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宇星 杨致远 +11 位作者 张丰屹 李一 赵鑫哲 唐娟 史磊 刘晶 赵海岩 李明顺 张德贵 李新海 雍洪军 金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6-1023,共8页
以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4个不同时期大面积推广的玉米杂交种为材料,探究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的变化特征及对种植密度的响应,为耐密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选取1980s-2010s推广面积较大的12个玉米杂交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 以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4个不同时期大面积推广的玉米杂交种为材料,探究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的变化特征及对种植密度的响应,为耐密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选取1980s-2010s推广面积较大的12个玉米杂交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6万株/hm^(2)和12万株/hm^(2)两个种植密度,4行区,3次重复,2017-2018年在辽宁省沈阳市和吉林省公主岭市进行鉴定,收获后调查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等穗部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的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年代更替,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穗粗、秃尖长和百粒重均下降,穗长、穗行数和行粒数未发生显著变化。其中,秃尖长变化尤为显著,1980s-2010s期间平均每10年降幅0.24 cm(高种植密度)、0.19 cm(低种植密度)。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相同年代杂交种果穗均变短、穗变细、秃尖变长、行粒数减少,其中2000s新品种的穗长和2010s新品种的穗粗降幅最小,2010s新品种的秃尖增幅最小(1.04%),表明2000s后选育的玉米品种更耐密。在未来玉米耐密育种过程中,应在维持较高百粒重的同时,加强穗长、穗粗、秃尖等性状的协同改良,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 玉米杂交种 穗部性状 变化趋势
下载PDF
欧洲重要玉米群体特征及其利用途径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丰屹 唐娟 +6 位作者 雍洪军 李明顺 张德贵 苏治军 齐建双 李新海 高聚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7-814,共8页
欧洲本土玉米种质多属硬粒型,具有较强的早熟性和抗逆性,导入欧洲优良玉米种质是拓宽我国适宜机械化种质基础的有效途径。通过整合分析欧洲西南、东南和北部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研究结果,发现有应用潜力的23个优良玉米群体,包括1... 欧洲本土玉米种质多属硬粒型,具有较强的早熟性和抗逆性,导入欧洲优良玉米种质是拓宽我国适宜机械化种质基础的有效途径。通过整合分析欧洲西南、东南和北部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研究结果,发现有应用潜力的23个优良玉米群体,包括10个西班牙群体、6个法国群体、2个葡萄牙群体和5个瑞士群体。建议在适应性改良的基础上,将群体Enano Norteno/Vasco、EZS22与我国A群种质,群体Ain、Alegia、Bade、Berrobi、Lazcano、Tuy与我国B群种质构建复合群体,开展改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类群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玉米种质 产量配合力 杂种优势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豆芽品质特性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毕伟伟 赵贵兴 +3 位作者 夏晓雨 王广金 卞开鑫 张丰屹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9-216,共8页
为筛选出黑龙江省适合的芽用大豆品种,提升豆芽附加值和开发潜力,本研究选取了黑龙江省11个主栽大豆品种,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发芽试验,比较不同品种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发芽率、豆芽产率、感官评定和异黄酮含量等指标,并利用隶属函... 为筛选出黑龙江省适合的芽用大豆品种,提升豆芽附加值和开发潜力,本研究选取了黑龙江省11个主栽大豆品种,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发芽试验,比较不同品种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发芽率、豆芽产率、感官评定和异黄酮含量等指标,并利用隶属函数对豆芽品质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个大豆品种蛋白、脂肪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单从发芽率和产率2个指标来看,适合生产豆芽的品种为黑农48、黑农66和黑农70。大豆发芽后,异黄酮总含量较籽粒显著增高,且在发芽第3天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大豆籽粒和其他发芽时间,异黄酮总含量增加最多的品种为黑农61和黑农63,分别是原来的1.63和1.76倍,黑农52的异黄酮含量第3天达到最高值,为636.38 mg·100 g-1。感官评定结果筛选出的品质较好品种为黑农59、黑农63和黑农70。通过发芽率、豆芽产率、感官评定和异黄酮含量4个指标的隶属函数综合评定,筛选出适合豆芽生产且异黄酮含量高的品种为黑农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萌发时间 发芽率 主栽品种 感官评价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赵贵兴 吴俊江 +6 位作者 王金生 夏晓雨 季妮娜 马力 李进荣 毕伟伟 张丰屹 《大豆科技》 2022年第3期39-43,共5页
文章针对目前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现状,从品种选择、合理轮作方式、科学整地施肥、精量播种及病虫草害防治5个方面对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总结。为了建立黑龙江省大豆专用生产基地,在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应尽可能采取大豆... 文章针对目前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现状,从品种选择、合理轮作方式、科学整地施肥、精量播种及病虫草害防治5个方面对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总结。为了建立黑龙江省大豆专用生产基地,在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应尽可能采取大豆的独立生产、独立采购和独立加工,将黑龙江省打造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优质高产大豆生产和出口基地。目前在大豆产量计算过程中,荚数数量是决定其产量的主导因素,实施大豆高产栽培的主要攻关目标之一是大豆单株荚数的增加。相关研究表明,大豆单株荚数受大豆主茎节数影响,而大豆栽培品种及大豆栽培技术共同决定主茎节数。因此,在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种植区域中,单株荚数是选择高产大豆种植品种的主要性状,密度及水肥条件决定栽培条件。文章通过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单株荚数和主茎节数,进而提高大豆产量进行研究,以期为提高黑龙江省大豆栽培技术水平和大豆产量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大豆 高产栽培 技术
下载PDF
光照对大豆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和异黄酮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毕伟伟 赵贵兴 +3 位作者 夏晓雨 王广金 卞开鑫 张丰屹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37-41,共5页
为提高大豆芽苗菜的品质,促进其工业化生产,以黑暗培养为对照,研究不同光照时间对12个大豆品种萌发后生长性状、蛋白含量及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利用光照和黑暗处理比较分析不同品种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的含量变化,利用分光光度法检... 为提高大豆芽苗菜的品质,促进其工业化生产,以黑暗培养为对照,研究不同光照时间对12个大豆品种萌发后生长性状、蛋白含量及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利用光照和黑暗处理比较分析不同品种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的含量变化,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异黄酮的含量,利用近红外分析仪检测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光照对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光照有利于大豆芽长和产量的增加,光照增加了大豆芽蛋白质的含量。随着光照处理时间的延长,12个品种大豆芽中的异黄酮含量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萌发第2天异黄酮含量增加较多的品种为黑农50、黑农48、黑农52、黑农63和黑农43,与籽粒相比,分别增加了174.33%、126.47%、107.05%、105.90%和104.89%,其中黑农52在萌发第2天时异黄酮含量达到最大,为10.87 mg·g-1。光照有利于大豆芽中异黄酮的积累,控制光照时间可以获得较多的异黄酮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时间 大豆异黄酮 不同品种 萌发时间 蛋白质
下载PDF
不同种质渗入对2个玉米复合群体的改良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致远 唐娟 +7 位作者 赵鑫哲 张丰屹 刘文娟 李明顺 张德贵 李新海 雍洪军 兰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00-806,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玉米复合群体改良效率,本研究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以中群15、中群16、W9706和四144为测验种,与4个综合种配制16个测交组合。以郑单958为对照,采用不完全区组设计,在河南新乡和山东济南鉴定并分析不同种质渗入玉米复合群... 为进一步提高玉米复合群体改良效率,本研究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以中群15、中群16、W9706和四144为测验种,与4个综合种配制16个测交组合。以郑单958为对照,采用不完全区组设计,在河南新乡和山东济南鉴定并分析不同种质渗入玉米复合群体后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种质渗入后,中群15和中群16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通过分析农艺性状和配合力表现,综合种CP15-2抽丝期短、株高较低、收获时含水量低、产量高等,抽丝期和产量一般配合力也表现优良;CP15-2×中群15抽丝期、收获时含水量、产量均优于原始群体中群15,其产量特殊配合力和中亲优势较低;CP15-2是渗入中群15的优良新种质,可用于改良其生育期、收获时含水量和产量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群体改良 种质渗入 农艺性状 配合力
下载PDF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地燕麦形态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卢培娜 刘景辉 张丰屹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5期20-25,共6页
为筛选出适宜盐碱地燕麦生长、增产增效的改良措施,试验设8个处理分别为对照(A)、腐熟秸秆还田(AF)、750 kg/hm^2菌肥(B)、腐熟秸秆还田+750 kg/hm^2菌肥(BF)、1500 kg/hm^2菌肥(C)、腐熟秸秆还田+1500 kg/hm^2菌肥(CF)、2250 kg/hm^2菌... 为筛选出适宜盐碱地燕麦生长、增产增效的改良措施,试验设8个处理分别为对照(A)、腐熟秸秆还田(AF)、750 kg/hm^2菌肥(B)、腐熟秸秆还田+750 kg/hm^2菌肥(BF)、1500 kg/hm^2菌肥(C)、腐熟秸秆还田+1500 kg/hm^2菌肥(CF)、2250 kg/hm^2菌肥(D)、腐熟秸秆还田+2250 kg/hm^2菌肥(DF),并对盐碱地燕麦形态指标、光合特性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腐熟秸秆还田和菌肥均有利于燕麦在盐碱地生长,各时期CF处理燕麦株高、根长、根系活力、Gs、Tr、Pn、Ci和SPAD等指标较其他处理表现最好;其中CF处理的籽粒产量、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最高,分别达3530 kg/hm^2、30910 kg/hm^2和6521 kg/hm^2,较其他处理分别高出31.23%~129.22%、10.47%~102.69%和8.73%~109.10%。若不使用腐熟秸秆的情况下,菌肥最佳施入量为750 kg/hm^2,综合评价,1500 kg/hm^2菌肥结合腐熟秸秆还田是该地区盐碱地改良的最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盐碱地 菌肥 腐熟秸秆还田 光合特性
下载PDF
菌肥及腐熟秸秆还田对盐碱地燕麦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卢培娜 刘景辉 张丰屹 《北方农业学报》 2017年第5期37-42,共6页
为筛选出盐碱地改良效果较好的措施,通过种植燕麦,采用8个改良措施分别为对照(A)、腐熟秸秆还田(AF)、750 kg/hm^2菌肥(B)、腐熟秸秆还田+750 kg/hm^2菌肥(BF)、1 500 kg/hm^2菌肥(C)、腐熟秸秆还田+1 500 kg/hm^2菌肥(CF)、2 250 kg/h... 为筛选出盐碱地改良效果较好的措施,通过种植燕麦,采用8个改良措施分别为对照(A)、腐熟秸秆还田(AF)、750 kg/hm^2菌肥(B)、腐熟秸秆还田+750 kg/hm^2菌肥(BF)、1 500 kg/hm^2菌肥(C)、腐熟秸秆还田+1 500 kg/hm^2菌肥(CF)、2 250 kg/hm^2菌肥(D)、腐熟秸秆还田+2 250 kg/hm^2菌肥(DF),对盐碱地燕麦土壤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状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其改良机制。通过对燕麦抽穗期和灌浆期土壤指标作相关性分析,SWC与SMB-N、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SMB-C、SMB-N、脲酶及蔗糖酶互相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腐熟秸秆还田和菌肥两种措施均能不同程度改善土壤特性,CF处理改良效果明显,其土壤含水量较高,SMB-C、SMB-N含量、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能够显著(P<0.05)增加。结合腐熟秸秆还田,1 500 kg/hm^2菌肥施用量为宜,可作为改良盐碱地的最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盐碱地 菌肥 腐熟秸秆还田
下载PDF
大豆微核心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
9
作者 任洪雷 张丰屹 +4 位作者 韩新春 洪慧龙 朱筱 王广金 邱丽娟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100,共7页
抗旱性是大豆在干旱胁迫下高产稳产的重要生态性状,筛选耐旱种质资源提高新品种的抗旱能力,是保障大豆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大豆微核心种质为研究对象,采用大豆成株期抗旱性鉴定方法,利用海南冬季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系统调查了... 抗旱性是大豆在干旱胁迫下高产稳产的重要生态性状,筛选耐旱种质资源提高新品种的抗旱能力,是保障大豆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大豆微核心种质为研究对象,采用大豆成株期抗旱性鉴定方法,利用海南冬季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系统调查了干旱对163份不同大豆资源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等4个农艺性状的影响。再利用加权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163份微核心种质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63份大豆微核心种质可划分为5个抗旱等级,并鉴定出高抗旱(1级)种质4份(ZDD02159、ZDD10430、ZDD13560和ZDD16874)、抗旱(2级)种质14份、中抗旱(3级)种质52份、敏感(4级)种质74份以及高敏感(5级)种质19份。这些研究结果和抗旱种质的挖掘,为利用资源拓宽遗传基础,培育抗旱大豆新品种和抗旱基因发掘与功能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微核心种质 成株期 抗旱性 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菌肥对盐碱地土壤特性及燕麦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卢培娜 刘景辉 +3 位作者 赵宝平 李立军 雷雪峰 张丰屹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5-92,共8页
以耐盐碱性不同的燕麦品种内燕5号和白燕2号为材料,研究施菌肥和不施菌肥(对照)两种措施对盐碱地土壤理化、生物学指标和燕麦根系分泌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菌肥可以提高燕麦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可溶性糖和草酸含量,根际土壤中可溶性糖... 以耐盐碱性不同的燕麦品种内燕5号和白燕2号为材料,研究施菌肥和不施菌肥(对照)两种措施对盐碱地土壤理化、生物学指标和燕麦根系分泌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菌肥可以提高燕麦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可溶性糖和草酸含量,根际土壤中可溶性糖、草酸、苹果酸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壤;各处理有机酸含量与根区(水平0~5cm、垂直0~10cm)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蔗糖酶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施菌肥可降低两个燕麦品种根区土壤pH和电导率,也可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各处理间燕麦根区土壤pH和电导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及土壤酶活性间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根系分泌物 菌肥 盐碱地 土壤特性
原文传递
25份美国玉米自交系的利用潜力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鑫哲 刘文娟 +6 位作者 张丰屹 杨致远 张德贵 李明顺 李新海 雍洪军 王宏伟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30,共6页
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以优良玉米自交系CA193和CA749为测验种,与25份美国玉米自交系配制杂交组合,以吉单27和先玉335为对照,根据主要农艺性状表现、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评价25份美国玉米自交系的育种利用潜力。结果表明,2MCDB、LH198... 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以优良玉米自交系CA193和CA749为测验种,与25份美国玉米自交系配制杂交组合,以吉单27和先玉335为对照,根据主要农艺性状表现、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评价25份美国玉米自交系的育种利用潜力。结果表明,2MCDB、LH198、PHR63、LH184、PHHH9、MBWZ、PHJR5、LH186、PHT47、LH217、PHMK0、PHEG9和LH218自交系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其中,5份自交系2MCDB、LH184、LH186、PHJR5和PHT47具有降低收获时含水量特点,PHT47和PHJR5具有增加穗行数、缩短生育期的优点,利用潜力最大。针对CA193和CA749产量低、穗行数少的缺点,遴选出2个组合CA193×PHT47和CA749×2MCDB,可作为基础群体用于自交系选育。3个组合CA193×PHT47、CA193×2MCDB和CA193×PHJR5产量显著高于吉单27,可用于杂交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对照优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