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认知行为疗法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玉萍 梁嘉权 +4 位作者 潘锦环 王晓妮 廖绮娴 黎润仪 冯焯莹 《循证护理》 2022年第14期1921-1926,共6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行为疗法的心理维度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2021年3月—2012年6月接收的96例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青少年行为疗法的心理维度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2021年3月—2012年6月接收的96例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给予心理维度认知行为疗法,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及功能状况、焦虑及抑郁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无明显组织损伤的自伤行为得分、有明显组织损伤的自伤行为维度得分及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的利己社交、自我负强化、情绪表达维度得分及非自杀性自伤功能状况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维度认知行为疗法可有效减轻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减少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动机,缓解焦虑与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 认知行为疗法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护理
下载PDF
积极心理干预在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梁巧玲 谭宇康 +3 位作者 梁嘉权 章泽栋 潘锦环 廖绮娴 《中国临床护理》 2022年第2期94-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在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12月临床心理科收治的76例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2组患者均口服帕罗...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在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12月临床心理科收治的76例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2组患者均口服帕罗西汀,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积极心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自我伤害问卷及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对2组进行评估。结果2组HAMD得分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14.320,P<0.001;F_(组间)=7.680,P=0.020;F_(交互)=11.420,P<0.001);干预后,研究组自我伤害问卷得分低于对照组(t=6.644,P<0.001)。TAS量表总分及描述情感能力、识别情绪困难、外向型思维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t=4.020,P<0.001;t=2.681,P=0.009;t=3.480,P<0.001;t=2.611,P=0.010)。结论积极心理干预在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可降低抑郁程度,减轻自我伤害行为,提升情绪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干预 抑郁障碍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青少年 情绪控制
下载PDF
多维度应对策略在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玉萍 梁嘉权 +2 位作者 潘锦环 王晓妮 廖绮娴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3期4108-4111,共4页
目的:探讨多维度应对策略(MDCS)在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青少年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思路,将我院2022年1-8月接收的伴NSSI行为青少年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2例,计算脱落、退出、剔除后,对照组46例,... 目的:探讨多维度应对策略(MDCS)在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青少年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思路,将我院2022年1-8月接收的伴NSSI行为青少年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2例,计算脱落、退出、剔除后,对照组46例,研究组48例纳入最终分析。对照组开展常规干预,研究组采用MDCS干预。采用渥太华自我伤害调查表(OSI)、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中国家庭功能量表(CFFS)、社交反应量表(SRS)分别评价两组患者入组时及入组3个月后的自伤状况、情绪控制能力、家庭功能状况及社交能力。结果:研究组入组3个月的OSI量表中自我伤害尝试、自我伤害程度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入组3个月TAS量表中描述情感能力维度、识别情绪困难维度、幻想维度、外向型思维维度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入组3个月的CFFS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期;研究组入组3个月的SRS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度应对策略能有效减轻NSSI青少年的自伤冲动和自伤程度,提升情绪控制、家庭功能和社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度应对策略 非自杀性自伤 青少年 情绪控制 家庭功能 社交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