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斑尖塘鳢胚胎和早期仔鱼的发育 被引量:20
1
作者 廖志洪 王春 +1 位作者 林小涛 许忠能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8-22,共5页
对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marmoratus)胚胎和早期仔鱼的发育进行了观察,详细描述了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在28℃恒定水温条件下,云斑尖塘鳢的胚胎发育历时80h30min,可分为24个发育分期。在整个发育过程中,眼、耳囊、心脏、消化道、肾... 对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marmoratus)胚胎和早期仔鱼的发育进行了观察,详细描述了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在28℃恒定水温条件下,云斑尖塘鳢的胚胎发育历时80h30min,可分为24个发育分期。在整个发育过程中,眼、耳囊、心脏、消化道、肾脏、鳔、胸鳍和尾鳍等得到了优先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塘鳢 发育阶段 仔鱼 发育过程 胚胎 形态特征 水温 早期 肾脏 心脏
下载PDF
黄颡鱼仔、稚、幼鱼耗氧率及氨氮排泄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廖志洪 林小涛 +1 位作者 王春 邱炜韬 《生态科学》 CSCD 2004年第3期223-226,共4页
本文测定了不同温度(20、24、28、32℃)下黄颡鱼仔、稚、幼鱼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结果表明,黄颡鱼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随体质量增大而降低,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体质量、温度与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的关系可用RO=0.0224T0.6428積0.1284W... 本文测定了不同温度(20、24、28、32℃)下黄颡鱼仔、稚、幼鱼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结果表明,黄颡鱼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随体质量增大而降低,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体质量、温度与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的关系可用RO=0.0224T0.6428積0.1284W、RN=0.2654T0.4326積0.1417W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稚和幼鱼 耗氧率 氨氮排泄率
下载PDF
云斑尖塘鳢的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 被引量:8
3
作者 廖志洪 林小涛 +2 位作者 梁旭方 王春 余德恭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0,共3页
在生产实践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云斑尖塘鳢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技术,重点对云斑尖塘鳢人工繁殖及早期仔鱼培育技术作了较详尽的探讨。
关键词 尖塘鳢 人工繁殖 育苗技术 仔鱼培育 苗种培育技术 生物学特性 早期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云斑尖塘鳢仔鱼摄食节律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廖志洪 林小涛 +1 位作者 王春 余德恭 《生态科学》 CSCD 2005年第3期240-242,共3页
对自然光照条件下云斑尖塘鳢仔鱼的昼夜摄食节律和在夜间增加不同强度外光源条件下仔鱼的摄食发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斑尖塘鳢仔鱼具有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晚上摄食发生率是著高于白天,其摄食主要集中在光线较弱的16:00~00:00;... 对自然光照条件下云斑尖塘鳢仔鱼的昼夜摄食节律和在夜间增加不同强度外光源条件下仔鱼的摄食发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斑尖塘鳢仔鱼具有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晚上摄食发生率是著高于白天,其摄食主要集中在光线较弱的16:00~00:00;5日龄仔鱼在100~500Lx,8日龄和12日龄仔鱼在10~100Lx光照条件下的摄食发生率要明显高于黑暗或更高光照条件下的摄食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斑尖塘鳢 仔鱼 摄食节律
下载PDF
广东省海水养殖对海区环境影响的夏季调查 被引量:15
5
作者 许忠能 林小涛 +3 位作者 周小壮 廖志洪 游江涛 黄云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9-85,共7页
在 2 0 0 0年夏季对广东省汕头、惠阳、珠海、阳江和湛江等沿海地区一些养殖区域与非养殖区域水体中氮、磷和浮游动植物等指标进行测定 ,分析夏季海水养殖给海区水环境造成的压力 .结果表明 ,养殖区总氮、颗粒态总氮、总磷、颗粒态总磷... 在 2 0 0 0年夏季对广东省汕头、惠阳、珠海、阳江和湛江等沿海地区一些养殖区域与非养殖区域水体中氮、磷和浮游动植物等指标进行测定 ,分析夏季海水养殖给海区水环境造成的压力 .结果表明 ,养殖区总氮、颗粒态总氮、总磷、颗粒态总磷含量分别为 0 5 0 6~ 1 2 44μmol/L、0 3 67~ 1 0 66μmol/L、0 1 1 2~ 0 2 3 2 μmol/L、0 0 5 4~0 1 5 7μmol/L ,这些指标在养殖区高于非养殖区 ;养殖区与非养殖区的溶解态总氮、溶解态总磷、总氮总磷比值、溶解态总氮溶解态总磷比值无显著性差异 .5个地点养殖区与非养殖区的浮游植物主要是角毛藻属Chaetoceros中的种类占优势 ;而浮游动物中占优势的主要是桡足类 ,包括成体与无节幼体 .水产养殖对养殖海区浮游动植物的种类数目与总个体数均无显著影响 ,但影响了生物多样性 ,并对某些浮游生物种类有促进作用或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海水养殖 环境影响 调查 浮游生物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模式对虾养殖的自身污染及其环境效应 被引量:19
6
作者 周小壮 林小涛 +2 位作者 林继辉 于赫男 廖志洪 《生态科学》 CSCD 2004年第1期68-72,共5页
对虾养殖污染主要来源于过量的饵料,对虾排泄物、粪便和生物遗骸溶出或分解产生的N、P营养盐和有机质,以及在养殖过程中所投放的化学或抗生素类药物残留。本文根据有关调查和研究的资料,阐述对虾养殖自身污染的机制,着重分析目前我国南... 对虾养殖污染主要来源于过量的饵料,对虾排泄物、粪便和生物遗骸溶出或分解产生的N、P营养盐和有机质,以及在养殖过程中所投放的化学或抗生素类药物残留。本文根据有关调查和研究的资料,阐述对虾养殖自身污染的机制,着重分析目前我国南方较为普遍的高位池和低位池对虾养殖模式的特点与自身污染的关系及其环境效应,并提出针对这两种养殖模式的污染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养殖 污染 环境效应 生态环境 药物残留
下载PDF
温度对黄颡鱼仔鱼摄食强度及饥饿耐受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秀玉 林小涛 +2 位作者 廖志洪 王春 许忠能 《生态科学》 CSCD 2005年第3期243-245,共3页
对不同温度下黄颡鱼仔鱼的摄食强度及抵达不可逆点(PNR)时间的变化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颡鱼仔鱼的摄食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仔鱼抵达PNR的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24~28℃下,仔鱼的PNR点出现在出膜后的7~8 d。实验结果显示,28... 对不同温度下黄颡鱼仔鱼的摄食强度及抵达不可逆点(PNR)时间的变化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颡鱼仔鱼的摄食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仔鱼抵达PNR的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24~28℃下,仔鱼的PNR点出现在出膜后的7~8 d。实验结果显示,28℃是比较适宜黄颡鱼仔鱼生长的水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黄颡鱼仔鱼 摄食强度 不可逆点(PNR)
下载PDF
养虾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营养负荷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林继辉 许忠能 +4 位作者 林小涛 周小壮 于赫男 廖志洪 潘本兴 《生态科学》 CSCD 2003年第2期133-137,共5页
本文研究了几种方法对养虾废水的处理效果。在水体自净作用及投加翡翠贻贝、细基江蓠繁枝变种、活菌制剂和混合投加上述三种生物等5种处理条件下,测定了养殖废水中的氨、亚硝酸盐、硝酸盐、总氮、磷酸盐、总磷、溶解态COD、颗粒态COD、... 本文研究了几种方法对养虾废水的处理效果。在水体自净作用及投加翡翠贻贝、细基江蓠繁枝变种、活菌制剂和混合投加上述三种生物等5种处理条件下,测定了养殖废水中的氨、亚硝酸盐、硝酸盐、总氮、磷酸盐、总磷、溶解态COD、颗粒态COD、总COD、浮游植物总数、浮游动物总数和细菌总数等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处理过程中各营养负荷变化趋势不同且相互之间有联系;各种处理对无机氮的减少有一定效果,并都使细菌总数明显下降;各处理不能降低COD含量,但可以改变COD形态;投加贻贝能明显抑制浮游植物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虾废水 生物处理 营养负荷 水体自净 活菌制剂
下载PDF
云斑尖塘鳢仔鱼饵料动物的非纯化培养及摄食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伟军 林小涛 +1 位作者 王春 廖志洪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5,共4页
利用塘泥和水体中的浮游动物种源,对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ermoratus)仔鱼的饵料动物进行非纯化培养并做了仔鱼的摄食试验。结果表明:培养过程中,各类饵料动物组成1~8d以轮虫类占绝对优势,比例达到50%以上,9~10d以枝角类... 利用塘泥和水体中的浮游动物种源,对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ermoratus)仔鱼的饵料动物进行非纯化培养并做了仔鱼的摄食试验。结果表明:培养过程中,各类饵料动物组成1~8d以轮虫类占绝对优势,比例达到50%以上,9~10d以枝角类和桡足类无节幼体占优势,比例达到30%以上;各类饵料动物密度变化曲线呈倒“V”字型,其中饵料动物总密度、轮虫类和枝角类密度均在第7d达到最高值,分别为47.6个/ mL、29.5个/mL和16.5个/mL。从仔鱼对饵料的摄食比率看,大小范围为50~100μm的饵料动物仅适合9日龄以下的仔鱼摄食,随着仔鱼的发育,趋向于摄食较大个体的饵料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仔鱼 饵料动物 培养 摄食比率
下载PDF
双层化学镀镍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辉辉 廖志洪 万诗贵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1990年第5期12-15,共4页
本文试图用双层化学镀镍的方法,镀取两层电位不同的化学镀镍层来提高化学镀镍磷合金的防蚀性能。第一层采用酸性Ni-P镀液,配方为镍盐30g/L,次磷酸盐10g/L醋酸盐15g/L,pH=5-5.5,T=81°±l℃,t=0.5h,s/v=0.3dm^2/L,镀速18μ/h,镀... 本文试图用双层化学镀镍的方法,镀取两层电位不同的化学镀镍层来提高化学镀镍磷合金的防蚀性能。第一层采用酸性Ni-P镀液,配方为镍盐30g/L,次磷酸盐10g/L醋酸盐15g/L,pH=5-5.5,T=81°±l℃,t=0.5h,s/v=0.3dm^2/L,镀速18μ/h,镀层含P=6.88%。对饱和甘汞的电位为-212mv。第二层采用碱性Ni-P镀液,配方为镍盐20 g/L,次磷酸钠NaH_2PO_2 18g/L,Na_3C_6H_5O_7·2H_2 O20g/L,pH=8-9.5,T=48-48℃,镀速6μ/h,镀层含P=4.15%,对饱和甘汞的电位为-278mv。两层镀层电位差66mv。从测试结果来看,它的结合力及抗蚀性均不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双层化学镀镍
下载PDF
水稻OsLecRK1基因介导的抗褐飞虱功能分析
11
作者 宋旭明 王谆静 +4 位作者 麦迪乃·萨比尔 廖志洪 邓建宇 朱旭东 周国鑫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10-1219,共10页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 l是对水稻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OsLecRK1是水稻Bph3基因簇中对褐飞虱抗性贡献最大的基因。本文对RHTd(含Bph3)等材料进行了褐飞虱抗性评价,克隆并构建了OsLecRK1过量表达突变体水稻,利用该突变体分析了OsL...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 l是对水稻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OsLecRK1是水稻Bph3基因簇中对褐飞虱抗性贡献最大的基因。本文对RHTd(含Bph3)等材料进行了褐飞虱抗性评价,克隆并构建了OsLecRK1过量表达突变体水稻,利用该突变体分析了OsLecRK1基因对褐飞虱若虫存活率、若虫发育历期等生物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含Bph3基因水稻RHTd对褐飞虱的抗性明显地强于含Bph1基因水稻Mudgo和bph2基因水稻ASD7,RHTd水稻的褐飞虱受害指数仅为Mudgo和ASD7水稻的53.5%和24.1%。过量表达OsLecRK1基因能显著地增加水稻对褐飞虱的驱避性和抗生性,褐飞虱雌成虫偏好于在野生型水稻上产卵;突变体水稻上的褐飞虱若虫存活率显著地降低,仅为野生型水稻上若虫存活率的75.2%~81.8%,且若虫发育历期显著地延长,羽化率和初羽化雌成虫体重均显著地降低;此外,褐飞虱在突变体水稻上取食分泌的蜜露量只有野生型上的40.3%~60.9%,褐飞虱单雌产卵量只为野生型51%~61.2%,卵孵化率只有野生型的52.2%~56.7%,均显著地减少。结果表明,含Bph3基因水稻RHTd对褐飞虱的抗性明显地高于分别含Bph1、bph2的水稻Mudgo和ASD7;水稻Bph3基因座的OsLecRK1单个基因过量表达即可显著增加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OsLecRK1协同影响褐飞虱的多个生物学参数降低褐飞虱的适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褐飞虱 Bph3 OsRLKs 抗虫性
下载PDF
共创未来
12
作者 廖志洪 《摩托车信息》 2008年第24期17-17,共1页
尊敬的全摩网理事会理事长张文灿先生,尊敬的西南兵工局王渝江局长,尊敬的摩托车行业的老前辈、老领导、老同志,尊敬的全摩网各位副理事长和各位理事,尊敬的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早上好!
关键词 副理事长 摩托车行业 理事会
下载PDF
保稳定 重民生 促发展 平安和谐繁荣优美大浪建设迈上新台阶——深圳市宝安区大浪街道成立三周年回顾
13
作者 范明 李邵平 +1 位作者 彭立枚 廖志洪 《南方论刊》 2009年第5期116-118,共3页
2006年4月29日,深圳市宝安区大浪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三年来,在宝安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党工委、办事处正视底子薄、基础差的发展现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稳定、发展、民生三大主题,... 2006年4月29日,深圳市宝安区大浪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三年来,在宝安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党工委、办事处正视底子薄、基础差的发展现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稳定、发展、民生三大主题,按照“一年绘蓝图,起好步;三年打基础,上台阶;五年快发展,大跨越”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宝安区 街道办事处 稳定 民生 台阶 优美 繁荣 和谐
下载PDF
肝癌肝移植术前应用PD-1抑制剂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一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冯军 艾麦提·牙森 +6 位作者 梁润斌 廖志洪 赵超尘 谢嘉奋 朱灿华 罗燕君 汪国营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术前应用PD-1抑制剂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12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PD-1抑制剂联合TACE及局部放疗后行肝移植术的1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总...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术前应用PD-1抑制剂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12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PD-1抑制剂联合TACE及局部放疗后行肝移植术的1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总结患者术前情况,术后病情变化特点及可能原因,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有肝癌家族史及嗜酒史,术前CT示肝右叶占位,最大径约8.8 cm,考虑肝细胞癌伴门静脉右前支癌栓,肿瘤分期为CNLCⅢa期。术前行TACE治疗2次,替雷利珠单抗(200 mg Q21d)治疗5个周期,肝癌降期成功后行肝移植术,术后予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糖皮质激素三联抗排斥方案。术后第8天出现TB、ALT和AST不可逆升高,考虑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采用激素冲击治疗及对症处理后疗效不佳,术后第13天死于肝衰竭、呼吸衰竭、肾衰竭等多器官衰竭。结论应用PD-1抑制剂作为肝癌肝移植术前降期治疗手段需十分慎重,已应用PD-1抑制剂者肝移植术后应加强免疫抑制治疗和免疫功能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移植 降期治疗 PD-1抑制剂 急性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