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论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策略调整的现实必要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司旸 逯建华 +8 位作者 廖玉学 张振 郭寅生 吕秋莹 孔东锋 陈志高 邹旋 冯铁建 廖异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自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人类以来,全球已经历了3年的大流行,是20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文回顾了3年来全球疫情发展形势,系统地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流行特点、病毒特性、疾病特征以及相关干预措施有效性的发展变化情... 自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人类以来,全球已经历了3年的大流行,是20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文回顾了3年来全球疫情发展形势,系统地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流行特点、病毒特性、疾病特征以及相关干预措施有效性的发展变化情况,重点讨论在新形势下防控策略调整的必要性所需考虑的综合因素,包括病毒传播特性、免疫屏障、疾病负担和危害、药物治疗等。围绕资源准备、监测体系建立、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健康宣传等方面提出新阶段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应对建议,为今后新发传染病的应急处置和综合防控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防控策略 应对建议
下载PDF
TaqMan实时定量RT-PCR与常规RT-PCR检测登革病毒的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廖玉学 陈亿雄 +2 位作者 周杰 柯雪梅 陈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680-1682,共3页
目的:比较TaqMan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RT-PCR)法与常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登革病毒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时效性。方法:建立TaqMan实时定量RT-PCR方法和常规RT-PCR方法,分别对登革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及西... 目的:比较TaqMan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RT-PCR)法与常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登革病毒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时效性。方法:建立TaqMan实时定量RT-PCR方法和常规RT-PCR方法,分别对登革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及西尼罗病毒进行检测,并比较两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时效性。结果:两种方法都能检测出登革病毒,而对乙型脑炎病毒和西尼罗病毒的检测呈阴性;常规RT-PCR的敏感性为0.1TCID50/mL,TaqMan实时定量RT-PCR的敏感性提高了100倍,达到了0.001TCID50/mL,且至少节约了2h。结论:与常规RT-PCR比较,TaqMan实时定量RT-PCR更适用于登革病毒的实验室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登革病毒 TaqMan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2006—2016年深圳市大气污染物趋势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廖玉学 彭朝琼 +5 位作者 余淑苑 刘宁 高玮 何龙 林楚雄 康莉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7年第6期439-444,共6页
目的研究深圳市2006—2016年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深圳市7个国控环境监测点2006—2016年空气中SO_2、NO_2、PM_(10)的逐日日均浓度,其检测采用大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行监测,系统以光谱法仪器(差分吸收光谱仪)为主。结果... 目的研究深圳市2006—2016年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深圳市7个国控环境监测点2006—2016年空气中SO_2、NO_2、PM_(10)的逐日日均浓度,其检测采用大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行监测,系统以光谱法仪器(差分吸收光谱仪)为主。结果深圳市2006—2016年空气中SO_2、NO_2、PM_(10)的年均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SO_2从0.0314 mg/m^3下降至0.0087 mg/m^3,NO_2从0.0520 mg/m^3下降至0.0376 mg/m^3,PM_(10)从0.0672 mg/m^3下降至0.0433 mg/m^3;每年日均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的天数和空气质量亦逐年上升。季节趋势看,每年冬、秋季各污染物平均浓度较高,夏季最低。结论深圳市2006—2016年SO_2、NO_2和PM_(10)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空气质量逐年明显改善,但相对发达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PM10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下载PDF
深圳散发腹泻患者札如病毒的检测及型别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颜歌 何雅青 +4 位作者 向文龙 廖玉学 陈清 俞守义 胡贵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7-1019,共3页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札如病毒(sapovirus,SaV)的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收集的852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SaV检测,PCR产物测序进行核苷酸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生树并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检出Sa...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札如病毒(sapovirus,SaV)的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收集的852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SaV检测,PCR产物测序进行核苷酸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生树并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检出SaV阳性株16例,阳性率为1.88%。同源性比较发现8例为SaVGI型,7例GIV型,1例GII型。结论深圳地区存在SaV感染,主要基因型为GI型;首次报道中国存在SaVGIV型,与先前检出的安徽株A141和北京株CHN99/BJ360均不同,说明SaV感染在中国存在基因多样性,为进一步研究SaV感染情况提供了流行病学及基因型别基本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札如病毒 腹泻 流行病学 基因型别
下载PDF
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应用效果的现场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于德宪 任旭琦 +3 位作者 周文 廖玉学 陈清 俞守义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目的评价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现场应用效果。方法在地下停车场布放诱蚊诱卵器,7d后收回,连续3次。结果每杯诱蚊数在0~8只之间,90.80%的诱蚊诱卵器进蚊数不超过3只;所有布放的诱蚊诱卵器均没有蚊虫产卵;诱捕的蚊虫以白纹伊蚊为主,占有率... 目的评价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现场应用效果。方法在地下停车场布放诱蚊诱卵器,7d后收回,连续3次。结果每杯诱蚊数在0~8只之间,90.80%的诱蚊诱卵器进蚊数不超过3只;所有布放的诱蚊诱卵器均没有蚊虫产卵;诱捕的蚊虫以白纹伊蚊为主,占有率为80.17%,其中雌性伊蚊47.42%,雄性伊蚊52.58%;3次试验的平均诱蚊指数为63.22%,平均诱蚊密度指数为(1.98±1.24);布放地点的光照强度和距离下水道的远近对诱蚊结果没有显著影响。结论诱蚊诱卵器对白纹伊蚊具有较好的诱捕效果,适合用于登革热的常规监测,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诱蚊诱卵器 地下停车场
下载PDF
SPA-ELISA检测棕果蝠血清冠状病毒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周杰 廖玉学 +6 位作者 陈忠 李玉春 高璐璐 陈亿雄 蔡练功 陈清 俞守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6-738,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敏感、简便的检测蝙蝠血清冠状病毒抗体的方法。方法利用葡萄球菌A蛋白(SPA)能够与某些哺乳动物IgG抗体Fc段非特异性结合的特点,对市售人冠状病毒抗体ELISA试剂盒进行改造,建立SPA-ELISA法,使其适用于蝙蝠血清冠状病毒抗体... 目的建立一种敏感、简便的检测蝙蝠血清冠状病毒抗体的方法。方法利用葡萄球菌A蛋白(SPA)能够与某些哺乳动物IgG抗体Fc段非特异性结合的特点,对市售人冠状病毒抗体ELISA试剂盒进行改造,建立SPA-ELISA法,使其适用于蝙蝠血清冠状病毒抗体的检测,并对采集到的55份棕果蝠血清冠状病毒抗体进行检测。结果用SPA-ELISA方法对人冠状病毒试剂盒中阳性与阴性对照、SARS病人恢复期血清、空白对照的检测都得到理想的结果,并从55份棕果蝠血清中检测出2例阳性,阳性率为3.64%(2/55),中和试验进一步证实了结果的真实性。结论所建立的方式适用于检测棕果蝠血清冠状病毒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ELISA 冠状病毒抗体 蝙蝠
下载PDF
家鼠对不同毒鼠屋中毒饵取食情况的比较
7
作者 熊华威 叶健 +3 位作者 廖玉学 梅树江 朱毅朝 陈戊申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9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比较家栖鼠类对水泥制、塑料制以及复合材料制毒鼠屋之间取食率、取食量和毒饵逸出率的差别,为深圳市采购毒鼠屋使用提供科学指南。方法选取罗湖区黄贝岭街道下村和深圳市人民医院及宿舍区为实验点,每个实验点布放49组毒鼠屋,每组由... 目的比较家栖鼠类对水泥制、塑料制以及复合材料制毒鼠屋之间取食率、取食量和毒饵逸出率的差别,为深圳市采购毒鼠屋使用提供科学指南。方法选取罗湖区黄贝岭街道下村和深圳市人民医院及宿舍区为实验点,每个实验点布放49组毒鼠屋,每组由1个水泥毒鼠屋和1个塑料毒鼠屋或复合材料毒鼠屋组成,两屋相距0.5 m按规范布放,组间距5 m。每个毒鼠屋每天保持30 g灭鼠毒饵,每天观察、记录及更换毒饵,其中黄贝岭下村观察15 d,人民医院观察14 d。采用χ~2检验、非参数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比较毒饵溢出率、进屋率、取食率及取食量的差异显著性。结果黄贝岭下村实验点中水泥和塑料毒鼠屋毒饵溢出率分别是28.25%和26.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泥和塑料毒鼠屋平均进屋率分别是46.94%和18.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泥和塑料毒鼠屋取食率分别是35.24%和16.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圳市人民医院实验点中水泥屋和复合材料屋的溢出率分别为14.07%和1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泥屋和复合材料屋的进屋率分别是28.86%和1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泥屋和复合材料屋的取食率分别为15.01%和3.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泥、塑料及复合材料屋取食量的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水泥屋的取食效果明显好于塑料屋和复合材料屋。结论在住宅区室外投毒饵灭鼠时,家栖鼠类对水泥毒鼠屋的接受性及屋中毒饵的取食率及取食量明显优于塑料毒鼠屋和复合材料毒鼠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鼠屋 取食率 逸出率 进屋率
下载PDF
一起学校甲型H1合并H3亚型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8
作者 潘亮亮 梁丽娟 +1 位作者 王开亮 廖玉学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454-456,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龙岗区一起由甲型H1、H3合并感染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预防控制流感病毒合并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8年版)》对该学校疫情...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龙岗区一起由甲型H1、H3合并感染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预防控制流感病毒合并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8年版)》对该学校疫情进行调查处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病例特征进行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此次暴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次流感疫情共报告病例19例,均为该学校四(3)班学生,其中男生9例,罹患率26.47%(9/31),女生10例,罹患率38.46%(10/26),男女生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05)。患者年龄均为10岁。病例中发热100.00%(19例),咳嗽78.95%(15例),咽痛36.84%(7例),头晕、头痛31.58%(6例),乏力15.79%(3例)。共采集7名病例咽拭子7份,其中1份样本甲型H1合并H3亚型核酸阳性,2份甲型H1亚型核酸阳性,1份甲型H3亚型核酸阳性,无重症及住院病例。结论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该起疫情为甲型H1合并H3亚型流感暴发疫情。部分病例隔离不及时、隔离时间不够造成了疫情在该学校的暴发。为预防学校流感疫情暴发,学校应加强宣传教育,指导学生勤洗手,洗手时使用洗手液,并加强体育锻炼;加强晨检,及时识别并隔离患病学生,隔离的时限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调整紫外灯灯管的高度,同时在流感季节,建议学生尽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H1合并H3亚型 暴发疫情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2006—2022年深圳市福田区职业病发病特征分析
9
作者 郑晓钧 刘俊玲 +2 位作者 李汉锋 李学云 廖玉学 《职业卫生与病伤》 CAS 2023年第3期180-184,共5页
目的分析2006—2022年深圳市福田区职业病发病特点,为制定辖区职业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2月,从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导出2006—2022年深圳市福田区职业病报告卡,提取病例及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和诊断信息等,采用... 目的分析2006—2022年深圳市福田区职业病发病特点,为制定辖区职业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2月,从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导出2006—2022年深圳市福田区职业病报告卡,提取病例及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和诊断信息等,采用WPS Office 2023软件对资料进行整理,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两组间均数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构成比(%)等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06—2022年深圳市福田区共报告新诊断职业病7类18种129例,职业性尘肺病(75例,58.1%)、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20例,15.5%)和职业性化学中毒(20例,15.5%)发病数位居前3位。新发职业病主要分布在建筑业(67例,51.9%),非公有经济(私有经济、外商经济和港澳台经济)占88.4%(114/129),小型(50例,38.8%)和中型(30例,22.7%)企业报告较多。结论深圳市福田区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应以建筑业和劳务派遣公司为重点,加强粉尘作业和夏季高温中暑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病 特征分析 尘肺病 中暑
原文传递
2009-2013年深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48
10
作者 廖玉学 路滟 +3 位作者 梅树江 张振 梁浩 唐广心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69-71,62,共4页
目的对2009-2013年深圳市手足口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2009-2013年深圳市手足口病疫情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9-2013年深圳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120 423例,年平... 目的对2009-2013年深圳市手足口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2009-2013年深圳市手足口病疫情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9-2013年深圳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120 42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33.13/10万;手足口病全年均有报告,4-6月和9-10月为高发季节;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3岁及以下散居儿童。结论 2009-2013年深圳市手足口病呈逐年递增趋势,做好重症病例、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及重点季节的预防和控制是当前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描述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深圳市大气PM_(10)与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时间序列分析 被引量:25
11
作者 廖玉学 彭朝琼 +6 位作者 余淑苑 慈捷元 刘宁 李斌 严宙宁 蓝涛 吴永胜 《华南预防医学》 2014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大气可吸入颗粒污染物(PM10)对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疾病资料来源于深圳市2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逐日门诊病例资料,空气污染物资料来自深圳市环境监测站,气象资料来自气象局。采用广... 目的探讨大气可吸入颗粒污染物(PM10)对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疾病资料来源于深圳市2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逐日门诊病例资料,空气污染物资料来自深圳市环境监测站,气象资料来自气象局。采用广义相加Poisson回归模型的时间序列分析,在控制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和气象等影响因素后,对大气PM10日均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关系和滞后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2012年全年日均大气PM10浓度为0.052mg/m^3,符合国家二级标准,2家医院全年呼吸系统门诊量为562174人次,平均1535.99人次/d。广义相加模型分析结果发现PM10日均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存在正相关关系。滞后6d时PM10日均浓度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最强[相对危险度(RR)为1.0047,95%CI:1.0036—1.0058]。引入CO、O3、NO2、SO2进行多污染物模型分析发现,多污染物模型的RR值相对单污染物模型有升有降(均P〈0.05),其中以双污染物模型PM10+SO2和三污染物模型PM10+CO+SO2中的PM10的RR值最高,分别为1.0059、1.0067。结论深圳市大气PM10污染与医院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呈正相关关系,且存在滞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学模型 呼吸系统疾病 门诊病人
原文传递
2015年深圳市医疗卫生人员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廖玉学 彭朝琼 +4 位作者 余淑苑 方道奎 刘宁 梅树江 李媛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 了解深圳市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5年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式,抽取深圳市医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等医疗卫生单位共786名专业技术人员,对其人口学... 目的 了解深圳市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5年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式,抽取深圳市医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等医疗卫生单位共786名专业技术人员,对其人口学特征、气候变化的关注、气候变化相关知识的认知、获取气候变化相关知识的途径、参与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态度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意愿与行为等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对关注度、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 结果 深圳市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气候变化知晓率为88.8%,关注度为49.4%,其中55~岁年龄组(关注率77.8%)和医院工作人员(关注率60.2%)关注度较高;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网络(84.0%)、电视(75.3%)、报纸(66.9%)、书籍(52.7%);影响气候变化认知因素为曾经是否主动获取气候变化及其对健康影响相关知识(OR=1.934, OR95%CI:1.053~2.745)、对气候变化的了解程度(OR=1.630, OR95%CI:1.100~2.451)。 结论 深圳市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对气候变化的知晓率较高,但关注度相对不足。应加强气候变化相关知识宣传和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医疗卫生人员 认知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深圳市空气中PM2.5与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日就诊人次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彭朝琼 蔡军芳 +8 位作者 余淑苑 曹兆进 廖玉学 刘宁 何龙 张莉 郑静 施小明 程锦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74-879,共6页
目的:探讨深圳市空气PM2.5浓度与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日就诊人次的关系。方法收集深圳市3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门诊的逐日电子就诊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IDC-10)将诊断疾病进行分类、筛选,汇总成... 目的:探讨深圳市空气PM2.5浓度与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日就诊人次的关系。方法收集深圳市3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门诊的逐日电子就诊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IDC-10)将诊断疾病进行分类、筛选,汇总成每天每种疾病的就诊人次,排除诊断为流感病例的患者,最后将疾病编码为J00-J99者纳入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同时期深圳市环境监测站的逐日空气污染物数据和深圳市气象中心的气象因素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了长期趋势、季节趋势、星期几效应、节假日效应、流感及气象因素的影响后,分析2013年深圳市空气细颗粒物PM2.5日均浓度与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日就诊人次的关系和滞后效应。结果2013年深圳市3家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就诊量共1428672人次,平均为3914.17人次/d,最小值~最大值为1790~5228人次/d。2013年深圳市PM2.5年平均浓度为40.2μg/m3,PM2.5日平均浓度最小值~最大值为7.2~137.1μg/m3。PM2.5浓度对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日就诊人次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滞后1 d时,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呼吸系统疾病门诊日就诊人次的超额危险度(ER)为1.809%(95%CI:1.709%~1.909%)。控制其他污染物(NO2、CO、O3)后该效应保持稳定。分别控制NO2、CO、O3后,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呼吸系统疾病门诊日就诊人次的ER分别为1.814%(95%CI:1.706%~1.923%)、2.780%(95%CI:2.668%~2.892%)、1.513%(95%CI:1.402%~1.624%);同时控制NO2、O3,同时控制NO2、CO和同时控制CO、O3后,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呼吸系统疾病门诊日就诊人次的ER分别为1.369%(95%CI:1.242%~1.497%)、2.709%(95%CI:2.590%~2.828%)和2.577%(95%CI:2.452%~2.702%);同时控制NO2、CO、O3后,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呼吸系统疾病门诊日就诊人次的ER为2.370%(95%CI:2.231%~2.509%)。结论深圳市PM2.5浓度升高能增加呼吸系统疾病门诊的日就诊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呼吸系统 广义相加模型 时间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深圳市空气污染对学龄儿童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季佳佳 余淑苑 +5 位作者 廖玉学 刘宁 严宙宁 李斌 刘国红 彭朝琼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2-535,共4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大气污染对学龄儿童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1—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龙岗区和南山区各1所小学(A和B)3-5年级学生298人(龙岗区159人,南山区139人),进行肺功能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两区主要... 目的了解深圳市大气污染对学龄儿童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1—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龙岗区和南山区各1所小学(A和B)3-5年级学生298人(龙岗区159人,南山区139人),进行肺功能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两区主要是大气污染物PM_(10)、PM_(2.5)和NO_2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位于南山区的B校周围PM_(10)、O_3-1h和SO_2平均浓度高于龙岗区的A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南山区儿童FEV1/FVC、FEF75%和FEF25%均低于龙岗区,在控制了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影响因素后,空气污染仍对以上肺功能指标具有显著影响(P〈0.01);南山区儿童小气道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龙岗区(OR=3.744,P〈0.05),但肺通气功能障碍发生率并没有明显差异(OR=0.754,P〉0.05)。结论深圳市南山区儿童肺功能下降与大气污染有关,主要表现为小气道功能障碍,应继续加强对儿童肺功能的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儿童呼吸系统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肺通气功能 儿童 小气道功能
原文传递
2010-2011年深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媛 牟瑾 +4 位作者 廖玉学 路滟 谢旭 梅树江 周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92-495,共4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并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1年深圳市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及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1年深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48 102例,年均发病率为234.32/10万;发病主要集... 目的了解深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并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1年深圳市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及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1年深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48 102例,年均发病率为234.32/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7月,占总病例数的56.89%;全市8个区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最高的为龙岗区(558.68/10万),最低为宝安区(59.67/10万),各地区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病主要集中在6岁以下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94.19%;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5.0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01)。245名重症病例中,1~4岁年龄组发病数较多,占重症病例总数的88.57%;仍以散居儿童为主,占重症病例总数的86.12%;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病例主要以EV71感染为主。两年间,共报告暴发疫情189起,报告高峰期出现在4-6月,幼托机构是高发场所。结论深圳市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季节差异,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肠道病毒
原文传递
深圳市流动人口与户籍居民乙肝感染情况比较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艳彪 程锦泉 +5 位作者 郝元涛 陈伟红 马智超 廖玉学 张然 朱琪莉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4-427,共4页
目的通过对深圳流动人口与户籍居民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了解深圳市居民乙肝感染情况及其差异性,为控制乙肝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年7~8月抽取深圳流动人口和户籍居民3 771人(流动人... 目的通过对深圳流动人口与户籍居民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了解深圳市居民乙肝感染情况及其差异性,为控制乙肝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年7~8月抽取深圳流动人口和户籍居民3 771人(流动人口1 873人,本地户籍居民1 898人),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结果深圳市流动人口HBsAg阳性率为7.05%,略高于户籍居民(6.32%);抗-HBs阳性率为67.16%,低于户籍居民(76.61%);深圳市流动人口与户籍居民HBsAg阳性率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9,P=0.373);深圳流动人口中低文化水平人群(初中及以下)HBsAg阳性率高于高文化水平人群(高中及以上)(X2=7.01,P=0.008);出生在深圳的流动人口HBsAg阳性率远低于出生地在其他省市的流动人口。结论深圳流动人口乙肝感染情况比深圳户籍居民严重,因此加强深圳流动人口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对控制深圳乙肝流行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血清学试验 流行病学研究
原文传递
2005-2017年深圳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媛 张振 +5 位作者 路滟 谢旭 廖玉学 熊华威 吕秋莹 梅树江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660-663,共4页
目的掌握深圳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结果,为聚集性疫情高发场所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05-2017年深圳市报告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疫情发生特征及防控措施。结果 200... 目的掌握深圳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结果,为聚集性疫情高发场所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05-2017年深圳市报告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疫情发生特征及防控措施。结果 2005-2017年深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889起,发病4 914例,罹患率为6.64%。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趋势线分析R2=0.655 6),但每起疫情的平均发病数呈下降趋势(趋势线分析R2=0.715 6)。疫情高发季节为4-6月和9-10月,共报告698起疫情,占疫情总数的78.52%。全市各区均有疫情报告,报告疫情起数居前三位的区包括南山区、龙岗区和罗湖区,共报告560起,占全市疫情总数的62.99%。幼儿园是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主要发生单位,共报告829起,占疫情总数的93.25%。共对752起疫情进行了采样及检测工作,其中,其他肠道病毒阳性占31.25%,EV71阳性占28.59%,CA16阳性占27.79%。近年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不断上升并成为优势毒株。在疫情报告及时性方面,疫情发生时间-报告时间间隔最长39 d,最短在疫情发生当天即上报,中位数为4 d,平均报告时间间隔为4.72 d。在疫情发生后5 d内报告的疫情共546起,占61.42%。结论幼儿园是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重点防控场所,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是防控的关键。做好学校、托幼机构的手足口病聚集性暴发疫情控制工作,也有利于控制手足口病在社区中的暴发与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聚集性疫情 深圳市
原文传递
2013—2017年深圳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 被引量:19
18
作者 熊华威 梅树江 +3 位作者 路滟 李媛 张振 廖玉学 《职业与健康》 CAS 2019年第13期1795-1798,共4页
目的了解2013—2017年深圳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控制手足口病暴发流行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 目的了解2013—2017年深圳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控制手足口病暴发流行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疫情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7年深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484起,占同期全部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18.2%。聚集性疫情有2个波峰,主波峰为4—6月,次波峰为9—10月;上报例数位于前3位的是罗湖区、南山区和龙岗区,大部分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发生在托幼机构(92.1%),不同场所之间发生疫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疫情平均上报天数为5.1天,中位数为5.0天。疫情上报时间与疫情持续时间及发病人数均呈正相关(r=0.612、0.502,P<0.05)。2013—2017各年间病原学监测发现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流行交替领先。结论深圳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不容忽视,应加强疫情监测的敏感性,关注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完善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及时真实地掌握全市聚集性疫情的暴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聚集性疫情 病原学 疾病监测
原文传递
深圳市甲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0
19
作者 路滟 廖玉学 +6 位作者 董书贤 李晓恒 卢次勇 刘益民 王敬忠 陈戊申 程锦泉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2-634,共3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常住人口抗HAV-Ig G水平现状,为政府部门制订甲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1~59岁常住居民(居住时间>6个月)中进行抽样,收集有效调查问卷和血清标本3 371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目的了解深圳市常住人口抗HAV-Ig G水平现状,为政府部门制订甲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1~59岁常住居民(居住时间>6个月)中进行抽样,收集有效调查问卷和血清标本3 371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血清中抗HAV-Ig G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深圳市常住人群抗HAV-Ig G阳性率为63.2%;抗HAV-Ig G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随文化程度升高而降低;深圳出生的15岁以下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和抗HAV-Ig G阳性率均高于非深圳出生;但甲肝疫苗免疫效果在甲肝疫苗初种后5~10年后逐渐下降。结论虽然深圳市常住人口中甲肝抗HAV-Ig G阳性率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但应加强甲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重视6~15岁年龄组人群甲肝疫苗的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甲型 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流行病学方法
原文传递
深圳市某小学一起水痘暴发疫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振 廖玉学 +3 位作者 邓凯杰 郑晓钧 李丽廉 司徒潮满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223-1225,共3页
目的调查深圳市某小学一起水痘疫情的流行特征,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按照病例定义搜索病例,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并开展危险因素现场调查分析。结果 2012年11月30日至2013年1月9日共搜索到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22例,首例病例发病时间为11月1... 目的调查深圳市某小学一起水痘疫情的流行特征,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按照病例定义搜索病例,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并开展危险因素现场调查分析。结果 2012年11月30日至2013年1月9日共搜索到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22例,首例病例发病时间为11月15日,未隔离;疫情报告日期和发病高峰为11月30日;对新发病例严格执行隔离措施,末例病例为12月19日。17例病例为一年级(6)班学生,该班罹患率为33.3%(17/51),另有4例其它班级病例与该班首发病例在同一午托室休息。一年级(6)班未接种组的罹患率为100%(4/4),接种组为33.3%(13/39),水痘疫苗的4年保护率为66.7%。结论未尽早隔离首发病例、及时报告是此次疫情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时发现新发病例、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可有效控制疫情。疫苗保护效果还需深入开展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 暴发疫情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