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安徽省湿地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廖稷
周巧玲
陈重安
《皖西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04-109,共6页
安徽省湿地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是全国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研究介绍了安徽省主要湿地现状,并针对开发、利用和保护湿地方面存在的湿地生境威胁加重、调洪抗旱局势严峻、管理难度大、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
湿地
生态资源
开发
保护
安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及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
11
2
作者
翟继红
曾从盛
+2 位作者
仝川
王维奇
廖稷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0年第1期9-14,共6页
对闽江河口最大的鳝鱼滩湿地沉积物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及垂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有机磷含量在0.01~0.21gkg^-1之间,占全磷含量的3.1%-28.8%,无机磷含量在0.14~1.40gkg^-1之间,占全磷含量的60%-96.9%...
对闽江河口最大的鳝鱼滩湿地沉积物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及垂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有机磷含量在0.01~0.21gkg^-1之间,占全磷含量的3.1%-28.8%,无机磷含量在0.14~1.40gkg^-1之间,占全磷含量的60%-96.9%;无机磷是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中磷的主要赋存形态;3种优势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成草(Cyperus malaccensisvar.)和蔗草(Scirpustriqueter)湿地沉积物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的总体趋势为:芦苇湿地〉成草湿地〉蔗草湿地;沉积物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与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沉积物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pH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
无机磷
沉积物
湿地
闽江河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乙炔抑制技术在湿地甲烷氧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维奇
鄂焱
+1 位作者
廖稷
姚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9-20,48,共3页
为了阐明植物和温度对甲烷氧化率的影响及乙炔抑制技术在湿地甲烷氧化研究中的有效性,在乙炔抑制技术的基础上,重点以闽江河口湿地为研究区域,采用静态箱法对闽江河口湿地甲烷氧化率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乙炔抑制技术在湿地甲烷氧化过程...
为了阐明植物和温度对甲烷氧化率的影响及乙炔抑制技术在湿地甲烷氧化研究中的有效性,在乙炔抑制技术的基础上,重点以闽江河口湿地为研究区域,采用静态箱法对闽江河口湿地甲烷氧化率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乙炔抑制技术在湿地甲烷氧化过程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植物的存在增加了甲烷的氧化率,温度对甲烷氧化也具有促进作用;乙炔作为甲烷的替代性氧化底物可能是其抑制甲烷氧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炔
甲烷
氧化
湿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潮汐对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高君颖
王维奇
+2 位作者
鄂焱
廖稷
姚顺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1年第3期48-52,共5页
为阐明湿地土壤理化特征对潮汐的响应,对闽江河口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斑块湿地和土著种短叶茳芏湿地土壤理化特征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①互花米草斑块湿地和短叶茳芏湿地涨潮前和落潮后土壤理化特征差异不显著(p>0.05);②互花...
为阐明湿地土壤理化特征对潮汐的响应,对闽江河口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斑块湿地和土著种短叶茳芏湿地土壤理化特征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①互花米草斑块湿地和短叶茳芏湿地涨潮前和落潮后土壤理化特征差异不显著(p>0.05);②互花米草斑块湿地落潮后的土壤盐度、pH值和Eh与涨潮前的土壤以上指标的相关性高于与潮水以上指标的相关性(p<0.01),短叶茳芏湿地土壤Eh也表现出同样的规律,但盐度、pH值则与潮水相应指标的相关性更高(p<0.01);③互花米草斑块湿地和短叶茳芏湿地土壤盐度、pH值和Eh潮汐敏感性存在着不同的季节变化模式,在潮水盐度、pH值和Eh分别为0~3ms/cm、7.0~7.5和负值的情况下对潮汐的响应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入侵
潮汐
土壤理化特征
闽江河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亲要搬家了
5
作者
廖稷
龙琼(指导老师)
《创新作文(小学5-6年级)》
2018年第4期31-31,共1页
去年国庆节,爸爸带我回老家。路过场镇时,我们看见同寨的有水爷爷在建新房。
关键词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闽江河口潮汐沼泽湿地CO_2排放通量特征
被引量:
41
6
作者
仝川
鄂焱
+6 位作者
廖稷
姚顺
王维奇
黄佳芳
张林海
杨红玉
曾从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30-2840,共11页
以闽江河口区面积最大的鳝鱼滩湿地分布的3种植物沼泽湿地:土著种咸草(Cyperus malaccensis Lam.var.brevifolius Bocklr.)沼泽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湿地及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沼泽湿地...
以闽江河口区面积最大的鳝鱼滩湿地分布的3种植物沼泽湿地:土著种咸草(Cyperus malaccensis Lam.var.brevifolius Bocklr.)沼泽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湿地及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于2009年1月到12月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仪法测定了涨潮前、涨落潮过程和落潮后3个阶段沼泽湿地排向大气环境的CO2通量(生态系统呼吸量).结果表明,芦苇沼泽湿地3个阶段CO2排放通量月平均值均最高,分别为(563.7±119.8)、(230.3±54.2)和(506.2±83.8)mg·m-2·h-1;3种植物沼泽湿地在涨落潮过程直接排向大气环境的CO2通量显著低于涨潮前和落潮后2个阶段(p<0.05),涨潮前和落潮后CO2排放通量无显著差异(p>0.05),潮水水淹显著减少了河口潮汐沼泽湿地直接排向大气环境的CO2通量.芦苇和咸草沼泽湿地CO2排放通量与大气温度和土壤温度(10cm深度)均具有显著的正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排放通量
潮汐沼泽湿地
互花米草
芦苇
咸草
闽江河口
原文传递
闽江口半咸水芦苇潮汐沼泽湿地甲烷动态
被引量:
24
7
作者
仝川
黄佳芳
+3 位作者
王维奇
廖稷
刘泽雄
曾从盛
《地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65-1180,共16页
利用2008-2010年3年的测定数据研究了闽江口半咸水芦苇潮汐沼泽湿地的甲烷动态特征,其中2008-2009年连续2年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芦苇潮汐沼泽湿地在涨潮前、涨落潮过程和落潮后3个阶段排向大气的甲烷通量;此外,还添加甲烷氧化...
利用2008-2010年3年的测定数据研究了闽江口半咸水芦苇潮汐沼泽湿地的甲烷动态特征,其中2008-2009年连续2年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芦苇潮汐沼泽湿地在涨潮前、涨落潮过程和落潮后3个阶段排向大气的甲烷通量;此外,还添加甲烷氧化抑制剂原位测定了芦苇沼泽湿地的甲烷产生与氧化,采用自行设计的悬管装置原位测定了芦苇植株介导的甲烷传输排放速率。芦苇沼泽湿地甲烷排放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高温季节同时也是甲烷排放的高峰期;涨潮前、涨落潮过程和落潮后3个阶段甲烷排放通量分别是0.69~40.95、0.26~9.57和0.74~22.10mgm-2h-1,平均值分别为7.53,2.19和4.93mgm-2h-1;涨落潮过程排向大气的甲烷通量明显低于涨潮前和落潮后;夏季测定日甲烷产生和氧化均高于冬季测定日;冬夏两个测定日芦苇植株髓腔内甲烷浓度均表现出明显的夜高昼低及由底部向顶部迅速降低的特点;不同生长阶段的芦苇植株甲烷传输排放速率明显不同,快速生长阶段的芦苇植株甲烷传输排放速率最高,年尺度上单株芦苇植株介导的甲烷传输排放速率平均值为33.67μgculm-1h-1,芦苇植株介导的甲烷传输排放量占芦苇沼泽湿地甲烷排放通量的2.3%~28.5%,植株距地面0~20cm部位对整株传输排放甲烷的贡献率在不同季节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均值为4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排放
植株甲烷传输
潮汐
髓腔
闽江口
原文传递
题名
安徽省湿地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廖稷
周巧玲
陈重安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亚热带湿地研究中心
出处
《皖西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04-109,共6页
文摘
安徽省湿地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是全国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研究介绍了安徽省主要湿地现状,并针对开发、利用和保护湿地方面存在的湿地生境威胁加重、调洪抗旱局势严峻、管理难度大、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
湿地
生态资源
开发
保护
安徽
Keywords
wetland
ecological resources
exploitation
protection
Anhui
分类号
S342.2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及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
11
2
作者
翟继红
曾从盛
仝川
王维奇
廖稷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亚热带湿地研究中心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出处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0年第1期9-1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1174)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9R10039-1)
+1 种基金
福建省908专项资助课题(FJ908-02-02-03)
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JA08051)
文摘
对闽江河口最大的鳝鱼滩湿地沉积物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及垂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有机磷含量在0.01~0.21gkg^-1之间,占全磷含量的3.1%-28.8%,无机磷含量在0.14~1.40gkg^-1之间,占全磷含量的60%-96.9%;无机磷是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中磷的主要赋存形态;3种优势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成草(Cyperus malaccensisvar.)和蔗草(Scirpustriqueter)湿地沉积物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的总体趋势为:芦苇湿地〉成草湿地〉蔗草湿地;沉积物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与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沉积物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pH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关键词
有机磷
无机磷
沉积物
湿地
闽江河口
Keywords
organic phosphorus
inorganic phosphorus
sediment
wetlands
the Min River Estuary
分类号
X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乙炔抑制技术在湿地甲烷氧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维奇
鄂焱
廖稷
姚顺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出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9-20,48,共3页
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JB0904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旗山学者资助项目
文摘
为了阐明植物和温度对甲烷氧化率的影响及乙炔抑制技术在湿地甲烷氧化研究中的有效性,在乙炔抑制技术的基础上,重点以闽江河口湿地为研究区域,采用静态箱法对闽江河口湿地甲烷氧化率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乙炔抑制技术在湿地甲烷氧化过程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植物的存在增加了甲烷的氧化率,温度对甲烷氧化也具有促进作用;乙炔作为甲烷的替代性氧化底物可能是其抑制甲烷氧化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乙炔
甲烷
氧化
湿地
Keywords
acetylene
methane
oxidation
wetland
分类号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潮汐对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高君颖
王维奇
鄂焱
廖稷
姚顺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亚热带湿地研究中心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出处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1年第3期48-5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0209)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J01139)
文摘
为阐明湿地土壤理化特征对潮汐的响应,对闽江河口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斑块湿地和土著种短叶茳芏湿地土壤理化特征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①互花米草斑块湿地和短叶茳芏湿地涨潮前和落潮后土壤理化特征差异不显著(p>0.05);②互花米草斑块湿地落潮后的土壤盐度、pH值和Eh与涨潮前的土壤以上指标的相关性高于与潮水以上指标的相关性(p<0.01),短叶茳芏湿地土壤Eh也表现出同样的规律,但盐度、pH值则与潮水相应指标的相关性更高(p<0.01);③互花米草斑块湿地和短叶茳芏湿地土壤盐度、pH值和Eh潮汐敏感性存在着不同的季节变化模式,在潮水盐度、pH值和Eh分别为0~3ms/cm、7.0~7.5和负值的情况下对潮汐的响应较为敏感。
关键词
植物入侵
潮汐
土壤理化特征
闽江河口
Keywords
Plant invasion
Tide
Soil properties
Minjiang River estuary
分类号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亲要搬家了
5
作者
廖稷
龙琼(指导老师)
机构
湖南吉大师院附小六(
出处
《创新作文(小学5-6年级)》
2018年第4期31-31,共1页
文摘
去年国庆节,爸爸带我回老家。路过场镇时,我们看见同寨的有水爷爷在建新房。
关键词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分类号
G62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闽江河口潮汐沼泽湿地CO_2排放通量特征
被引量:
41
6
作者
仝川
鄂焱
廖稷
姚顺
王维奇
黄佳芳
张林海
杨红玉
曾从盛
机构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30-2840,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071148,40671174)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No.2010Y0019)~~
文摘
以闽江河口区面积最大的鳝鱼滩湿地分布的3种植物沼泽湿地:土著种咸草(Cyperus malaccensis Lam.var.brevifolius Bocklr.)沼泽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湿地及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于2009年1月到12月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仪法测定了涨潮前、涨落潮过程和落潮后3个阶段沼泽湿地排向大气环境的CO2通量(生态系统呼吸量).结果表明,芦苇沼泽湿地3个阶段CO2排放通量月平均值均最高,分别为(563.7±119.8)、(230.3±54.2)和(506.2±83.8)mg·m-2·h-1;3种植物沼泽湿地在涨落潮过程直接排向大气环境的CO2通量显著低于涨潮前和落潮后2个阶段(p<0.05),涨潮前和落潮后CO2排放通量无显著差异(p>0.05),潮水水淹显著减少了河口潮汐沼泽湿地直接排向大气环境的CO2通量.芦苇和咸草沼泽湿地CO2排放通量与大气温度和土壤温度(10cm深度)均具有显著的正线性关系.
关键词
CO2排放通量
潮汐沼泽湿地
互花米草
芦苇
咸草
闽江河口
Keywords
CO2 emission
tide marsh
Phragmites australis
Cyperus malaccensis Lam.var.brevifolius Bocklr
Spartina alterniflora
Min River Estuary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闽江口半咸水芦苇潮汐沼泽湿地甲烷动态
被引量:
24
7
作者
仝川
黄佳芳
王维奇
廖稷
刘泽雄
曾从盛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师范大学亚热带湿地研究中心
出处
《地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65-1180,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148
40671174)~~
文摘
利用2008-2010年3年的测定数据研究了闽江口半咸水芦苇潮汐沼泽湿地的甲烷动态特征,其中2008-2009年连续2年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芦苇潮汐沼泽湿地在涨潮前、涨落潮过程和落潮后3个阶段排向大气的甲烷通量;此外,还添加甲烷氧化抑制剂原位测定了芦苇沼泽湿地的甲烷产生与氧化,采用自行设计的悬管装置原位测定了芦苇植株介导的甲烷传输排放速率。芦苇沼泽湿地甲烷排放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高温季节同时也是甲烷排放的高峰期;涨潮前、涨落潮过程和落潮后3个阶段甲烷排放通量分别是0.69~40.95、0.26~9.57和0.74~22.10mgm-2h-1,平均值分别为7.53,2.19和4.93mgm-2h-1;涨落潮过程排向大气的甲烷通量明显低于涨潮前和落潮后;夏季测定日甲烷产生和氧化均高于冬季测定日;冬夏两个测定日芦苇植株髓腔内甲烷浓度均表现出明显的夜高昼低及由底部向顶部迅速降低的特点;不同生长阶段的芦苇植株甲烷传输排放速率明显不同,快速生长阶段的芦苇植株甲烷传输排放速率最高,年尺度上单株芦苇植株介导的甲烷传输排放速率平均值为33.67μgculm-1h-1,芦苇植株介导的甲烷传输排放量占芦苇沼泽湿地甲烷排放通量的2.3%~28.5%,植株距地面0~20cm部位对整株传输排放甲烷的贡献率在不同季节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均值为43.4%。
关键词
甲烷排放
植株甲烷传输
潮汐
髓腔
闽江口
Keywords
methane emission
plant-mediated methane transport
tide
lacunal methane
Minjiang River estuary
分类号
X50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安徽省湿地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廖稷
周巧玲
陈重安
《皖西学院学报》
200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及垂直分布特征
翟继红
曾从盛
仝川
王维奇
廖稷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0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乙炔抑制技术在湿地甲烷氧化研究中的应用
王维奇
鄂焱
廖稷
姚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潮汐对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分析
高君颖
王维奇
鄂焱
廖稷
姚顺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乡亲要搬家了
廖稷
龙琼(指导老师)
《创新作文(小学5-6年级)》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闽江河口潮汐沼泽湿地CO_2排放通量特征
仝川
鄂焱
廖稷
姚顺
王维奇
黄佳芳
张林海
杨红玉
曾从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1
原文传递
7
闽江口半咸水芦苇潮汐沼泽湿地甲烷动态
仝川
黄佳芳
王维奇
廖稷
刘泽雄
曾从盛
《地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