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皂苷Rg1配伍丹参酮IIA对缺氧-复氧H9c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廖景光 李敏妍 +1 位作者 谢兆丰 解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3-16,共4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配伍丹参酮IIA对缺氧-复氧H9c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H9c2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DMEM处理、常规条件培养)、缺氧-复氧损伤组(DMEM处理、缺氧-复氧培养)、人参皂苷组(100μmol/L人参皂苷Rg1处理、缺氧-复氧...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配伍丹参酮IIA对缺氧-复氧H9c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H9c2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DMEM处理、常规条件培养)、缺氧-复氧损伤组(DMEM处理、缺氧-复氧培养)、人参皂苷组(100μmol/L人参皂苷Rg1处理、缺氧-复氧培养)、丹参酮组(10μmol/L丹参酮IIA处理、缺氧-复氧培养)、联合用药组(人参皂苷Rg1和丹参酮IIA处理、缺氧-复氧培养),MTT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blot方法检测Bcl-2、Bax的蛋白含量。结果人参皂苷组、丹参酮组、联合用药组的MTT值高于缺氧-复氧损伤组,且联合用药组的MTT值高于人参皂苷组、丹参酮组。联合用药组的Bcl-2含量高于人参皂苷组、丹参酮组,Bax含量低于人参皂苷组、丹参酮组。MTT值与Bcl-2含量呈正相关、与Bax呈负相关。结论人参皂苷Rg1配伍丹参酮IIA能够对缺氧-复氧H9c2细胞发挥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下调Bax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人参皂苷RG1 丹参酮IIA 细胞活力
下载PDF
广州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和药敏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廖景光 梁艳容 +1 位作者 吴庆欢 张耀深 《中外医学研究》 2009年第8期187-188,共2页
目的为了解2008年广州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细菌学特点及耐药性变化规律。方法按常规方法收取461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采用K—B药敏纸片法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主要病原菌中G^-菌为... 目的为了解2008年广州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细菌学特点及耐药性变化规律。方法按常规方法收取461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采用K—B药敏纸片法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主要病原菌中G^-菌为肠杆菌属(19.0%)、铜绿假单胞菌(13.7%)、肺炎克雷伯杆菌(6.1%),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丁胺卡那霉素、头孢他啶等敏感;G^+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1%)和表皮葡萄球菌(3.9%),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他啶及丁胺卡那霉素等敏感。结论2008年广州地区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细菌学特点为以G^-为主,G^+球菌次之,均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他啶及丁胺卡那霉素敏感,而G^+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炎 细菌性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复元活血汤加味改良对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视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探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廖景光 王茜 +2 位作者 李敏妍 林雪颖 戴智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878-881,共4页
目的:研究复元活血汤加味改良对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视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治疗组,采用巩膜静脉烧灼法制作高眼压大鼠模型,给予复元活血汤球后注射进行治疗,治疗后检... 目的:研究复元活血汤加味改良对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视神经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治疗组,采用巩膜静脉烧灼法制作高眼压大鼠模型,给予复元活血汤球后注射进行治疗,治疗后检测视网膜中凋亡基因、细胞因子、水通道和离子通道的含量。结果:(1)凋亡基因: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视网膜中c-fos、c-jun、P53、Bax、Caspase-3以及Smac的mRNA含量较低(P<0.05);(2)细胞因子: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视网膜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神经调节蛋白1(neuregulin-1,NRG-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的mRNA含量较高,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较低(P<0.05);(3)水通道和离子通道: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视网膜中水通道蛋白(AQP)-1和AQP-4的mRNA含量较高,电压门控氯离子通道(CIC-3)、PV、CB和CR的mRNA含量较低(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治疗有助于抑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因子的生成以及水通道,离子通道的表达,对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视神经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元活血汤 高眼压 视神经损害 凋亡 细胞因子
下载PDF
310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分析
4
作者 廖景光 梁艳容 吴庆欢 《中国医药导刊》 2009年第7期1208-1209,共2页
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我们对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给予评价,以监测临床... 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我们对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给予评价,以监测临床用药的情况,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抗菌药物 合理性 分析
下载PDF
连三叶触变凝胶剂制备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杨蕊 刘帝灵 +3 位作者 林丽 李木霞 廖景光 张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37-740,共4页
目的优化连三叶触变凝胶剂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抗白色念珠菌的药效和指标成分保留率为评价指标,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粉碎粒度、渗漉速度为影响因素,优化渗漉提取工艺。再对辅料种类、用量进行筛选,确定成型工艺。结果... 目的优化连三叶触变凝胶剂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抗白色念珠菌的药效和指标成分保留率为评价指标,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粉碎粒度、渗漉速度为影响因素,优化渗漉提取工艺。再对辅料种类、用量进行筛选,确定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提取方式为处方饮片粉碎成中粉,采用8倍量80%乙醇提取,渗漉速度为6 mL/(min·kg);最佳基质为4.0%艾维素CL-611。结论所得连三叶触变凝胶剂有效成分保留率高,载药量大,外观均匀细腻,触变性好,稳定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三叶 触变凝胶剂 渗漉提取 成型 正交试验
下载PDF
310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分析
6
作者 廖景光 梁艳容 吴庆欢 《中外医疗》 2009年第25期114-115,共2页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状况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制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评价标准;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抽取310例住院患者病历,分析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结果临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疗程过长、频繁...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状况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制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评价标准;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抽取310例住院患者病历,分析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结果临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疗程过长、频繁换药、选药不当、无指征用药等,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不合理用药较多。结论加强管理,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及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抗菌药物 合理性 分析
下载PDF
耳鼻喉科中成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廖景光 梁艳容 《航空航天医药》 2009年第8期152-152,共1页
目的:调查某院耳鼻喉科门诊中成药的使用现状,分析用药合理性。方法:以耳鼻喉科患者的年龄分布,处方中的药品品种数、药物联用的合理性分析中成药使用的情况。结果:中成药的使用者各年龄段都有;在46个功效类别的中成药中,排名前5位的品... 目的:调查某院耳鼻喉科门诊中成药的使用现状,分析用药合理性。方法:以耳鼻喉科患者的年龄分布,处方中的药品品种数、药物联用的合理性分析中成药使用的情况。结果:中成药的使用者各年龄段都有;在46个功效类别的中成药中,排名前5位的品种数占品种总数的10.86%,药物数为1和5种的处方占所有处方的93%。结论:必须重视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以保证人民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喉 中成药 使用 调查分析
下载PDF
基于NMR代谢组学的参附注射液的心肺复苏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崔志新 陈伟杰 +2 位作者 张淑姬 韩明 廖景光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357-359,共3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34例行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观察心肺复苏后患者自主心率、平均动脉压、自主呼吸、血氧饱和度...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34例行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观察心肺复苏后患者自主心率、平均动脉压、自主呼吸、血氧饱和度。采用NMR(核磁共振)代谢组学分析不同代谢物表达。结果:治疗组患者心肺复苏后自主心率、平均动脉压、自主呼吸、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且恢复正常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NMR代谢组学发现治疗组尿样中脯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葡萄糖水平均有所上升,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代谢谱有明显差异。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心肺复苏患者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心肺复苏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缺氧培养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廖景光 王茜 +2 位作者 赖碧艳 谢兆丰 黄冰生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AST)对缺氧培养条件下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组、缺氧加10μmol/L黄芪甲苷组、缺氧加100μmol/L黄芪甲苷组、缺氧加500μmol/L黄...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AST)对缺氧培养条件下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组、缺氧加10μmol/L黄芪甲苷组、缺氧加100μmol/L黄芪甲苷组、缺氧加500μmol/L黄芪甲苷组,于缺氧前经黄芪甲苷预处理24小时。结果:缺氧处理后,缺氧组细胞凋亡率高达44.79±8.01%,较正常对照组细胞(存活率100%)显著降低。缺氧加100μmol/L黄芪甲苷组、缺氧加500μmol/L黄芪甲苷组凋亡率分别减少至27.67±4.96%、19.15±7.52%。缺氧组的NF-κB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经黄芪甲苷处理后,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下降趋势。结论:黄芪甲苷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缺氧心肌细胞的凋亡,降低NF-кB的表达水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кB通路达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NF-кB 缺氧 心肌细胞
原文传递
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氟喹诺酮耐药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廖景光 李小燕 +5 位作者 李敏妍 张耀森 梁艳容 高炎超 崔志新 黎敏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FQNs)的耐药机制。方法筛选临床分离的对环丙沙星耐药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共10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对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MIC值;采用PCR方法检测菌株染色体和质粒携带的喹诺酮耐药基因(g... 目的研究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FQNs)的耐药机制。方法筛选临床分离的对环丙沙星耐药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共10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对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MIC值;采用PCR方法检测菌株染色体和质粒携带的喹诺酮耐药基因(gyrA基因、parC基因和qnr基因)并测序;质粒接合试验验证qnr基因的转移性。结果 10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对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均产生耐药性。扩增产物经测序发现10株肺炎克雷伯杆菌染色体的gyrA基因和parC基因均有突变;有2株菌株(K79和K107)携带qnrA基因,这2株菌的接合菌对喹诺酮抗菌药的MIC值上升了5~30倍;未检测到qnrB阳性的菌株。结论 gyrA和parC基因突变是肺炎克雷菌对氟喹诺酮类产生耐药机制的主要原因,质粒上qnrA基因的存在,也是产生喹诺酮耐药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杆菌 氟喹诺酮耐药 GYRA基因 PARC基因 QNR基因
原文传递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耐药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廖景光 李小燕 +3 位作者 李敏研 梁艳容 黎敏 吴庆欢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412-416,共5页
目的对耐亚胺培南(IMP)的铜绿假单胞菌(IRPa)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方法 2003年至2009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P.aeruginosa)共220株,采用三维试验筛选产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应用普通PCR和多重PCR分别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和质粒携... 目的对耐亚胺培南(IMP)的铜绿假单胞菌(IRPa)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方法 2003年至2009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P.aeruginosa)共220株,采用三维试验筛选产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应用普通PCR和多重PCR分别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和质粒携带的C类头孢菌素酶(AmpC酶)耐药基因,应用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oprD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共检出43株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其中产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金属β-内酰胺酶(MBLs)和未知酶菌株的构成比分别58.14%(25/43)、18.60%(8/43)、4.65%(2/43)和16.28%(7/43)。74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中,有2株菌携带IMP-9基因,1株菌携带DHA质粒型AmpC酶基因,其他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为阴性。40株菌株oprD2基因表达蛋白量降低,34株oprD2基因表达蛋白量正常。结论 oprD2基因的突变或蛋白表达量降低是IRPa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AmpC酶可水解亚胺培南可能与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有一定的关系,而KPC-1酶和MBLs在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中不是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 碳青霉烯酶基因 OprD2基因 荧光定量RT-PCR
原文传递
2种重组人源化葡糖醛酸化转移酶对染料木素代谢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红宇 廖景光 +3 位作者 陈历雄 唐南 叶玲 刘中秋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976-978,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2种重组人源化葡糖醛酸化转移酶UGT1A9和UGT1A10(分别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肠道)对异黄酮类化合物染料木素的代谢作用,预测染料木素的主要代谢途径和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微粒体药物代谢酶孵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染料木素在... 目的:比较研究2种重组人源化葡糖醛酸化转移酶UGT1A9和UGT1A10(分别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肠道)对异黄酮类化合物染料木素的代谢作用,预测染料木素的主要代谢途径和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微粒体药物代谢酶孵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染料木素在3个不同浓度(2.5、10、35μmol.L-1)下被2种代谢酶转化为葡糖醛酸结合物的代谢速率。结果:UGT1A9和UGT1A10都对染料木素有显著代谢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代谢速率加快,呈较好的浓度依赖关系,但以UGT1A9代谢速率更快。结论:UGT1A9对染料木素的代谢作用大于UGT1A10,提示染料木素的主要代谢部位在肝脏,但肠道也有部分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素 UGT1A9 UGT1A10 代谢
原文传递
连三叶触变凝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方文棋 廖景光 +4 位作者 刘帝灵 王超 林丽 郑淑慧 张军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8-371,共4页
目的建立连三叶触变凝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连三叶触变凝胶剂中的黄连、三白草、鸡冠花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结果本品TLC鉴别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检测盐酸小檗... 目的建立连三叶触变凝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连三叶触变凝胶剂中的黄连、三白草、鸡冠花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结果本品TLC鉴别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检测盐酸小檗碱在0.046 7~0.700 5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6.06%,RSD=0.76%(n=6)。结论本研究所建的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连三叶触变凝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三叶触变凝胶剂 盐酸小檗碱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质量标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