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TSP-1、VEGF水平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廖楚舒 范莎莎 +1 位作者 邓中华 曹友德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原发性肝癌(PHC)进展的关系,评价2项指标对PHC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PHC患者88例,其中Ⅰ期20例、Ⅱ期25例、Ⅲ期43例,另收集正常对照组4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目的探讨血清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原发性肝癌(PHC)进展的关系,评价2项指标对PHC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PHC患者88例,其中Ⅰ期20例、Ⅱ期25例、Ⅲ期43例,另收集正常对照组4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SP-1、VEGF水平,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SP-1、VEGF及AFP对PHC的诊断效能。结果 PHC组Ⅰ、Ⅱ、Ⅲ期患者血清TSP-1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HC组Ⅲ期患者血清TSP-1水平低于PHC组Ⅰ和Ⅱ期患者(P<0.05),但PHC组Ⅰ、Ⅱ期患者之间血清TPS-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C组Ⅲ期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PHC组Ⅰ期患者、PHC组Ⅱ期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SP-1、AFP、VEGF诊断PH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3(P<0.05)、0.712(P<0.05)、0.568(P>0.05),诊断早期PHC的AUC分别为0.883(P<0.05)、0.821(P<0.05)、0.539(P>0.05)。结论 PHC患者血清TSP-1水平随着PHC的进展逐渐降低,而VEGF水平逐渐增高。TSP-1对PHC及早期PHC具有诊断价值,TSP-1对PHC的诊断效能较AFP强。VEGF对PHC及早期PHC的诊断价值非常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敏感蛋白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人博卡病毒VP2病毒样颗粒的表达、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邓中华 曹友德 +1 位作者 段招军 廖楚舒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7-21,共5页
目的通过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体系,获得纯重组人博卡病毒(rmoV)病毒蛋白2(VP2)病毒样颗粒,为HBoV的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疫苗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含有HBoV VP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感染草地夜蛾9(SF9)细胞,一定时间... 目的通过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体系,获得纯重组人博卡病毒(rmoV)病毒蛋白2(VP2)病毒样颗粒,为HBoV的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疫苗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含有HBoV VP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感染草地夜蛾9(SF9)细胞,一定时间后收集细胞及上清,经氯化铯(CsCI)不连续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后,获得高纯度人博卡病毒VP2病毒样颗粒。SDS—PAGE鉴定目的蛋白的纯度和分子量,透射电镜观察病毒样颗粒结构,Western blotting鉴定蛋白的抗原性。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该研究获得的重组HBoV VP2病毒样颗粒分子量约为60kD,无明显杂带;该研究获得的HBoV VP2病毒样颗粒能和鼠抗人博卡病毒VP2多克隆抗体结合;电镜下HBoV VP2病毒样颗粒为对称正二十面体结构,直径约为20—25 nm。结论该研究成功获得高纯度的重组HBoV VP2病毒样颗粒,可用于人博卡病毒感染的血清学及免疫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博卡病毒 VP2病毒样颗粒 蛋白纯化
下载PDF
2岁男孩反复鼻衄伴凝血功能异常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佳倬 田鑫 +2 位作者 廖楚舒 贺湘玲 朱呈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7-820,共4页
2岁5个月男孩,反复鼻衄,凝血功能发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明显延长,进一步实验室检查提示APTT纠正试验为即刻不能纠正,狼疮抗凝物检测阳性,凝血酶原活性低,诊断为低凝血酶原血症-狼疮抗... 2岁5个月男孩,反复鼻衄,凝血功能发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明显延长,进一步实验室检查提示APTT纠正试验为即刻不能纠正,狼疮抗凝物检测阳性,凝血酶原活性低,诊断为低凝血酶原血症-狼疮抗凝物综合征。予激素、丙种球蛋白、维生素K1治疗后病情好转,随访至今已6个月,未再出现鼻衄,凝血酶原活性恢复正常,狼疮抗凝物检测仍为阳性。该病较罕见,临床上有出血症状伴凝血功能异常者,建议积极完善APTT纠正试验、狼疮抗凝物、凝血因子稀释试验等检查,可提高该病的检出率,从而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更好地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凝血酶原血症-狼疮抗凝物综合征 凝血功能 鼻衄 儿童
下载PDF
关于某冷库设计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廖楚舒 《低碳世界》 2014年第05X期323-325,共3页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库容库温要求,介绍了低温冷藏库及速冻库的负荷计算,并通过综合分析,采用相应的制冷系统及机组形式。
关键词 冷库负荷 冷藏库 速冻库 制冷系统 系统控制
下载PDF
凝血酶敏感蛋白-1和甲胎蛋白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乐杨桦 曹友德 +1 位作者 廖楚舒 邓中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439-441,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血清中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表达水平及联合检测TSP-1和甲胎蛋白(AFP)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临床已确诊的肝癌组患者48例,肝纤维化组患者43例,健康对照组40例血清中的TSP-1和AFP的水平,...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血清中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表达水平及联合检测TSP-1和甲胎蛋白(AFP)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临床已确诊的肝癌组患者48例,肝纤维化组患者43例,健康对照组40例血清中的TSP-1和AFP的水平,比较各组差异及两者对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TSP-1和AFP最佳诊断界值,同时分析TSP-1和AFP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①肝癌组TSP-1的水平明显低于肝纤维化组和健康对照组,肝纤维化组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肝癌组AFP的水平明显高于肝纤维化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②单独检测TSP-1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79.17%(38/48),特异度为78.31%(65/83);单独检测AFP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58.33%(28/48),特异度为79.52%(66/83);③TSP-1、AFP串联检测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43.75%(21/48),特异度为95.18%(79/83);TSP-1、AFP并联检测时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93.75%(45/48),特异度为62.65%(52/83)。【结论】血清TSP-1水平可作为肝癌诊断的一个新的标志物,且TSP-1单独检测诊断肝癌时灵敏度与特异度均较高,有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TSP-1与AFP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肝癌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敏感蛋白1/诊断应用 甲胎蛋白类 肝肿瘤/诊断
下载PDF
EBV DNA定量检测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廖楚舒 曹友德 +2 位作者 叶剑荣 陆建国 周杰英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991-993,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发热患儿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DNA载量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2011年5月-2013年5月以发热为主...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发热患儿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DNA载量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科2011年5月-2013年5月以发热为主诉的患儿82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其外周血EBV DNA载量进行检测,同时检测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及血清嗜异凝集反应,结合IM首发主要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①827例发热患儿中,外周血细胞EBV DNA阳性176例,阳性率21.3%;②与651例EBV DNA阴性发热患儿比较,EBV DNA阳性发热患儿异淋巴细胞检出率(>10%)及血清嗜异凝集反应阳性率明显高于EBVDNA阴性发热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57、106.10,P<0.01);③与EBVDNA阴性发热患儿比较,EBVDNA阳性发热患儿首发主要临床表现如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以及肝脾肿大的阳性率明显高于EBV DNA阴性患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176例EBVDNA阳性发热患儿中最终确诊为IM的96例,显著高于EBV DNA阴性组(x^2=390.17,P<0.01)。结论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BV DNA载量有助于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早期诊断,有助于较早明确发热原因,提高疾病治疗的针对性,对临床诊断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 EB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异型淋巴细胞 血清嗜异凝集反应
原文传递
Th17相关炎症因子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廖楚舒 邓中华 +1 位作者 乐杨桦 曹友德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554-556,共3页
目的探讨Th17相关炎症细胞因子IL-1b、IL-6、IL-10、IL-12p70、IL-17A、IL-22、IL-23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评价其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肝癌组血清标本51例,其中I期肝癌血清标本10例,Ⅱ期肝癌血清标本13例,Ⅲ期肝癌血清标本28... 目的探讨Th17相关炎症细胞因子IL-1b、IL-6、IL-10、IL-12p70、IL-17A、IL-22、IL-23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评价其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肝癌组血清标本51例,其中I期肝癌血清标本10例,Ⅱ期肝癌血清标本13例,Ⅲ期肝癌血清标本28例,收集健康对照组血清29例,采用液态悬浮芯片技术进行Th17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检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细胞因子肝癌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差异,应用受试者诊断特征曲线(ROC)得到曲线下面积评估各细胞因子的检测效能。结果分别对IL-1b、IL-6、IL-10、IL-12p70、IL-17A、IL-22、IL-23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7个细胞因子中仅IL-17A肝癌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6个细胞因子肝癌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IL-17A的血清浓度为变量做ROC曲线,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82(P<0.05),说明IL-17A作为肝癌血清标志物具有统计学意义,选择IL-17A截断点为11.5μg/ml,约登指数最大,其敏感度为68.6%,特异度为93.1%。结论 Th17相关炎症细胞因子IL-1b、IL-6、IL-10、IL-12p70、IL-17A、IL-22、IL-23中仅IL-17A肝癌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示IL-17A对肝癌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TH17 白介素-17(IL-17)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