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两种不同注射途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张万高 闫如虎 +3 位作者 纵慧敏 王前程 陈大庆 徐允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2-396,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途径注射1%聚桂醇泡沫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诊断明确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0例,随机分为X线透视下直接穿刺曲张静脉远心端注射1%聚桂醇泡沫剂(顺行组,40例)及经近心端穿刺...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途径注射1%聚桂醇泡沫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诊断明确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0例,随机分为X线透视下直接穿刺曲张静脉远心端注射1%聚桂醇泡沫剂(顺行组,40例)及经近心端穿刺置管注入1%聚桂醇泡沫剂(逆行组,40例)两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硬化剂用量、治疗并发症、是否补充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治疗后3~6个月的临床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行组治疗前临床-病因-解剖-病理分级(CEAP)分数为3.70±0.63,治疗后为0.88±1.18:逆行组治疗前CEAP分数为3.73±0.59,治疗后为0.88±1.27,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硬化剂用量、需要补充治疗人次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X线透视引导下顺行和逆行两种方法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总体疗效相当,各有优缺点,应根据不同患者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聚桂醇 泡沫硬化治疗 X线透视引导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胆道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万高 丁以锟 +1 位作者 纵慧敏 闫如虎 《安徽医学》 2015年第8期992-99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胆道腔内射频消融(RFA)联合应用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胆管癌及周边恶性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胆管癌及周边恶性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T后再行胆道腔内RFA联合支架植入术,观...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胆道腔内射频消融(RFA)联合应用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胆管癌及周边恶性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胆管癌及周边恶性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T后再行胆道腔内RFA联合支架植入术,观察并发症、黄疸消退情况、术后6个月胆道支架通畅情况及患者生存期。结果 7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明显下降。无胆道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6个月胆道支架通畅率为71%(5/7)。结论PTCD胆道腔内射频消融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是针对胆管癌及周边恶性病变引起梗阻性黄疸的一种新的标本兼治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道腔内射频消融 支架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下载PDF
介入性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万高 周智勇 +2 位作者 胡多利 陈忠良 李汉陶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26-726,共1页
关键词 介入性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 尿激酶 溶栓药 介入导管技术
下载PDF
C臂引导下髓核造影指导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万高 邓宗环 +2 位作者 丁清 纵慧敏 薛坤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4期369-371,共3页
目的:观察C臂引导下椎间盘髓核造影对指导臭氧髓核氧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臭氧注射量及注射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臂监视引导下,穿刺成功后行椎间盘髓核造影。根据纤维环是否破裂,破裂部位、形态,以及... 目的:观察C臂引导下椎间盘髓核造影对指导臭氧髓核氧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臭氧注射量及注射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臂监视引导下,穿刺成功后行椎间盘髓核造影。根据纤维环是否破裂,破裂部位、形态,以及突出相应平面后纵韧带是否破裂等,确定椎间盘突出类型,并决定注射方式及注射量。所有患者介入术后均随访3~12个月。结果:依据椎间盘髓核造影结果,将椎间盘突出的情况分成纤维环未破裂型、纤维环破裂型及后纵韧带破裂型。依据上述分组次序,臭氧的注射量依次增加5ml,而注射时间依次递减约1~2min。术后随访结果表明,其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73.08%,17.31%,9.61%,总有效率(显效和有效)为90.39%。结论:利用C臂引导髓核造影技术指导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臭氧注射量及注射方式,有更好的针对性,对减轻患者术中痛苦、提高疗效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臭氧 消融技术
下载PDF
晚期食管癌食管内支架置入、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万高 雷金生 张玉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90-292,共3页
目的:观察联合运用食管内支架及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对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透视下定位经口放置自膨式覆膜镍钛合金内支架治疗食管狭窄19例;待患者体质恢复1~2周后,采用Seldinger技术,依肿瘤所在部位分别选择相应的供血动脉插管... 目的:观察联合运用食管内支架及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对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透视下定位经口放置自膨式覆膜镍钛合金内支架治疗食管狭窄19例;待患者体质恢复1~2周后,采用Seldinger技术,依肿瘤所在部位分别选择相应的供血动脉插管和造影,根据造影结果选择靶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结果:19例共置入21根内支架,食管癌内支架置入后全部显效或有效;动脉灌注化疗显效4例,有效11例,无效3例,1例化疗1次后失访,总有效率78.9%,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肯定,结合动脉内灌注化疗两种技术联合运用可提高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金属内支架 灌注法 局部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X线引导下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胃十二指肠梗阻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万高 纵慧敏 邓宗环 《安徽医学》 2011年第9期1245-1248,共4页
目的探讨经X线引导下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胃十二指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18例胃出口恶性梗阻患者,其中胃窦癌4例、胃窦癌术后吻合口复发6例、贲门癌术后幽门梗阻4例、胃恶性淋巴瘤术后1例、胰腺癌3例,所有患者均在X线监视下置入自膨式... 目的探讨经X线引导下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胃十二指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18例胃出口恶性梗阻患者,其中胃窦癌4例、胃窦癌术后吻合口复发6例、贲门癌术后幽门梗阻4例、胃恶性淋巴瘤术后1例、胰腺癌3例,所有患者均在X线监视下置入自膨式金属肠道支架。结果 18例患者中,共置入支架20枚。16例一次成功置入支架,2例当时未能成功,临时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待身体一般情况好转并经充分术前准备后,第2次金属支架置入成功,2例梗阻复发置入第2枚支架。所有患者临床有效率为100%,平均生存期超过9个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X线引导下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胃十二指肠梗阻是一种简单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 恶性梗阻 支架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肝癌介入术后配合中药综合治疗32例
7
作者 张万高 李道周 杜德宏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51-51,共1页
肝癌化疗栓塞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十二指肠炎症或溃疡及栓塞引起的栓塞综合征和肝功能异常[1].笔者观察了介入术后配合中药综合治疗,以减轻术后反应、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结果如下.
关键词 肝癌 化学疗法 中药疗法 综合疗法 介入术 疗效
下载PDF
胆囊癌伴梗阻性黄疸的双介入治疗
8
作者 张万高 周智勇 《中国新医药》 2003年第2期52-52,共1页
林贵、王小林等于1987年首先提出的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双介入疗法”(在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的基础上,结合对引起胆管阻塞的肿瘤病灶进行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田。我院自1998年6月至2001年12月共对6例胆囊癌... 林贵、王小林等于1987年首先提出的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双介入疗法”(在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的基础上,结合对引起胆管阻塞的肿瘤病灶进行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田。我院自1998年6月至2001年12月共对6例胆囊癌伴梗阳.性黄疸患者实施“双介入疗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双介入治疗 介入疗法 恶性梗阻性黄疸 胆管引流术 胆管阻塞 经皮肝穿 肿瘤病 应用 病灶
下载PDF
阳和汤配合介入治疗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闫如虎 张万高 +3 位作者 陈大庆 王前程 徐允鹏 吴媛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5期449-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阳和汤配合介入治疗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价值。方法:3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介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阳和汤口服;治疗时间均为介入术后... 目的:探讨阳和汤配合介入治疗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价值。方法:3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介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阳和汤口服;治疗时间均为介入术后3个月;2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测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治疗后3个月随访2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比较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介入治疗后3个月2组ABI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增加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2组间治疗有效率及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皮肤苍白、皮肤温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和汤可增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术后ABI,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是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和汤 腘动脉 股动脉 放射学 介入性 动脉硬化 闭塞性
下载PDF
脉冲电流对纯铝凝固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仕成 沈剑 +2 位作者 孔祥奎 彭聪 张万高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34,44,共6页
通过控制脉冲电流的频率及处理时间,研究脉冲电流对纯铝凝固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电流能使纯铝的凝固组织由柱状晶转变为等轴晶,脉冲频率为50 Hz时,组织细化效果达到最佳,截面等轴晶面积比率最大,横向截面等轴晶平均面积最... 通过控制脉冲电流的频率及处理时间,研究脉冲电流对纯铝凝固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电流能使纯铝的凝固组织由柱状晶转变为等轴晶,脉冲频率为50 Hz时,组织细化效果达到最佳,截面等轴晶面积比率最大,横向截面等轴晶平均面积最小。处理后的试件布氏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分别提高9.79%、13.93%、9.33%、10.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流 脉冲频率 晶粒细化 趋肤效应
下载PDF
X线引导下经卵圆孔内侧壁进针精准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6
11
作者 闫如虎 张万高 +3 位作者 陈大庆 徐允鹏 纵慧敏 丁以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39-1142,共4页
目的探讨X线引导下经卵圆孔内侧壁进针不同深度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2例,采用X线引导下经卵圆孔内侧壁进针不同深度RFA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观察术中责任神经精... 目的探讨X线引导下经卵圆孔内侧壁进针不同深度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2例,采用X线引导下经卵圆孔内侧壁进针不同深度RFA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观察术中责任神经精确复制率,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和3个月及1年的治愈率。结果术中第1支精确复制率85.7%(6/7),第2支精确复制率96.4%,第3支精确复制率100%。术后第1天治愈率为87.5%,术后1周治愈率为93.8%,术后3个月治愈率为93.8%,术后1年治愈率为87.5%。结论 X线引导下卵圆孔内侧壁进针,能准确复制责任神经支配区疼痛症状,精准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微创、安全、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射频消融 X线引导
下载PDF
背根神经节射频治疗不同病程阶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闫如虎 丁以锟 +1 位作者 纵慧敏 张万高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56-859,共4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最常见并发症,表现为烧灼样、刀割样、针刺样疼痛,病人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目前关于PHN定义的时间存有争议,Seo等与王祥等认为PHN为带状疱疹皮疹治愈...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最常见并发症,表现为烧灼样、刀割样、针刺样疼痛,病人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目前关于PHN定义的时间存有争议,Seo等与王祥等认为PHN为带状疱疹皮疹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Jeon与Hong等认为PHN为带状疱疹皮疹消退后3个月以上的持续性疼痛。本研究中以带状疱疹皮疹消退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为PH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皮疹消退 针刺样疼痛 刀割样 烧灼样 射频治疗 常见并发症 背根神经节
下载PDF
下颌骨内侧角穿刺经卵圆孔内侧壁进针射频热凝治疗眼支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3
13
作者 闫如虎 张万高 +1 位作者 丁以锟 纵慧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11-914,共4页
目的探讨下颌骨内侧角穿刺经卵圆孔内侧壁进针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眼支痛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19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眼支痛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下颌骨内侧角穿刺经卵圆孔内侧壁进针近斜坡部位射频控温热... 目的探讨下颌骨内侧角穿刺经卵圆孔内侧壁进针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眼支痛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19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眼支痛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下颌骨内侧角穿刺经卵圆孔内侧壁进针近斜坡部位射频控温热凝治疗,出院后进行3个月的随访,观察术中三叉神经眼支疼痛复制率,比较术前、术后1 d,1、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及治愈率。结果术中眼支疼痛复制率84.2%。术前VAS评分7.7±0.1,术后1 d,1、3个月VAS评分为1.2±0.4,0.1±0.1,0.1±0.1。术后1 d,1、3个月与术前相比,VAS评分明显下降,(P<0.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 d、1及3个月治愈率分别为73.7%、97.4%、97.4%。结论下颌骨内侧角穿刺经卵圆孔内侧壁进针,能准确复制眼支三叉神经疼痛症状,是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眼支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射频控温热凝 X线
下载PDF
经卵圆孔内下方进孔在球囊成形中的应用及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如虎 张万高 +1 位作者 丁以锟 纵慧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09-1212,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卵圆孔内下方进孔在球囊成形中的应用及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与疼痛科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44例,均采用经卵圆...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卵圆孔内下方进孔在球囊成形中的应用及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与疼痛科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44例,均采用经卵圆孔内下方进孔微球囊压迫治疗,出院后进行3个月的随访,观察术中球囊成形为梨形的成功率和手术时间,比较术前、术后1 d、1个月、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变化及治愈率。结果术中球囊成形为梨形的成功率100%,手术时间为(13.6±3.8)min。术前VAS为(7.6±0.7)分,术后1 d、1个月、3个月分别为(1.5±0.6)、(1.2±0.3)和(1.1±0.2)分,与术前相比,VAS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个月及3个月治愈率分别为95.5%、97.7%、97.7%。结论DSA引导下经卵圆孔内下方进孔,能顺利进入麦氏囊,精准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球囊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脉冲电流对Al-Cu-Mg合金凝固过程中热裂纹的影响
15
作者 张万高 胡仕成 +1 位作者 沈健 田郁林 《有色金属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2,共4页
通过施加脉冲电流,采用自行设计的低频中压脉冲电源研究了脉冲电流对Al-Cu-Mg合金凝固过程中热裂纹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电流可以有效抑制热裂纹的产生与扩展,在脉冲频率0~400 Hz范围内,随着脉冲频率的增加,裂纹体积在下降,在400 Hz的... 通过施加脉冲电流,采用自行设计的低频中压脉冲电源研究了脉冲电流对Al-Cu-Mg合金凝固过程中热裂纹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电流可以有效抑制热裂纹的产生与扩展,在脉冲频率0~400 Hz范围内,随着脉冲频率的增加,裂纹体积在下降,在400 Hz的时候,裂纹体积最小达到43.18 mm^3,但继续增加脉冲电流频率,裂纹体积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G合金 脉冲电流 热裂纹 裂纹体积
下载PDF
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介入治疗初步探讨
16
作者 刘祥鹏 武立新 +6 位作者 张万高 胡茂能 含笑 王国亮 陈冬 李龙 申广 《安徽医专学报》 2022年第2期25-26,29,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行前列腺动脉栓塞术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术后1周、1个月和6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 目的:探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行前列腺动脉栓塞术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术后1周、1个月和6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和前列腺体积变化。结果:9例患者中8例行双侧前列腺栓塞术,术后6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5.9±4.9)mL/s上升为(17.1±1.1)mL/s(P<0.05);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26.8±3.2)分降至(5.6±1.5)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QOL)由术前(5.1±8.3)分降至术后(2.3±4.6)分(P<0.05);前列腺体积由(57.0±7.1)mL降至(34.4±4.1)mL(P<0.05)。另外1例患者因髂内动脉粥样硬化介入时出现夹层,仅行单侧栓塞,术后仍尿潴留,保留导尿3个月拔除导尿管仍尿潴留,然后行膀胱造瘘术。结论: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PAE治疗安全性高,行双侧栓塞治疗疗效优于单侧栓塞,术前对患者作好评估以及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理解和同意,PAE可作为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一种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动脉 介入栓塞术
下载PDF
恶性肿瘤胆肠吻合术后再发胆管梗阻的介入治疗
17
作者 闫如虎 张万高 +3 位作者 陈大庆 王前程 徐允鹏 吴媛媛 《实用医技杂志》 2013年第9期936-938,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胆肠吻合术后再发梗阻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 12例恶性肿瘤胆肠吻合术后再发梗阻患者,12例均行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TCD),其中4例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比较介入手术前后总胆红素的变化。结果 12例PTCD及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均...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胆肠吻合术后再发梗阻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 12例恶性肿瘤胆肠吻合术后再发梗阻患者,12例均行经皮肝胆管引流术(PTCD),其中4例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比较介入手术前后总胆红素的变化。结果 12例PTCD及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均获得成功。术后1周总胆红素明显下降,黄疸消退满意,总有效率100%,显效率92%。结论PTCD及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肿瘤胆肠吻合术后再发梗阻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适用范围广、疗效确切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肝管肠吻合术 胆汁淤积
下载PDF
CTA、CTAP及碘油CT诊治12例肝脏占位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杰 张万高 《安徽医学》 2008年第2期178-179,200,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造影CT(CTA)、经动脉门脉血管造影CT(CTAP)及碘油CT联合应用对肝占位定性诊断及指导治疗的意义。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12例患者,联合运用CTA、CTAP及碘油CT3种技术进行检查。并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临床意义。结果经... 目的探讨动脉造影CT(CTA)、经动脉门脉血管造影CT(CTAP)及碘油CT联合应用对肝占位定性诊断及指导治疗的意义。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12例患者,联合运用CTA、CTAP及碘油CT3种技术进行检查。并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临床意义。结果经CTA、CTAP及碘油CT检查,明确诊断了8例以往诊断不明者;12例中,指导了4例外科及介入治疗。结论联合运用CTA、CTAP及碘油CT有助肝占位定性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造影CT 经动脉门脉血管造影CT 碘油CT 肝占位 诊治
下载PDF
颈内动脉内注射尿激酶治疗10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研究
19
作者 陈忠良 胡多利 张万高 《淮海医药》 2005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探讨尿激酶应用对病人凝血功能的影响 ;探讨术前准备、术中管理的作用。方法 利用 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入 5 F血管鞘 ,引入 5 F单弯导管接近阻塞动脉处应用尿激酶 5 0~ 1...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探讨尿激酶应用对病人凝血功能的影响 ;探讨术前准备、术中管理的作用。方法 利用 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入 5 F血管鞘 ,引入 5 F单弯导管接近阻塞动脉处应用尿激酶 5 0~ 10 0万 u+生理盐水 30 0~ 5 0 0 ml,加压注入 ,每次 10~ 2 0 ml,30~ 4 0 min内注完。治疗前后检测凝血功能 ;根据疗效标准评价溶栓治疗效果 ;严密观察溶栓副作用。结果 临床有效率为 10 0 % ;尿激酶应用前后 ,凝血功能有明显变化 ;10例临床未发现过敏及出血副作用 ;严格掌握治疗时间窗、充分的术前准备和严格术中管理是溶栓成功的关键。结论 尿激酶只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溶栓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治疗 急性脑梗死 凝血功能 颈内动脉注射 临床应用研究 术前准备 严格 结论 有效方法
下载PDF
简论芊姓祝融的南迁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万高 《江汉考古》 1988年第2期96-99,127,共5页
解放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南方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先后发现和发掘了一批相当于中原夏商时期的文化遗址,诸如湖北黄陂盘龙城、江陵荆南寺、张家山、湖南石门皂市等等,出土了一大批风格基本同于中原夏商文化的器物。南方地区的这些... 解放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南方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先后发现和发掘了一批相当于中原夏商时期的文化遗址,诸如湖北黄陂盘龙城、江陵荆南寺、张家山、湖南石门皂市等等,出土了一大批风格基本同于中原夏商文化的器物。南方地区的这些夏商文化遗存,其分布范围之广泛,数量之多,其与北方夏商文化惊人的一致性,曾引起考古界、史学界广泛密切的关注。这种典型中原风格的夏商文化、特别是商代前期文化,为什么会在南方大地上广泛存在?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地区 相关问题 湖南石门 夏商时期 张家山 史学界 苗蛮 江西 居地 江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