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颅CT灌注成像在球囊闭塞试验中的辅助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廖煜君 徐斌 +1 位作者 宋冬雷 冷冰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92-495,共4页
目的探讨头颅CT灌注成像(CTP)在球囊闭塞试验(BOT)中的辅助判断作用。方法 20例经DSA确诊的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患者,临床判断为BOT阴性的同时行头颅CTP,通过比较双侧半球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及达峰时间(TTP)对脑血流动力学... 目的探讨头颅CT灌注成像(CTP)在球囊闭塞试验(BOT)中的辅助判断作用。方法 20例经DSA确诊的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患者,临床判断为BOT阴性的同时行头颅CTP,通过比较双侧半球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及达峰时间(TTP)对脑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估。结果 20例患者均在BOT过程中完成CTP且无任何脑缺血症状,17例(85.0%)灌注对称,判断为耐受性良好,16例行永久性颈内动脉球囊闭塞术(其中4例联合动脉瘤部分栓塞术),1例行颈内动脉慢性阻断术;3例(15.0%)灌注不对称,主要为阻断侧TTP延长,CBV正常或轻度升高,而CBF基本正常,即存在早期的脑血流动力学损害,认为其无法耐受颈内动脉的永久闭塞,其中2例行颅内外动脉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1例行支架辅助的动脉瘤致密栓塞术,载瘤动脉保留完整。所有患者随访15~32个月,均无远期缺血并发症。结论 CTP能检出BOT阴性者潜在的脑血流动力学损害,可以更客观地评估其对颈内动脉永久闭塞的耐受力,是BOT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球囊闭塞试验 巨大动脉瘤
下载PDF
国产Willis覆膜支架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长期随访 被引量:18
2
作者 田彦龙 宋冬雷 +6 位作者 冷冰 徐斌 顾宇翔 陈功 徐锋 廖煜君 倪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535-540,共6页
目的评价国产Willis覆膜支架系统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 2006年10月—2007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单纯采用国产颅内Willis覆膜支架系统,治疗7例复杂性颅内动脉瘤,其中颈内动脉海绵窦段3例,颈内... 目的评价国产Willis覆膜支架系统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 2006年10月—2007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单纯采用国产颅内Willis覆膜支架系统,治疗7例复杂性颅内动脉瘤,其中颈内动脉海绵窦段3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1例,4例均为大型宽颈动脉瘤;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复发动脉瘤1例,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下段大型夹层动脉瘤2例。结果①对7例(7个动脉瘤)患者共置入9枚覆膜支架,其中8枚成功置入载瘤动脉。对5例置入支架后即刻造影,显示病变完全消失,载瘤动脉通畅;1例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置入1枚支架后,有少量对比剂漏入动脉瘤(内漏);1例椎动脉瘤置入第1枚支架内漏明显,再置入1枚支架后好转。②术中发生颅内远端血管破裂出血1例,经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后痊愈。其他病例无手术相关并发症。③术后5~12个月对7例患者均行临床及DSA随访,均无神经功能障碍。2例有内漏者,1例消失,1例仍有少量内漏,但较术后即刻明显好转;7例均无动脉瘤复发,载瘤动脉通畅。5例术后45~55个月再获得DSA随访,动脉瘤无复发,载瘤动脉通畅、无狭窄。1例失访,1例非动脉瘤性死亡。结论对部分复杂性颅内动脉瘤,采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安全有效,长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支架 随访 Willis覆膜支架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结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烟雾病 被引量:31
3
作者 徐斌 宋冬雷 +7 位作者 毛颖 徐宏 顾宇翔 陈功 田彦龙 廖煜君 杨晨 周良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结合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7例烟雾病患者。采用Matsushima(1990)的分型标准,27例患者中6例为第3期,11例为第4期,7例为第5期,3例为第6期;以缺血首发21例,出血首...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结合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7例烟雾病患者。采用Matsushima(1990)的分型标准,27例患者中6例为第3期,11例为第4期,7例为第5期,3例为第6期;以缺血首发21例,出血首发6例。27例均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与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相结合的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同侧颞浅动脉2个分支吻合,1例行双侧手术。术中采用多普勒超声,术后采用CTA、DSA观察吻合血管通畅情况,并采用TCD、CT灌注评价脑血流改善情况。结果:①吻合口通畅情况:27例患者吻合口全部通畅。7例DSA复查显示,与间接手术相关的脑膜动脉和颞中深动脉均与皮质动脉之间形成新生血管吻合。②脑血流改善情况:26例术后1周内复查CT灌注成像,显示吻合侧血流量、血容量及血流峰值时间明显优于对侧。③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缺血患者术后TIA未再发作,原有缺血症状改善或消失;6例出血患者随访至今,未再有出血。④并发症:1例Ⅳ型患者术后第3天CT复查显示,距吻合口约3~4cm的前方左侧额叶出现新发小片梗死灶。全部患者未出现由于破坏原有自发血管吻合、颞肌占位效应及过度灌注等并发症。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直接吻合术结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对脑烟雾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脑血管重建术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高级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期预后和长期随访 被引量:3
4
作者 倪伟 宋冬雷 +6 位作者 顾宇翔 冷冰 徐斌 王启弘 田彦龙 徐锋 廖煜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402-405,415,共5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治疗高级别(Hunt-Hess Ⅳ~Ⅴ级)的急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早期疗效和长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01年1月—2009年12月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44例高级别aSA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7例为Hunt-HessⅣ级,7例为Hu... 目的评价血管内治疗高级别(Hunt-Hess Ⅳ~Ⅴ级)的急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早期疗效和长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01年1月—2009年12月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44例高级别aSA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7例为Hunt-HessⅣ级,7例为Hunt-Hess Ⅴ级。对术中、术后并发症、出院时临床预后(mRS评分)及平均12.4个月的长期随访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①44例中,39例动脉瘤完全闭塞,2例动脉瘤栓塞率≥90%,3例动脉瘤栓塞率为70%~90%。②3例(6.8%)出现术中并发症,其中2例为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术中弹簧圈脱出。③术后14d连续行TCD监测,显示26例出现严重血管痉挛,其中11例死亡。④出院时,15例(34.1%)死亡,29例(65.9%)存活,其中2例(4.5%)预后良好,27例(61.4%)均残留有中、重度的神经功能障碍,27例中24例(24/37,64.9%)为Hunt-Hess Ⅳ级患者,3例(3/7)为Ⅴ级患者,两组比较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29例存活患者中,27例获得长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8个月(6~71个月)。27例中,18例(66.7%)预后良好,6例(22.2%)遗留有中、重度残疾,3例(11.1%)出院后死亡。长期预后良好率、病死率均为42.96%(18/42)。27例中,20例行影像学复查,均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对高级别aSAH患者,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治疗性 治疗结果 随访研究 高分级
下载PDF
经动脉入路结合静脉窦球囊保护技术Onyx胶栓塞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一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斌 宋冬雷 +1 位作者 冷冰 廖煜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06-207,共2页
患者男,25岁。因"右侧耳后逐渐加重的搏动性杂音1年余"于2011年12月20日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患者1年前突发右侧耳鸣,耳后有脉搏样跳动,在当地医院行头部CT检查,示右侧颞枕叶高密度影。随耳后血管跳动感越发明显,搏动性杂音逐... 患者男,25岁。因"右侧耳后逐渐加重的搏动性杂音1年余"于2011年12月20日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患者1年前突发右侧耳鸣,耳后有脉搏样跳动,在当地医院行头部CT检查,示右侧颞枕叶高密度影。随耳后血管跳动感越发明显,搏动性杂音逐渐增强。进一步行头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提示可能存在血管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硬膜 栓塞 治疗性 球囊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搭桥手术前后CT灌注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东波 宋冬雷 +2 位作者 顾宇翔 徐斌 廖煜君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搭桥治疗中CT灌注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组实施搭桥手术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手术前后进行CT灌注检查,再对手术前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前2组患者绝大多数都存在着手术侧脑血流量(CBF)和脑血容量(...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搭桥治疗中CT灌注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组实施搭桥手术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手术前后进行CT灌注检查,再对手术前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前2组患者绝大多数都存在着手术侧脑血流量(CBF)和脑血容量(CBV)降低,达峰时间(TTP)延长情况,符合搭桥手术指征。手术后2组患者相对脑血流量(rCBF)均显著升高,显示了搭桥手术对这2组患者缺血区局脑血流灌注的改善效果显著;其中烟雾病组相对脑血容量(rCBV)较手术前升高,而非烟雾病搭桥组rCBV与术前变化不明显;烟雾病组相对达峰时间(rTTP)较手术前缩短,非烟雾病组rTTP改变不明显。结论 CT灌注对局部脑血流的评价结果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外科治疗前的重要手术指证;CT灌注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外科治疗后的疗效评估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管搭桥
下载PDF
CT灌注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流重建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东波 顾宇翔 +2 位作者 徐斌 宋冬雷 廖煜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84-89,共6页
目的探讨CT灌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流重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西门子sensation64螺旋CT,运用本研究总结出来的感兴趣区绘制办法,对2组实施血流重建手术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手术... 目的探讨CT灌注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流重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西门子sensation64螺旋CT,运用本研究总结出来的感兴趣区绘制办法,对2组实施血流重建手术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手术前后进行CT灌注检查,并采用本研究所归纳的CT灌注参数评价方法进行结果评价,再对手术前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每个患者均进行了合理准确的感兴趣区绘制,并半定量测定了手术前后的CT灌注参数.手术前2组病例责任血管供血区域血流灌注均降低,手术后均较术前改善,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变相符.结论 CT灌注对局部脑血流的评价结果是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流重建前的重要手术指证;CT灌注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流重建后的疗效评估很有价值;正确的绘制感兴趣区(ROI)对于保证CT灌注的准确性非常重要;计算患侧/健侧的相对值是评估CT灌注参数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流重建
下载PDF
自发性颅颈多发夹层动脉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8
作者 张振宇 宋冬雷 +4 位作者 钟平 冷冰 顾宇翔 廖煜君 江汉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46-149,共4页
患者男,20岁,学生。2011年8月21日因"1个月前突发剧烈头痛伴意识障碍1次"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情绪激动时突发剧烈头痛,当时伴有意识障碍,呕吐数次,四肢抽搐数分钟,15 min后患者意识障碍逐渐自行缓解。于当地医... 患者男,20岁,学生。2011年8月21日因"1个月前突发剧烈头痛伴意识障碍1次"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情绪激动时突发剧烈头痛,当时伴有意识障碍,呕吐数次,四肢抽搐数分钟,15 min后患者意识障碍逐渐自行缓解。于当地医院急诊行头部CT检查,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图1a),予以止血、解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自发性 颅颈多发性
下载PDF
仿真三维虚拟支架技术在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罗杰 杨振九 +3 位作者 王皓 廖煜君 吴剑煌 张朋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仿真三维虚拟支架技术在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脑动脉狭窄支架介入治疗患者34例,分为2组。三维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3D-DSA)组22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62.5岁;通过3D-DSA重建方法,确定... 目的探讨仿真三维虚拟支架技术在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脑动脉狭窄支架介入治疗患者34例,分为2组。三维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3D-DSA)组22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62.5岁;通过3D-DSA重建方法,确定脑动脉狭窄的程度和部位,运用虚拟支架血管分析程序,得到脑动脉狭窄的虚拟支架数据参数,并指导血管内治疗。对照组1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4.3岁;采用普通脑血管造影指导血管内治疗。结果与普通DSA相比,3D-DSA重建图像能够多角度清晰地观察和显示脑动脉狭窄的部位、形态、狭窄程度;以虚拟支架技术的数据参数为依据,选择相应型号的支架行介入治疗效果更满意。结论 3D-DSA虚拟支架技术对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有指导价值,便于施术者正确地选择合适的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狭窄 虚拟支架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支架
下载PDF
GCS评分联合D-二聚体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生存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呈进 郭毅 +1 位作者 秦宣峰 廖煜君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855-856,865,共3页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合并基础疾病多、免疫力差,因此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死亡率高。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预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指标。D-二聚体水平升高在脑出血病人预后判断中的价值已被临床研究证实[2],而其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预...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合并基础疾病多、免疫力差,因此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死亡率高。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预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指标。D-二聚体水平升高在脑出血病人预后判断中的价值已被临床研究证实[2],而其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预后中的价值研究较少。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ore,GCS)是评估病人昏迷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部分研究指出其可用于评估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 脑出血病人 GCS评分 GLASGOW 病情进展 预测价值 病人生存率 预后差
下载PDF
烟雾病合并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明林 李智奇 +2 位作者 廖煜君 徐锋 徐斌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讨烟雾病(MMD)合并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病因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MMD合并颅内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患者为青年女性,以脑室出血为首发症状,DSA诊断为MMD合并左横窦乙状窦DAVF,行右... 目的探讨烟雾病(MMD)合并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病因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MMD合并颅内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患者为青年女性,以脑室出血为首发症状,DSA诊断为MMD合并左横窦乙状窦DAVF,行右侧颅内外血管吻合术后6个月复查示桥血管通畅,瘘口消失。结合文献复习,MMD合并DAVF分为同时伴发或继发两类,临床表现多为与MMD相关的脑缺血或脑出血。治疗常采用颅内外血管吻合术,而DAVF大多数保守治疗。结论MMD合并DAVF少见,病因不明,可能与促血管生长因子增加有关。治疗策略取决于患者临床表现和DAVF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硬脑膜动静脉瘘 脑出血
下载PDF
顺血流搭桥术与逆血流搭桥术对烟雾病患者桥血管血流通畅性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廖煜君 何康民 徐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3-358,共6页
目的总结烟雾病患者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血流方向,对比分析顺血流搭桥术与逆血流搭桥术对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桥血管长期通畅性的影响。方法纳入2010年6-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联合脑-硬膜-颞肌贴敷术和硬膜... 目的总结烟雾病患者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血流方向,对比分析顺血流搭桥术与逆血流搭桥术对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桥血管长期通畅性的影响。方法纳入2010年6-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联合脑-硬膜-颞肌贴敷术和硬膜翻转术的50例烟雾病患者,术前均根据DSA判断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血流方向,并根据桥血管血流方向分为顺血流组(与受体动脉血流方向一致,32例)和逆血流组(与受体动脉血流方向相反,18例)。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术(ICGA)观察术中血流对冲现象,记录围手术期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和术后30天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中期随访(平均为7.31个月)分别以DSA和Matsushima分级系统评价吻合口通畅性及桥血管供血范围;远期疗效(平均39.72个月)则以TCD显示的桥血管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和阻力指数(RI)等血流动力学特征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ICGA证实两组患者吻合口均保持通畅,但顺血流组血流对冲(χ^(2)=4.668,P=0.031)和术后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χ^(2)=6.630,P=0.010)发生率均低于逆血流组,而术后30天缺血性卒中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7,P=0.674);中期随访时,吻合口仍保持通畅,两组桥血管供血范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613,P=0.434);长期随访时,顺血流组桥血管PSV(t=3.599,P=0.001)和EDV(t=2.993,P=0.004)高于逆血流组、RI低于逆血流组(t=3.328,P=0.002)。结论顺血流搭桥术可以有效降低围手术期分水岭推移和术后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且远期疗效观察其桥血管血流速度更快、阻力指数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脑血管重建术 大脑中动脉 血流动力学 手术中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烟雾病搭桥术后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的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廖煜君 李京润 徐斌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492-495,共4页
目的探索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治疗烟雾病术后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transient neurological dificit,TND)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侧烟雾病半球的临床资料,均进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术中行吲... 目的探索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治疗烟雾病术后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transient neurological dificit,TND)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侧烟雾病半球的临床资料,均进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术中行吲哚菁绿造影以描述桥动脉通畅性及皮质表面血流动力学特征,采用^(99m)Tc-ECD SPECT和磁共振区域动脉自选标记扫描(t-ASL)进行围手术期脑血流动力学观察。结果术后2~7 d出现TND、平均持续7.4 d,发生率为34.7%(17/49),主要表现为失语、运动、感觉障碍及癫疒间等,经相应治疗后均恢复良好,无后遗神经功能障碍。术后早期SPECT发现两种不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过度灌注(7侧,表现为吻合口周围过度灌注)与灌注失衡(10侧,表现为吻合口周围等或稍高灌注伴邻近部位低灌注)。t-ASL研究提示:桥动脉血流与固有血流之间的血流重分配可导致"分水岭推移",新的分水岭区与SPECT所示低灌注区吻合,该处血流异常即为脑缺血的原因。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治疗烟雾病,术后TND原因包括过度灌注和"分水岭推移"所致的脑缺血,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评估对二者鉴别与治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神经功能障碍 暂时性 过度灌注 分水岭推移
下载PDF
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手术中脑膜中动脉的保护 被引量:5
14
作者 廖煜君 徐斌 +1 位作者 安庆祝 高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手术中脑膜中动脉的保护策略与技巧。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进行脑血管重建手术的烟雾病半球54侧(来自40例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为16~63岁,平均38.9岁)。所有... 目的探讨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手术中脑膜中动脉的保护策略与技巧。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进行脑血管重建手术的烟雾病半球54侧(来自40例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为16~63岁,平均38.9岁)。所有手术半球术前均有脑膜中动脉的自发代偿,其中初始症状为缺血者23侧(TIA 12侧,脑梗死11侧),颅内出血者31侧,18侧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NIHSS平均为5.6分(3.0~9.0)。以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联合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为基本术式进行脑血管重建,在此基础上通过"骨嵴法"、"跨窦法"、"骨桥法"、"小骨瓣法"以及"春卷缝合"等保护策略和技术的综合运用以及个体化的调整对脑膜中动脉进行保护。术后6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同时随访临床神经功能和脑实质扫描等。结果所有半球的手术中脑膜中动脉均保护完好。平均随访10.1个月(6~15个月),TIA控制率为91.7%(11/12),术前存在神经功能障碍者NIHSS平均下降2.8(2.0~6.0),随访期间再出血率为3.2%(1/31)。术后6个月脑血管造影随访证实脑膜中动脉均保护完好,与术前比较,动脉起始部的管径平均增加41.2%(P<0.01)。结论在烟雾病的脑血管重建手术中,通过"骨嵴法"、"跨窦法"、"骨桥法"、"小骨瓣法"以及"春卷缝合"等保护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脑膜中动脉,其安全性和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脑血管重建手术 脑膜中动脉
下载PDF
介入栓塞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儿童巨大头面部动静脉血管瘤的初步尝试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毅 廖煜君 +2 位作者 赵瑞 郑继翠 李昊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尝试应用介入栓塞和手术切除联合方案治疗儿童巨大头面部动静脉血管瘤。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1例经介入联合手术治疗的巨大头面部动静脉血管瘤患儿,总结其相关诊疗经过及影像资料,分析其诊治方案的可行性。结果:成功切除... 目的:尝试应用介入栓塞和手术切除联合方案治疗儿童巨大头面部动静脉血管瘤。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1例经介入联合手术治疗的巨大头面部动静脉血管瘤患儿,总结其相关诊疗经过及影像资料,分析其诊治方案的可行性。结果:成功切除患儿病灶,术中出血可控,术后伤口愈合良好,皮瓣活力正常,患儿容貌满意。结论:介入栓塞联合手术切除可能是儿童头面部动静脉血管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合理的制定栓塞和手术方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联合手术切除 头面部动静脉血管瘤 儿童
下载PDF
差异化培养结合多种教学法在脑血管病亚专科医师培养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功 廖煜君 +4 位作者 安庆祝 倪伟 冷冰 朱巍 钟平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12期1283-1286,共4页
目的探讨差异化培养结合多种教学法对不同基础的脑血管病亚专科医师的培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培养的96名脑血管病亚专科医师,根据不同的脑血管病亚专科临床工作时间、学历、职称、医院等级以及... 目的探讨差异化培养结合多种教学法对不同基础的脑血管病亚专科医师的培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培养的96名脑血管病亚专科医师,根据不同的脑血管病亚专科临床工作时间、学历、职称、医院等级以及导师初评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3组,针对性地采用差异化教学培养模式。采用学员自评和导师评价综合评估教学效果,评价等级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差5个等级。结果初级、中级和高级组的"好"评率分别为81.8%、71.4%和72.7%,平均75.3%±4.3%,无"一般""较差"和"差"评。差异化培养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具有"因才施教"、阶梯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特点。结论在现实存在的参差不齐水准的脑血管病亚专科医师中,差异化培养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可达到较好的亚专科医师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亚专科医师 差异化培养
下载PDF
微创锁孔搭桥治疗烟雾血管病
17
作者 徐斌 廖煜君 +1 位作者 徐锋 李智奇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4期361-363,371,共4页
烟雾血管病包括烟雾病和烟雾综合征,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多累及儿童和青壮年,可引起脑缺血和脑出血,社会危害极大。脑血流重建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其中联合手术是成年患者的首选术式,但该术式的间接部分效果欠佳且创伤大,导致部分... 烟雾血管病包括烟雾病和烟雾综合征,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多累及儿童和青壮年,可引起脑缺血和脑出血,社会危害极大。脑血流重建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其中联合手术是成年患者的首选术式,但该术式的间接部分效果欠佳且创伤大,导致部分患者因恐惧等心理负担而错失手术良机。而微创锁孔搭桥可以在最小损伤的前提下,为病变的大脑半球补充最大限度的脑血流,笔者在过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3D造影的术前计划,将骨窗进一步缩小,并提出了提高桥动脉供血效能的三要素,即受体血管网的完整性、供受体动脉之间的压强差和血流方向。通过将这些因素纳入考量,有望在病例选择、手术实施等环节将锁孔搭桥的安全性和疗效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烟雾综合征 脑血流重建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 锁孔
下载PDF
颅内外血管吻合结合间接血管重建治疗烟雾病 被引量:27
18
作者 徐斌 宋冬雷 +3 位作者 毛颖 徐宏 廖煜君 周良辅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 探讨颅内外血管吻合结合间接血管重建治疗烟雾病的疗效。方法65例烟雾病中,缺血型49例,出血型16例,均接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与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相结合的手术治疗,其中15例行同侧颞浅动脉两个分支吻合,9例行... 目的 探讨颅内外血管吻合结合间接血管重建治疗烟雾病的疗效。方法65例烟雾病中,缺血型49例,出血型16例,均接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与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相结合的手术治疗,其中15例行同侧颞浅动脉两个分支吻合,9例行双侧手术。术后采用CTA、TCD、CT灌注成像和DSA评价手术效果。结果采用该术式后,患者手术侧血流均有立即改善,随访效果好。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直接吻合术结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烟雾病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异常血管网病 吻合术 外科 血管重建术
原文传递
脑-硬脑膜-颞肌血管融合术治疗幼儿烟雾病 被引量:7
19
作者 沈文俊 徐斌 +4 位作者 廖煜君 施伟 赵瑞 王炫 李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 探讨脑-硬脑膜-颞肌血管融合术(EDMS)对幼儿烟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EDMS治疗≤6岁的烟雾病患儿27例,其中出血型1例,缺血型26例.共40侧次手术,其中左侧8例,右侧6例,双侧13例... 目的 探讨脑-硬脑膜-颞肌血管融合术(EDMS)对幼儿烟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EDMS治疗≤6岁的烟雾病患儿27例,其中出血型1例,缺血型26例.共40侧次手术,其中左侧8例,右侧6例,双侧13例.平均手术时间(136±22) min,术中失血量(21 ±3)ml.结果 所有患儿均得到6~38个月随访,平均15.8个月.术后3个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或)血管造影(DSA)显示,40侧血管吻合侧脑膜中动脉、颞深动脉及颞浅动脉与皮质动脉之间形成广泛的血管融合,超过骨窗范围覆盖整个大脑中动脉和部分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的供血区域,血管融合成功率为100%;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显示,27例脑血流灌注均得到改善;31侧次手术(77.5%)使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得到改善,8侧次手术(20.0%)使进展性症状稳定.术后1个月内共4例发生脑梗死,3例为手术对侧半球的新发脑梗死,1例为手术侧的脑梗死.所有患儿未出现手术侧出血、颞肌占位及头皮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EDMS治疗幼儿烟雾病安全、有效.颅外血管能够多层次大范围地与皮质血管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脑血管重建术 幼儿
原文传递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或闭塞的外科治疗方案推荐
20
作者 雷宇 廖煜君 +4 位作者 安庆祝 倪伟 江汉强 李彦江 顾宇翔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3年第4期371-380,共10页
目的通过外科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或闭塞,评价既定推荐策略的合理性。方法将纳入的70例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根据既定选择策略分为4组:①仅可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治疗组(必行CEA组,3例)。②仅可行颈动脉支架血管内成形术(CAS)治疗... 目的通过外科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或闭塞,评价既定推荐策略的合理性。方法将纳入的70例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根据既定选择策略分为4组:①仅可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治疗组(必行CEA组,3例)。②仅可行颈动脉支架血管内成形术(CAS)治疗组(必行CAS组,25例)。③同时可行CEA与CAS,选行CEA组,11例。④选行CAS组,31例。另同时期纳入颈动脉颅外段闭塞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EIAB)患者31例为EIAB组。分别观察5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颈动脉狭窄必行CEA组、必行CAS组以及颈动脉闭塞行EIAB患者的临床预后与既往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相似或稍好;颈动脉狭窄选行CEA组与选行CAS组患者的组间临床预后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只有制定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案选择策略,才能实现个体化外科治疗以保证理想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 颈动脉颅外段闭塞 外科治疗 手术适应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