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渝双城经济圈“三水”共治系统耦合协调度演进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寿奎 简东涵 +1 位作者 廖荣艳 唐忠国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6-655,共10页
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复杂系统,厘清“三水”共治系统耦合协调演进机理有利于区域水生态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三水”共治系统协调评价指标体系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 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复杂系统,厘清“三水”共治系统耦合协调演进机理有利于区域水生态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三水”共治系统协调评价指标体系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10—2020年“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和耦合协调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三水”协同系统的综合指数及子系统的状态指数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城市间差距较大;“三水”系统耦合度整体上处于良好耦合阶段;“三水”系统耦合协调度小于耦合度,其耦合协调水平偏低,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不充分发展态势和分化状态。耦合协调度的演变趋势是逐年向优质阶段提升。其次,用Tobit对“三水”系统耦合协调度回归,得出环境保护水平、能源消耗水平、产业发展水平3个因素对“三水”共治系统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影响。结合本文研究结论,提出共建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廊道,建立多环境要素系统联动机制,以及跨界河流水污染联合防治及水环境保护政策与督察协调联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三水”协同 耦合协调度模型 演进路径 路径优化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的影响及空间差异研究
2
作者 何寿奎 廖荣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7-93,127,共8页
基于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2010—2020年成渝地区环境效率,接着采用重心模型探究空间演变规律,并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1)2010—2020年,成渝地区环境效率整体偏低,存在不均衡性。(2)... 基于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2010—2020年成渝地区环境效率,接着采用重心模型探究空间演变规律,并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1)2010—2020年,成渝地区环境效率整体偏低,存在不均衡性。(2)成渝地区东西方向非均衡性大于南北方向非均衡性,且环境效率空间异质性大于空间集聚性。(3)成渝地区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存在单门槛效应,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产业集聚对环境效率的抑制作用减小。(4)经济发展水平、外贸依存度、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正向影响环境效率;而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则抑制环境效率的提升。因此,应该鼓励绿色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引导高技术、低能耗产业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效率 产业集聚 门槛模型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下载PDF
基于云重心Shapley值法的科学城政产研合作利益分配研究
3
作者 何寿奎 廖荣艳 《未来与发展》 2022年第10期36-43,共8页
政产研合作是一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而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是合作稳定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Shapley值法研究企业、学研及政府三方利益分配,综合考虑各方投入、合作承担风险、各方贡献度及努... 政产研合作是一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而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是合作稳定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Shapley值法研究企业、学研及政府三方利益分配,综合考虑各方投入、合作承担风险、各方贡献度及努力水平4个影响因子,并利用云重心法对Shapley值模型进行修正,弥补了传统Shapley值法分配因素存在的模糊性和随机性缺点。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并对政产研多主体利益分配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产研 利益分配 SHAPLEY值 云重心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