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渗盐水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红艳 胡海燕 +4 位作者 张良 廖骏华 程建红 王燕 韦懿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观察高渗盐水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2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各142例。三组均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 目的:观察高渗盐水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2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各142例。三组均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其中对照组联合注射用水,0.9%氯化钠溶液组联合0.9%氯化钠溶液,3%氯化钠溶液组联合3%氯化钠溶液。治疗前及治疗7 d后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E、Ig M)水平。观察治疗后三组患儿临床体征恢复等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判定临床疗效。结果:3%氯化钠溶液组的总有效率(93.66%)高于0.9%氯化钠溶液组(83.10%)与对照组(77.46%),且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均比其他两组更短(P均<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组CD3+、CD4+、CD4+/CD8+及Ig E水平明显下降,Ig A及Ig G水平升高;3%氯化钠溶液组与其他两组相比,CD3+、CD4+、CD4+/CD8+及Ig E水平显著降低,CD8+、Ig A、Ig M及Ig G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3%高渗盐水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可能通过协同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具有使用方便、患儿易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高渗盐水 干扰素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左西替利嗪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2
作者 廖骏华 张良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223-1226,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4例CIU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2组均采用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其中观察组同时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疗程为28 d,分... 目的:观察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94例CIU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2组均采用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其中观察组同时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疗程为28 d,分别在治疗后第14天与第28天时采用症状体征积分观察疗效,同时记录不良反应事件,在停药后6周及12周后进行随访。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治疗第14天及第28天时,总有效率分别为74.5%及87.2%,均高于对照组的55.3%和70.2%(P<0.05)。经治疗后第14天与第28天,2组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第14天及第28天观察组风团持续发作时间及发作频率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患儿停药后第6周及第12周复发率分别为12.8%及17.0%,均低于对照组的29.8%和36.2%(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6%及8.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替利嗪联合应用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其疗效及复发率均优于单用左西替利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左西替利嗪 孟鲁司特 儿童
下载PDF
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后反复发作性呼吸道感染因素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张良 廖骏华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5期822-824,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感染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5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跟踪患儿治愈出院前后的MP-Ig M、MP-Ig G双抗体滴度及免疫功能,并记录呼吸道感染情况及... 目的探讨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感染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5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跟踪患儿治愈出院前后的MP-Ig M、MP-Ig G双抗体滴度及免疫功能,并记录呼吸道感染情况及一年内的用药情况。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5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发生RRTI 45例,发生率为30.0%。多因素结果显示,年龄为3~6岁(OR=2.31,95%CI:1.23~4.68)、HP抗体阳性或转阳(OR=4.51,95%CI:1.56~13.27)、CD_4^+/CD_8^+下降(OR=10.33,95%CI:3.45~32.02)及Ig A下降(OR=1.96,95%CI:1.12~3.47)是诱发RRTI的危险因素;使用免疫增强剂(OR=0.31,95%CI:0.14~0.82)是有效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年龄3~6岁、HP抗体阳性或转阳、CD_4^+/CD_8^+下降及Ig A下降是RRTI发生的危险因素;MP肺炎治愈后发生免疫功能障碍的患儿易发生RRTIs;免疫增强剂的使用可有效减少RRTI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支原体肺炎 反复呼吸道感染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应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廖骏华 张良 《哈尔滨医药》 2016年第5期516-518,共3页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接诊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60例进行研究,家属均接受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法将他们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接诊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60例进行研究,家属均接受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法将他们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而研究组患儿除了予以常规治疗外,还加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症状(咳嗽、肺部哮鸣音、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研究组患儿咳嗽、肺部哮鸣音及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肺活量(VC)及呼气峰流速(PEFR)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不仅疗效明显,而且可更快地改善症状,并明显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 小儿 哮喘 急性发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