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负荷评估及应用
1
作者 何英 廖深根 +1 位作者 王骁智 李新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63-1667,共5页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容量状态的评估及其对预后评价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2022年因诊断为HFrEF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就诊的患...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容量状态的评估及其对预后评价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2022年因诊断为HFrEF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就诊的患者。采用估计的全身血浆容量(plasma volume,PV)对患者进行容量负荷状态的评估,并依据三分位数法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容量负荷组。通过相关分析评估PV与经典的容量负荷标志物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以及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的容量负荷状态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共纳入233例患者,预估的PV为(4.26±1.08)L。PV与脑钠肽前体(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proBNP)具有明确相关性;中位随访25个月后,90例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和心衰恶化再入院,多因素校正年龄、收缩压、proBNP、肾功能、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后,相对于容量负荷低组,容量负荷中组和高组与心血管死亡和心衰恶化再入院的风险分别比为1.78(0.94~3.36)和2.74(1.45~5.16)。结论:HFrEF患者高容量负荷状态是HFrE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 容量负荷 评估 预后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态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琴 贡欢欢 +4 位作者 廖深根 郑旭辉 孙国珍 田金萍 李新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35-1240,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2年4月至2017年6月因急性心力衰竭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241例。采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2年4月至2017年6月因急性心力衰竭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241例。采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按评分标准分为营养正常组(GNRI≥98分)、轻度营养不良组(92分≤GNRI<98分)、中度营养不良组(82分≤GNRI<92分)、重度营养不良组(GNRI<82分)。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分析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与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241例患者中,营养不良患者占46.9%(113/241),其中轻度营养不良组56例(23.2%),中重度营养不良组(因重度营养不良组患者仅11例,故将中、重度营养不良组合并为一组)57例(23.7%),余128例(53.1%)营养正常者为营养正常组。随访中位时间32(15,45)个月,共109例患者全因死亡。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发现,中重度营养不良组全因死亡率明显高于轻度营养不良组和营养正常组患者(营养正常组37.5%,轻度营养不良组48.2%,中重度营养不良组59.6%,log-rank P=0.015)。多因素Cox回归提示,中重度营养不良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HR=1.68,95%CI:1.07~2.64,P=0.023)。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合并存在营养不良的状况,中重度营养不良是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全因死亡 预后
下载PDF
利用血管内超声结果验证定量血流分数对冠状动脉造影临界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梦寰 柳杨 +5 位作者 何源 廖深根 姚文明 王骁智 宋雯 王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6-553,共8页
目的:参考血管内超声(IVUS)测量结果,分析定量血流分数(QFR)在评估冠状动脉(冠脉)造影临界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筛选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冠脉造影的患者,纳入造影诊断冠脉临界病变(靶病变血管狭窄程... 目的:参考血管内超声(IVUS)测量结果,分析定量血流分数(QFR)在评估冠状动脉(冠脉)造影临界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筛选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冠脉造影的患者,纳入造影诊断冠脉临界病变(靶病变血管狭窄程度40%~70%)、并行IVUS检查的患者57例,共62处病变。使用QFR测量系统对入选的冠脉病变进行分析,参照IVUS测量的最小管腔面积(IVUS-MLA)及面积狭窄率(IVUS-AS)结果,分析冠脉造影临界病变中QFR对血管显著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57例患者的平均靶病变IVUS-MLA为(3.93±1.15)mm2,IVUS-AS为63.5%±11.8%,IVUS诊断的血管显著狭窄靶病变38例(61.3%);靶病变平均QFR为0.87±0.14。QFR与IVUS-MLA(R=0.477)呈中等程度正相关,与IVUS-AS(R=-0.604)呈较强负相关(P均<0.001)。相比QFR>0.8的冠脉造影临界病变,QFR≤0.8的病变IVUSMLA更小[(3.04±0.52)mm2 vs.(4.15±1.16)mm2,P<0.001],IVUS-AS更高(76.03%±5.65%vs.60.19%±10.79%,P<0.001)。分别以IVUS-MLA<4 mm2、IVUS-AS>70%诊断血管显著狭窄病变时,QF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2(95%CI:0.717~0.926,P<0.001)和0.746(95%CI:0.617~0.876,P=0.001),以QFR≤0.8作为诊断界值,诊断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246(95%CI:0.085~0.407,P=0.007)和0.469(95%CI:0.246~0.692,P<0.001),敏感度分别为32.4%和47.8%,特异度分别为96.0%和94.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3%和84.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9.0%和75.5%。结论:QFR对冠脉造影临界病变中管腔面积显著狭窄的病变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血管内超声 定量血流分数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缺血
下载PDF
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NT-proBNP与心脏磁共振初始T1值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高雨洁 徐怡 +3 位作者 廖深根 钱雯 祝因苏 李新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69-675,共7页
目的探讨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IDCM)患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心脏磁共振(CMR)初始T1值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2020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NIDCM患者113例,经CMR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50... 目的探讨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NIDCM)患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心脏磁共振(CMR)初始T1值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2020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NIDCM患者113例,经CMR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50%且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59.12 ml/m^(2)。测量反映心肌纤维化指标左心室中部室间隔初始T1值及增强后T1值,并计算细胞外容积。根据NT-proBNP的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NT-proBNP≤904 pg/ml组、905~2767 pg/ml组及>2767pg/ml组,比较不同水平NT-proBNP患者临床与CMR参数的差异,用线性回归及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研究NT-proBNP与室间隔初始T1值的相关性。结果3个NT-proBNP水平组室间隔初始T1值及细胞外容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820、3.700,P均<0.05)。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显示,NT-proBNP与室间隔初始T1值呈非线性相关(P=0.001);当NT-proBNP>1105 pg/ml时,NT-proBNP与室间隔初始T1值呈正相关(β=22.76,95%CI 9.83~35.70,P<0.001)。结论NIDCM患者NT-proBNP与室间隔初始T1值呈非线性相关。NT-proBNP>1105 pg/ml时,NT-proBNP升高与心肌纤维化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利钠肽 B型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中国心衰中心工作报告(2021)——心力衰竭患者的诊疗现况 被引量:37
5
作者 中国心衰中心联盟 苏州工业园区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4 位作者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 李新立 杨杰孚 郑旭辉 廖深根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5期328-336,共9页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是所有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中晚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居民健...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是所有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中晚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越加显著。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概要》我国的心血管病发病率持续增高,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心衰89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中国心衰中心 健康中国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采用右心导管与心脏核磁共振测定心输出量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时时 祝绪 +7 位作者 廖深根 郑旭辉 殷婷 徐芳 祝因苏 张海锋 李新立 周艳丽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2年第6期1-4,13,共5页
目的探讨右心导管与心脏核磁共振(CMR)评估心输出量(CO)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0月至2020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右心导管、CMR和二维超声心动图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Bl... 目的探讨右心导管与心脏核磁共振(CMR)评估心输出量(CO)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0月至2020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右心导管、CMR和二维超声心动图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BlandAltman散点图分析经右心导管热稀释法(TD)测量CO(TDCO)及CMR测量CO(MRCO)的相关性及一致性,同时探讨性别、体质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及三尖瓣关闭不全对两种方法测量CO相关性和一致性的影响。结果在纳入研究的88例患者中,TDCO与MRCO之间呈正相关(r=0.488,P<0.01)。存在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所测两者呈正相关(r=0.426,P<0.01),Bland-Altman散点图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相差0.580 L/min(95%CI=-0.116~1.046,P<0.05)。在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中两者呈正相关(r=0.576,P<0.01),Bland-Altman散点图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的平均偏差约0.598 L/min(95%CI=0.013~1.183,P<0.05)。排除了左心室射血分数<40%患者后,TDCO与MRCO正相关(r=0.801,P<0.01),Bland-Altman散点图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相差-0.745 L/min(95%CI=-1.176~-0.314,P<0.01)。而性别、体质量指数对两种方法测定CO的影响不大。结论TDCO和MRCO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射血分数降低和合并严重心脏瓣膜病是影响两者评估CO相关性及一致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导管 心脏核磁共振 心输出量 相关性
下载PDF
热稀释法与间接Fick法评估左心疾病相关肺高血压患者心输出量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史彦萍 张悦 +11 位作者 陈露 索乙方 唐愿 周艳丽 高蓉蓉 郑旭辉 廖深根 史倞 盛燕辉 孔祥清 张海锋 李新立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13-719,共7页
目的:比较热稀释法与间接Fick法测量的心输出量在左心疾病相关肺高血压(PH-LHD)患者中的差异,探讨两种方法测定的心指数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9月—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经右心导管检查确诊PH-LH... 目的:比较热稀释法与间接Fick法测量的心输出量在左心疾病相关肺高血压(PH-LHD)患者中的差异,探讨两种方法测定的心指数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9月—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经右心导管检查确诊PH-LH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随访截至2022年4月,主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及Bland-Altman散点图评估两种心输出量测量方法的相关性与一致性。采用X-tile软件计算心指数的最佳临界值。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Cox回归模型评价热稀释法与间接Fick法测定的心指数在PH-LHD患者中的预后价值。结果:纳入分析的238例PH-LHD患者,热稀释法测定的心输出量为(4.03±1.46)L/min,间接Fick法测定的心输出量为(3.39±1.20)L/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热稀释法与间接Fick法心输出量呈中度正相关(r=0.680,P<0.001)。两者心输出量的差值均值为0.64 L/min,一致性界限为-1.50~2.78 L/min,百分比误差>20%的比例为53.4%,心输出量差值>1 L/min的比例为38.2%。根据X-tile软件计算的最佳临界值将热稀释法及间接Fick法心指数分为低、中、高水平3组。Kaplan-Meier曲线显示,热稀释法心指数的组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16);间接Fick法心指数的组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450)。Cox回归模型中,根据年龄、性别进行校正,热稀释法心指数每增加1 L/min/m^(2),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25%(P=0.038),中水平组、低水平组的死亡风险相比于高水平组分别增加了169%(P=0.034)及252%(P=0.011);进一步校正多重混杂因素后,热稀释法心指数不具有独立的预测价值。间接Fick法心指数作为连续变量及分组变量均与患者的全因死亡无关。结论:热稀释法与间接Fick法心输出量在PH-LHD患者中呈中度正相关,但一致性欠佳。热稀释法心指数对PH-LHD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而间接Fick法心指数的预后价值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疾病相关肺高血压 心输出量 热稀释法 间接Fick法 全因死亡
原文传递
全血细胞衍生的炎症标志物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预后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高蓉蓉 徐芳 +9 位作者 祝绪 唐愿 岳鑫 陆心怡 渠强 廖深根 周艳丽 张海锋 姚文明 李新立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80-987,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全血细胞衍生的炎症标志物[包括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和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与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全因死亡的关...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全血细胞衍生的炎症标志物[包括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和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与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2012年4月—2016年5月连续入组538例AHF患者,并随访至2019年3月。通过ROC曲线确定炎症标志物预测AHF患者全因死亡的最佳临界值并进行分组。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有无差异。多因素Cox回归评估炎症标志物与AHF全因死亡的关系。AUC、综合判别改进指数和连续净重分类改进指数评估炎症生物标志对AHF患者的基础预测模型改善情况。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和分段线性回归探究全血细胞衍生的炎症标志物与AHF全因死亡的阈值效应。最后,采用随机生存森林模型估计衍生的炎症标志物在AHF全因死亡风险中的相对重要性。结果中位随访34个月,全因死亡227例(42.2%)。多变量逐步回归显示,年龄、性别、平均动脉压、尿素氮、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是AHF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上述变量后,NLR(P=0.011)、MLR(P=0.015)、SII(P=0.026)和SIRI(P=0.017)与AHF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独立相关,其中NLR和MLR可显著改变模型对AHF全因死亡的预测能力。样条回归结果显示,NLR、MLR、SII、SIRI与AHF全因死亡风险呈线性关系,血小板(PLT)和PLR与AHF预后呈非线性关系,其阈值拐点分别为159.676×109/L和111.585。随机生存森林模型表明,NLR是5种全血细胞衍生的炎症标志物中最重要的预测因子。结论炎症生物标志物与AHF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有关,其中NLR是衍生炎症标志物中最重要的预测因子,可显著改善模型的预测能力,而PLR与AHF全因死亡风险存在非线性“U”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炎症生物标志物 全因死亡
原文传递
高尿酸血症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9
作者 濮存莹 廖深根 +1 位作者 郑旭辉 李新立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2-2016年我院纳入并随访的急性心衰患者406例。根据入院患者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和尿酸正常组。随访24个月后比...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2-2016年我院纳入并随访的急性心衰患者406例。根据入院患者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和尿酸正常组。随访24个月后比较2组全因病死率。绘制Kaplan-Meier曲线,并对可能影响全因死亡的因素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索高尿酸血症与心衰长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286例(70.4%)患者患有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通常合并有肾功能不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更高、心功能更差的特点。随访24个月后,128例(31.5%)患者死亡,高尿酸血症与全因死亡增加相关(P=0.006)。多变量调整后,高尿酸血症为急性心衰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HR=1.64,95%CI:1.07~2.53,P=0.025)。结论:高尿酸血症为急性心衰患者长期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高尿酸血症 死亡
原文传递
成人BMI与踝臂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亚廷 王琴 +5 位作者 高媛 陆心怡 廖深根 郑旭辉 祝绪 张海锋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目的:研究成年健康人群BMI与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09年12月—2010年5月在江苏高邮随机招募的4353例社区居民。采用经过验证的全自动VP-1000PWV/ABI分析仪无创测量ABI。根据人群BMI分为低体重组(BMI&... 目的:研究成年健康人群BMI与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09年12月—2010年5月在江苏高邮随机招募的4353例社区居民。采用经过验证的全自动VP-1000PWV/ABI分析仪无创测量ABI。根据人群BMI分为低体重组(BMI<18.5 kg/m^(2))、正常体重组(18.5 kg/m^(2)≤BMI<24 kg/m^(2))、超重组(24 kg/m^(2)≤BMI<28 kg/m^(2))和肥胖组(BMI≥28 kg/m^(2))。采用单因素、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研究BMI与ABI的相关性。结果:ABI在低体重组为1.04±0.08,正常体重组为1.09±0.08,超重组为1.11±0.08,肥胖组为1.11±0.08。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显示,以正常体重为参照,在低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中,BMI与ABI呈正相关(β分别为-0.039、0.013、0.017,均P<0.001)。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显示,BMI与ABI呈非线性相关(P<0.001)。结论:BMI与ABI呈非线性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 踝臂指数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围术期抗凝药物使用情况单中心调查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艳 王学成 +7 位作者 陈惠平 郑伟 廖深根 俞娅娅 余金波 周秀娟 李小荣 杨兵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本院心血管内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射频消融围术期抗凝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顺序收集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09月30日于本院行房颤射频消融患者的临床资料信息,调查其抗凝药物使用种类、剂量。按口服抗凝药种类(华法林、... 目的调查分析本院心血管内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射频消融围术期抗凝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顺序收集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09月30日于本院行房颤射频消融患者的临床资料信息,调查其抗凝药物使用种类、剂量。按口服抗凝药种类(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分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卒中风险、出血风险及不同肾功能情况下各种抗凝药使用比例。结果177例患者中,160例(90.4%)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抗凝(达比加群77例,利伐沙班83例),17例(9.6%)使用华法林抗凝。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三组患者中,达比加群组阵发性房颤比例显著高于利伐沙班组(70.1%vs 41.0%,P<0.05)。阵发性房颤患者三组抗凝药使用比例分别是11.1%(11/99)、54.5%(54/99)、34.3%(34/99),持续性房颤患者三组抗凝药使用比例分别为7.7%(6/78)、29.5%(23/78)、62.8%(49/78)。所有入选患者中,122例(69.0%)为卒中高危(CHA2DS2-VASc≥2分)患者,16例(9.0%)为出血高危(HAS-BLED≥3分)患者。各类抗凝药在不同出血风险和不同肾功能情况下的使用比例均无差异(P>0.05)。结论射频消融围术期的房颤患者均接受了抗凝治疗,其中卒中高危患者比例较高,抗凝治疗采用NOAC的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新型口服抗凝药
原文传递
营养控制状态评分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陆心怡 郑旭辉 +5 位作者 廖深根 祝绪 张海锋 周艳丽 姚文明 李新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20-1226,共7页
目的探讨营养控制状态(CONUT)评分与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该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入选2012年4月至2016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衰患者,根据入院时的CONUT评分分为3... 目的探讨营养控制状态(CONUT)评分与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该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入选2012年4月至2016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衰患者,根据入院时的CONUT评分分为3组,正常组(0~1分)、轻度营养不良组(2~4分)和中重度营养不良组(5~12分)。入院24 h内收集入选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出院后每3个月进行1次门诊访视或电话随访,随访至2019年3月。终点事件定义为随访期间发生的全因死亡。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全因死亡率。将单因素分析中与全因死亡有关的变量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急性心衰患者出院后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患者396例,其中正常组114例(28.8%)、轻度营养不良组200例(50.5%)、中重度营养不良组82例(20.7%)。随访34(18,46)个月,期间共有158例(39.9%)患者发生了终点事件,其中正常组37例(32.4%)、轻度营养不良组78例(39%)、中重度营养不良组43例(52.4%)。三组患者间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其中中重度营养不良组患者的死亡率高于正常组(P<0.05),而正常组与轻度营养不良组、轻度营养不良组与中重度营养不良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ONUT营养不良等级越高患者死亡风险越大(P=0.00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正常组,中重度营养不良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HR=1.648,95%CI 1.021~2.660,P=0.041)。结论急性心衰患者入院时的CONUT评分与长期预后相关,CONUT评分高是急性心衰患者出院后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营养不良 预后
原文传递
血尿素氮与肌酐比值评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13
作者 祝绪 廖深根 +6 位作者 王凯 郑旭辉 张丽 周艳丽 程思源 陆心怡 李新立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探究血尿素氮与肌酐比值(blood urea nitrogen to creatinine ratio,BUN/Cr)与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2年至2016年纳入本研究的462例因急性心衰发作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患者。... 目的:探究血尿素氮与肌酐比值(blood urea nitrogen to creatinine ratio,BUN/Cr)与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2年至2016年纳入本研究的462例因急性心衰发作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患者。根据入院时BUN/Cr的四分位间距,将全部患者分为4组:Q1组(BUN/Cr<17.00,114例)、Q2组(17.00≤BUN/Cr<20.73,116例)、Q3组(20.73≤BUN/Cr<25.08,116例)及Q4组(BUN/Cr≥25.08,116例),并随访至2018年12月,定义主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评估4组患者之间长期病死率有无差异,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所有影响患者预后的变量行单因素分析,并将P<0.05的变量纳入Cox回归模型,对有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变量行亚组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8[1.5,3.8]年,197例(42.6%)患者死亡,其中Q1组37例(18.8%),Q2组52例(26.4%),Q3组47例(23.9%),Q4组61例(31.0%)。随BUN/Cr增加,全因死亡发生率增加,4组间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P=0.001)。多因素分析后,Cox回归模型显示,Q4组(BUN/Cr≥25.08)患者病死率是Q1组(BUN/Cr<17.00)患者的2.30倍[HR=2.30(1.40~3.79),P=0.001]。结论:BUN/Cr与急性心衰患者不良预后相关,是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血尿素氮与肌酐比值 病死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