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松醇抑制二氢睾酮诱导胎鼠真皮成纤维细胞雄激素受体活化
1
作者 李潇 董炳琦 +2 位作者 乐悦 廖志锴 雷铁池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究雪松醇对体外培养胎鼠真皮成纤维细胞二氢睾酮(DHT)诱导雄激素受体(AR)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离第18.5天(E18.5)C57BL/6J胎鼠真皮,建立原代胎鼠真皮成纤维细胞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胎鼠成纤维细胞凝集生长;用碱性磷酸酶(ALP)... 目的探究雪松醇对体外培养胎鼠真皮成纤维细胞二氢睾酮(DHT)诱导雄激素受体(AR)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离第18.5天(E18.5)C57BL/6J胎鼠真皮,建立原代胎鼠真皮成纤维细胞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胎鼠成纤维细胞凝集生长;用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和荧光染色技术检测胎鼠成纤维细胞的ALP活性和CD133表达。将指数生长期胎鼠真皮成纤维细胞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DHT组、雪松醇组和雪松醇+DHT联合处理组。不同浓度(0~300mol/L)雪松醇和DHT处理细胞48h后,用细胞计算试剂盒(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用免疫荧光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各组AR及其共激活因子四个半LIM结构域2(FHL2)的表达水平和AR核定位;用ALP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ALP活性变化。结果30μmol/L DHT处理胎鼠真皮成纤维细胞,48 h后观察到AR主要分布在细胞核,胞核/胞质荧光强度比值为(3.39±0.04)/高倍镜视野(HPF)。然而,雪松醇+DHT联合处理组胎鼠真皮成纤维细胞AR着色分布在胞浆和胞核,胞核/胞浆荧光强度比值为(1.24±0.02)/HPF,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雪松醇可抑制DHT诱导的AR核转位;此外,笔者还观察到,DHT可以下调ALP表达并上调AR共激活因子FHL2的表达,而雪松醇可以逆转DHT对成纤维细胞的作用。结论雪松醇除阻止DHT诱导AR核转位以外,还能抑制共激活因子FHL2的表达,双靶点下调DHT-AR信号活性。外用雪松醇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AGA)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松醇 雄激素受体 核转位 真皮乳头细胞 雄激素源性脱发
下载PDF
单乙酰氢醌对中波紫外线诱导小鼠尾部皮肤黑色素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2
作者 潘潇 廖志锴 +2 位作者 董炳琦 姚云竹 雷铁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61-666,共6页
目的:探讨单乙酰氢醌(4-AC)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小鼠尾部皮肤黑色素生成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对比观察含不同浓度氢醌(HQ)、熊果苷(Arb)和4-AC的乳膏制剂暴露于环境空气中14 d后乳膏颜色的变化。使用Dct-LacZ转基因小鼠,UVB照射... 目的:探讨单乙酰氢醌(4-AC)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小鼠尾部皮肤黑色素生成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对比观察含不同浓度氢醌(HQ)、熊果苷(Arb)和4-AC的乳膏制剂暴露于环境空气中14 d后乳膏颜色的变化。使用Dct-LacZ转基因小鼠,UVB照射构建鼠尾皮肤色素沉着(以下简称色沉)模型后,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乳膏基质组(对照组)、2%HQ组、2%Arb组、2%4-AC组,每日涂药1次,共4周。采用Image J软件分析测定皮肤色沉斑的脱色效率、黑色素细胞(MC)数、多巴阳性MC数、表皮厚度以及黑色素颗粒数,以评估4-AC对鼠尾皮肤黑色素生成的影响。用含有HQ、Arb及4-AC的培养基处理体外培养的MNT-1人黑素瘤细胞48 h,测定酪氨酸酶(TYR)活性及黑色素含量的变化,并检测TYR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暴露于空气中14 d后,随着浓度升高,含HQ的乳膏制剂颜色逐渐变深至棕红色,而Arb组与4-AC组无明显变化。涂药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3种化合物处理组鼠尾色沉斑颜色均变淡,表皮多巴阳性MC数与黑色素颗粒数下降,但表皮MC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HQ组表皮增厚,Arb组及4-AC组表皮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实验结果表明4-AC可抑制TYR活性从而减少MNT-1细胞的黑色素生成,但对其TYR mRNA与蛋白的表达无影响。结论:4-AC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变色能力和抗黑色素生成活性,能否成为HQ的替代化合物用于治疗黄褐斑等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有待临床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乙酰氢醌 氢醌 黑色素 皮肤脱色剂
下载PDF
P物质通过激活NF-κB诱导人角质形成细胞产生抗菌肽
3
作者 段萌 董炳琦 +1 位作者 廖志锴 雷铁池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3年第6期403-408,共6页
目的:明确P物质和FK-506对人角质形成细胞产生抗菌肽(CAMP)和NF-κB信号活化的影响。方法:P物质单独或联合FK-506处理培养HaCaT细胞24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AMP mRNA表达,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CAMP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AMP蛋白... 目的:明确P物质和FK-506对人角质形成细胞产生抗菌肽(CAMP)和NF-κB信号活化的影响。方法:P物质单独或联合FK-506处理培养HaCaT细胞24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AMP mRNA表达,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CAMP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AMP蛋白原位表达及NF-κB/p65核转位。结果:P物质刺激HaCaT细胞CAMP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其中1μM处理24 h效果最明显,与空白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P物质处理30 min可诱导HaCaT细胞NF-κB/p65发生核转位,此后随处理时间延长核转位减弱,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K-506抑制P物质诱导HaCaT细胞NF-κB/p65核转位并减低了P物质刺激的CAMP表达,P物质与FK-506联合处理组与P物质组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物质通过激活NF-κB信号诱导角质形成细胞产生抗菌肽。针对抑制“P物质-NF-κB信号活化-抗菌肽”机制可能是治疗玫瑰痤疮的潜在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人角质形成细胞 CAMP NF-ΚB 玫瑰痤疮
下载PDF
皮肤微针联合外用5-氟尿嘧啶诱导白癜风复色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廖蕾 雷铁池 廖志锴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皮肤微针联合5-氟尿嘧啶(5-FU)诱导白癜风复色的疗效。方法:选择稳定期非节段型白癜风15例,共30片白斑皮损。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15片皮损,给予1.0mm的皮肤微针针刺皮肤联合外涂2.5%5-FU溶液,局部封包,每2周1次,共6次;对照组... 目的:观察皮肤微针联合5-氟尿嘧啶(5-FU)诱导白癜风复色的疗效。方法:选择稳定期非节段型白癜风15例,共30片白斑皮损。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15片皮损,给予1.0mm的皮肤微针针刺皮肤联合外涂2.5%5-FU溶液,局部封包,每2周1次,共6次;对照组:15片皮损,仅予1.0mm微针针刺皮肤,每2周1次,共6次。每次治疗前用透明薄膜描记点计数法(Point counting method)测量白斑面积。结果:两组白癜风皮损经3个月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66.7%,明显优于单用微针组的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微针联合外用5-FU可诱导白癜风复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 5-氟尿嘧啶 复色 白癜风
下载PDF
治疗性皮肤创伤诱导白癜风皮损复色的机制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廖志锴 雷铁池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7-269,共3页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用皮肤磨削术、中医梅花针或皮肤微针,甚至剥脱性点阵CO2激光等对常规中波紫外线光疗抵抗的白癜风皮损可有效诱导复色。这些治疗除了因创伤增加药物透皮吸收外,还启动了创伤修复以及对毛囊或表皮黑素细胞的活化。伤口...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用皮肤磨削术、中医梅花针或皮肤微针,甚至剥脱性点阵CO2激光等对常规中波紫外线光疗抵抗的白癜风皮损可有效诱导复色。这些治疗除了因创伤增加药物透皮吸收外,还启动了创伤修复以及对毛囊或表皮黑素细胞的活化。伤口周围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泌趋化因子12以招募毛囊隆突区或皮损周围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4/CXCR7的黑素细胞或黑素干细胞向白斑区移行。本文综述治疗性皮肤创伤诱导白癜风皮损复色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趋化因子CXCL12 黑素细胞 治疗性创伤 复色
原文传递
人真皮网状层成纤维细胞在瘢痕疙瘩皮损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
6
作者 韩冰玉 雷铁池 +4 位作者 江珊 罗龙飞 胡双海 廖志锴 邱勰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4-509,共6页
目的探讨人真皮乳头层成纤维细胞(Fp)、网状层成纤维细胞(Fr)和肌成纤维细胞(MFB)在瘢痕疙瘩皮损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方法2019年5-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15例瘢痕疙瘩患者,男8例,女7例,年龄20~50岁,取皮损组织,以15... 目的探讨人真皮乳头层成纤维细胞(Fp)、网状层成纤维细胞(Fr)和肌成纤维细胞(MFB)在瘢痕疙瘩皮损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方法2019年5-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15例瘢痕疙瘩患者,男8例,女7例,年龄20~50岁,取皮损组织,以15例年龄匹配的女性乳房整形术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采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CD90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分布。从3例正常皮肤和3例瘢痕疙瘩组织中分离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采用10 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处理两组细胞0~48 h,观察细胞表型的变化,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FAP、CD90和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正常皮肤组织中,FAP+/CD90-细胞主要分布在真皮浅层,FAP-/CD90+细胞集中在真皮深层,CD90+细胞几乎不表达α-SMA;瘢痕疙瘩组织深层可见大量FAP+和CD90+细胞,大量CD90+细胞同时表达α-SMA。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几乎不表达α-SMA,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TGF-β1处理24 h时,正常成纤维细胞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α-SMA+细胞荧光强度(21.058±0.709、27.112±0.097)均高于未处理组(11.312±0.636、21.306±0.464),t值为22.430、13.370,P<0.05。RT-PCR和Western印迹显示,TGF-β1处理48 h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FAP、CD90、α-SMA mRNA相对表达水平(92.610±3.667、1.366±0.105、3.240±0.141)与蛋白表达水平(0.652±0.073、1.046±0.119、0.946±0.117)均高于处理前(均P<0.05)。结论瘢痕疙瘩组织真皮深层的CD90+(Fr)细胞异常增生,提示针对真皮深层异常增殖活跃的FAP-/CD90+(Fr)细胞群进行定向干预可能提高瘢痕疙瘩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乳头层成纤维细胞 网状层成纤维细胞 CD90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原文传递
关于普通高中舞蹈教育的探讨
7
作者 廖志锴 《中华少年》 2016年第36期238-239,共2页
当下关于普通高中舞蹈教育的研究课题成为了当下高中素质教育研究热点。本文结合普通高中舞蹈教育的现状,分析了高中舞蹈教育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提高普通高中舞蹈教育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高中舞蹈 运动特性 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