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椒叶价值浅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宋燕春 张伦德 +4 位作者 宋华 张乃周 杨斌 张维娜 代琳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3年第3期51-52,共2页
我国辣椒种植广泛,辣椒叶资源十分丰富,然而却没有被合理有效利用,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本文主要从辣椒叶的营养价值、食用价值、经济及推广价值和其他价值四个方面给以详细介绍,以期引发社会对辣椒叶利用的探索。
关键词 辣椒叶 价值 浅析
下载PDF
杂交中稻发根力及根系活力与地上部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17
2
作者 徐富贤 郑家奎 +5 位作者 蒋开锋 朱永川 张乃周 林青松 王贵雄 李永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34-37,共4页
以 15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发根力及根系活力与地上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 ,杂交中稻品种间发根力与有效穗、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与着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根系活力与结实率和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分蘖力强。
关键词 地上部性状 杂交中稻 发根力 根系活力 支性状
下载PDF
杂交中稻齐穗期下部叶片对结实率的影响与组合间库源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朱永川 熊洪 +4 位作者 张林 张乃周 郭晓艺 刘茂 徐富贤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25-1231,共7页
以26个杂交中籼迟熟组合为材料,通过齐穗期剪叶及本田密肥、疏株处理,研究了杂交中稻齐穗期下部叶片对结实率的影响与组合间库源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中稻齐穗期倒4以下叶片提高结实率的作用程度在杂交组合间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为倒... 以26个杂交中籼迟熟组合为材料,通过齐穗期剪叶及本田密肥、疏株处理,研究了杂交中稻齐穗期下部叶片对结实率的影响与组合间库源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中稻齐穗期倒4以下叶片提高结实率的作用程度在杂交组合间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为倒4以下叶片提高结实率的作用与组合间着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当杂交组合群体的着粒数≥185粒/穗时,倒4以下叶片对结实率才有显著作用。原因在于组合间着粒数与单位颖花的绿叶占有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着粒数越多的大穗型组合,其"库""源"矛盾越大,则越需要充分利用倒4以下叶片的光合物质,才能保证籽粒的正常灌浆结实;反之,着粒数较少的中小穗型组合,其光合源相对较充分,顶部3片叶的光合产物基本能满足籽粒的正常灌浆结实,对下部叶片光合物质量的需求量相对较小。此外,倒4以下叶片提高结实率的作用还与本田移栽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植株基部光照强度的改善有利于倒4以下叶片提高结实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齐穗期 下部叶片 结实率 库源结构
下载PDF
杂交中稻组合间的粒重稳定性与其库源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富贤 张乃周 +4 位作者 熊洪 朱永川 张林 郭晓艺 刘茂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64,共6页
以26个籼型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通过剪叶、疏花及密度和氮肥处理,研究了杂交组合间千粒重的稳定性及其与穗部性状和库源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26个杂交组合千粒重的极差为1.08~4.39g,极差变异率为3.65%~14.54%,变异系数为1.42%~5.42%... 以26个籼型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通过剪叶、疏花及密度和氮肥处理,研究了杂交组合间千粒重的稳定性及其与穗部性状和库源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26个杂交组合千粒重的极差为1.08~4.39g,极差变异率为3.65%~14.54%,变异系数为1.42%~5.42%,千粒重的变异度与组合间每穗着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原因在于,随着杂交组合间着粒数的增加,齐穗期单位颖花占有绿叶的干物重减小,以致千粒重的极差、极差变异率和变异系数增大。每穗着粒数≤146粒的杂交组合,其千粒重的极差应≤1g,可作为不需要通过栽培措施提高籽粒充实度的临界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千粒重 稳定性 库源结构
下载PDF
四川省优质杂交稻的外观品质现状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永川 徐富贤 +3 位作者 郑家奎 林青松 张乃周 王贵雄 《中国稻米》 2001年第2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优质杂交中稻 外观品质 产量表现 出糙率 整精米率 垩精米率 垩白粒率 垩白度 品质育种
下载PDF
杂交中稻氮素稻谷生产效率与组合间植株性状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富贤 张林 +5 位作者 张乃周 郭晓艺 朱永川 熊洪 周兴兵 刘茂 《中国稻米》 2011年第2期19-23,共5页
以16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在正常施氮和不施氮两个施氮水平下研究了杂交中稻氮素稻谷生产效率与组合间植株地上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施氮水平下16个杂交组合间的茎叶含氮量、籽粒含氮量、籽粒产量及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差异达显著... 以16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在正常施氮和不施氮两个施氮水平下研究了杂交中稻氮素稻谷生产效率与组合间植株地上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施氮水平下16个杂交组合间的茎叶含氮量、籽粒含氮量、籽粒产量及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影响氮素利用率的植株性状不尽相同,其中收割指数、有效穗和成穗率3个性状,在两种施氮水平下对氮素稻谷生产效率的偏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在众多性状中,收割指数与氮素稻谷生产效率相关程度最高,并在两种施氮水平下表现较稳定。收割指数可作为预测氮素稻谷生产效率的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氮素稻谷生产效率 植株性状 收割指数
下载PDF
泸州地区叶用辣椒引种适应性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乃周 宋华 +2 位作者 张伦德 杨斌 宋燕春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3期112-114,共3页
通过引进叶用辣椒品种金泰一号、金泰三号、金泰四号、金泰二号、金泰五号和新改良辣椒叶三号试验种植,对几个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观察记载及营养物质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六个叶用辣椒品种均适合本市种植,产量在38 000~52 000 kg/h... 通过引进叶用辣椒品种金泰一号、金泰三号、金泰四号、金泰二号、金泰五号和新改良辣椒叶三号试验种植,对几个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观察记载及营养物质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六个叶用辣椒品种均适合本市种植,产量在38 000~52 000 kg/hm^2,营养物质丰富,可作为泸州人民餐桌上一个新的食用蔬菜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辣椒 品种 适应性 产量 营养物质
下载PDF
梭萝菜提纯复壮的原则及要求
8
作者 宋华 张伦德 +1 位作者 张乃周 杨斌 《长江蔬菜》 2018年第7期27-29,共3页
梭罗菜作为四川泸州市的一种传统品牌蔬菜,具有众多优点,深受生产者、消费者喜爱。本文介绍了梭萝菜进行提纯复壮的原则、生产栽培的原则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可在泸州市及其周边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提纯复壮 栽培技术规程 生产栽培 泸州市 周边地区 膳食结构 回归自然 生产历史
下载PDF
利用中稻田增种秋延后甜椒的栽培技术
9
作者 张乃周 宋华 何彦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5期166-167,共2页
泸州市纳溪区地处川南,属四川南亚热作区,秋季光热资源丰富,冬季气候温和,光照充裕,年均气温17.6℃,〉10℃终止日为11月29日,8~11月最低月平均温度为14.4℃,最冷月平均温度8.1℃。但多年来。中稻收获后,蓄留部分再生稻或... 泸州市纳溪区地处川南,属四川南亚热作区,秋季光热资源丰富,冬季气候温和,光照充裕,年均气温17.6℃,〉10℃终止日为11月29日,8~11月最低月平均温度为14.4℃,最冷月平均温度8.1℃。但多年来。中稻收获后,蓄留部分再生稻或秋闲,未充分利用。从2004年开始.我们对中稻田增种一季秋延后甜椒的应用技术进行了探索,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既提高了稻田利用率,又能减轻秋季甜椒的病虫危害,而且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实现了稳粮增收,初步形成了适合纳溪地域特点的秋延后甜椒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模式 中稻田 秋延后 甜椒 技术 月平均温度 资源丰富 气候温和
下载PDF
D优63夏制在严重自然灾害下仍获亩产275.4公斤
10
作者 张乃周 朱建忠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6-26,47,共2页
关键词 杂交水稻 D优63 夏季 制种技术 种子产量 播差期 父本栽培 杂交结实率 赤霉素
下载PDF
生姜—苦瓜混作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华 徐怀萍 +1 位作者 宋其龙 张乃周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48-50,共3页
生姜集调味、蔬菜、药用于一身,是一种高产、高价值的经济作物,在川南泸州、乐山和重庆等地种植较为普遍,一般以收获嫩姜为主。生姜是一种喜阴作物,当地多采用两膜一网栽培方式,即通过地膜、小棚膜覆盖和遮阳网降温等措施,促进生... 生姜集调味、蔬菜、药用于一身,是一种高产、高价值的经济作物,在川南泸州、乐山和重庆等地种植较为普遍,一般以收获嫩姜为主。生姜是一种喜阴作物,当地多采用两膜一网栽培方式,即通过地膜、小棚膜覆盖和遮阳网降温等措施,促进生姜良好生长,从而达到采收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的嫩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方式 生姜 技术 混作 苦瓜 经济作物 高价值 遮阳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