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椎弓根系统复位加减压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28例
1
作者 弓立群 徐洪海 武晓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203,共2页
目的 :评价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间及椎体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对 2 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 ,采用全椎板减压或椎板切开后移悬吊减压 ,RF- II或 MIMAMI脊柱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 ,椎间植骨融合或椎体间融... 目的 :评价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间及椎体融合和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对 2 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 ,采用全椎板减压或椎板切开后移悬吊减压 ,RF- II或 MIMAMI脊柱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 ,椎间植骨融合或椎体间融合器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 6~ 68个月 ,平均 2 4个月 ,所有患者均获得了椎体间骨性融合 ,临床疗效优良率 92 .8% ,有效率 1 0 0 % ,骨融合率 1 0 0 %。结论 :腰椎滑脱症治疗中彻底减压、植骨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腰椎滑脱症 减压 后路 椎弓根系统 患者 复位 融合 结论 目的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2
作者 弓立群 贾蒲琴 刘时璋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0-691,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8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24例,全髋关节置换58例,平均随访6~60个月。结果:两种术式早期并发...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8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24例,全髋关节置换58例,平均随访6~60个月。结果:两种术式早期并发症均较低,参照Harris标准功能评定,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优良率70.8%,全髋关节置换组优良率86.2%。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安全有效,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置换治疗 老年人 疗效比较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回顾性分析 早期并发症 临床资料 功能评定 优良率
下载PDF
胫骨平台合并胫骨上段骨折双钢板固定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弓立群 徐洪海 +5 位作者 常彦海 罗振 李勇 刘时璋 易智 马战胜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评估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合并胫骨上段骨折的疗效。方法:41例Ⅲ型双髁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双髁骨折塌陷均在10mm以上,同时伴有胫骨上段骨折。其中18例(A组)采用外侧支持钢板固定,男12例,女6例,年龄24~55岁,平均36.2岁;23例(B组... 目的:评估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合并胫骨上段骨折的疗效。方法:41例Ⅲ型双髁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双髁骨折塌陷均在10mm以上,同时伴有胫骨上段骨折。其中18例(A组)采用外侧支持钢板固定,男12例,女6例,年龄24~55岁,平均36.2岁;23例(B组)采用内外侧支持钢板固定,男15例,女8例,年龄22~51岁,平均35.8岁。术后CPM早期活动。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参照Merchant进行疗效评定,A组:优3例,良5例,可3例,差7例,优良率44%;B组:优13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1%。两组优良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双钢板内固定为防止胫骨平台塌陷及骨块再移位提供了坚强的固定,术后不需外固定,更有利于早期活动、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上段骨折 双钢板固定 手术治疗 胫骨平台塌陷 双钢板内固定 早期活动 内固定治疗 骨折患者 随访时间 疗效评定 功能恢复 骨折愈合 外侧支 髁骨折 51岁 CPM 再移位 显著性 外固定 年龄 平均 B组 术后
下载PDF
脊髓损伤早期药物治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弓立群 徐洪海 +1 位作者 常彦海 马战胜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9期543-545,共3页
58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脱水剂、糖皮质激素、促进微循环药物及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对照组不用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截瘫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脊髓损伤早期综合性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 58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脱水剂、糖皮质激素、促进微循环药物及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对照组不用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截瘫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脊髓损伤早期综合性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药物疗法 甘露醇 泼尼松龙 纳洛酮
下载PDF
头下型股骨颈骨折带血管髂骨瓣植骨术52例 被引量:8
5
作者 弓立群 徐洪海 +3 位作者 常彦海 罗振 马战胜 毕麦艳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年第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带血管髂骨瓣 植骨术
下载PDF
北方五省腰椎间盘突出症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孙正明 凌鸣 +5 位作者 常彦海 刘宗智 徐洪海 弓立群 柳健 张银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488-2491,共4页
目的分析北方五省汉族腰椎间盘突出症人群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CT和(或)MRI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者2010人为病例组;随机选择体检人员或住院病人中无腰背及坐骨神经痛史且腰椎功能正常者2170人为对照。问卷调查腰椎间... 目的分析北方五省汉族腰椎间盘突出症人群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CT和(或)MRI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者2010人为病例组;随机选择体检人员或住院病人中无腰背及坐骨神经痛史且腰椎功能正常者2170人为对照。问卷调查腰椎间盘突出症家族史、职业史、吸烟和工作中社会心理等项目,数据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家族史危险性最高(OR=3.551),其次是腰椎负荷(OR=2.132)、勤快(OR=1.763)、业余运动(OR=0.435)、睡床类型(OR=0.364)进入模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家族史、腰椎负荷和工作中勤快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业余运动和睡硬床可能有一定积极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对老年创伤性胸腰椎单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范亚一 马蓓 +3 位作者 李伟伟 周永春 刘军 弓立群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非手术治疗对老年创伤性胸腰椎单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因创伤所致的单个胸腰椎轻度压缩性骨折患者128例,男性46例,女性82例;年龄60~83岁,平均69.8岁...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非手术治疗对老年创伤性胸腰椎单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因创伤所致的单个胸腰椎轻度压缩性骨折患者128例,男性46例,女性82例;年龄60~83岁,平均69.8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VP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比较两组伤后1年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及SF-12评分。结果1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4个月,平均16.8个月。两组的性别构成比、年龄、身体质量指数、骨折压缩程度及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伤后1年,PVP组的VAS评分、ODI指数、SF-12躯体评分及SF-12心理评分分别为(1.9±0.8)分、(35.7±4.4)%、(70.5±7.4)分和(75.1±5.4)分,非手术治疗组分别为(1.7±0.6)分、(31.5±3.3)%、(76.6±9.2)分和(79.0±6.7)分;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手术治疗组的ODI指数低于PVP治疗组,SF-12评分高于PVP治疗组(P<0.05)。结论对创伤性老年胸腰椎单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而言,与非手术治疗相比,PVP对伤后1年后的腰痛缓解并无帮助,且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非手术 疗效
下载PDF
腰椎板切开髓核切除椎板关闭术 被引量:9
8
作者 罗振 常彦海 +3 位作者 徐洪海 刘宗智 马战胜 弓立群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6-277,共2页
目的 探讨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及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使用全椎板切开治疗方法的改进和应用。方法 通过CT和MRI检查 ,对 2 30例腰椎盘突出患者采用全椎板切开、髓核切除椎板关闭术。结果 中央型椎间盘突出 89例 ,L3 4~L4 5突出 1 5例 ,... 目的 探讨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及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使用全椎板切开治疗方法的改进和应用。方法 通过CT和MRI检查 ,对 2 30例腰椎盘突出患者采用全椎板切开、髓核切除椎板关闭术。结果 中央型椎间盘突出 89例 ,L3 4~L4 5突出 1 5例 ,L4 5~L5S1椎突出 1 0 5例 ,L3 4~L4 5~L5S1突出 2 1例。其中合并髓核钙化 5 4例 ,神经根管狭窄 1 63例。术后 1 76经半年~ 1 0年随访均获明显好转。结论 该术式手术彻底 ,并发症少 ,是改善全椎板切除术后脊柱稳定性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全椎板切开 髓核切除 椎板关闭术
下载PDF
改良椎板截骨回植与传统椎板截骨回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段大鹏 卫文博 +7 位作者 孙正明 徐洪海 刘宗智 弓立群 常彦海 李全义 马战胜 刘时璋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8期757-762,共6页
目的:评价改良椎板截骨回植与传统椎板截骨回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手术治疗的146例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传统椎板截骨回植组(传统组)77例,... 目的:评价改良椎板截骨回植与传统椎板截骨回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手术治疗的146例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传统椎板截骨回植组(传统组)77例,男42例,女35例,年龄(49.4±18.5)岁,突出节段L_(4,5)46例,L_5S_1 31例;改良椎板截骨回植组(改良组)69例,男37例,女32例,年龄(49.8±17.9)岁;突出节段L_(4,5)40例,L_5S_1 29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神经及硬膜囊损伤率、术后椎板愈合率及腰腿痛复发率进行比较;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组神经损伤率和硬膜囊损伤率分别为5.80%(4/69)和1.45%(1/69),传统组分别为16.9%(13/77)和9.09%(7/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椎间融合率和腰痛复发率改良组分别为91.3%(63/69)、8.70%(6/69),传统组分别为76.62%(59/77)、29.9%(23/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1、2、3年VAS评分较术前降低,而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1、2、3年改良组VAS评分均小于传统组(P<0.05),而JOA评分均大于传统组(P<0.05)。结论:改良椎板截骨回植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的长期疗效(3年腰痛复发率、椎间融合率、VAS评分及JOA评分)方面优于目前传统椎板截骨回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腰椎不稳 椎板 回植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前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军 李伟伟 +3 位作者 弓立群 范亚一 段大鹏 卫文博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前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1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9例行前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融合术,8例行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融合术。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前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1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9例行前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融合术,8例行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融合术。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观察并发症情况。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改善情况,采用ASIA脊髓损伤分级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X线检查评价椎体复位、关节突解锁及颈椎曲度改善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47(21.6±8.6)个月。前路术式的手术时间为90~110(98.1±6.9) min,术中出血量为90~120(109.7±14.7) ml;前-后联合入路术式的手术时间为180~240 (212.4±16.7) min,术中出血量为380~580(443.3±70.4) ml。VAS评分:术后3个月较术前明显下降(P <0.01),末次随访较术后3个月进一步下降(P <0.01)。颈椎曲度: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且末次随访无明显丢失(P> 0.05)。末次随访时,患者脊髓神经功能ASI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椎体滑脱及关节突交锁均得到满意复位。除1例脑脊液漏、5例吞咽不适及1例C5神经根麻痹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前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交锁的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 前-后路 颈椎骨折 脱位 关节突交锁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骨代谢形态改变的髂骨形态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全义 刘时璋 +5 位作者 罗振 弓立群 王茁 马战胜 徐洪海 凌鸣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421-1424,共4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脊髓损伤引起骨质疏松患者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骨结构与骨转换)参数特征,进一步探明发生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选择脊髓损伤截瘫患者30(男19,女11)例;颈脊髓伤16例,胸脊髓损伤14例.伤后24h内取髂骨标本设为对照组,伤后1,6,1... 目的:观察和分析脊髓损伤引起骨质疏松患者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骨结构与骨转换)参数特征,进一步探明发生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选择脊髓损伤截瘫患者30(男19,女11)例;颈脊髓伤16例,胸脊髓损伤14例.伤后24h内取髂骨标本设为对照组,伤后1,6,12mo取髂骨标本设为实验组.每位患者均采用自制微创活检器于同一部位获取2cm长的髂骨组织,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观察与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髂骨结构参数中骨小梁密度(Tb.N),骨小梁厚度(Tb.Th),结点末端比(NTR)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骨小梁间距(Tb.Sp)则高于对照组(P<0.05);骨转换参数中平均类骨质宽度(Os.Th),类骨质体积(OV/BV),平均骨壁厚度(W.Th)均较对照组低,其中两组间比较骨壁厚度(W.T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吸收表面(ES/BS)则高于对照组.结论:脊髓损伤后患者由于神经功能缺失和废用因素,引起骨转换出现特异性改变,呈高转换率状态,骨形成与骨吸收严重失衡,导致髂骨代谢显微结构发生明显退变,骨组织力学性能下降,是发生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骨和骨组织/代谢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下载PDF
环抱式接骨板与骨粘胶治疗四肢长骨干粉碎性骨折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洪海 常彦海 +5 位作者 弓立群 罗振 凌鸣 刘宗智 李全义 马占胜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4期198-199,共2页
目的 评价环抱式接骨板与骨粘胶联合治疗四肢长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骨粘胶粘接骨碎块 ,环抱式接骨板固定骨折端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干粉碎性骨折 35例。结果 35例 38处上下肢骨干粉碎骨折 ,经 1~ 2年随访 ,均在术... 目的 评价环抱式接骨板与骨粘胶联合治疗四肢长骨干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骨粘胶粘接骨碎块 ,环抱式接骨板固定骨折端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干粉碎性骨折 35例。结果 35例 38处上下肢骨干粉碎骨折 ,经 1~ 2年随访 ,均在术后 3个月内愈合 ,功能恢复良好 ,无接骨板断裂及再骨折。结论 该接骨板不钻孔 ,不用螺钉 ,对髓内血管及骨内膜无损伤 ,固定可靠。骨粘胶粘接强度大 ,粘接骨块可靠 ,有止血护创等作用。两者联合应用 ,缩短了手术时间。但此法不适用于扁平骨及干骺段等不规则部位骨折 ,且取出比普通接骨板较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粘合剂 四肢长骨干粉碎性骨折 治疗 环抱式接骨板
下载PDF
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颈椎前路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 被引量:9
13
作者 崔雅清 吴宣辉 +8 位作者 段大鹏 刘琮 孙正明 卫文博 郭李鹏 徐洪海 弓立群 刘宗智 常彦海 《脊柱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颈椎前路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6年12月颈椎前路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并接受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的17例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以同时期因外伤致硬膜破损脑脊液...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颈椎前路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6年12月颈椎前路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并接受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的17例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以同时期因外伤致硬膜破损脑脊液漏并接受腰椎穿刺引流术治疗的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治愈率、引流时间、24 h引流量、头痛持续时间以及治疗期间头晕、恶心、呕吐发生例数评价治疗脑脊液漏的疗效;以并发症发生和随访期恢复情况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2组患者脑脊液漏均治愈。观察组脑脊液24 h引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头痛持续时间、引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头晕、恶心、呕吐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病例均未发生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伤口愈合良好,随访期内无再发脑脊液漏、脑脊液囊肿形成;对照组治疗期内并发高热1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随访期内1例患者脑脊液漏复发。结论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颈椎前路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疗效确切,具有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硬膜下积液 手术后并发症 引流术
下载PDF
前后路联合一期手术治疗腰椎结核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时璋 徐洪海 +2 位作者 常彦海 弓立群 李勇 《临床骨科杂志》 2007年第4期314-315,共2页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一期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同时前路病灶清除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结核患者19例。术前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11例。结果随访16-78个月,植骨块均骨性融合,局部无复发。神经功能C级1例...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一期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同时前路病灶清除及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结核患者19例。术前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11例。结果随访16-78个月,植骨块均骨性融合,局部无复发。神经功能C级1例恢复至D级,余均恢复至E级。结论一期联合前后路手术,可确保脊柱局部的稳定性,促进骨性融合和病灶愈合,有利于早期适度活动,但手术创伤及时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外科学 腰椎 椎弓根钉 内固定 植骨融合
下载PDF
全椎板截骨回植联合“工”型钛板在椎管内肿瘤运用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段亮 时亮 +6 位作者 段大鹏 祁洁 弓立群 范亚一 何涛 赵伟 徐洪海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评价全椎板截骨回植联合"工"型微钛板固定及生物膜覆盖运用于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9例初发椎管内肿瘤切除(髓外硬膜下)+全椎板截取+椎板原位回植"工"型钛板固定术+生... 目的评价全椎板截骨回植联合"工"型微钛板固定及生物膜覆盖运用于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9例初发椎管内肿瘤切除(髓外硬膜下)+全椎板截取+椎板原位回植"工"型钛板固定术+生物膜覆盖于硬脊膜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48±6)岁。统计术前及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椎管内肿瘤改良Mccormick评分(modified mccormick scale,MMS)、硬膜外纤维化(epidural fibrosis,EF)、相邻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脑脊液漏并发症发生率、影像学回植椎板愈合率及肿瘤复发率。结果 9例均获1年或1年以上随访,术后末次ODI、VAS、MMS评分显著优于术前(P<0.05)。围手术期无一例脑脊液漏发生。回植截骨部CT均显示骨性愈合,未见钛板螺钉的松动及断裂。未发现硬膜外纤维化及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结论全椎板截骨回植联合"工"型钛板固定及生物膜覆盖治疗椎管内肿瘤,对于降低硬膜外纤维化、减少术后脑脊液漏、减少相邻节段退变、维护脊柱稳定性疗效显著,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有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椎板截骨 回植 “工”型钛板 椎管内肿瘤 疗效评价
下载PDF
3种前路手术方式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段亮 时亮 +3 位作者 刘军 祁洁 弓立群 范亚一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6期641-646,共6页
目的比较经皮前路椎间孔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APECD)、颈椎间盘置换术(CDR)、经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46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APECD组(23例)、CDR组(10例)和A... 目的比较经皮前路椎间孔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APECD)、颈椎间盘置换术(CDR)、经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46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APECD组(23例)、CDR组(10例)和ACDF组(13例)。记录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3组术后改善率、术后疼痛VAS评分与JOA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25(17±3)个月。手术时间:CDR组<ACDF组<APECD组,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CDR组<APECD组<ACDF组,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3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ECD组改善率为51.0%,CDR组改善率为43.2%,ACDF组改善率为64.5%,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前路手术方式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APECD手术创伤小,但术后有复发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前路椎间孔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颈椎间盘置换术 经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 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不同来源成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膜的特异性基因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祁洁 凌鸣 +1 位作者 刘宗智 弓立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882-3885,共4页
背景:不同来源的种子细胞在体外黏附、增殖、分化的能力不同,保持生物学性状的能力不同,因而构建的组织工程产品生物活性也有所差异。目的:尝试在分子水平了解骨膜来源之成骨细胞和盖骨来源之成骨细胞在构建组织工程骨膜中的分化能力。... 背景:不同来源的种子细胞在体外黏附、增殖、分化的能力不同,保持生物学性状的能力不同,因而构建的组织工程产品生物活性也有所差异。目的:尝试在分子水平了解骨膜来源之成骨细胞和盖骨来源之成骨细胞在构建组织工程骨膜中的分化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7-07/2008-07在陕西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取健康、剖腹产的人羊膜(已取得产妇及家属的同意),按照文献方法制备脱细胞生物衍生羊膜。方法:分别选用人胚骨膜成骨细胞和颅骨成骨细胞为种子细胞,接种于脱细胞生物衍生羊膜上,经过4,6,8d的体外培养,提取总RNA,经过反转录成cDNA,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目的基因成骨细胞特异转录因子,成骨细胞特异基因(osterix)以及骨钙素读取扩增循环数(cyclethreshold,Ct)。主要观察指标:①成骨细胞特异转录因子的表达。②成骨细胞特异基因Osterix的表达。③成骨细胞骨钙素Osteocalcin的表达。结果:在组织工程骨膜中,骨膜成骨细胞对转录因子的表达普遍低于颅骨成骨细胞(P<0.05)。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骨膜成骨细胞和颅骨成骨细胞对Osterix的表达均出现缓慢增加,但二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各时间段检测结果均显示颅骨成骨细胞对骨钙素的表达高于骨膜成骨细胞,其中在4,6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骨膜成骨细胞与颅骨成骨细胞在与生物衍生材料接触后,仍可保持终末的分化性状。就分化能力而言,颅骨成骨细胞优于骨膜成骨细胞。生物衍生羊膜有助于骨膜成骨细胞保持分化方向。由此可见,不同来源的成骨细胞分化能力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来源 成骨细胞 生物衍生羊膜 组织工程骨膜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经前路钩突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失稳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军 李伟伟 +3 位作者 弓立群 段大鹏 段亮 卫文博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578-1580,共3页
目的:探讨经前路钩突切除椎间融合术对失稳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方法:收集经前路钩突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失稳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5例。对所有随访患者术前、术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JOA评分、椎间隙高度、融... 目的:探讨经前路钩突切除椎间融合术对失稳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方法:收集经前路钩突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失稳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5例。对所有随访患者术前、术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JOA评分、椎间隙高度、融合节段曲度及颈椎总曲度进行评价。结果:随访12~26个月,平均16.7个月;手术时间90~170min,平均120min;术中出血量100~500ml,平均260ml。术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12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前的评分(P<0.05);术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12个月JOA评分均高于术前评分(P<0.05);术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椎间隙高度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12个月融合节段曲度均大于术前(P<0.05);术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颈椎总曲度均大于术前(P<0.05);随访期间融合节段无内置物移位及钢板松动、断裂。结论:经前路钩突切除椎间融合术对失稳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症状缓解满意、稳定性可靠、颈椎曲度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外科学 脊柱融合术/方法
下载PDF
下颈椎骨折合并关节突交锁的手术策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军 李伟伟 +4 位作者 祁洁 弓立群 范亚一 卫文博 段大鹏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6期487-490,共4页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合并关节突交锁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7例下颈椎骨折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其中男35例,女12例;年龄22~65岁,平均(42.2±10.8)岁。其中19例患者闭合复位后采取了单纯...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合并关节突交锁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7例下颈椎骨折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其中男35例,女12例;年龄22~65岁,平均(42.2±10.8)岁。其中19例患者闭合复位后采取了单纯前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其余28例经闭合复位失败后采取了单纯后路切开复位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2~47个月,平均(21.6±8.6)个月。单纯前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手术时间为(97.8±7.1)min,出血量为(127.5±15.8)mL;单纯后路切开复位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手术时间为(127.2±8.6)min,出血量为(412.5±19.5)mL。所有患者的关节交锁在术后均得到满意复位,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的ASIA分级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植骨融合时间为4~9个月,平均(5.8±1.6)个月。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移位。结论对下颈椎骨折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而言,若可以闭合复位,实施单纯前路手术可获得良好的减压与稳定效果,若闭合复位失败采取单纯后路切开复位减压固定融合术,不仅有利于关节突交锁复位且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也十分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骨折 关节突交锁 手术策略 前路 后路
下载PDF
手法治疗颈腰背痛致瘫10例报告 被引量:4
20
作者 常彦海 弓立群 +2 位作者 徐洪海 罗振 刘宗智 《临床误诊误治》 2000年第6期459-459,共1页
关键词 颈腰背痛 截瘫 手法治疗 病列报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