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硇洲岛大型海藻场软体动物群落的季节演替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姚昕
孙省利
+2 位作者
张才学
廖海晴
彭宇航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58-1268,共11页
广东湛江硇洲岛是典型的潮间带生态系统,属于热带气候,适宜底栖生物生存。底栖动物作为生态指标的一部分,可以反映出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于2011~2012年在硇洲岛潮间带五个位点进行底栖软体动物采样,以研究软体动物的季节演替变化,结果检...
广东湛江硇洲岛是典型的潮间带生态系统,属于热带气候,适宜底栖生物生存。底栖动物作为生态指标的一部分,可以反映出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于2011~2012年在硇洲岛潮间带五个位点进行底栖软体动物采样,以研究软体动物的季节演替变化,结果检出软体动物有4纲49科71属共104种。其中双壳纲39种,占总数的37.50%;腹足纲59种,占总数的56.73%;多板纲4种,占总数的3.85%;头足纲2种,占总数的1.92%。种类数秋季最多共61种,春季32种,夏季51种,冬季55种。各季节间共有种类数为19~33种。有8个种类为3个季节共有种,有12个种类为4个季节共有种,季节种间更替率为0.58~0.76,春秋季种间更替率最高,夏秋季种间更替率最低。优势种10种,其中1个物种为全年优势种,有2个物种为3个季节共有种。不同物种在潮间带分异明显,中潮区软体动物有58种,低潮区软体动物有44种,高潮区软体动物只有3种。调查显示各季节软体动物栖息密度变化明显,按降序排列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季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2.45~3.42,年均值为2.99;季度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53~0.66,年均值为0.58;季度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2.42~4.61,年均值为3.73;Simpson指数变化范围为0.69~0.80,年均值为0.76。调查显示各断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相关性分析发现栖息密度与悬浮物和总有机碳正相关(P<0.05)。优势种的转变与沿岸上升流的强弱以及养殖废水的不规则排放有关。软体动物的栖息密度与大型海藻的分布呈相反趋势,低潮区软体动物栖息密度小,与其结构和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体动物
季节演替
硇洲岛
潮间带
大型海藻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硇洲岛大型海藻场软体动物群落的季节演替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姚昕
孙省利
张才学
廖海晴
彭宇航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58-1268,共11页
基金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5027号。
文摘
广东湛江硇洲岛是典型的潮间带生态系统,属于热带气候,适宜底栖生物生存。底栖动物作为生态指标的一部分,可以反映出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于2011~2012年在硇洲岛潮间带五个位点进行底栖软体动物采样,以研究软体动物的季节演替变化,结果检出软体动物有4纲49科71属共104种。其中双壳纲39种,占总数的37.50%;腹足纲59种,占总数的56.73%;多板纲4种,占总数的3.85%;头足纲2种,占总数的1.92%。种类数秋季最多共61种,春季32种,夏季51种,冬季55种。各季节间共有种类数为19~33种。有8个种类为3个季节共有种,有12个种类为4个季节共有种,季节种间更替率为0.58~0.76,春秋季种间更替率最高,夏秋季种间更替率最低。优势种10种,其中1个物种为全年优势种,有2个物种为3个季节共有种。不同物种在潮间带分异明显,中潮区软体动物有58种,低潮区软体动物有44种,高潮区软体动物只有3种。调查显示各季节软体动物栖息密度变化明显,按降序排列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季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2.45~3.42,年均值为2.99;季度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53~0.66,年均值为0.58;季度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2.42~4.61,年均值为3.73;Simpson指数变化范围为0.69~0.80,年均值为0.76。调查显示各断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相关性分析发现栖息密度与悬浮物和总有机碳正相关(P<0.05)。优势种的转变与沿岸上升流的强弱以及养殖废水的不规则排放有关。软体动物的栖息密度与大型海藻的分布呈相反趋势,低潮区软体动物栖息密度小,与其结构和食性有关。
关键词
软体动物
季节演替
硇洲岛
潮间带
大型海藻场
Keywords
mollusk
seasonal succession
Naozhou Island
intertidal zone
large seaweed field
分类号
Q178.1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Q958.8 [生物学—动物学]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硇洲岛大型海藻场软体动物群落的季节演替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姚昕
孙省利
张才学
廖海晴
彭宇航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