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之甲 李俊 +6 位作者 詹辉 王剑松 颜汝平 丁明霞 刘靖宇 王伟 李宁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2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表达、纯化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改良型TAT-VP3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表达,经GST标签纯化树脂纯化蛋白,并用PreScission Protease酶切除标签,以纯化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 目的表达、纯化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改良型TAT-VP3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表达,经GST标签纯化树脂纯化蛋白,并用PreScission Protease酶切除标签,以纯化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用ELISA进行效价检测,Western blotting鉴定其特异性。结果诱导表达并纯化了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纯度大于90%,蛋白浓度为1.2mg/ml。制备了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ELISA表明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32000,Western blotting证明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良好。结论成功纯化出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并制备出高效价、高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蛋白 蛋白纯化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超声实时定位系统联合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技术在上尿路结石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冬 牛建强 +4 位作者 庞磊 张向凯 张之甲 吕永安 邵晋凯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997-998,共2页
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PCNL)作为处理复杂性上尿路石的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用于临床。传统经皮肾镜主要采用X线或超声两种定位手段,临床应用各有优缺点。超声实时定位系统(Sonix GPS)是一种全新的超声示踪技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PCNL)作为处理复杂性上尿路石的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用于临床。传统经皮肾镜主要采用X线或超声两种定位手段,临床应用各有优缺点。超声实时定位系统(Sonix GPS)是一种全新的超声示踪技术,能够直观地显示针的位置及进针轨迹,其特有的导航技术,可以缩短学习曲线,降低了穿刺难度,增加了穿刺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上尿路结石 临床应用 定位系统 超声 微通道 治疗方法 示踪技术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心血管并发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俊 王剑松 张之甲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与心血管疾病(CVD)并发症间的相关性.方法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各炎症因子及心血管并发症分别进行观测和分析比较.结果 MHD组各炎症因子分别与未透析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与心血管疾病(CVD)并发症间的相关性.方法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各炎症因子及心血管并发症分别进行观测和分析比较.结果 MHD组各炎症因子分别与未透析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MHD组各炎症因子与心血管并发症的等级有相关性(P<0.05).结论 MHD患者体内存在的严重微炎症反应,其与心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微炎症状态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对膀胱癌的抑制效应研究
4
作者 李俊 张之甲 +4 位作者 韩冰冰 詹辉 王剑松 张启波 马真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36-37,40,I0003,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对膀胱癌细胞的抑制效应,为其临床应用于肿瘤的生物大分子药物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确定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进入到膀胱癌细胞EJ的细胞核内,CCK-8检测EJ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通过... 目的探讨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对膀胱癌细胞的抑制效应,为其临床应用于肿瘤的生物大分子药物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确定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进入到膀胱癌细胞EJ的细胞核内,CCK-8检测EJ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结果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进入膀胱癌EJ细胞核内;经该融合蛋白作用后,EJ细胞凋亡率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细胞周期随着药物作用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改变,EJ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随其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对膀胱癌EJ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对该细胞具有凋亡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反式激活蛋白 VP3蛋白 膀胱癌
下载PDF
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LASS2在不同侵袭潜能的膀胱癌细胞中表达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海峰 王剑松 +6 位作者 丁明霞 颜汝平 王伟 韦海荣 杨德林 武成闯 张之甲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1年第5期287-291,共5页
目的探讨新发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人源性长寿保障基因Ⅱ型(homo sapiens longevity assurance homologue2,LASS2)与人膀胱癌细胞侵袭潜能的关系。方法通过细胞生长曲线和体外侵袭实验,确定膀胱癌BIU-87、EJ、T24和EJ-M3细胞的增殖和侵... 目的探讨新发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人源性长寿保障基因Ⅱ型(homo sapiens longevity assurance homologue2,LASS2)与人膀胱癌细胞侵袭潜能的关系。方法通过细胞生长曲线和体外侵袭实验,确定膀胱癌BIU-87、EJ、T24和EJ-M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运用实时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4株细胞中LASS2基因的表达。结果 4株膀胱癌细胞中,EJ-M3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最强;增殖和侵袭能力高的细胞系EJ-M3和BIU-87的LASS2mRNA表达降低(P<0.001),而在低转移能力的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和EJ细胞中则相对较高表达。结论 LASS2基因表达的降低,可能与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侵袭 LASS2
下载PDF
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对膀胱癌BIU-87细胞Bcl-2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马真 李俊 +3 位作者 王剑松 詹辉 王春晖 张之甲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干预膀胱癌BIU-87细胞后,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及对Bcl-2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为以后对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运用MTT比色法检测BIU-8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利用不同浓...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干预膀胱癌BIU-87细胞后,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及对Bcl-2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为以后对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运用MTT比色法检测BIU-8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利用不同浓度的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干预膀胱癌BIU-87细胞,24 h,48 h,72 h,运用实时荧光定量酶链聚合反应(QPCR)检测Bcl-2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变化.运用不同浓度的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干预膀胱癌BIU-87细胞,24 h后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干预膀胱癌BIU-87细胞后,肿瘤细胞凋亡率与时间和剂量呈依赖关系(P<0.05),Bcl-2和Survivin mRNA表达与时间和药物剂量呈依赖关系.不同浓度的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作用24 h后,Bcl-2和Survivin蛋白表达与药物剂量呈依赖关系.结论改良型TAT-VP3融合蛋白对膀胱癌BIU-87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对凋亡相关因子(Bcl-2和Survivin)的表达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VP3蛋白 膀胱癌 BCL-2 SURVIVIN
下载PDF
鼠类膀胱原位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之甲 李俊(综述) 王剑松(审校)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1年第3期383-385,共3页
为了研究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探索和人类膀胱癌的生物学行为类似的动物膀胱癌原位模型是开发新型膀胱腔内抗肿瘤约物的实验基础,本文回顾了以往和最近的鼠类膀胱癌原位模型建立的方法、特点和经验,为更好的指导动物实验提供参考。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疾病模型 动物 鼠科
原文传递
CRY1蛋白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之甲 邵晋凯 +2 位作者 吕永安 问晓东 刘冬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203-206,共4页
探讨隐色素基因1(CRY1)蛋白对裸鼠膀胱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研究发现CRY1过表达抑制了移植瘤的生长, 此外过表达的CRY1通过增加T24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因此靶向CRY1蛋白可能为治疗膀胱癌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CRY1蛋白 膀胱癌 增殖 凋亡
原文传递
肾癌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祖细胞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毓斌 邵晋凯 +2 位作者 李晓东 吕永安 张之甲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6年第11期965-968,共4页
目的:检测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在不同分期肾癌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45例肾癌患者(肾癌组)、同期30例良性肾肿瘤患者(良性肾肿瘤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 目的:检测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在不同分期肾癌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45例肾癌患者(肾癌组)、同期30例良性肾肿瘤患者(良性肾肿瘤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EPC(CD45-CD34+VEGFR-R2+细胞)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肾癌组EPC水平为(0.265±0.042)%,较良性肾肿瘤组[(0.053±0.008)%]和对照组[(0.048±0.006)%]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肾癌患者EPC水平为(0.312±0.038)%,Ⅰ~Ⅱ期肾癌患者EPC水平为(0.215±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检测33例术后未接受任何干预治疗的肾癌患者EPC水平为(0.078±0.003)%,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肾癌组血清VEGF水平为(305.5±29.1)ng/L,明显高于良性肾肿瘤组的(29.8±3.2)ng/L和对照组的(25.1±2.8)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肾癌患者 VEGF 水平为(365.6±34.6)ng/L,显著高于Ⅰ~Ⅱ期肾癌患者的(256.2±23.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肾癌组患者术前外周血EPC水平和血清VEGF水平呈正相关(r=0.714,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肾肿瘤大小是预测外周血EPC的独立预测因子(OR=3.5;95%CI:1.3~8.4;P=0.01)。结论肾癌患者EPC水平高且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EPC可能是肾癌新的生物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内皮祖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