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钙芒硝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建议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民生 张丰述 +2 位作者 钟东 温清茂 董义 《四川地质学报》 2015年第1期95-98,共4页
历史原因,四川钙芒硝矿生产留下如地下(表)水疏干、采空区塌陷、地下(表)水污染以及矿渣压覆土地等地质环境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初步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建议。
关键词 钙芒硝矿山 地质环境 治理恢复 四川
下载PDF
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的典型案例----以汶川县水磨镇牛塘沟泥石流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钟东 余业 +4 位作者 刘民生 郭志勇 温清茂 张丰述 任安菊 《四川地质学报》 2015年第3期427-430,共4页
牛塘沟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至2011年8月共暴发了5次不同规模的泥石流地质灾害,对沿沟的村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和危害,特别是"8·20"牛塘沟泥石流,对沿沟两岸灾后重建的村庄及水磨镇自来水厂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对水磨镇... 牛塘沟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至2011年8月共暴发了5次不同规模的泥石流地质灾害,对沿沟的村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和危害,特别是"8·20"牛塘沟泥石流,对沿沟两岸灾后重建的村庄及水磨镇自来水厂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对水磨镇中学师生的生命安全亦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根据牛塘沟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成因机制的分析,提出治理工程措施,通过工程措施的实施,保护了沟域内危险区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防减灾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成因机制 工程措施 牛塘沟
下载PDF
地震高烈度山区泥石流物源分布特征及补给模式探讨——以汶川县映秀镇张家坪沟为例
3
作者 张丰述 《四川地质学报》 2019年第B06期91-99,共9页
在强烈地震后的高烈度山区,准确认识泥石流物源的分布特征及补给模式对于正确认识泥石流及其危害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汶川地震后张家坪沟沟域泥石流物源分布特征的剖析,提出了地震高烈度山区暴雨沟谷型泥石流固体物质的7种补给模式,... 在强烈地震后的高烈度山区,准确认识泥石流物源的分布特征及补给模式对于正确认识泥石流及其危害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汶川地震后张家坪沟沟域泥石流物源分布特征的剖析,提出了地震高烈度山区暴雨沟谷型泥石流固体物质的7种补给模式,即远程崩落补给模式、远程滑移补给模式、坡面侵蚀裹挟补给模式、冲刷铲扫补给模式、近岸滑坍补给模式、沟床冲刷揭底补给模式和壅堵回淤-溃决拉槽补给模式,并从释义、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基本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还原了张家坪沟"7·10"泥石流的成灾过程,指导了张家坪沟泥石流治理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物源 分布特征 固体物质补给模式 高烈度山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