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耶柯比致费希特的信(1799年)
- 1
-
-
作者
张云涛(译)
-
机构
不详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欧美宗教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德国哲学》
2022年第2期251-282,324,共33页
-
文摘
耶柯比在信中指出,费希特的知识学是康德的先验观念论的逻辑完成和颠倒的斯宾诺莎主义,是最一致的理性哲学系统。不过,因为它仍然坚持先验哲学的固有模式,即,认识就是去构造和解释对象,使之成为认识主体的产物,这样一来,对实在的主观构造、理性解释和抽象思辨取代了实在本身的自我显现和启示,认识无异于消灭认识对象,它最终提供的只是自己的主观创造物和逻辑幻象,所以陷入了否定外在世界、自由灵魂以及上帝存在的宿命论、无神论和虚无主义。与德国观念论不同,耶柯比宣称自己主张一种前所未有的实在论和直接性的哲学,强调内在意识与外在现实、我与你处于具体的、活生生的互动关系之中。没有外在现实,没有你,内在意识就不可能存在,我就不可能是我自己。不仅如此,通过信仰,现实向人启示它自身,而人可以直接通达现实。
-
关键词
先验观念论
知识学
理性
虚无主义
信仰
-
Keywords
Transcendental Idealism
The Science of Knowledge
Reason
Nihilism
Faith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施莱尔马赫论自我意识
- 2
-
-
作者
施莱尔马赫
张云涛(译)
-
机构
不详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欧美宗教文化研究所
-
出处
《德国哲学》
2021年第1期119-142,240-241,共26页
-
文摘
自我意识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公分母,被视作理性哲学的最高原则。“现代神学之父”施莱尔马赫的宗教哲学基于他的自我意识理论,与他对近代的自我意识理论的批判分不开。他的神学巨著《基督教信仰》的导言指出,作为敬虔的本质的那种直接自我意识或情感是意识以及伴随认知和行动的反思的自我意识得以可能的先验条件。不仅如此,作为一种直接自我意识的绝对依赖感呈现了自我对超越一切限制和条件的绝对者(上帝)的绝对依赖的关系。这种无时间性的自我意识要显现出来,就必然要与指涉自我与世界中的他者之间的关系的时间性的感性自我意识结合在一起,由此产生具体的宗教冲动或情绪。最后,这种直接自我意识与人的类意识紧密相连,由此导致团体和交流的出现。
-
关键词
施莱尔马赫
直接自我意识
绝对依赖感
感性自我意识
类意识
-
Keywords
Schleiermacher
Immediate Self-Consciousness
Feeling of Absolute Dependence
Sensible Self-consciousness
Kind Consciousness
-
分类号
B516.39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论先验的观念论(1787年)
- 3
-
-
作者
张云涛(译)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德国哲学》
2024年第1期222-233,273,共13页
-
文摘
耶可比是德国观念论的主要批判者之一,他引发和参与的哲学论争及其相关著述极大地影响和塑造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在《论先验的观念论》中,耶可比宣称康德的先验观念论是一个不一致的系统。这种不一致表现在,它依赖有关物自体的预设,而该预设是无法认知的。但是它又宣称物自体在其中发挥诸多功用,这意味着物自体是可认知的。因此,它显然不是一个完备的理性系统。不仅如此,耶可比还指责康德的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总是试图利用主观的形式对现实存在进行构建和解释,这样获得的只是主观的构造物,由此则会陷入主观主义的泥淖之中。
-
关键词
先验观念论
知识学
虚无主义
-
Keywords
Transcendental Idealism
The Science of Knowledge
Nihilism
-
分类号
B5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