疗者,均未见明显的副作用。对无痛性神经炎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性神经炎 治疗 强地松 麻风
下载PDF
穴位注射并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潘婉婉 李红 +4 位作者 唐燕笑 伍健华 刁仕华 陈海燕 廖小玉 《四川中医》 2013年第8期153-154,共2页
目的:评价穴位注射并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方法:将5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常规西药口服和针刺治疗,观察组加用穴位注射。穴位选取内关、龙眼、足三里、中脘、太冲及膈俞,行Vit... 目的:评价穴位注射并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方法:将5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常规西药口服和针刺治疗,观察组加用穴位注射。穴位选取内关、龙眼、足三里、中脘、太冲及膈俞,行VitB12注射,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期间止痛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一月后神经痛的复发率有差异(P<0.05),观察组1个月后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为57.7%。结论:穴位注射并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起效快,远期疗效好,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注射 针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下载PDF
口服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春雷 廖小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7期516-516,共1页
关键词 小剂量泼尼松 局限型白癜风 稳定期 疗效观察 治疗 口服 复合维生素B 补骨脂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